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陳東確實是疏忽了,不過有了這一次經驗教訓,陳東在各大鄉鎮政府,建立起了支援網絡,由龍騰的人手直接與當地政府對接,哪個地方決堤或者爆發洪水的危險,立馬開放救援物資通道。
同時,他們也會派出救援人手,協助官兵和當地的消防隊、民兵隊伍,一起在洪水區搜尋被困群眾。
來到縣委辦公樓這裏,簡直就像打過一場水仗一樣,地麵一片泥濘,水泥地上全是洪水留下的淤泥。
幾個小同誌正在拿水桶潑著辦公室外的一片地,有人在一樓裝修忙慌地把還沒有被淹壞的器具往樓上搬,一些已經被淹壞的電器資料等等都被擺放在辦公樓的外麵。
劉書記笑嗬嗬地說道:“我們縣委和市長到鄱陽湖堤壩那邊去巡邏去了,昨天下了一夜的雨到早上才停下來,現在雨停了三個小時左右,洪水是退去了一點,但是堤壩那邊聽說水位已經幾乎跟堤壩齊平了。”
“他們擔心會發生管湧現象,帶了水文局的同誌到湖口站巡邏,到現在應該已經在迴來的路上了。”
陳東歎了口氣,轉身迴去瞧了一眼阿芳,見她和自己一樣,下身都濕透了,很是狼狽。
火車站已經被水淹了,接待他們的汽車進不來,他們隻能淌水出去,所以一行人到了2樓辦公室之後,都趕緊打開風扇,也顧不上形象,當場就脫下鞋襪。
劉書記見這位龍騰的大老板,似乎沒有什麽架子,到這裏便鬆了一口氣,給身邊的小助理遞了一個眼神,小助理很快就從茶水間送了幾杯薑茶來,幾分鍾之後帶他們迴來的司機,不知道從哪裏弄了幾件幹淨的衣服,分發給了龍騰的一行人。
“你們不穿嗎?”陳東見劉書記他們也是渾身濕透了,但是好像沒有準備幹衣服的樣子,一邊套上幹淨的衣服一邊問:“縣委辦公樓裏應該會有毛巾被,要實在找不到衣服換用的話,還是拿這些物資臨時用一下吧。”
劉書記猶豫著說道:“物資倒是都有,但是就怕接下來還有急用,現在把它拆開,我要是用了老百姓就少一條毛巾,少一條被子,再說,我等一下還要去巡邏,早晚是要渾身濕透的,這換來換去多沒有效率。”
一路以來,陳東和阿芳隨劉書記司機助理等人一行人迴到鄱陽湖縣委辦公樓,這位劉書記開口閉口都是老百姓,陳東知道,他是個好官,必然不想讓他委屈了自己。
“你難道不是老百姓?”陳東反問。
劉書記愣住了,萬萬沒有想到陳東會這樣說,他不好意思地笑笑,“我是書記,從老百姓中來,自然要為老百姓著想。”
“這場水難,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是個頭啊。”陳冬若有所思地對劉書記說道:“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他話音剛落,外麵就傳來一陣汽車,從刹車的聲音聽得出來,外麵來的人非常的著急。
“好像是縣委他們迴來了。”司機朝窗外看了一眼,激動地說道:“還真是!我看到縣長的車了。”
阿芳一聽趕緊站了起來,簡單地整理了妝容。
其實她昨天早上就到了,但是洪水發生的時候,縣委的人都已經到鄱陽湖湖口站去視察情況了,所以她也是一直沒有見過這裏的縣長副縣長。
陳東漫不經心地將頭上的濕毛巾拿下來,這時候縣長和副縣長、黨組副書記、縣公安局局長,還有後麵好幾個戴著眼鏡,手邊拿著牛皮公文包的書生模樣的人進來了。
“哪個是陳東??”縣長一進來就高聲喊道。
陳東皺了皺眉,感覺這大嗓門帶來的似乎不是什麽好消息。
劉書記走到縣長麵前,主動介紹道:“這位就是龍騰的老板,旁邊那位是阿芳小姐還有她的助理。”
“陳東同誌!”縣長不由分說拉起陳東的手,很是熱情地握了握,“多虧了你啊。”
“要不是你及時送來了救援物資,我們3000多安置居民,現在還餓著肚子。”
陳東聽了這話,不由鬆了一口氣,心想原來這個大嗓門縣長是一個耿直爽快的人。
“我隻是在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
縣長擺了擺手,“隻要是為抗洪付出貢獻,那就是大功臣,將來到了省委那裏嘉獎,我一定記你頭功!”
