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祖以時,然而早幹水溢,則變置社稷……。”
竇嬰的話還沒有說完,竇氏便大喝一聲,出言打斷:“動不動就子曰,孟子曰,魏其候你怎麽還如此執迷不悟?”
竇嬰連忙伏跪於地:“太皇太後息怒,這些話都乃金玉良言,得民心者得天下,高祖正因為對民寬容,才能除暴秦,抗西楚,而得天下,我大漢開國百年,文帝景帝都與民休息,讓天下百姓脫離暴秦苦海,這才有如今大漢的繁華,這些無不驗證孟子所言。”
“你還說!”竇氏以拳砸案,咚咚作響:“既然你說先帝做的都對,為何你們卻要背棄先帝的無為而治,學什麽儒家?”
“此一時彼一時!大漢初年,天下百廢待興,可行無為而治,然如今的大漢已經是繁榮昌盛,若繼續無為而治,對朝廷不利,反倒讓諸侯王做大,用不了幾年便是下一次七王之亂!”
“混賬!你給我出去!滾出去!”竇氏使勁咳嗽,快要被竇嬰氣瘋了,若不是看他是自己的侄子,殺他的心都有。
丞相許昌捧著一張絹帛急匆匆進來,見太皇太後竇氏正在氣頭上,想要出去,可已經晚了。連忙跪倒在竇嬰身旁,給太皇太後行禮。
“又怎麽了?難不成蘇任又殺了一百禦林軍?廷尉和京兆尹都幹什麽去了?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他們看都不看?”
許昌連忙道:“稟太皇太後,微臣這次所來與蘇任無關!”
“那是為何?自從那個蘇任來到長安,天天都不讓人安生!”
“稟太皇太後,近日長安街頭出現了一張告示,微臣已經帶來,太皇太後一看便知。”
“你!”竇氏差點吐血,再次使勁壓住:“念!”
許昌的話一出口,冷汗順著後脊梁就流了下來,讓個瞎子看絹帛,純粹找死。連忙磕頭道:“微臣死罪,請太皇太後息怒,告示很長,微臣看了一下,是揭露館陶長公主飛揚跋扈之事,共列舉了十條罪狀,第一條……”
“誰?館陶?又是那蘇任幹的吧?”
“微臣已經派人追查,尚未查到是何人所為。”
“哼!你說朝廷養你們何用?這麽一件小事都辦不好,用腳趾頭都能想明白,你卻告訴哀家尚未追查到?”
竇嬰一把抓過許昌手裏的告示,一目十行看完。倒吸一口涼氣,告示的辭藻並不華美,簡直可以說直白,就和平時說話一個強調。但是列舉出來的罪狀,件件都有例證,從人證到物證清清楚楚,這些事若是坐實,館陶公主被五馬分屍都綽綽有餘。
許昌低著頭戰戰兢兢,一句話都不敢說。竇氏大口大口的緩了幾口氣,老太太真的被氣到了,先是自己的侄子唱反調,又來一個親生女兒搗亂,而且兩件事情的背後都有一個人的影子,那就是蘇任。
“來呀!傳哀家旨意,將蘇任下獄,打傷堂邑候公子,弄塌橫門,又殺了一百多名禦林軍,如今蠱惑這兩個不成器的來氣哀家,許昌,你是丞相,你說這樣的人該定個什麽罪?”
“淩遲!”許昌始終趴在地上,頭都不敢抬。
“那就淩遲!”
“喏!”內侍答應一聲,連忙出去安排。
竇嬰還要說話,卻感覺有人拉自己的衣角。扭頭發現是跪在身旁的許昌,許昌側著臉一個勁的給他使眼色。竇嬰隻得將已經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迴去。
長壽殿裏一片死寂。太皇太後竇氏坐在榻上,一臉的怒氣,兩隻空洞的眼睛靜靜的看著前方。蘇任的死刑已經宣判,還是淩遲。竇嬰心中有些不忍,那小子雖然張狂了些,倒也有些本事,而且年輕,更主要的是此子對儒家並不排斥。當陛下親政,調教幾年便可成國之棟梁。
許昌也是不忍,他聽說過蜀郡的商路,而且知道蜀中商會的實際後台就是蘇任。許昌已經和蜀中商會搭上聯係,若能再多給他半年甚至數月,將蜀中商會收攏到自己的羽翼之下,那他就可以順利告老,再也不用這麽提心吊膽的過活了。
出去的內侍又迴來了,也不知道旨意是不是已經傳了下去。內侍匆匆進來,在竇氏耳邊低聲說了幾句,竇氏稍稍平息的怒火瞬間又升騰起來。
“胡鬧!館陶這是要造反不成?長安百姓何止數十萬,她能堵住一人之口,豈能堵住悠悠眾口?”竇氏再次拍了桌子:“京兆尹呢?他就這麽看著不管?”
