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組的調研報告會之後,陸續有鄉鎮政府向上級請求發放對上一個季度一月,二月中民房、農田受到台風和洪澇災害的補償款。
同時,地方水利部門監測到他們各自負責的流域,降雨量和河流水位都出現了反常。
如果說專家組提交上來的洪水預測模型隻是一個強有力的論據的話,那這些地方上送來的,陸續送來的消息就是災害的前兆。
林老不敢拿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冒險,當即拍板決定,立刻動員所有部門鄉鎮企業地方水利局,全力抗洪搶險。
林老將情況上報給上級,同時盡可能地調動他手上能夠掌握的資源。
幾天之內針對不同部門,不同群體的會議開了一個又一個,林老口幹舌燥地表示:
“命令長江,嫩江,鬆花江等地方的所有官兵緊急集合,所有現役士兵就近駐紮險灘,巡邏長江堤壩、防汛湖、防汛渠等地方。”
會議室內擠滿了人,王秘書為了提高開會的效率,直接將幾個部門的人都叫到了一起,有些人沒有位置,隻能站著聽林老的吩咐。
“第二,動員退休幹部和士兵,所有的退役士兵三天之內到當地政府報到,並於三日後集中到最近的危險流域裝沙袋,加固防線湖,以及河堤。”
“第三步,所有的企業出動貨車,挖掘機,配合官兵疏通河道,在洪水到來之前加強河流流水的容量,加深防湖防汛區等防汛的裝置。”
“地方政府啟動二級應急管理預案,提醒城內居民注意防汛,準備好防汛物資,同時組織救援力量應對突發情況。”
會議室的大喇叭開著,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林老說的話上。
這時候,會議室的門外,林誌遠從外麵探了個頭進來,聽了幾句之後,又靜悄悄地把小門給關上了。
“林老在給各大企業,鄉鎮政府還有相關部門開動員會議。”林誌遠向陳東介紹。
陳東聽後,在心中默默算了算,現在離洪災爆發還有三個月的時間,如果可以啟動應急處理預案,將危險區的居民搬遷出去的話,一個月的時間之內應該可以完成這項工作。
隻是他在門外聽林老說了這麽多,也沒有說到具體的轉移計劃,陳東心裏有些著急。
後世的那一場特大洪澇,可是奪走了四千多人的生命,讓將近兩億人受災。
也許政府部門在做相關決策的時候,必須要保持一貫的嚴謹和保守風格,這樣才能不引起市場恐慌情緒。
但是如果非要等到他們預見事情嚴重性的時候,才開始考慮轉移,到那時候轉移的就不是居民,而是災區群眾。
陳東在門外聽見林老繼續說,“我們政府部門,將會撥款用於采購設備,這批設備主要有發電機手電筒,燃油設備等等。”
“同時我們將會從醫院采購一批藥品,以應對突發狀況。”
“同誌們,抗洪搶險任務艱巨,大家......”
見林老好像沒有轉移地勢低窪地帶居民的意思,陳東沒忍住,直接推開了會議室的大門。
“哐當”一聲。
大家紛紛往後看,隻看到陳東和林誌遠一前一後,從外麵走進來。
幾個認得陳東的政府部門的人低頭向旁邊滿臉疑惑的同事介紹道:“這位是龍騰的老板,我在這棟辦公大樓曾經見過幾次。”
“據說,他跟李老的關係不錯。”
陳東就這樣突兀地走進來,林老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
“這......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是龍騰的大老板,是我邀請他過來參與咱們這一次動員會議的。”林老還算給陳東麵子,到這個時候,還在給他的行為台階下。
陳東走到台前,給林老遞了個眼神,林老有些無奈地對著話筒說道:“一月初的時候,陳老板曾經極度催促我,請專家對長江,嫩江,鬆花江一帶進行洪水模型的預測。”
“可以說我們這一次行動能夠如此迅速,全都多虧了陳老板的提醒,而且動員大會的許多政策措施也都是經過陳老板建議,專家統籌調研得出結論之後,一致商量出來的結果。”
“陳老板,對於我們這一次抗洪搶險救災任務非常地重視。”
“我們請陳老板,當著大家的麵說兩句。”
話音剛落,會議室內爆發了雷鳴般的掌聲,陳東鎮定自若地走到講台前,拿起話筒。
“各位,我知道目前各大流域都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洪災的趨勢,一切的預測還是依靠曆年來的降水、河流水位、天氣變化等等建立起來的模型。”
“也許大家對於我們接下來要應對的特大洪災,心中並沒有概念。”
“在這裏,我想告訴大家,本次特大洪災將會波及長江整個流域,北方的部分大河流域也未能幸免,整體的受災麵積將會達到3億~4億畝,我預測受災的人口將會達到2.5億人。”
“在此我先不說洪災將會帶來多麽大的經濟損失,請各位好好想一想,如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沒有辦法得到保證,群眾為何相信我們?”
“我一貫奉行給自己留後路這一經營理念,在抗洪搶險這件事情上,我希望各級政府各大企業、機構,也能給自己的政策措施留條後路。”
大家原本是等著想要聽一聽陳大老板是如何通過精妙決斷判斷出將要麵臨洪災的,可是沒想到他一上台就給大家澆了一波冷水。
讓他們留條後路,話裏話外的,不就是嫌棄他們目前的政策措施還不夠完善嗎?
