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趙光義當初作為太祖趙匡胤的弟弟,卻在太祖有幾個兒子的情況下,繼承了本該由太祖兒子繼承的大統。
此事在當時本就惹得流言紛紛,不少人說他得國不正,王繼恩此時舊事重提,無異於火上澆油。
當時眾人皆傳言,太祖駕崩之前讓王繼恩去找太子,有遺詔傳下,王繼恩卻先一步找上了趙光義,趙光義這才成了太祖死前唯一見過的人,遺詔之事也就隻有他一個人知曉了。
後來的事就成了順水推舟,趙光義拿著據說是太祖留下的遺詔,登上了皇帝寶座,王繼恩則繼續做了他的內宮首席太監,太祖的兒子們則是死的死、殘的殘,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
在這個傳言中,王繼恩的作用是十分大的,正如他所說,若是他當時沒有去找趙光義,而是找了趙匡胤的太子,那麽如今的大宋皇帝是誰,結局可就難定了。
此事雖已過去多年,但不少人都是老臣,自然清楚其中的貓膩,雖然大家都沒有證據,但心中猜測是肯定的。
如今聽到王繼恩這個當事人的話,眾大臣心中的猜測終於被證實了。
趙光義一見眾大臣的樣子,就知道他們在想什麽,不由更加惱火。
如此一來,王繼恩想要活命的幾率就被直接抹殺掉了。
朝會成了這個樣子,自然是開不下去了,趙光義氣唿唿的走了,眾大臣隻得散朝。
朝堂上沒有流通不了的消息,關於王繼恩臨死之前的那段話,很快就通過各種渠道在開封城流傳開來,雖然還不到盡人皆知的地步,但知道的人也不在少數。
趙穀自然也知道了這一消息,對於因為自己的原因,而解開了趙光義繼位的千古之謎,趙穀隻能苦笑不已。
王繼恩或許也沒想通,他到底是怎麽死的。
這個問題趙穀可以告訴他,他是笨死的。
因為趙穀早在真定府驛站時,就在算計他了,他卻依舊渾然不知,竟然在趙穀進了開封府境內後,還對他進行了一場刺殺,這不是笨又是什麽?
那日在驛站裏,趙穀之所以強逼真定知府給朝廷寫奏報,為的就是今日扳倒王繼恩。
換句話說,其實今天的朝會結果,根本就是他主導的。
試想一下,王繼恩在趙穀一行人從燕雲十六州迴開封時,能夠不顧遼國人翻臉,轉過來對付他自己的後果,而依舊要出賣趙穀的行蹤,可見他想殺趙穀的心是十分熱烈的。
那麽問題就來了,他一次次的行刺,卻一次次不能成功,他會罷休吧?
很顯然不會。
於是乎,趙穀讓真定知府寫了一份奏報,將趙穀被行刺的事捅了出來。
緊跟著,曹彬這個老狐狸也趁勢將眾人被遼兵追殺的事說了出來。
這兩個消息同時被放出來,對於官員們的衝擊是十分大的,因為宋朝一向有‘不動武’的規則,不僅僅是對鄰國不動武,就連朝堂爭鬥也不允許用殺手刺客一來,誰若是用了就會成為所有人的公敵。
而趙穀卻兩次被行刺,這對於朝堂之上的許多腐儒來說,是不能被容忍的。
恰在此時,李符再次撒了一把火,將趙穀第三次被行刺的事捅了出來,直接引爆了紫宸殿上的氣氛。
很顯然,趙光義對此事也十分吃驚,他是一個愛麵子的皇帝,自然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於是便下旨徹查。
如此一來的結果是,王繼恩自知事情再也捂不住了,隻能主動承認錯誤。
這一點也是趙穀早就料到了的,因為王繼恩是個太監,如同水上浮萍,所有的東西都來源於趙光義這個皇帝,一旦皇帝想查他,他的一切東西都會變得透明,完全躲不過趙光義的眼睛。
趙穀之所以會說王繼恩笨,也是有原因的。
其實從趙光義讓王繼恩下去找保護趙穀的小七時,王繼恩還是有活命機會的,隻要他私底下和趙光義求情,承認罪過的話,趙光義看在多年情分上,也許就設法替他掩蓋了。
可他卻抱著僥幸的心理,認為小七可能不認識胡虎,結果自然是事與願違了,小七不僅認出了胡虎,而且還在紫宸殿中被大臣們知曉了。
這個時候,趙光義就算有心替王繼恩掩蓋,也逃不過大臣們的眼睛。
更何況,正因為王繼恩一直瞞著趙光義這個皇帝,使得趙光義很沒有安全感,認為王繼恩別有用心,在得知胡虎竟然是皇宮蔬菜供應商後,他馬上開始懷疑其王繼恩來。
王繼恩就在這時承認了自己是幕後黑手,反倒讓趙光義覺得他有欲擒故縱之嫌,對他也就更不放心了。
至於王繼恩聽到趙光義真的要殺自己後,吐出了那一段曆史史事,就更是笨到家了。
試問哪一個皇帝能夠讓人質疑他的皇位合法性?