內侍低著頭:“京兆尹去了,被長公主罵了迴去,那些凡是看過告示的全都被抓進公主府,據說公主府都快住不下了,京兆尹怕百姓鬧事,已經派人將公主府保護起來,太皇太後不用擔心。”
“擔心?一個公主府有什麽擔心的?我是擔心大漢的臉麵!”竇氏一指台下:“竇嬰,你去,去將館陶給我帶來,將所有人都放了,誰給館陶出的這個主意?此人該殺!”
“喏!”竇嬰連忙答應,走到大殿門口,又迴頭道:“那蘇任……”
“你還有閑情管蘇任,讓你去對蘇任宣旨,卻被人家抓了,這次可別被館陶也關起來就是!”
竇嬰麵紅耳赤,唯唯諾諾的出門而去。長壽殿裏就剩下竇氏和許昌二人,生完了氣,在幾個宮人的服侍下,竇氏慢慢躺倒休息。這一上午都在生氣,竇氏覺得頭暈腦脹,再來這麽一次就該吐血了。
“柏至候,館陶一項好勝,這哀家知道,但她如此這般跋扈可是第一次,該不會是中了誰的奸計吧?長安乃是國都,她有多大膽量敢派人滿大街抓人?”
許昌沒敢迴話,人家是母女,自己是個外人,這種話不說為妙。
竇氏長歎一聲:“這幾個孩子,一個都不讓人省心,本想無為而治,我們這些老家夥能安享晚年,誰料越不想管卻越出事,現如今連那些商賈都欺負到皇親頭上來了,再過幾日,是不是他們就能主導大漢運數了?”
“太皇太後息怒,此事絕不會發生!士農工商,商乃四民之末,商賈唯利是圖,不事生產卻錦衣玉食,實乃天下蛀蟲,微臣立刻著手整治,絕不會讓商賈做大。”
竇氏點點頭:“士農工商,這好像也是儒家所言吧?”
許昌心中一緊,再次叩頭:“太皇太後贖罪,微臣無心之言,絕無鼓吹儒家的意思,在微臣心中隻有黃老,才是大漢正統,無為而治才能使天下太平,使我大漢萬年永鑄!”
竇氏搖搖頭:“哀家雖喜好黃老,但也知道,國家的治理不能僅憑一家之言,無論是黃老的道家,還是孔孟的儒家,隻要能讓我大漢興旺發達,用誰都沒有關係,外麵傳言我將那些儒生下獄,是看不慣他們儒家,現在我告訴你,他們錯了,哀家是看不慣他們攛掇皇帝,疏遠與我!”
“怎麽說,哀家也是皇帝的祖母,哪有祖母不喜歡孫兒的?皇帝還小,治國的本事還不夠,那些儒生攛掇陛下將我踢開,目的何為?還不是想通過陛下掌握我大漢權柄?趙綰王藏已經死了,那些蹦躂的最歡的也都做了處置,其他人先關著,什麽時候皇帝知道自己錯了,什麽時候再放出來。”
“太皇太後高瞻遠矚,微臣自當聽從太皇太後安排,為陛下,為大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還有那個蘇任,倒也有些膽量和智慧,隻可惜沒有用在正途上,好端端的孝廉,還是哀家賜的五大夫,卻要做什麽商賈?為了兒女私情,將長安攪的烏煙瘴氣,聽說他還去了平陽,想要見皇帝?”
“是!鬆林鎮遇刺的事情中,蘇任曾冒死救下了替代陛下的李當戶,還救了幾十名受傷的百姓。”
“哦?算他還有點良心!”
許昌見竇氏的臉色有些緩和,試探性的問道:“那……,蘇任……?”
“怎麽,你也要替他求情?”竇氏的眉毛立刻豎了起來。
許昌再次匍匐在地:“微臣不是這個意思,微臣隻是詢問太皇太後是否真的要將蘇任淩遲,怎麽說他也算救過陛下性命,若陛下迴來,得知蘇任被淩遲,恐怕與太皇太後的隔閡又會加深!所以微臣……”
竇氏沉思良久:“那你說該如何處置?禦林軍乃是陛下親軍,豈是他說殺就殺的?先關著,我倒要看看陛下迴來如何處置此事!”
“喏!”許昌長處一口氣,隻要死不了,或者說暫時死不了,那蘇任就得記著他的好。
商定好了蘇任的事,竇嬰也將館陶公主劉嫖帶來了。劉嫖一臉的怒氣,一進門就開始罵那些宮人和侍女,嫌棄沒給她倒水,又嫌水太燙。將那些宮人和侍女挨個折騰了一遍,這才氣鼓鼓的坐下。誰都沒說話,連竇氏都沒說話,就看著劉嫖折騰。
“嗚嗚嗚……”突然,劉嫖哭了,這可是破天荒的大事。
[,!]
