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王教授的話,張起航點點頭:“大致的介紹一下?”


    “好的,”王教授點點頭,興奮的道:“整個米勒循環的方案就是按照張總您提供的方案進行的,相比於偷油獺的1nz-fex發動機28.67kw的升功率水準,咱們這台發動機的升功率達到了40kw的水準,最重要的是,在經過了一係列的減阻手段、去除外端輪係之後,咱們這台發動機的熱效率達到了35%,最重要的是,熱效率區超過30%的區域,在整個效率去的分布中超過30%。”


    說到這個熱效率,王教授一臉的自豪!


    他當然有理由驕傲,因為經過對兩款發動機的對比測試,王教授的團隊欣喜的發現,這個熱效率去占比已經超過了偷油獺普銳斯上麵的那台1nz-fex發動機,即便是偷油獺普銳斯是一台專為混動而設計的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但其熱效率也隻有34%,並且在整個熱效率區的分布當中,熱效率超過30%的區域隻有27.5%,現在,華騰工業集團已經可以自豪的說一聲,我們華騰工業集團的這台發動機是當今世界熱效率最高的內燃機。


    “這麽高?”張起航也很驚訝,他驚喜的道:“你們坐了很多的工作啊。”


    按照張起航此前的測算,能夠達到33%至34%的熱效率就不錯了,但王教授帶著自己的團隊竟然生生的將這個熱效率做到了35%,真的是了不起。


    “嗬嗬……”


    王教授笑了幾聲,開心的說道:“在改進的過程當中同誌們提出了很多想法,這才讓這個發動機的熱效率提高到了35%,並且有這麽高的高效區占比……”


    說到這,王教授忍不住感慨的說道:“有了這台發動機,咱們集團的混動技術就算是搞定了一多半了,現在就看老王那邊動力電池的進度了。”


    是的,整個項目的進展速度超乎張起航想象的快,除了專用的混動發動機之外,電機和電控係統已經拿出了樣機,唯一的耽擱了進度的就是動力型鎳氫電池組。


    不同於手機、筆記本電腦等電子設備上麵使用的消費型鎳氫電池,動力電池不但在大電流快充快放方麵的要求要高的多,而且在安全性方麵的要求也遠超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畢竟沒有哪家汽車製造企業能夠承擔的起自家的汽車忽然著火的風險。


    倒是王教授,說到這,他忽然話題一轉:“張總,對於這輛混動車,我有個想法,想要聽聽你的意思。”


    “您說。”


    “偷油獺普銳斯上麵的電池組不是動力型鎳氫電池組麽,咱們能不能先用普銳斯上的鎳氫電池組做兩輛測試車出來?”王教授興致勃勃的說道:“這麽一來,咱們就可以先測試電機、電控係統以及整套係統的匹配情況,等老王那邊的動力型鎳氫電池組搞出來之後,咱們再換上自己的電池組就是了。”


    張起航聽的眼睛頓時一亮,連連點頭:“可以啊,這個想法不錯。”


    “嗬嗬……”


    得到了張起航的認可,王教授挺開心:“那咱們就這麽幹?”


    “就這麽幹!”張起航應道:“上次的京城車展之後,不是有不少媒體酸溜溜的說咱們的混動係統還很不成熟、拿不出手麽,正好,盡快完成這套係統的標定,然後在明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嚇他們一條。”


    “哈哈……能嚇他們一跳那就再好不過了,”說到這,王教授猶豫了一下,說道:“張總,有個問題我一直想要問你。”


    看著王教授欲言又止的模樣,張起航不禁有些好奇:“什麽問題,您盡管問。”


    王教授斟酌了一下,說道:“是這樣,歐洲那邊正在大力普及柴油車,而且這些柴油車的油耗已經可以控製到百公4個多到5個多,很顯然,歐洲的那些汽車企業是很看好柴油發動機的應用前景的,但我看您的意思,咱們集團今後不會發展柴油機技術,反而是以混動車為主,是這樣吧?”


