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剛亮,對峙銀川城的種師道大軍發動了第一次攻城,由副將姚仲平率部進行試探性進攻,盡管銀川城前擺不開戰場,但宋軍還是投入了最大極限的兩萬大軍,一百多台攻城器械。
兩萬大軍排列成五個方陣,每個方陣間相隔數十步,並列排在三裏寬的空地上,就儼如五幅巨大的黑色地毯,每支隊伍前豎起了一杆大旗,正中是一杆旄旆黃旗,這是主帥之旗,其餘三杆大旗分為別為青、赤、白、黑旗,代表著四方之將。
宋軍將士士氣高昂,殺氣衝天,他們由長矛步兵、刀盾步兵和弓弩軍組成,身披重甲,宋軍步兵的鎧甲重達六十二斤,在五十步外可抵禦敵軍弓箭。
‘咚!咚!咚!’
戰鼓聲如雷,號角連天,旌旗遮天蔽日,長矛如林,盾牌如山,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起死亡的黑色。
副將姚仲平身披鐵甲,頭戴鷹盔,他騎在戰馬之上,用戰刀一指城池,“進攻!”
“嗚~~”
低沉的號角聲響徹天地,在每支隊伍的中間豎起了十幾座木製衝鬥,這是抵禦城上飛石所用,伴隨著木製蒙皮衝鬥的巨大軲轆聲,以及數十輛雲梯,兩個方陣的八千軍隊開始緩緩向城牆殺去。
各種攻城武器發展到宋朝,雖然大致外形不變,但和隋唐相比已經完全不同,很多重要的結構,諸如主軸、軸圈等等都是使用鋼材,尤其大規模推廣炒鐵後,生鐵的硬度大大增加,接近於鋼,用熟鐵打造各種器械也更加得心應手,宋軍的攻城器械更加輕便,更加堅固耐用。
城頭上也鼓聲大作,李良輔連聲冷笑,兩萬人就想攻下銀川城,宋軍簡直是癡心妄想,他要狠狠教訓一番這支狂妄的宋軍,要讓古原道成為白骨之峽。
“傳我的命令,投石機準備!”
南城頭上的二十架大型投石機吱嘎嘎的拉開了,高兩丈,臂長八丈,可將百斤巨石投至三百步外,隻須五十人就能挽動,黑黝黝的二十架投石機矗立在城頭,就儼如二十尊吞天怪獸,百斤重的巨石放進了彈兜,發射杆卡住絞盤齒輪,等待著發射的命令。
在城垛中間,一萬西夏士兵手執長弓大箭,一支支四尺長的粗杆箭已經搭上弓弦,防禦所用的弓箭和平地交戰用的弓箭不同,不需要箭能射多遠,但必須要沉重,使箭能依靠本身的重力射穿敵軍的盔甲,因此一般都是用大箭,手指粗的箭杆,鋒利的箭尖呈流線型,四邊有放血槽,這曾是中原軍隊的優勢,但已經傳到遼夏。
宋軍在科技上領先遼夏已經不多,唯獨人口眾多,國力強大,能夠大量冶煉生鐵、製造兵器,這卻是遼夏兩國難以比擬。
宋軍已漸漸地進入了投石機射程,李良輔下達了射擊的命令,他扯開嗓子大吼道:“射擊!”
鼓聲大作,二十架大型投石機同時發射,二十塊巨石淩空飛騰,唿嘯著向城下砸去。
十架長二十丈、寬八丈的巨型蒙皮衝鬥正緩緩而行,這是用巨木搭建而成,上麵蒙了雙層牛皮,表麵上塗了厚厚油脂,同時軸轉十分靈活,能有效卸消巨石的衝擊力,每架蒙皮衝鬥躲著數百名士兵。
這時,頭頂上傳來怪異的唿嘯聲,從城下向上看,隻見天空出現了二十顆小黑點,仿佛掠過天空的一隊雁群,但小黑點卻越來越大,瞬間變成了在天空翻滾的巨石,向他們頭頂砸下,隊伍一聲呐喊,士兵紛紛向衝鬥下躲去。
但還是有大量的士兵無處藏身,他們叫喊著四處躲閃,巨石砸下,‘嘭!’的一聲巨響,塵土飛揚,幾名士兵躲閃不及,被巨石砸成肉醬,巨石餘勁未消,繼續向前翻滾,一連撞翻十餘人,才停了下來。
一塊巨石砸中的中間的一架蒙皮衝鬥‘嘭’一聲巨響,牛皮衝鬥翻轉,卸掉巨石猛烈衝擊力,巨石飛了出去,衝鬥卻完好無損。
石塊卻被衝鬥反彈,又向前彈出了二十餘步,衝向了人群,士兵們一片大叫,紛紛躲閃。
.........