...
竇嬰的話還沒有說完,竇氏便大喝一聲,出言打斷:“動不動就子曰,孟子曰,魏其候你怎麽還如此執迷不悟?”
竇嬰連忙伏跪於地:“太皇太後息怒,這些話都乃金玉良言,得民心者得天下,高祖正因為對民寬容,才能除暴秦,抗西楚,而得天下,我大漢開國百年,文帝景帝都與民休息,讓天下百姓脫離暴秦苦海,這才有如今大漢的繁華,這些無不驗證孟子所言。”
“你還說!”竇氏以拳砸案,咚咚作響:“既然你說先帝做的都對,為何你們卻要背棄先帝的無為而治,學什麽儒家?”
“此一時彼一時!大漢初年,天下百廢待興,可行無為而治,然如今的大漢已經是繁榮昌盛,若繼續無為而治,對朝廷不利,反倒讓諸侯王做大,用不了幾年便是下一次七王之亂!”
“混賬!你給我出去!滾出去!”竇氏使勁咳嗽,快要被竇嬰氣瘋了,若不是看他是自己的侄子,殺他的心都有。
丞相許昌捧著一張絹帛急匆匆進來,見太皇太後竇氏正在氣頭上,想要出去,可已經晚了。連忙跪倒在竇嬰身旁,給太皇太後行禮。
“又怎麽了?難不成蘇任又殺了一百禦林軍?廷尉和京兆尹都幹什麽去了?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他們看都不看?”
許昌連忙道:“稟太皇太後,微臣這次所來與蘇任無關!”
“那是為何?自從那個蘇任來到長安,天天都不讓人安生!”
“稟太皇太後,近日長安街頭出現了一張告示,微臣已經帶來,太皇太後一看便知。”
“你!”竇氏差點吐血,再次使勁壓住:“念!”
許昌的話一出口,冷汗順著後脊梁就流了下來,讓個瞎子看絹帛,純粹找死。連忙磕頭道:“微臣死罪,請太皇太後息怒,告示很長,微臣看了一下,是揭露館陶長公主飛揚跋扈之事,共列舉了十條罪狀,第一條……”
“誰?館陶?又是那蘇任幹的吧?”
“微臣已經派人追查,尚未查到是何人所為。”
“哼!你說朝廷養你們何用?這麽一件小事都辦不好,用腳趾頭都能想明白,你卻告訴哀家尚未追查到?”
竇嬰一把抓過許昌手裏的告示,一目十行看完。倒吸一口涼氣,告示的辭藻並不華美,簡直可以說直白,就和平時說話一個強調。但是列舉出來的罪狀,件件都有例證,從人證到物證清清楚楚,這些事若是坐實,館陶公主被五馬分屍都綽綽有餘。
許昌低著頭戰戰兢兢,一句話都不敢說。竇氏大口大口的緩了幾口氣,老太太真的被氣到了,先是自己的侄子唱反調,又來一個親生女兒搗亂,而且兩件事情的背後都有一個人的影子,那就是蘇任。
“來呀!傳哀家旨意,將蘇任下獄,打傷堂邑候公子,弄塌橫門,又殺了一百多名禦林軍,如今蠱惑這兩個不成器的來氣哀家,許昌,你是丞相,你說這樣的人該定個什麽罪?”
“淩遲!”許昌始終趴在地上,頭都不敢抬。
“那就淩遲!”
“喏!”內侍答應一聲,連忙出去安排。
竇嬰還要說話,卻感覺有人拉自己的衣角。扭頭發現是跪在身旁的許昌,許昌側著臉一個勁的給他使眼色。竇嬰隻得將已經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迴去。
長壽殿裏一片死寂。太皇太後竇氏坐在榻上,一臉的怒氣,兩隻空洞的眼睛靜靜的看著前方。蘇任的死刑已經宣判,還是淩遲。竇嬰心中有些不忍,那小子雖然張狂了些,倒也有些本事,而且年輕,更主要的是此子對儒家並不排斥。當陛下親政,調教幾年便可成國之棟梁。
許昌也是不忍,他聽說過蜀郡的商路,而且知道蜀中商會的實際後台就是蘇任。許昌已經和蜀中商會搭上聯係,若能再多給他半年甚至數月,將蜀中商會收攏到自己的羽翼之下,那他就可以順利告老,再也不用這麽提心吊膽的過活了。
出去的內侍又迴來了,也不知道旨意是不是已經傳了下去。內侍匆匆進來,在竇氏耳邊低聲說了幾句,竇氏稍稍平息的怒火瞬間又升騰起來。
“胡鬧!館陶這是要造反不成?長安百姓何止數十萬,她能堵住一人之口,豈能堵住悠悠眾口?”竇氏再次拍了桌子:“京兆尹呢?他就這麽看著不管?”
