王李寨本來就是為了躲避兵禍修建,地勢當然會易守難攻。而韓信嶺老寨是修建在深山老林之中,更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正因為這種險要的地形,劉勇趙魯二部分兵之後,一時間拿兩處山寨一籌莫展。
劉勇、趙魯、楊四寶三部,因為事權不一、內部矛盾重重,在靈石縣分成三部分,並沒有形成一個有力的拳頭。
劉勇、張虎成二人的矛盾劉宣也比較清楚,沒想到一時的大意居然讓靈石縣的局麵事權不一,大好的局麵差一點毀於一旦。從劉勇、張虎成、趙魯三人的來信看,劉宣已經知道了靈石縣的情況,現在張虎成、劉勇二人的矛盾已經公開化,隻有自己趕快趕到靈石縣境內,才能壓住意見相左的張劉二部。
情況已經比較緊急,所以盡管靈石縣的張虎成等人沒有繳獲多少糧草,但是劉宣還是帶著中軍親兵與騎兵一營李旭升部北上靈石縣城。
就在劉宣帶兵進入靈石縣之時,駐紮在綏德州的三邊總督楊鶴又一次接到崇禎皇帝的詔書。
在詔書中,崇禎皇帝嚴厲斥責楊鶴屢負重望,未能將禿匪劉賊剿除幹淨,反而讓禿匪聲勢越鬧越大,終於釀成大患。
麵對楊鶴帶領大軍,困頓在陝北三個月不作為,崇禎皇帝終於忍無可忍,在詔書中他下達了嚴令,讓楊鶴即刻發兵,三日之內帶領大軍渡過黃河。
對於劉宣在平陽府北部割據一方、建立製度,楊鶴並不是很擔心。他自認為朝廷官軍戰力不俗。肯定能擊敗烏合之眾的禿匪。它最害怕劉宣四處流竄,從平陽府南部進入關中、河南禍亂四方。
畢竟這些年雖然有些民亂,但是朝廷畢竟承平已久。整個中原大地幾乎沒有多少士兵。如果劉宣進入河南,那將是幹柴遇上烈火,陳勝、黃巢之禍已經近在眼前了。
楊鶴身為正二品的官員,本就是聰明絕頂之人,對於朝廷的憂患已經有幾分清醒的認識。十年前安州知州張遂的《興除議》就看的清清楚楚,幾乎預見了今日的流賊之禍。
至於河南的情況,楊鶴更是非常清楚。河南雖然土地肥沃。到處都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但是一來河南省人口眾多,全部相加不下於千萬人。第二,河南省的藩王更是冠居全國。總數不下於全國三分之人,僅僅親王一級,就有開封周王、南陽唐王、洛陽福王、衛輝潞王、安陽趙王、沁陽鄭王、汝南崇王、禹州徽王八人,郡王超過百人。郡王以下更是不計其數。
明代開國太祖朱元璋。雖然苛待功臣官吏,但是卻非常厚愛藩王。明初的藩王,不僅有封地,而且還有臣僚部曲,直到成祖朱棣之後,才逐漸收迴了藩王的各項政治權利。
盡管藩王在朝堂上逐漸失勢,但是在地方上卻更加兇狠霸道。他們橫行鄉裏、欺男霸女、兼並土地,幾乎無惡不作。而皇帝為了避免被戴一個苛待宗室的帽子,通常對於橫行不法的藩王非常寬厚。這樣幾百年來,更助漲了藩王宗室的囂張氣焰。
河南雖然富庶,但是架不住如此多的藩王敲骨吸髓,加上河南本地的鄉紳豪強。河南之地早已經朝不保夕,仿佛幹枯多年的柴火,遇上一丁點兒火星,就能將整個河南之地燒成齏粉。
對於這一點兒,楊鶴一直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在給崇禎皇帝的奏章上,他反複在三的特別強調了這一點。所以他才沒有慌慌張張的調集大兵入晉,給了劉宣在平陽府建立根基的機會。
沒想到短短三個月,劉宣在山西更是勢大難製,他先後攻破九座城池,整個平陽府北部幾乎都被劉宣占為己有。他在山西設立流官,建立起了基層的地方政權,開始拉攏底層的不得誌文人,還在平陽府北部征集軍隊,收取賦稅。
麵對這種局麵,朝廷根本不可能一無所知,在平陽府縉紳三番五次上書之後。崇禎皇帝終於心中惶急,他馬上改變了主意,讓三邊總督楊鶴馬上派兵入晉。