    張起航倒是沒想到王教授竟然想到去發展柴油機,他想了想,沒有直接迴答,而是反問說道:“王教授,您是不是對咱們集團選擇的混合動力這條技術路線有些疑問?”


    王教授的語氣還是很委婉:“也不能說是有疑問吧,隻是覺得有點疑惑,有些地方還是想不太明白。”


    “嗯,什麽疑問,您說。”


    “主要還是整套係統的成本,”王教授說道:“以偷油獺普銳斯和大眾柴油捷達這兩款車威力,差不多都是百公裏四升多的油耗,但搭載混合動力係統的偷油獺普銳斯,整車製造成本就要3.2萬美元,這可是偷油獺汽車親口承認,而搭載柴油機的柴油捷達,經過我們的計算,相比於汽油機,其成本上升的幅度不超過3000美元,所以,咱們為什麽不選擇柴油機路線?”


    對於王教授有這樣的想法,張起航其實也不奇怪,因為即便是在華騰工業集團的管理層,懷著和王教授同樣想法的人其實也有不少,因為相比於混合動力係統,柴油機的成本優勢實在是太明顯了,就像是剛剛王教授舉例的兩款車型為例,普銳斯和柴油捷達的百公裏油耗都是4個多,但相比於汽油捷達,柴油捷達的成本隻上升了不到3000美元,成本優勢明顯;在反觀普瑞斯這款車,說起來簡直一把鼻涕一把淚:售價1.7萬美元的普銳斯,成本就要3.2萬美元,在普銳斯這款車上,偷油獺可以說是賣一台就虧一台,和打腫臉充胖子也沒什麽分別了,而且還是打成豬頭的那種……


    有同誌就說了,這麽一對比,顯然還是發展柴油機技術更好一些嘛,畢竟咱們的汽車工業不發達,現在還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既然是摸著石頭過河,那為什麽不摸柴油機呢?


    顯然,雖然王教授是負責這套混動係統的核心子係統:米勒循環汽油機項目的研發負責人,但他心裏也是有些這個項目的前途有些疑慮、對於張起航的技術路線選擇是有些擔憂的。


    不過憑心而論,王教授的這番心思也是為了公司考慮,是出於一番好心。


    對於這種好心,自己當然不能辜負了,所以張起航先是點點頭,說道:“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然後略略一頓,張起航接著說道:“相比於傳統汽油機,柴油機的節能優勢確實很明顯,而在現階段,混動係統的高成本也是非常實際的問題,從這兩點來說,發展低成本的柴油機技術似乎是更好的一條技術路線。”


    王教授點點頭:“是的,不少同誌都是這麽認為的。”


    “至於我為什麽堅持發展混合動力技術,”張起航笑了笑,說道:“原因其實很簡單,我認為混動的盡頭,是純電動。”


    王教授臉上滿是震驚:“純電動?”


    “是,”張起航點頭應道:“在我看來,混動技術是純電動的起點,之所以發展混動,是因為在現階段,電池技術、電控技術以及電機技術還非常不成熟,成本也非常高,但隨著技術的推廣,電動車的三店技術不但會越來越先進,成本也會越來越高,您可以想一下,如果將來的某一天,電池的能量密度達到了150至200wh/kg,但成本卻降低到了每千瓦時隻需要1000元rmb左右,到時候會是一個什麽樣的場麵?”


    張起航竟然認為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在未來,汽車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可以達到150隻200wh/kg?成本去可以降低1000元上下每kw·h?王教授的眼睛都瞪圓了,他顫聲道:“這……這不可能吧?”


