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李大山這麽說,張起航也是默然,這幾年的情況好了許多,但前幾年的時候,國企的日子是真的不好過。


    “那段時間確實是挺難的,”吸了一口氣,張起航說道:“我們省裏也有很多企業特別困難,好在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大家總算是熬過來了。”


    “是啊,總算是熬過來了,”說起這個,李大山的臉上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說道:“不過兵總到底還是軍工企業,天然在企業轉型方麵就比你們這些純粹的民用企業落後一拍,這不,江南機械廠的同誌們其實也算是努力,可結果你也看到了,有些事情不是努力就一定會有結果的。”


    得,又繞迴來了。


    不過張起航也沒覺得奇怪,他李大山這次過來,就是要跟自己談江南機械廠的事的。點點頭,張起航說道:“所以咱們兵總對於江南機械廠的未來,有什麽設想?”


    張起航這麽直接,李大山也不含湖,他爽快的說道:“領導們對於江南機械廠還是有點舍不得,覺得如果有機會的話,最好還是把江南機械廠扶起來。”


    “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張起航表示理解:“沒道理長安汽車能成,到了江南汽車這兒就不成了,對吧?”


    作為中央直管的企業,兵總雖然享受著國家每年固定財政撥款的優待,但享受優待的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以及限製,所以兵總上上下下對於長安汽車這種能夠給集團上繳大量額外利潤的企業,那是很看重的,長安汽車在兵總集團內部那真的是親兒子的待遇名,但於兵總來說,像是長安汽車這麽有出息、能夠幫自己分擔的親兒子還是太少了,大多數都是伸著手向自己要錢的不懂事的玩意兒。


    所以兵總的意思其實從一開始就是非常明確的:能不能借著華騰工業集團這個公認的“名師”,將江南機械廠培養成一個合格的、能幫家裏分擔一下壓力的好幫手呢?


    “可不就是這麽一迴事麽,既然長安汽車可以,那麽隻要找到了合適的發展路線,江南汽車也沒道理不可以,”李大山一臉的讚同,說到這兒,他望著張起航認真的說道:“所以,張總,你覺得江南汽車的問題該怎麽解決?”


    看著李大山的樣子,張起航笑了:“想要江南汽車的問題,要說難確實是挺難,但要說簡單,其實也挺簡單。”


    “簡單?”李大山瞪大了眼睛,連忙問道:“怎麽說?”


    如果這話是其他人說的,李大山自然是半點都不相信,但既然這話是隻用了短短10多年的時間,就將一家已經半破產、資不抵債的地區空壓機製造廠硬生生的發展成了當今國內最大的乘用車製造企業的張起航說的,李大山就不敢不當一迴事了。


    張起航說道:“其實想要解決江南機械廠現在麵臨的問題,隻要解決了以下三個問題就可以了: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足夠充沛的資金以及現代化的管理手段……”


    張起航的話還沒說完,李大山就苦笑起來:張總,您說的有道理,這麽三管齊下確實能夠解決江南機械廠的問題,可這‘三管’對於咱們華騰集團來說可能是小事,但對於我們兵總而言……”


    說到這,李大山忍不住搖頭。


    他何嚐不知道隻要這麽三管齊下,就真的能夠解決江南機械廠的問題?可問題在於,不管是對於兵總而言,還是對於江南機械廠而言,偏偏這三點都是難以做到的:兵總以及江南機械廠壓根就沒有設計和研發一款轎車產品的能力,就更別說還是能夠在市場上熱銷的產品了,至於充沛的資金支持以及現代化的管理手段,那就更不用說了,作為一家超大型的國企,兵總的資金向來都是捉襟見肘的。


    張起航也知道李大山沒有說出來的話是什麽,他點點頭說道:“您的意思我明白,李副總,這段時間來,我也有些關於咱們江南機械廠的想法,不知道您想不想聽聽?”


    聽到張起航這話,李大山頓時精神一振,連忙說道:“張總您說。”


    “我能感受到咱們兵總的領導們對江南機械廠的重視和關心,但我個人認為,江南機械廠很難作為一家獨立的汽車品牌發展起來了,我可以在產品方麵給江南機械廠提供一些幫助,但在資本和管理方麵還是要靠咱們兵總,”說到這,張起航誠懇的說道:“但這正是眼下最困難的地方。”


    “……”


    李大山默默的點了點頭,算是承認張起航說的有道理,他也沒問“你們華騰集團能不能給江南機械廠提供一些資金方麵和管理方麵的支持”這樣的話,因為他很清楚,這種事情就不是人家華騰工業集團該做的,堂堂兵總也丟不起那個人。


    見李大山點頭,張起航接著說道:“所以我個人覺得,對於咱們兵總來說,對於江南機械廠而言最好的做法就是先修煉內功,先把管理和品控這一塊做起來,隻要把‘內功’練好了,有咱們兵總在背後站著,將來做什麽樣的選擇都是進退有餘。”


    李大山多聰明的人啊,聽到張起航這話,他頓時就明白了對方的意思:“張總您傾向於讓江南機械廠給秦川機械廠做代工?”


    “不止是秦川機械廠,”張起航應道:“還可以給我們華騰集團承攬一部分代工業務,我們華騰集團也需要一個南方的生產基地。”


    都是聰明人,話不用說太多,李大山已經完全明白了張起航的意思:隻要兵總和江南機械廠同意,通過給秦川機械廠和華騰工業集團做代工,江南機械廠就可以逐漸鍛煉出一支高效的現場管理團隊,並且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體係,同時還可以通過做代工積攢下一筆本錢,這麽一來,等做個幾年,江南機械廠就可以進退自如:進,不但有錢發展自己的產品,還有足夠的資金進行宣傳;推,可以從華騰工業集團和秦川機械廠難道更多的代工訂單。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確實,仔細想一下,就現階段的現實情況而言,做代工確實是江南機械廠最好的選擇……”


    說到這,李大山看向張起航,認真的說道:“張總,如果將來的某一天,江南汽車想要發展自己的品牌,您能不能多支持一下?”