第二輪投石機再次射出,這時一輛雲梯被擊中,雲梯上部頓時支離破碎,碎片四飛,木頭夾雜著支撐柱坍塌了,巨大的衝擊力使雲梯失去重心,向後轟然倒下,雲梯下麵的百餘名士兵死傷慘重......
一塊塊巨石砸向人群,在地上翻滾衝擊,宋軍士兵不斷躲閃,十架巨型蒙皮衝鬥就停在三百步處,給宋軍士兵建立一片臨時躲藏之處,使士兵們能迅速通過最危險的地帶,也極大的減輕了士兵的傷亡。
盡管宋軍積極防禦,但西夏軍的大型投石機還是給宋軍帶來了近七百人的傷亡,但這點傷亡無法阻擋兩萬大軍的進攻,隨宋軍大營中催戰的鼓聲加快,七千餘士兵奔跑起來,鋪天蓋地地向城池衝去…….
銀川城東西長五裏,南北寬三裏,是一座周長十六裏的中等城池,葫蘆水從城池西南角流出,迂迴一圈後沿著峽穀邊緣流進了古原道。
西夏軍同時利用葫蘆水挖掘了一條簡易的護城河,寬達三丈,但在宋軍極其發達的舟橋麵前,這條護城河沒有任何意義。
已經衝過巨石陣封鎖線的七千餘名宋軍弓弩手迅速集結在西段,一齊向城頭放箭,箭矢如暴風驟雨般射向城頭,壓製住了西夏軍城頭射擊。
雖然無法瞄準射箭,但三千守城的西夏士兵依舊用拋射的辦法向城下射箭,雙方箭矢密如疾雨,不斷有士兵被流矢射中,慘叫著倒下。
數百名工事軍士兵冒著箭雨迅速搭建浮橋,他們用鐵鏈將數十口大木箱扣在一起,兩頭鐵楔深深打進泥土中,又在大木箱上覆蓋了寬大的木板,用鐵釘釘牢,這樣便在極短的時間內搭建起了三座浮橋。
七千弓弩軍兵分兩路,四千人依舊在城下放箭,而三千士兵則收起弓弩,取下背上的盾牌,拔出戰刀,變身為刀盾軍。
他們扛著三十餘架攻城梯衝過了浮橋,一架架攻城梯越過護城河,轟地搭在城牆之上,三千宋軍士兵如蟻群般攀梯而上,一手攀梯子,一手執盾牌,口中咬著戰刀,奮力向上攀爬,城頭上西夏士兵驟然出擊,他們箭如雨下,石塊滾木如冰雹般砸下,一片片士兵被砸中射中,慘叫著跌下城去......
姚仲平一直在後方注視著城頭上的動靜,他也是身經百戰的老將,他感覺西夏軍並沒有盡全力守城,至少李良輔最擅長的用火沒有使出來,他們完全可以用大火球投擲,對宋軍的殺傷力會更大。
‘他為什麽要保留餘地?’姚仲平暗暗思忖。
這時,一名騎兵飛奔而至,大喊道:“姚將軍,主帥令你立刻進攻!”
姚仲平暗暗歎了口氣,現在箭已上弦,不容他不發了。
他隨即揮刀大喊:“第三和第四方陣出擊!”
‘嗚——’數十支鹿角號勁吹,低沉的號稱再次響徹大地。
又是八千士兵向城頭發動了進攻,第三方陣是刀盾軍,第四方陣是長矛軍,他們都披著重甲,五十步外不畏箭矢,士兵們如波濤洶湧,迎著接二連三砸來的巨石向城頭衝去。
李良輔就在等待著宋軍攻城主力,他見敵軍兩個方陣發動,便冷冷令道:“放火油!”
巨石變成大壇火油,一隻壇子如水缸般大小,裝了八十斤火油,加上壇子重量,也是重達百斤。
一隻隻大壇火油飛拋出去,落地便砸得粉碎,棕黑色的火油流滿一地,有士兵急忙向姚仲平稟報。
姚仲平也發現了敵軍的企圖,但軍隊已經發動,他無法再下令退迴,他隻得硬著頭皮令道:“繼續衝鋒!”
八千士兵呐喊著向城池衝鋒,這時,李良輔高聲喝令道:“放火球!”