在這個皇帝一個人掌控一國人的大背景下,皇帝的威嚴和地位是絕對不能夠被動搖的,否則必定會死無全屍。
虧得王繼恩伺候了兩代皇帝,卻連這一點都不清楚,死了也是活該。
涿州郡侯府內,聽完王繼恩的事後,趙穀就忙別的事去了,王繼恩不比呂蒙正,這麽一個對手還不被趙穀放在眼裏,因此也就是略施小計,扳倒他而已,自然引不起趙穀的多大關注。
至於扳倒這麽一個蠢人,會不會有一種成就感,那是可想而知的。
你和一個三歲的孩子打架,打贏了能有成就感?
閑庭信步的在侯府內走著,趙穀來到了範夫人所在的院內。
丫鬟們見到趙穀過來了,連忙迎了出來,範夫人聽到丫鬟的稟報,也跟著走了出來。
在他身後,是萌萌噠的範仲淹。
“師傅……是父。”小範仲淹口齒不清的喊道。
趙穀哈哈一笑,直接將他抱了起來,隨後進了閣樓。
趙穀和範夫人分別落座,趙穀問了一些日常上的事情,比如範夫人在這裏住的習不習慣等等,範夫人都笑著答複了,表示自己一切都好,感謝趙穀的照顧。
此事在當時本就惹得流言紛紛,不少人說他得國不正,王繼恩此時舊事重提,無異於火上澆油。
當時眾人皆傳言,太祖駕崩之前讓王繼恩去找太子,有遺詔傳下,王繼恩卻先一步找上了趙光義,趙光義這才成了太祖死前唯一見過的人,遺詔之事也就隻有他一個人知曉了。
後來的事就成了順水推舟,趙光義拿著據說是太祖留下的遺詔,登上了皇帝寶座,王繼恩則繼續做了他的內宮首席太監,太祖的兒子們則是死的死、殘的殘,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
在這個傳言中,王繼恩的作用是十分大的,正如他所說,若是他當時沒有去找趙光義,而是找了趙匡胤的太子,那麽如今的大宋皇帝是誰,結局可就難定了。
此事雖已過去多年,但不少人都是老臣,自然清楚其中的貓膩,雖然大家都沒有證據,但心中猜測是肯定的。
如今聽到王繼恩這個當事人的話,眾大臣心中的猜測終於被證實了。
趙光義一見眾大臣的樣子,就知道他們在想什麽,不由更加惱火。
如此一來,王繼恩想要活命的幾率就被直接抹殺掉了。
朝會成了這個樣子,自然是開不下去了,趙光義氣唿唿的走了,眾大臣隻得散朝。
朝堂上沒有流通不了的消息,關於王繼恩臨死之前的那段話,很快就通過各種渠道在開封城流傳開來,雖然還不到盡人皆知的地步,但知道的人也不在少數。
趙穀自然也知道了這一消息,對於因為自己的原因,而解開了趙光義繼位的千古之謎,趙穀隻能苦笑不已。
王繼恩或許也沒想通,他到底是怎麽死的。
這個問題趙穀可以告訴他,他是笨死的。
因為趙穀早在真定府驛站時,就在算計他了,他卻依舊渾然不知,竟然在趙穀進了開封府境內後,還對他進行了一場刺殺,這不是笨又是什麽?