寒暄過後,縣長偏了偏身子,對身後已經一臉疲憊的一行人說道:“幾個專家是剛剛從省裏下來的,一路勞累奔波到了我們鄱陽縣,就直接去湖口站采集數據去了,這都累得不像個人樣了。”
“趕緊都迴去睡一覺,我估摸著到下午的時候,軍區派來的民兵隊我就該到了,到時候我們還得出去一趟。”
幾個小年輕一聽說話,都不由得發出了一聲哀嚎。
“不會吧?!”
這些年輕人都是清北大學土木水利學院的研究員,剛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大學生,自從鄱陽湖發生第1次洪峰之後,他們就被省水利局派到鄱陽縣來檢查調研防汛數據。
從省裏到縣裏,由於交通線被切斷,他們轉了火車又轉了好幾趟汽車才來到鄱陽縣,一到鄱陽縣就立馬被拉到湖口站測量水位和流量去了。
副書記知道他們辛苦,也心知他們並不是在抱怨,和藹地笑了笑,一邊拍著他們的肩膀,一邊把他們趕出辦公室的大門。
“3樓給你們鋪了床墊被褥,還準備了一些方便食品,雖然簡陋了一點,但是現在是特殊情況,大家都湊合湊合。”
等年輕人走了之後,縣長副縣長劉書記一起留在辦公室,阿芳知道他們也是一大早就接待了水文研究員,去了鄱陽湖收集數據,他的辛苦一點都不比他們少。
“幾位大領導,從半夜忙到現在,還不去休息?”阿芳問。
縣長苦笑了一聲,說道:“哪能啊,現在是研究員收集數據,待會兒馬上省防洪抗旱指揮部的人馬上就到了,下午又有一個防汛會議,今天恐怕是睡不成了。”
“幾位小同誌,我聽說你們也是一大早就來鄱陽湖了?夠積極的!”
“鄱陽湖昨天早上出現第一次洪峰,當天晚間新聞才發了報道,第二天早上就來了,你們反應真夠快的呀。”
陳東知道他話中有話,顯然是懷疑他們這些做商人的,之所以支援鄱陽湖物資是有所圖謀,現在是防洪的關鍵時候,縣長雖然明裏暗裏都在對他有著質疑,不過陳東並不想跟他計較。
“其實我們老板在今年2月份的時候就說過,今年6月的時候,華夏有可能會爆發特大洪水。”
阿方替陳東辯解了一句,“之前老板還特意找了林老,告訴他,特大洪水將可能發生在哪些地方。”
“不過一開始林老和專家組都不相信他,而且專家組第1次做洪水預測模型的時候,模型顯示情況樂觀。”
“在老板的堅持之下,林老組建了第2個專家組,深入長江嫩江,鬆花江三大流域進行水文調查,重新建立起洪水預測模型,這才有了前麵幾個月份大家對於防洪抗洪的準備工作。”
她的話讓大家對這個陳東,有了更大的好奇心。
“6月份發生的事情,他2月份就知道了?”劉書記不可置信地看向陳東,“你是怎麽知道的?”
陳東苦澀地笑了,心想他總不能將後世經曆的特大洪水拿出來,向他們解釋。
“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長江全流域降水和台風比往年密集了很多,而且去年冬天很冷,我想長江上遊凍土區,到夏天的時候一定會化冰,到時候降雨加上冰川融水,很可能會增加流域內的洪水危機。”
陳東捧了口熱茶,像模像樣地抿了一口,“當時我就想,長江中下遊極有可能會爆發特大洪水。”
“至於嫩江和鬆花江,那應該是專家組通過數據得出的推測。”
縣長的表情嚴肅起來,“鄱陽湖隻是特大洪水的第一關,我們的位置還算是比下遊要好一些,不過要是鄱陽湖14座魚堤,幾條大江,兩個大湖水係30座水庫都控製不了洪峰,恐怕下周就要遭殃了。”
提到此事,副縣長有些不同的意見,“依我看,我們也是洪水的受害者,湖口站建起的水庫,本來就是用來調節洪峰的,總不能把所有的洪水都留在我們的管轄範圍內。”
......