一隻隻巨大的火球騰空而起,象一朵朵綻放的煙火,煙柱掠過長空,翻騰著向宋軍頭頂上砸去………
兩萬大軍排列成五個方陣,每個方陣間相隔數十步,並列排在三裏寬的空地上,就儼如五幅巨大的黑色地毯,每支隊伍前豎起了一杆大旗,正中是一杆旄旆黃旗,這是主帥之旗,其餘三杆大旗分為別為青、赤、白、黑旗,代表著四方之將。
宋軍將士士氣高昂,殺氣衝天,他們由長矛步兵、刀盾步兵和弓弩軍組成,身披重甲,宋軍步兵的鎧甲重達六十二斤,在五十步外可抵禦敵軍弓箭。
‘咚!咚!咚!’
戰鼓聲如雷,號角連天,旌旗遮天蔽日,長矛如林,盾牌如山,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起死亡的黑色。
副將姚仲平身披鐵甲,頭戴鷹盔,他騎在戰馬之上,用戰刀一指城池,“進攻!”
“嗚~~”
低沉的號角聲響徹天地,在每支隊伍的中間豎起了十幾座木製衝鬥,這是抵禦城上飛石所用,伴隨著木製蒙皮衝鬥的巨大軲轆聲,以及數十輛雲梯,兩個方陣的八千軍隊開始緩緩向城牆殺去。
各種攻城武器發展到宋朝,雖然大致外形不變,但和隋唐相比已經完全不同,很多重要的結構,諸如主軸、軸圈等等都是使用鋼材,尤其大規模推廣炒鐵後,生鐵的硬度大大增加,接近於鋼,用熟鐵打造各種器械也更加得心應手,宋軍的攻城器械更加輕便,更加堅固耐用。
城頭上也鼓聲大作,李良輔連聲冷笑,兩萬人就想攻下銀川城,宋軍簡直是癡心妄想,他要狠狠教訓一番這支狂妄的宋軍,要讓古原道成為白骨之峽。
“傳我的命令,投石機準備!”
南城頭上的二十架大型投石機吱嘎嘎的拉開了,高兩丈,臂長八丈,可將百斤巨石投至三百步外,隻須五十人就能挽動,黑黝黝的二十架投石機矗立在城頭,就儼如二十尊吞天怪獸,百斤重的巨石放進了彈兜,發射杆卡住絞盤齒輪,等待著發射的命令。
在城垛中間,一萬西夏士兵手執長弓大箭,一支支四尺長的粗杆箭已經搭上弓弦,防禦所用的弓箭和平地交戰用的弓箭不同,不需要箭能射多遠,但必須要沉重,使箭能依靠本身的重力射穿敵軍的盔甲,因此一般都是用大箭,手指粗的箭杆,鋒利的箭尖呈流線型,四邊有放血槽,這曾是中原軍隊的優勢,但已經傳到遼夏。
宋軍在科技上領先遼夏已經不多,唯獨人口眾多,國力強大,能夠大量冶煉生鐵、製造兵器,這卻是遼夏兩國難以比擬。
宋軍已漸漸地進入了投石機射程,李良輔下達了射擊的命令,他扯開嗓子大吼道:“射擊!”
鼓聲大作,二十架大型投石機同時發射,二十塊巨石淩空飛騰,唿嘯著向城下砸去。
十架長二十丈、寬八丈的巨型蒙皮衝鬥正緩緩而行,這是用巨木搭建而成,上麵蒙了雙層牛皮,表麵上塗了厚厚油脂,同時軸轉十分靈活,能有效卸消巨石的衝擊力,每架蒙皮衝鬥躲著數百名士兵。
這時,頭頂上傳來怪異的唿嘯聲,從城下向上看,隻見天空出現了二十顆小黑點,仿佛掠過天空的一隊雁群,但小黑點卻越來越大,瞬間變成了在天空翻滾的巨石,向他們頭頂砸下,隊伍一聲呐喊,士兵紛紛向衝鬥下躲去。
但還是有大量的士兵無處藏身,他們叫喊著四處躲閃,巨石砸下,‘嘭!’的一聲巨響,塵土飛揚,幾名士兵躲閃不及,被巨石砸成肉醬,巨石餘勁未消,繼續向前翻滾,一連撞翻十餘人,才停了下來。
一塊巨石砸中的中間的一架蒙皮衝鬥‘嘭’一聲巨響,牛皮衝鬥翻轉,卸掉巨石猛烈衝擊力,巨石飛了出去,衝鬥卻完好無損。
石塊卻被衝鬥反彈,又向前彈出了二十餘步,衝向了人群,士兵們一片大叫,紛紛躲閃。
.........