    這就是想要自己一個承諾了,承諾在將來的某天,同意給江南汽車設計一款熱銷的產品。張起航自然不會拒絕,他點頭道:“這都好說,都是咱們華夏的企業,能幫一把的時候我肯定不會袖手旁觀。”


    】


    得到了張起航的這個許諾,李大山的臉上也不禁露出了笑容,能夠得到張起航這樣的答複,自己的任務就算是圓滿完成了,至於江南機械廠與華騰集團的合作細節,自然是由江南機械廠和華騰集團來完成。


    用力和張起航握了一下手,李大山說道:“張總,以後有什麽需要幫忙的,盡管開口,千萬別客氣。”


    麵對張起航以及華騰工業集團所表達出來的的善意,李大山代表兵總給出了迴應:兵總不會虧待了自己的朋友——兵總的級別很高、地位也很高,影響力也很大,但這並不意味著兵總的同誌的眼睛都長在了腦袋頂上,更別說華騰工業此前就幫了兵總很大的忙。


    麵對李大山的善意,張起航笑著點頭:“真到了那個份上,我肯定不會跟您客氣。”


    ………………………………


    對於母公司與華騰工業集團的這次接觸,江南機械廠方麵可謂是忐忑無比、望眼欲穿,就指著這次的機會翻身了,所以在接到李大山的電話的時候,江南機械廠的總經理高國義激動的不得了,甚至聲音都在發顫:“李總,我們江南機械廠……有機會麽?”


    聽到高國義顫抖的聲音,電話這頭的李大山無聲的笑了起來:“怎麽?老高,你就這麽迫不及待?”


    “李總,我們江南機械廠的情況您也知道,真的是快撐不住了,這次的機會對於我們江南機械廠來說太重要了。”


    高國義的語氣中滿是苦澀。


    沒辦法,別看江南機械廠這些年來一直在勉力維持,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這種勉力維持的日子真的是太難熬了,所以在接到兵總的通知,整個江南機械廠可謂是望眼欲穿的等待著來自總公司的消息。


    李大山也知道江南機械廠對於這個消息有多麽期待,所以他也沒有逗對方的心思,以最快的速度向高國義說明了情況:“老高,我也不跟你繞圈子了,張總建議你們江南機械廠跟秦川機械廠、華騰工業集團進行合作,幫他們做代工,至於具體的合作模式,就跟江北機械廠差不多。另外張起航也答應了,將來在合適的時候給你們江南機械廠設計一款新車,你迴頭和他聯係就行。”


    在聽到李大山這番話的那一瞬間,高國義隻覺得自己整個人渾身為止一輕,心頭的一塊大石頭落了下來。


    別人不了解,還以為自己身為江南機械廠的一把手多麽風光、多麽得意,但真正處在這個位置上才知道身上背著幾千口張嘴的壓力有多大!


    這些年來,整個江南機械廠的領導班子為什麽一直在不斷的“折騰”?就是為了填飽這幾千張嘴,可無奈自己這些人的能力有限,江南機械廠能夠從母公司兵總哪兒獲得的支持也有限,導致這些年來江南機械廠隻能勉力維持,而正是因為這份維持的勉為其難、隨時都有撐不住的可能,以高國義為首的江南機械廠的領導班子身上背負著巨大的壓力,以至於高國義今年才50出頭,可謂是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但偏偏頭發卻一半!


    但是現在,江南機械廠拿到了一張“長期飯票”,有了這張長期飯票,江南機械廠的日子就好過了,有機會積攢一些家底,將來更有機會重新振興江南機械廠,這一刻,高國義覺得自己對得起將江南機械廠交到自己手裏的老領導、對得起全場幾千號幹部職工了,就算是現在讓自己退休,自己也沒有了遺憾。


    強忍著心中的激動,眼眶已經變的通紅的高國義使勁抽了一下鼻子,感激的對李大山說道:“李總,謝謝……”


    聽著電話那頭有些哽咽的聲音,李大山其實很能理解高國義此刻的心情,他笑著說道:“謝什麽,有什麽好謝的,這不都是應該的麽,不過老郭,雖然你心裏都明白,但我還是要提醒你一下,這次的機會對於你們江南機械廠非常難得,你們可一定要把握好了。”


    高國義重重的點頭道:“李總您放心,我們一定不會我讓您失望!”


    “我可不聽你怎麽說,我隻看你怎麽做,”電話那頭的李大山說道:“好了,老高,以後咱們有的是時間聊,不過現在,你還是趕緊和同誌們商量一下接下來與華騰集團、秦川機械廠的合作細則吧,機會給你們了,你們一定要把握住。”


    高國義再三保證,這才掛了電話。


    ……………………


    對於這次這個與華騰工業集團和秦川機械廠合作的機會,江南機械廠上上下下都很重視,大家心裏都明白,如果這次的機會還把握不住,以後江南機械廠再想要翻身,那就真的難了,所以接下來的時間,江南機械廠的領導們連續開了幾天的會,在敲定了接下來與華騰工業集團和秦川機械廠的談判細節之後,高國義隨即與張起航取得了聯係,表示希望能夠組織一個江南機械廠、秦川機械廠與華騰工業集團進行了一次三方會談,就三方接下來的合作細節進行仔細的商談。


    江南機械廠的這個提議正合張起航的心意,大家一番溝通之後,很快就敲定了這件事:一個月之後,三家單位在魯省進行商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起航199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年靜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年靜守並收藏起航199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