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如今,李湛最迫切的還不是去參加科舉考試,出人頭地,光宗耀祖,而是生存,隻有活下去,才有希望。


    李湛無奈的看著隻留下了一屋子書籍的破草屋,臉上漏出了極不情願的神色,但即使再不甘心,李湛也隻能去打秋風,寄人籬下,投靠親友了,不然自己用不了幾天就會被凍死在這個冬天裏了。


    李湛在著寒冷的三九寒冬中,凍得全身顫抖,牙齒不斷的哆嗦打架,整個人靠著不斷的活動,勉強撐過了這個寒冷要命的夜晚,李湛站在著空寂無人的寒夜究竟想了些什麽,無人知曉。


    等到天色漸漸明亮,村中的公雞已經開始打鳴了,村裏的村民也陸續開始起床,為一日的生計開始了奔波。漸漸有些煙火氣,嫋嫋的炊煙升起,雖然不是什麽山珍海味,但也還可果腹度日,不至於餓死凍死,比之李湛倒也還幸福一些。


    李湛麵色蒼白,嘴唇發青,沒有一點的血色,體型消瘦,但是身高倒是不矮,算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有著一副修長的骨架,麵容俊美,算得上是基因優秀,和村中那些少年的粗鄙不同,斯斯文文,一看就不是一路人,所以李湛在村中倒也沒有什麽同齡的朋友,更無值得留念的。


    李湛雖然受寒,身體凍得不輕,但是眼眸依然澄清,眼瞼微微開闔,閃過一絲堅定,一臉的鳳霜之色,卻極為堅毅,既然已經打定了主意,李湛自然不會再婆婆媽媽,猶疑不決,收拾起了家中唯一值錢的書籍,都是些儒家的四書五經和一些心得體會,多半都是祖父李鳴甲所留,書籍的封皮也已發白,但是依然保存完好,看得出書籍的主人經常翻看並且極為愛惜,這是李湛這幾年無聊時打發時間最好的精神食糧,在餓著肚子時,也隻能靠讀書安慰自己那可憐的腸胃了。


    在那寒冷窘迫的日子裏,李湛溫讀這些經史子集,每看一次,都有新的領悟,真正是做到了溫故而知新的聖人教誨。


    子曰:“賢哉,迴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迴也不改其樂。賢哉,迴也!”


    李湛算是真正的體會到了顏迴的境界,也是在缺衣少食的情況下,每日讀書,自娛自樂,豐富精神,不覺得苦悶。


    李湛將所有的書籍用麻繩紮好,小心的放到了麻袋中,在將三年前祖母去世時所留的書信小心的放入懷中,這可是他此時的救命稻草。


    李湛絲毫不擔心自己這個窮親戚上門被對方趕走,這個時代和後世不同,極為重視宗族親友,親親相隱更是得到了法律的認同的,而且李湛的這位親戚作為讀書人,更重視仕林聲譽,不會做出這等不智之事,必然會好生接待李湛,將李湛安置妥當的。


    李湛扛起了麻袋中的書籍,走出了咣當作響的破木門,迴頭看了一眼家徒四壁的茅草屋,陽光自屋頂照下,一點陰影都沒有,采光極好,可惜的是沒有任何值得留戀的東西,都是一些破爛,即使那張棗木的桌子,也是劃痕遍布,老舊的不成樣子了。


    李湛神色複雜的看了最後一眼,自己住了好幾年的老房子,不在留戀,徑直向著揚州城的方向堅定的走去。


    李湛老家雖然在揚州城範圍內,但是並不在城內,而是在下麵的鄉村,距離城池至少有著幾十裏的山路,李湛需要在傍晚來臨,城門未關之前,進入揚州城,不然此時饑寒交迫的他如果再在野外度過一夜,怕是真的就熬不過去,直接凍僵死在了揚州城外。


    常年的營養不良,再加上昨晚的一夜寒風吹下來,身體有些虛弱無力,所以走的極慢,從早上開始一直到了太陽開始落山,西邊的天空一片昏黃之時,才算是進了城,總算是沒有流落野外過夜。


    進了揚州城的李湛看著一片的繁華的揚州不由點頭,人來人往,叫賣聲不絕於耳,這裏的居民大部分也是麵色紅潤,精神麵貌良好,生活富足,和李湛所在的鄉下完全不同。


    宋趙光義淳化四年,分全國為十道,揚州屬淮南道。此時的揚州也被稱為廣陵。


    北宋時期的揚州,繁盛雖不及盛唐,但憑借漕運之便,仍有“萬商落日船交尾”的壯觀景象,揚州的造船技術成為當時的“國標”。經濟的繁榮帶來文化的鼎盛。使揚州成為中國東南部的經濟、文化中心。揚州園林佳作迭出,萬花園、平山堂、真州東園至今仍為後人津津樂道;在揚州為官的文壇領袖歐陽修、蘇東坡和著名詩人王禹偁、韓琦等創作不輟,為揚州文學史寫上濃墨重彩的一章。


    此時的揚州不愧是江南風光,魚米之鄉,繁盛異常,算是這個時代最繁榮的城市之一,李湛稍稍打探了一番,就知道了通判坐在的府邸,扛著自己的破麻袋向著那裏走去。


    李湛不過花費了一刻鍾就來到了府門前,李湛將身後的破麻袋放下,站在府門前,看著眼前這個富饒的府邸,掃視了一眼府門上的門匾,碩大的兩個“盛府”,字跡蒼勁有力,筆力老辣,極有風骨,看來主人家寫的一手好字,這在這個文風盛行的宋朝極為常見,每個進士出身的讀書人,都是苦練過書法的。


    李湛稍稍靠著麻袋休息了一下,緩了緩,恢複了一下體力,深吸了一口氣,臉色一正,走到了府門前,輕輕的敲動了門環。


    “咚咚!”


    金屬的門環和門釘之間的碰撞發出了兩聲清脆的響聲,紅色的大門打開了一條縫隙,一個管事模樣的老年男人將腦袋漏了出來,看了一眼李湛,眼神中出現了一絲鄙夷。


    李湛此時的形象的確不佳,一聲棉袍子已經漿洗的發白,還帶著幾個碩大的補丁,補丁針腳倒是工整,是李湛自己縫製的,沒辦法,他可沒有侍女或者繡娘可以使喚,隻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臉色蒼白無一絲的血色,嘴唇已經青黑,麵上的饑色一看就是窮苦之人,難怪對方對他看不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諸天有角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素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素先生並收藏我在諸天有角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