同時,他們也會派出救援人手,協助官兵和當地的消防隊、民兵隊伍,一起在洪水區搜尋被困群眾。
來到縣委辦公樓這裏,簡直就像打過一場水仗一樣,地麵一片泥濘,水泥地上全是洪水留下的淤泥。
幾個小同誌正在拿水桶潑著辦公室外的一片地,有人在一樓裝修忙慌地把還沒有被淹壞的器具往樓上搬,一些已經被淹壞的電器資料等等都被擺放在辦公樓的外麵。
劉書記笑嗬嗬地說道:“我們縣委和市長到鄱陽湖堤壩那邊去巡邏去了,昨天下了一夜的雨到早上才停下來,現在雨停了三個小時左右,洪水是退去了一點,但是堤壩那邊聽說水位已經幾乎跟堤壩齊平了。”
“他們擔心會發生管湧現象,帶了水文局的同誌到湖口站巡邏,到現在應該已經在迴來的路上了。”
陳東歎了口氣,轉身迴去瞧了一眼阿芳,見她和自己一樣,下身都濕透了,很是狼狽。
火車站已經被水淹了,接待他們的汽車進不來,他們隻能淌水出去,所以一行人到了2樓辦公室之後,都趕緊打開風扇,也顧不上形象,當場就脫下鞋襪。
劉書記見這位龍騰的大老板,似乎沒有什麽架子,到這裏便鬆了一口氣,給身邊的小助理遞了一個眼神,小助理很快就從茶水間送了幾杯薑茶來,幾分鍾之後帶他們迴來的司機,不知道從哪裏弄了幾件幹淨的衣服,分發給了龍騰的一行人。
“你們不穿嗎?”陳東見劉書記他們也是渾身濕透了,但是好像沒有準備幹衣服的樣子,一邊套上幹淨的衣服一邊問:“縣委辦公樓裏應該會有毛巾被,要實在找不到衣服換用的話,還是拿這些物資臨時用一下吧。”
劉書記猶豫著說道:“物資倒是都有,但是就怕接下來還有急用,現在把它拆開,我要是用了老百姓就少一條毛巾,少一條被子,再說,我等一下還要去巡邏,早晚是要渾身濕透的,這換來換去多沒有效率。”
一路以來,陳東和阿芳隨劉書記司機助理等人一行人迴到鄱陽湖縣委辦公樓,這位劉書記開口閉口都是老百姓,陳東知道,他是個好官,必然不想讓他委屈了自己。
“你難道不是老百姓?”陳東反問。
劉書記愣住了,萬萬沒有想到陳東會這樣說,他不好意思地笑笑,“我是書記,從老百姓中來,自然要為老百姓著想。”
“這場水難,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是個頭啊。”陳冬若有所思地對劉書記說道:“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他話音剛落,外麵就傳來一陣汽車,從刹車的聲音聽得出來,外麵來的人非常的著急。
“好像是縣委他們迴來了。”司機朝窗外看了一眼,激動地說道:“還真是!我看到縣長的車了。”
阿芳一聽趕緊站了起來,簡單地整理了妝容。
其實她昨天早上就到了,但是洪水發生的時候,縣委的人都已經到鄱陽湖湖口站去視察情況了,所以她也是一直沒有見過這裏的縣長副縣長。
陳東漫不經心地將頭上的濕毛巾拿下來,這時候縣長和副縣長、黨組副書記、縣公安局局長,還有後麵好幾個戴著眼鏡,手邊拿著牛皮公文包的書生模樣的人進來了。
“哪個是陳東??”縣長一進來就高聲喊道。
陳東皺了皺眉,感覺這大嗓門帶來的似乎不是什麽好消息。
劉書記走到縣長麵前,主動介紹道:“這位就是龍騰的老板,旁邊那位是阿芳小姐還有她的助理。”
“陳東同誌!”縣長不由分說拉起陳東的手,很是熱情地握了握,“多虧了你啊。”
“要不是你及時送來了救援物資,我們3000多安置居民,現在還餓著肚子。”
陳東聽了這話,不由鬆了一口氣,心想原來這個大嗓門縣長是一個耿直爽快的人。
“我隻是在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
縣長擺了擺手,“隻要是為抗洪付出貢獻,那就是大功臣,將來到了省委那裏嘉獎,我一定記你頭功!”