    也不怪王教授這麽驚訝,實在是這個能量密度和成本有些超乎王教授的想象了。


    雖然王教授是內燃機專業的,但因為參與到了混合動力這個大項目裏麵,他對汽車動力電池技術也有了一些了解,簡單的說,現在的鎳氫電池,能量密度大約是50wh/kg上下,高端的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大約能夠做到70wh/kg上下,至於每kw·h也就是能夠儲存一度電的電池成本,鎳氫電池大約是20000元上下,偷油獺普銳斯上麵采用的動力型鎳氫電池組的成本大約是每千瓦時30000元上下,至於鋰離子電池的成本就更高了,每千瓦時的成本超過40000元——大家沒看錯,在這個時代,普通鎳氫電池和鋰離子的成本就是這麽高,要好幾萬。


    偷油獺普銳斯為什麽選擇了鎳氫電池作為自己的動力電池?


    除了鎳氫電池相對於鋰離子電池有更好的安全性之外,成本也是偷油獺考慮的重點:電池組已經很貴了,能省一點就省一點。


    可以這麽說,偷油獺普銳斯的成本之所以這麽昂貴,最大的原因就是那塊容量為1.76千瓦時的鎳氫電池組——一套鎳氫電池組的成本就要差不多6500美元,再加上電控係統以及那套複雜切精密的e-cvt變速箱,成本可不是不便宜麽。


    但如果真的像是張起航所說的那樣,隨著技術的發展和規模效應導致的成本不斷降低、電池的能量密度不斷提升,在未來,電池的能量密度可以達到150至200wh/kg,而成本卻可以降低至1000元每千瓦時,這意味著什麽他可太清楚了。


    “怎麽不可能?”張起航笑眯眯的反問道:“就像是計算機,六七十年代的時候,一台計算機要多少錢?但現在呢?我認為摩爾定律不但可以適用於計算機芯片領域,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適用於電池領域。”


    “如果是這樣……如果真的是這樣……”王教授激動了,忍不住說道:“那在未來,真的有可能出現純電動的小汽車啊。”


    “是的,”張起航點頭道:“不但會出現純電動的小汽車,而且我認為這些純電動小汽車的續航裏程甚至可以達到500公裏以上。”


    “500公裏的續航?”王教授顫聲道:“不不不,不用500公裏,哪怕隻有150公裏到200公裏的續航裏程,這個電動車就有了實用價值和推廣價值了。”


    聽了王教授的話,張起航心裏不禁感慨:專家就是專家,給出的續航裏程評估標準還真準,在電動車剛剛開始全麵推廣的2015年,像是奇瑞eq、北汽ev160這些電動車,續航裏程可不就是都是150公裏起步麽。


    他點點頭應道:“是啊,續航裏程能夠達到150公裏就具備商業推廣的價值了,而且王教授您想,一旦電池的成本降低、容量提升,混動汽車也跟著受益——王教授,咱們集團藝走混動路線的原因你也知道,就是為了減少能源的消耗,那基於這一點,咱們打個比方啊,比如國家為了推動新能源和混合動力汽車的發展,在電池的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強製規定混合動力汽車的純電行駛裏程必須達到50公裏,您說在這種情況下,會發生什麽情況?”


    “國家強製要求混動汽車的純電行駛裏程達到50公裏?”王教授皺著眉頭道:“如果真的能夠做到純電行駛50公裏以上,那當然是好事,這個純電行駛距離基本上已經可以滿足普通工薪階層的單日出行需求了,等於在絕大多數的使用時間當中,用戶都在將這輛車當純電車在使用,但你的想法是好的,實際當中這不太好做到吧?再說了,國家也沒有理由強製企業這麽做。”


    “國家當然不會強製企業這麽做,但可以從政策方麵進行引導嘛,”張起航笑眯眯的說道:“比如國家對於達到這個指標的混合動力汽車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免收車輛購置稅,甚至可以在京城、滬城等那些限牌的城市實行這類車型不限購的規定……


    您說,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各大汽車廠家會不會在這類混動車型方麵發力?而各大汽車企業看到了這麽多、這麽大的利好,會不會在混合動力領域發力,而這種發力,又會不會導致整套三電係統成本的下降?”


    張起航之所以敢這麽說,是因為國家為了推廣新能源汽車,就是這麽做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起航199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年靜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年靜守並收藏起航199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