第二輪投石機再次射出,這時一輛雲梯被擊中,雲梯上部頓時支離破碎,碎片四飛,木頭夾雜著支撐柱坍塌了,巨大的衝擊力使雲梯失去重心,向後轟然倒下,雲梯下麵的百餘名士兵死傷慘重......
一塊塊巨石砸向人群,在地上翻滾衝擊,宋軍士兵不斷躲閃,十架巨型蒙皮衝鬥就停在三百步處,給宋軍士兵建立一片臨時躲藏之處,使士兵們能迅速通過最危險的地帶,也極大的減輕了士兵的傷亡。
盡管宋軍積極防禦,但西夏軍的大型投石機還是給宋軍帶來了近七百人的傷亡,但這點傷亡無法阻擋兩萬大軍的進攻,隨宋軍大營中催戰的鼓聲加快,七千餘士兵奔跑起來,鋪天蓋地地向城池衝去…….
銀川城東西長五裏,南北寬三裏,是一座周長十六裏的中等城池,葫蘆水從城池西南角流出,迂迴一圈後沿著峽穀邊緣流進了古原道。
西夏軍同時利用葫蘆水挖掘了一條簡易的護城河,寬達三丈,但在宋軍極其發達的舟橋麵前,這條護城河沒有任何意義。
已經衝過巨石陣封鎖線的七千餘名宋軍弓弩手迅速集結在西段,一齊向城頭放箭,箭矢如暴風驟雨般射向城頭,壓製住了西夏軍城頭射擊。
雖然無法瞄準射箭,但三千守城的西夏士兵依舊用拋射的辦法向城下射箭,雙方箭矢密如疾雨,不斷有士兵被流矢射中,慘叫著倒下。
數百名工事軍士兵冒著箭雨迅速搭建浮橋,他們用鐵鏈將數十口大木箱扣在一起,兩頭鐵楔深深打進泥土中,又在大木箱上覆蓋了寬大的木板,用鐵釘釘牢,這樣便在極短的時間內搭建起了三座浮橋。
七千弓弩軍兵分兩路,四千人依舊在城下放箭,而三千士兵則收起弓弩,取下背上的盾牌,拔出戰刀,變身為刀盾軍。
他們扛著三十餘架攻城梯衝過了浮橋,一架架攻城梯越過護城河,轟地搭在城牆之上,三千宋軍士兵如蟻群般攀梯而上,一手攀梯子,一手執盾牌,口中咬著戰刀,奮力向上攀爬,城頭上西夏士兵驟然出擊,他們箭如雨下,石塊滾木如冰雹般砸下,一片片士兵被砸中射中,慘叫著跌下城去......
姚仲平一直在後方注視著城頭上的動靜,他也是身經百戰的老將,他感覺西夏軍並沒有盡全力守城,至少李良輔最擅長的用火沒有使出來,他們完全可以用大火球投擲,對宋軍的殺傷力會更大。
‘他為什麽要保留餘地?’姚仲平暗暗思忖。
這時,一名騎兵飛奔而至,大喊道:“姚將軍,主帥令你立刻進攻!”
姚仲平暗暗歎了口氣,現在箭已上弦,不容他不發了。
他隨即揮刀大喊:“第三和第四方陣出擊!”
‘嗚——’數十支鹿角號勁吹,低沉的號稱再次響徹大地。
又是八千士兵向城頭發動了進攻,第三方陣是刀盾軍,第四方陣是長矛軍,他們都披著重甲,五十步外不畏箭矢,士兵們如波濤洶湧,迎著接二連三砸來的巨石向城頭衝去。
李良輔就在等待著宋軍攻城主力,他見敵軍兩個方陣發動,便冷冷令道:“放火油!”
巨石變成大壇火油,一隻壇子如水缸般大小,裝了八十斤火油,加上壇子重量,也是重達百斤。
一隻隻大壇火油飛拋出去,落地便砸得粉碎,棕黑色的火油流滿一地,有士兵急忙向姚仲平稟報。
姚仲平也發現了敵軍的企圖,但軍隊已經發動,他無法再下令退迴,他隻得硬著頭皮令道:“繼續衝鋒!”
八千士兵呐喊著向城池衝鋒,這時,李良輔高聲喝令道:“放火球!”
一隻隻巨大的火球騰空而起,象一朵朵綻放的煙火,煙柱掠過長空,翻騰著向宋軍頭頂上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