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總,你們這個華騰d1,真的是完全由電動機驅動的純電動車?”


    “張總,你們這個華騰d1的續航裏程是多少?”


    “各位領導,之前通用汽車的ev-2純電動汽車的造價是25萬美元,請問華騰d1的售價是多少?”


    “請問張總,這款華騰d1會向公眾銷售嗎?”


    “請問各位領導,我們什麽時候能夠看到華騰d1的真車?”


    “請問各位領導,除了讚助了200輛華騰d1之外,華騰工業集團還為奧運會做出了那些貢獻……”


    …………


    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不約而同的向參加本次新聞發布會的張起航以及組委會的相關領導們襲來,新聞發布會現場一時間熱鬧的宛如菜市場。


    也不怪大家這麽激動,華夏首款純電動車啊,這是一個多大的噱頭?最重要的是,華騰工業集團的保密工作做的實在是太好了,在這之前壓根就沒聽說過他們在開發一款純電動汽車,現在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拿了出來,那種感覺簡直令人驚豔!


    但也有人秉著陰謀論,大聲的詢問華騰工業集團這個時候成為了奧運會的戰略讚助商,是否有黑幕……


    總之,現場熱鬧的一塌糊塗。


    張起航笑著道:“感謝大家對我們工作的關心,不過大家不要著急,對於大家關心的問題,我們都會給與耐心的解答。”


    “張總說的對,”緊隨張起航之後,王鬆委員也是跟著點頭,笑著提醒大家:“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時長為一個小時,我們有充足的時間來迴答大家的問題……如果時間不夠的話,新聞發布會延長一下也是可以的。”


    “哈哈哈……”


    見張起航以及組委會的領導說的這麽風趣,下麵的記者們頓時一陣哄笑,不過這麽一來,現場的氣氛倒是輕鬆了許多。


    “這位央視的記者吧,”王鬆委員首先點了老大哥的名:“請問你有什麽問題?”


    老大哥不愧是老大哥,這待遇就是其他媒體所不能比的,這麽多家媒體,他必須是第一個進行采訪的。


    “王委員您好,張總您好,”喉舌的記者的素質就是高,在先向張起航、王鬆等人問好之後,才接著問道:“我是央視的記者,我想問的是:張總您能夠盡可能詳細的介紹一下貴公司的這款華騰d1嗎?我想這也是現場所有媒體都關心的事情。”


    “當然,”張起航微笑著頷首,介紹道:“華騰d1是我們華騰工業集團研發的首款純電動汽車,最大行駛裏程能夠達到300公裏,雖然車身尺寸還不到4.4米,是標準的緊湊級轎車的尺寸,甚至放到今天已經有點偏小了,但軸距卻達到了2.8米,與上一代的奧迪a6的軸距基本相當,這也是電動車最大的優勢:沒有了發動機和變速箱之後,最大程度的提升車內空間。


    當然,這裏畢竟沒有實車,也沒辦法讓大家親自體驗,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我們可以安排個時間,邀請大家一起來試乘試駕,感受一下純電動汽車的魅力。”


    “謝謝張總,”提問的記者微微頷首,接著問道:“但是張總,你們華騰工業集團此前沒有研製純電動車的經驗吧?”


    張起航笑著道:“你這話對,也不對。”


    聽到張起航的這番話,不少記者都是一愣:對就是對,不對就是不對,什麽叫對也不對?


    張起航解釋道:“說你說的對,是因為我們華騰集團此前確實沒有研發過任何一款純電動車,但說你說的不對,大家應該都知道我們的混動版軒逸,混動版軒逸其實是可以以純電的模式進行行駛的,隻是電池太小,沒辦法讓車子以純電的模式行駛太遠。


    我們不妨假設一下,將軒逸的電池包容量擴大,直接擴大到60度電,有了這麽大的電池,發動機和發電機是不是就可以拿掉了?這麽一來,是不是就變成了一輛純電汽車?”