楊鶴接過了詔書,送走了傳旨的太監緹騎,他進入內堂對自己的幕客說道:“昭臣,剛才皇上已經傳旨,讓老夫三日之內率軍渡河。可惜王承恩剛入宜川,還沒有渡河,大軍一動,如果驚擾了禿匪,讓他們棄城而逃,流竄進入河南,隻怕剿滅流賊就遙遙無期了。”
楊鶴的幕賓有七八人,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處理官場雜物的閑人,真正能夠商量大事的隻有王洛一人。此人本是楊鶴同鄉,字昭臣,大約三十餘歲,雖然沒有考中功名,但是遇事頗有決斷,深受楊鶴愛重。
王洛聽了楊鶴這番話,也不知道該說什麽。楊鶴上奏朝廷的文書,大部分都經過他的潤色,他自然知道楊鶴圍剿流賊的戰略方案,沒想到不到兩個月,朝廷就朝令夕改,讓王洛滿是灰心喪氣。
但是他身為楊鶴的幕賓,於是勉強安慰楊鶴道:“老大人,流賊進入山西三月,也沒有南下富庶的臨汾,看起來應該想要割據一方,抗拒天兵了。晚生看來,禿匪此賊,雖然胸有大誌,不欲成為四處流竄的流賊,但是此人卻是狂妄自大,有些看不清天下大勢了。”
“依晚生看來,禿匪兇暴難製,從沒有吃過大虧,哪怕老大人兵臨城下,禿匪也不會放棄這幾個月的成果。他肯定會堅守城池,抗拒朝廷大軍。”
楊鶴聽了這番話,點了點頭說道:“陝北流賊雖眾,但是大患隻有禿匪一人。可惜隻要再等幾日,等陝西總兵王承恩渡過黃河進入臨汾城,切斷禿匪的退路,到時候老夫三麵進剿,禿匪就隻能成為甕中之鱉了。”
王洛感同身受的點了點頭道:“老大人說的不錯,不過時間上的事情,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既然朝廷詔書以至,咱們隻好馬上帶兵渡河了。希望禿匪膽子能夠雄壯三分,咱們也能省些力氣,輕易平定這個兇殘狡詐的惡匪。”(未完待續。。)
ps:首訂六十個,均訂不足五十,訂閱比例也就二十分之一,遠遠比不上曆史文的平均數字。
這樣少的訂閱,實在是讓隱士有些灰心,雖然靠寫書不可能養活自己,但是這也太傷士氣了。大家有條件的書友,能夠訂閱就訂閱一下吧,今天下午還有一更。
劉勇、趙魯、楊四寶三部,因為事權不一、內部矛盾重重,在靈石縣分成三部分,並沒有形成一個有力的拳頭。
劉勇、張虎成二人的矛盾劉宣也比較清楚,沒想到一時的大意居然讓靈石縣的局麵事權不一,大好的局麵差一點毀於一旦。從劉勇、張虎成、趙魯三人的來信看,劉宣已經知道了靈石縣的情況,現在張虎成、劉勇二人的矛盾已經公開化,隻有自己趕快趕到靈石縣境內,才能壓住意見相左的張劉二部。
情況已經比較緊急,所以盡管靈石縣的張虎成等人沒有繳獲多少糧草,但是劉宣還是帶著中軍親兵與騎兵一營李旭升部北上靈石縣城。
就在劉宣帶兵進入靈石縣之時,駐紮在綏德州的三邊總督楊鶴又一次接到崇禎皇帝的詔書。
在詔書中,崇禎皇帝嚴厲斥責楊鶴屢負重望,未能將禿匪劉賊剿除幹淨,反而讓禿匪聲勢越鬧越大,終於釀成大患。
麵對楊鶴帶領大軍,困頓在陝北三個月不作為,崇禎皇帝終於忍無可忍,在詔書中他下達了嚴令,讓楊鶴即刻發兵,三日之內帶領大軍渡過黃河。
對於劉宣在平陽府北部割據一方、建立製度,楊鶴並不是很擔心。他自認為朝廷官軍戰力不俗。肯定能擊敗烏合之眾的禿匪。它最害怕劉宣四處流竄,從平陽府南部進入關中、河南禍亂四方。
畢竟這些年雖然有些民亂,但是朝廷畢竟承平已久。整個中原大地幾乎沒有多少士兵。如果劉宣進入河南,那將是幹柴遇上烈火,陳勝、黃巢之禍已經近在眼前了。
楊鶴身為正二品的官員,本就是聰明絕頂之人,對於朝廷的憂患已經有幾分清醒的認識。十年前安州知州張遂的《興除議》就看的清清楚楚,幾乎預見了今日的流賊之禍。
至於河南的情況,楊鶴更是非常清楚。河南雖然土地肥沃。到處都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但是一來河南省人口眾多,全部相加不下於千萬人。第二,河南省的藩王更是冠居全國。總數不下於全國三分之人,僅僅親王一級,就有開封周王、南陽唐王、洛陽福王、衛輝潞王、安陽趙王、沁陽鄭王、汝南崇王、禹州徽王八人,郡王超過百人。郡王以下更是不計其數。