寒暄過後,縣長偏了偏身子,對身後已經一臉疲憊的一行人說道:“幾個專家是剛剛從省裏下來的,一路勞累奔波到了我們鄱陽縣,就直接去湖口站采集數據去了,這都累得不像個人樣了。”
“趕緊都迴去睡一覺,我估摸著到下午的時候,軍區派來的民兵隊我就該到了,到時候我們還得出去一趟。”
幾個小年輕一聽說話,都不由得發出了一聲哀嚎。
“不會吧?!”
這些年輕人都是清北大學土木水利學院的研究員,剛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大學生,自從鄱陽湖發生第1次洪峰之後,他們就被省水利局派到鄱陽縣來檢查調研防汛數據。
從省裏到縣裏,由於交通線被切斷,他們轉了火車又轉了好幾趟汽車才來到鄱陽縣,一到鄱陽縣就立馬被拉到湖口站測量水位和流量去了。
副書記知道他們辛苦,也心知他們並不是在抱怨,和藹地笑了笑,一邊拍著他們的肩膀,一邊把他們趕出辦公室的大門。
“3樓給你們鋪了床墊被褥,還準備了一些方便食品,雖然簡陋了一點,但是現在是特殊情況,大家都湊合湊合。”
等年輕人走了之後,縣長副縣長劉書記一起留在辦公室,阿芳知道他們也是一大早就接待了水文研究員,去了鄱陽湖收集數據,他的辛苦一點都不比他們少。
“幾位大領導,從半夜忙到現在,還不去休息?”阿芳問。
縣長苦笑了一聲,說道:“哪能啊,現在是研究員收集數據,待會兒馬上省防洪抗旱指揮部的人馬上就到了,下午又有一個防汛會議,今天恐怕是睡不成了。”
“幾位小同誌,我聽說你們也是一大早就來鄱陽湖了?夠積極的!”
“鄱陽湖昨天早上出現第一次洪峰,當天晚間新聞才發了報道,第二天早上就來了,你們反應真夠快的呀。”
陳東知道他話中有話,顯然是懷疑他們這些做商人的,之所以支援鄱陽湖物資是有所圖謀,現在是防洪的關鍵時候,縣長雖然明裏暗裏都在對他有著質疑,不過陳東並不想跟他計較。
“其實我們老板在今年2月份的時候就說過,今年6月的時候,華夏有可能會爆發特大洪水。”
阿方替陳東辯解了一句,“之前老板還特意找了林老,告訴他,特大洪水將可能發生在哪些地方。”
“不過一開始林老和專家組都不相信他,而且專家組第1次做洪水預測模型的時候,模型顯示情況樂觀。”
“在老板的堅持之下,林老組建了第2個專家組,深入長江嫩江,鬆花江三大流域進行水文調查,重新建立起洪水預測模型,這才有了前麵幾個月份大家對於防洪抗洪的準備工作。”
她的話讓大家對這個陳東,有了更大的好奇心。
“6月份發生的事情,他2月份就知道了?”劉書記不可置信地看向陳東,“你是怎麽知道的?”
陳東苦澀地笑了,心想他總不能將後世經曆的特大洪水拿出來,向他們解釋。
“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長江全流域降水和台風比往年密集了很多,而且去年冬天很冷,我想長江上遊凍土區,到夏天的時候一定會化冰,到時候降雨加上冰川融水,很可能會增加流域內的洪水危機。”
陳東捧了口熱茶,像模像樣地抿了一口,“當時我就想,長江中下遊極有可能會爆發特大洪水。”
“至於嫩江和鬆花江,那應該是專家組通過數據得出的推測。”
縣長的表情嚴肅起來,“鄱陽湖隻是特大洪水的第一關,我們的位置還算是比下遊要好一些,不過要是鄱陽湖14座魚堤,幾條大江,兩個大湖水係30座水庫都控製不了洪峰,恐怕下周就要遭殃了。”
提到此事,副縣長有些不同的意見,“依我看,我們也是洪水的受害者,湖口站建起的水庫,本來就是用來調節洪峰的,總不能把所有的洪水都留在我們的管轄範圍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