    在實際的操作當中當然不可能這麽簡單,混動汽車和純電汽車的差距還是挺大的,但從邏輯的角度來說還真是這樣:軒逸其實可以純電行駛,但因為電池包太小,所以跑不了太遠,那簡單啊,既然電池包太小,那把電池包加大不就行了?


    而且,既然電池包裏的電量已經足夠多,多到足以讓車輛以純電模式行駛兩三百公裏了,那還要什麽發動機和發電機?


    這麽一來,車子就變成了純電車,簡直完美!


    現場的記者們都被張起航這個邏輯給征服了:咦?這麽一說,好像確實是這麽迴事啊?


    唯有現場個別懂技術的,全都在捂著嘴樂:張起航是真壞啊。


    緊隨央視之後,現場的其他媒體又紛紛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如果說國內媒體都在為華騰工業集團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驕傲和自豪的話,那麽國外媒體的提問就有些心懷叵測了……


    “張先生你好,我是美聯社的記者,請問,通用汽車已經用ev-1和ev-2兩款車證明了純電動車這條路是行不通的,您為什麽還要堅持走純電這條技術路線?”


    “是嗎?”


    張起航笑眯眯的道:“你確定通用汽車停產ev-2是因為純電技術路線走不通,而不是石油巨頭的施壓?我怎麽聽說通用汽車在銷毀ev-1和ev-2的時候引發了很多的爭議和抗議,許多租賃用戶甚至表示願意出錢買下自己正用的車,但卻被通用汽車給拒絕了呢?”


    美聯社的記者臉色頓時就是一變。


    但還沒等她說話,張起航就接著說道:“去年的時候,有人拍了一部叫做《誰殺死了電動汽車?》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探討了ev1和ev-2電動車的興衰過程,並提出了一係列可能的兇手,包括消費者、電池製造商、石油公司、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聯邦政府和通用汽車等,最終的結論是他們認為通用汽車是出於短視和利益的考慮,故意扼殺了電動汽車的發展,並指責通用汽車與石油公司和政府有勾結……”


    說到這,張起航笑眯眯的看著眼前的這個美聯社的記者:“這位小姐,請問您對《誰殺死了電動汽車?》這部記錄片的觀點是否認同?”


    這個問題太刁鑽了,美聯社記者的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卻是不知道該如何迴答。


    因為《誰殺死了電動汽車?》這部紀錄片在美利堅相當出名,也得到了環保主義者和電動汽車支持者的大量支持,大家都認為是該死的石油巨頭在用卑劣的手段來阻止大家獲得廉價的出行方式,所以這部電影在美利堅算是一種政治正確。


    現在好玩了,美聯社的記者說“你們華夏人不應該發展電動汽車,因為我們通用汽車已經證明了純電動汽車這條路走不通”,結果張起航反手就是“你們美利堅人拍了部《誰殺死了電動汽車?》的電影,說通用汽車停產ev-1和ev-2是一場陰謀,並且大家對這個說法很認同你怎麽看?”


    我還能怎麽看?


    美聯社的這個記者快被氣瘋了!


    可這才到哪兒啊,張起航的話還沒說完呢,望著眼前這位美聯社的記者,他笑眯眯的道:“2003年的時候,馬丁·艾伯哈德先生和馬克·塔彭寧先生發布了一款名叫roadstar的純電動跑車,為了紀念偉大的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將自己的品牌命名為特斯拉。


    roadstar這款純電動跑車得到了美利堅無數媒體的高度讚賞,並且在次年就得到了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先生的注資,現在特斯拉公司已經是全美最炙手可熱的公司,無數投投資巨頭揮舞著支票簿,希望能夠投資特斯拉公司……”


    說到這裏,張起航再次看向眼前的記者,笑容依舊和煦:“這位美聯社的記者,不知道您對這件事又怎麽看?”


    怎麽看?


    這個美聯社的記者的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心裏懊惱的不得了,覺得自己今天簡直就是x了狗!怎麽會遇到張起航這麽一個怪胎?最要命的是,他怎麽會知道《誰殺死了電動汽車?》這部紀錄片以及特斯拉電動車的?