內侍低著頭:“京兆尹去了,被長公主罵了迴去,那些凡是看過告示的全都被抓進公主府,據說公主府都快住不下了,京兆尹怕百姓鬧事,已經派人將公主府保護起來,太皇太後不用擔心。”
“擔心?一個公主府有什麽擔心的?我是擔心大漢的臉麵!”竇氏一指台下:“竇嬰,你去,去將館陶給我帶來,將所有人都放了,誰給館陶出的這個主意?此人該殺!”
“喏!”竇嬰連忙答應,走到大殿門口,又迴頭道:“那蘇任……”
“你還有閑情管蘇任,讓你去對蘇任宣旨,卻被人家抓了,這次可別被館陶也關起來就是!”
竇嬰麵紅耳赤,唯唯諾諾的出門而去。長壽殿裏就剩下竇氏和許昌二人,生完了氣,在幾個宮人的服侍下,竇氏慢慢躺倒休息。這一上午都在生氣,竇氏覺得頭暈腦脹,再來這麽一次就該吐血了。
“柏至候,館陶一項好勝,這哀家知道,但她如此這般跋扈可是第一次,該不會是中了誰的奸計吧?長安乃是國都,她有多大膽量敢派人滿大街抓人?”
許昌沒敢迴話,人家是母女,自己是個外人,這種話不說為妙。
竇氏長歎一聲:“這幾個孩子,一個都不讓人省心,本想無為而治,我們這些老家夥能安享晚年,誰料越不想管卻越出事,現如今連那些商賈都欺負到皇親頭上來了,再過幾日,是不是他們就能主導大漢運數了?”
“太皇太後息怒,此事絕不會發生!士農工商,商乃四民之末,商賈唯利是圖,不事生產卻錦衣玉食,實乃天下蛀蟲,微臣立刻著手整治,絕不會讓商賈做大。”
竇氏點點頭:“士農工商,這好像也是儒家所言吧?”
許昌心中一緊,再次叩頭:“太皇太後贖罪,微臣無心之言,絕無鼓吹儒家的意思,在微臣心中隻有黃老,才是大漢正統,無為而治才能使天下太平,使我大漢萬年永鑄!”
竇氏搖搖頭:“哀家雖喜好黃老,但也知道,國家的治理不能僅憑一家之言,無論是黃老的道家,還是孔孟的儒家,隻要能讓我大漢興旺發達,用誰都沒有關係,外麵傳言我將那些儒生下獄,是看不慣他們儒家,現在我告訴你,他們錯了,哀家是看不慣他們攛掇皇帝,疏遠與我!”
“怎麽說,哀家也是皇帝的祖母,哪有祖母不喜歡孫兒的?皇帝還小,治國的本事還不夠,那些儒生攛掇陛下將我踢開,目的何為?還不是想通過陛下掌握我大漢權柄?趙綰王藏已經死了,那些蹦躂的最歡的也都做了處置,其他人先關著,什麽時候皇帝知道自己錯了,什麽時候再放出來。”
“太皇太後高瞻遠矚,微臣自當聽從太皇太後安排,為陛下,為大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還有那個蘇任,倒也有些膽量和智慧,隻可惜沒有用在正途上,好端端的孝廉,還是哀家賜的五大夫,卻要做什麽商賈?為了兒女私情,將長安攪的烏煙瘴氣,聽說他還去了平陽,想要見皇帝?”
“是!鬆林鎮遇刺的事情中,蘇任曾冒死救下了替代陛下的李當戶,還救了幾十名受傷的百姓。”
“哦?算他還有點良心!”
許昌見竇氏的臉色有些緩和,試探性的問道:“那……,蘇任……?”
“怎麽,你也要替他求情?”竇氏的眉毛立刻豎了起來。
許昌再次匍匐在地:“微臣不是這個意思,微臣隻是詢問太皇太後是否真的要將蘇任淩遲,怎麽說他也算救過陛下性命,若陛下迴來,得知蘇任被淩遲,恐怕與太皇太後的隔閡又會加深!所以微臣……”
竇氏沉思良久:“那你說該如何處置?禦林軍乃是陛下親軍,豈是他說殺就殺的?先關著,我倒要看看陛下迴來如何處置此事!”
“喏!”許昌長處一口氣,隻要死不了,或者說暫時死不了,那蘇任就得記著他的好。
商定好了蘇任的事,竇嬰也將館陶公主劉嫖帶來了。劉嫖一臉的怒氣,一進門就開始罵那些宮人和侍女,嫌棄沒給她倒水,又嫌水太燙。將那些宮人和侍女挨個折騰了一遍,這才氣鼓鼓的坐下。誰都沒說話,連竇氏都沒說話,就看著劉嫖折騰。
“嗚嗚嗚……”突然,劉嫖哭了,這可是破天荒的大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