明代開國太祖朱元璋。雖然苛待功臣官吏,但是卻非常厚愛藩王。明初的藩王,不僅有封地,而且還有臣僚部曲,直到成祖朱棣之後,才逐漸收迴了藩王的各項政治權利。
盡管藩王在朝堂上逐漸失勢,但是在地方上卻更加兇狠霸道。他們橫行鄉裏、欺男霸女、兼並土地,幾乎無惡不作。而皇帝為了避免被戴一個苛待宗室的帽子,通常對於橫行不法的藩王非常寬厚。這樣幾百年來,更助漲了藩王宗室的囂張氣焰。
河南雖然富庶,但是架不住如此多的藩王敲骨吸髓,加上河南本地的鄉紳豪強。河南之地早已經朝不保夕,仿佛幹枯多年的柴火,遇上一丁點兒火星,就能將整個河南之地燒成齏粉。
對於這一點兒,楊鶴一直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在給崇禎皇帝的奏章上,他反複在三的特別強調了這一點。所以他才沒有慌慌張張的調集大兵入晉,給了劉宣在平陽府建立根基的機會。
沒想到短短三個月,劉宣在山西更是勢大難製,他先後攻破九座城池,整個平陽府北部幾乎都被劉宣占為己有。他在山西設立流官,建立起了基層的地方政權,開始拉攏底層的不得誌文人,還在平陽府北部征集軍隊,收取賦稅。
麵對這種局麵,朝廷根本不可能一無所知,在平陽府縉紳三番五次上書之後。崇禎皇帝終於心中惶急,他馬上改變了主意,讓三邊總督楊鶴馬上派兵入晉。
楊鶴接過了詔書,送走了傳旨的太監緹騎,他進入內堂對自己的幕客說道:“昭臣,剛才皇上已經傳旨,讓老夫三日之內率軍渡河。可惜王承恩剛入宜川,還沒有渡河,大軍一動,如果驚擾了禿匪,讓他們棄城而逃,流竄進入河南,隻怕剿滅流賊就遙遙無期了。”
楊鶴的幕賓有七八人,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處理官場雜物的閑人,真正能夠商量大事的隻有王洛一人。此人本是楊鶴同鄉,字昭臣,大約三十餘歲,雖然沒有考中功名,但是遇事頗有決斷,深受楊鶴愛重。
王洛聽了楊鶴這番話,也不知道該說什麽。楊鶴上奏朝廷的文書,大部分都經過他的潤色,他自然知道楊鶴圍剿流賊的戰略方案,沒想到不到兩個月,朝廷就朝令夕改,讓王洛滿是灰心喪氣。
但是他身為楊鶴的幕賓,於是勉強安慰楊鶴道:“老大人,流賊進入山西三月,也沒有南下富庶的臨汾,看起來應該想要割據一方,抗拒天兵了。晚生看來,禿匪此賊,雖然胸有大誌,不欲成為四處流竄的流賊,但是此人卻是狂妄自大,有些看不清天下大勢了。”
“依晚生看來,禿匪兇暴難製,從沒有吃過大虧,哪怕老大人兵臨城下,禿匪也不會放棄這幾個月的成果。他肯定會堅守城池,抗拒朝廷大軍。”
楊鶴聽了這番話,點了點頭說道:“陝北流賊雖眾,但是大患隻有禿匪一人。可惜隻要再等幾日,等陝西總兵王承恩渡過黃河進入臨汾城,切斷禿匪的退路,到時候老夫三麵進剿,禿匪就隻能成為甕中之鱉了。”
王洛感同身受的點了點頭道:“老大人說的不錯,不過時間上的事情,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既然朝廷詔書以至,咱們隻好馬上帶兵渡河了。希望禿匪膽子能夠雄壯三分,咱們也能省些力氣,輕易平定這個兇殘狡詐的惡匪。”(未完待續。。)
ps:首訂六十個,均訂不足五十,訂閱比例也就二十分之一,遠遠比不上曆史文的平均數字。
這樣少的訂閱,實在是讓隱士有些灰心,雖然靠寫書不可能養活自己,但是這也太傷士氣了。大家有條件的書友,能夠訂閱就訂閱一下吧,今天下午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