    而主席台上的王鬆等組委會委員們,則是眼睛齊齊的亮了起來:美利堅的一家這叫做特斯拉的純電動汽車品牌得到了資本的青睞?


    現在不是四十年前,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諮詢的傳遞也變的幾乎即時,因為華騰工業集團搞的這個d1純電動汽車,大家倒是知道了國外一些純電動汽車發展的情況,但正是因為知道了一些,大家反而其實並不是特別不看好華騰d1,相比較而言,因為有了豐田普銳斯的成功經驗,大家反而更加看好混合動力汽車,但上麵發話了,下麵又能怎麽辦?


    可但張起航拿出了特斯拉,並且表示美利堅的投資資本非常看好這家公司,大家的心態頓時就變了:咦?好像純電動汽車也挺好的啊,很有前景,話說迴來,張起航是不是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決定做純電動汽車的?


    一定是這樣的!


    靠!就知道是這樣,張起航這家夥鬼精鬼精的,沒好處的事兒他能幹?


    隻是羨慕歸羨慕,眼紅歸眼紅,一想到國內這些搞汽車的都是超級巨頭,壓根就沒有自己投資的機會,不少人心裏就不禁遺憾起來。


    ………………………………


    不提美聯社的記者是如何尷尬,在高層的意誌下,華騰工業集團搞出了一款純電動汽車的消息在國內引起巨大的轟動!


    接下來的時間裏,華騰d1這款車獲得了大量的曝光,與此同時,京城、滬城的領導,也在關注著這款車……


    “這是華騰集團給我們發過來的華騰d1純電動汽車的視頻資料,”京城環保局,副局長指著已經播放完畢的投影畫麵對大家說道:“如大家所見,華騰d1這款車采用純電驅動,大小隻與街上常見的伊蘭特出租車相當,但內部空間卻是非常大,當然,我要說的不是這個,而是純電動汽車最大的優點:零汽車尾氣排放!這對於我們京城的環保工作有著巨大的好處。”


    零汽車尾氣排放?


    一說起這個,會議室內的相關領導們的眼鏡頓時亮了起來。


    要說國內哪個城市的環保壓力最大,絕對非京城莫屬,京城每年秋天的沙塵暴是全國都出了名的,而每當秋冬季節,因為空氣質量帶來的唿吸道問題更是讓京城的大大小小的醫院住滿了人。


    雖然沙塵暴不能怪道京城的頭上,但全市那麽多的工廠在排放汙染氣體,更有超過500萬輛機動車在不停的排放尾氣,這些汽車每年消耗汽油和柴油約550萬噸,每年排放的汙染物總量更是高達70萬噸,那麽可想而知對於京城的管理者而言他們麵臨著多大的多大的環保壓力!


    副局長同誌接著說道:“同誌們都知道我市現有機動車保有量大約為520萬輛,其中出租車的保有量大約為6.7萬輛。


    出租車所占的比例雖然不多,但其排放卻是其他車輛的數倍!


    這倒不是說出租車的尾氣排放不合格,而是指的總量:一輛家用車的日均行駛時間也就一個小時出頭,一輛公務車的日均使用時間也就2個小時左右,而出租車呢?基本上都是24小時不停的跑!


    從排放總量上來說,一輛出租車的日均排放量是一輛家用車和公務用車的十幾二十倍!這大約6.7萬輛出租車每年的排放總量,幾乎相當於全市汽車尾氣排放總量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


    所以反過來說,如果將這大約6.7萬輛出租車全部換成零排放的純電動汽車,我市的汽車排放汙染立刻減少20%!幾乎等於咱們超額完成了環保任務。”


    “唰……”的一下,與會的所有領導的眼鏡,全都變的亮晶晶的。


    副局長接著說道:“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華騰d1的采購價實在是太貴,單車的價格高達36萬。”


    這話一出口,各位領導全都皺起了眉頭。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起航199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年靜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年靜守並收藏起航199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