那日在驛站裏,趙穀之所以強逼真定知府給朝廷寫奏報,為的就是今日扳倒王繼恩。
換句話說,其實今天的朝會結果,根本就是他主導的。
試想一下,王繼恩在趙穀一行人從燕雲十六州迴開封時,能夠不顧遼國人翻臉,轉過來對付他自己的後果,而依舊要出賣趙穀的行蹤,可見他想殺趙穀的心是十分熱烈的。
那麽問題就來了,他一次次的行刺,卻一次次不能成功,他會罷休吧?
很顯然不會。
於是乎,趙穀讓真定知府寫了一份奏報,將趙穀被行刺的事捅了出來。
緊跟著,曹彬這個老狐狸也趁勢將眾人被遼兵追殺的事說了出來。
這兩個消息同時被放出來,對於官員們的衝擊是十分大的,因為宋朝一向有‘不動武’的規則,不僅僅是對鄰國不動武,就連朝堂爭鬥也不允許用殺手刺客一來,誰若是用了就會成為所有人的公敵。
而趙穀卻兩次被行刺,這對於朝堂之上的許多腐儒來說,是不能被容忍的。
恰在此時,李符再次撒了一把火,將趙穀第三次被行刺的事捅了出來,直接引爆了紫宸殿上的氣氛。
很顯然,趙光義對此事也十分吃驚,他是一個愛麵子的皇帝,自然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於是便下旨徹查。
如此一來的結果是,王繼恩自知事情再也捂不住了,隻能主動承認錯誤。
這一點也是趙穀早就料到了的,因為王繼恩是個太監,如同水上浮萍,所有的東西都來源於趙光義這個皇帝,一旦皇帝想查他,他的一切東西都會變得透明,完全躲不過趙光義的眼睛。
趙穀之所以會說王繼恩笨,也是有原因的。
其實從趙光義讓王繼恩下去找保護趙穀的小七時,王繼恩還是有活命機會的,隻要他私底下和趙光義求情,承認罪過的話,趙光義看在多年情分上,也許就設法替他掩蓋了。
可他卻抱著僥幸的心理,認為小七可能不認識胡虎,結果自然是事與願違了,小七不僅認出了胡虎,而且還在紫宸殿中被大臣們知曉了。
這個時候,趙光義就算有心替王繼恩掩蓋,也逃不過大臣們的眼睛。
更何況,正因為王繼恩一直瞞著趙光義這個皇帝,使得趙光義很沒有安全感,認為王繼恩別有用心,在得知胡虎竟然是皇宮蔬菜供應商後,他馬上開始懷疑其王繼恩來。
王繼恩就在這時承認了自己是幕後黑手,反倒讓趙光義覺得他有欲擒故縱之嫌,對他也就更不放心了。
至於王繼恩聽到趙光義真的要殺自己後,吐出了那一段曆史史事,就更是笨到家了。
試問哪一個皇帝能夠讓人質疑他的皇位合法性?
在這個皇帝一個人掌控一國人的大背景下,皇帝的威嚴和地位是絕對不能夠被動搖的,否則必定會死無全屍。
虧得王繼恩伺候了兩代皇帝,卻連這一點都不清楚,死了也是活該。
涿州郡侯府內,聽完王繼恩的事後,趙穀就忙別的事去了,王繼恩不比呂蒙正,這麽一個對手還不被趙穀放在眼裏,因此也就是略施小計,扳倒他而已,自然引不起趙穀的多大關注。
至於扳倒這麽一個蠢人,會不會有一種成就感,那是可想而知的。
你和一個三歲的孩子打架,打贏了能有成就感?
閑庭信步的在侯府內走著,趙穀來到了範夫人所在的院內。
丫鬟們見到趙穀過來了,連忙迎了出來,範夫人聽到丫鬟的稟報,也跟著走了出來。
在他身後,是萌萌噠的範仲淹。
“師傅……是父。”小範仲淹口齒不清的喊道。
趙穀哈哈一笑,直接將他抱了起來,隨後進了閣樓。
趙穀和範夫人分別落座,趙穀問了一些日常上的事情,比如範夫人在這裏住的習不習慣等等,範夫人都笑著答複了,表示自己一切都好,感謝趙穀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