聽到這裏,底下的人都開始有些不耐煩。
陳東繼續說道:“按照剛才林老的布置,的確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人民群眾的財產損失 ,但是無論如何,人是跑不贏洪水的。”
“設備再好,物資再多,洪水一來也會被衝走,所有的救援物資隻有在安全的地帶才能發揮作用。”
抗洪搶險工作應該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安置物資,另外一部分是救援物資。
林老剛才所說的預案重點全部在安置物資上,至於救援物資方麵,由於這一次專家組給出洪水預測模型到提出建議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了,即便是專家也沒有能夠想到更周全的措施。
林老聽了這話,疑惑地看向他。
“我建議,我們所有的救災行動,都要確立一個前提,那就是率先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洪災發生以後,救援物資當然要保證運輸渠道通暢,但是在洪災發生之前,我們也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寧願多花錢,也不要拿群眾的生命做賭注。”
坐在大會議室第一排的周光傑和李教授聽了這話,兩人同時點頭表示讚同。
......
同時,地方水利部門監測到他們各自負責的流域,降雨量和河流水位都出現了反常。
如果說專家組提交上來的洪水預測模型隻是一個強有力的論據的話,那這些地方上送來的,陸續送來的消息就是災害的前兆。
林老不敢拿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冒險,當即拍板決定,立刻動員所有部門鄉鎮企業地方水利局,全力抗洪搶險。
林老將情況上報給上級,同時盡可能地調動他手上能夠掌握的資源。
幾天之內針對不同部門,不同群體的會議開了一個又一個,林老口幹舌燥地表示:
“命令長江,嫩江,鬆花江等地方的所有官兵緊急集合,所有現役士兵就近駐紮險灘,巡邏長江堤壩、防汛湖、防汛渠等地方。”
會議室內擠滿了人,王秘書為了提高開會的效率,直接將幾個部門的人都叫到了一起,有些人沒有位置,隻能站著聽林老的吩咐。
“第二,動員退休幹部和士兵,所有的退役士兵三天之內到當地政府報到,並於三日後集中到最近的危險流域裝沙袋,加固防線湖,以及河堤。”
“第三步,所有的企業出動貨車,挖掘機,配合官兵疏通河道,在洪水到來之前加強河流流水的容量,加深防湖防汛區等防汛的裝置。”
“地方政府啟動二級應急管理預案,提醒城內居民注意防汛,準備好防汛物資,同時組織救援力量應對突發情況。”
會議室的大喇叭開著,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林老說的話上。
這時候,會議室的門外,林誌遠從外麵探了個頭進來,聽了幾句之後,又靜悄悄地把小門給關上了。
“林老在給各大企業,鄉鎮政府還有相關部門開動員會議。”林誌遠向陳東介紹。
陳東聽後,在心中默默算了算,現在離洪災爆發還有三個月的時間,如果可以啟動應急處理預案,將危險區的居民搬遷出去的話,一個月的時間之內應該可以完成這項工作。
隻是他在門外聽林老說了這麽多,也沒有說到具體的轉移計劃,陳東心裏有些著急。
後世的那一場特大洪澇,可是奪走了四千多人的生命,讓將近兩億人受災。
也許政府部門在做相關決策的時候,必須要保持一貫的嚴謹和保守風格,這樣才能不引起市場恐慌情緒。
但是如果非要等到他們預見事情嚴重性的時候,才開始考慮轉移,到那時候轉移的就不是居民,而是災區群眾。
陳東在門外聽見林老繼續說,“我們政府部門,將會撥款用於采購設備,這批設備主要有發電機手電筒,燃油設備等等。”
“同時我們將會從醫院采購一批藥品,以應對突發狀況。”
“同誌們,抗洪搶險任務艱巨,大家......”
見林老好像沒有轉移地勢低窪地帶居民的意思,陳東沒忍住,直接推開了會議室的大門。
“哐當”一聲。
大家紛紛往後看,隻看到陳東和林誌遠一前一後,從外麵走進來。
幾個認得陳東的政府部門的人低頭向旁邊滿臉疑惑的同事介紹道:“這位是龍騰的老板,我在這棟辦公大樓曾經見過幾次。”
“據說,他跟李老的關係不錯。”
陳東就這樣突兀地走進來,林老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
“這......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是龍騰的大老板,是我邀請他過來參與咱們這一次動員會議的。”林老還算給陳東麵子,到這個時候,還在給他的行為台階下。
陳東走到台前,給林老遞了個眼神,林老有些無奈地對著話筒說道:“一月初的時候,陳老板曾經極度催促我,請專家對長江,嫩江,鬆花江一帶進行洪水模型的預測。”
“可以說我們這一次行動能夠如此迅速,全都多虧了陳老板的提醒,而且動員大會的許多政策措施也都是經過陳老板建議,專家統籌調研得出結論之後,一致商量出來的結果。”
“陳老板,對於我們這一次抗洪搶險救災任務非常地重視。”
“我們請陳老板,當著大家的麵說兩句。”
話音剛落,會議室內爆發了雷鳴般的掌聲,陳東鎮定自若地走到講台前,拿起話筒。
“各位,我知道目前各大流域都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洪災的趨勢,一切的預測還是依靠曆年來的降水、河流水位、天氣變化等等建立起來的模型。”
“也許大家對於我們接下來要應對的特大洪災,心中並沒有概念。”
“在這裏,我想告訴大家,本次特大洪災將會波及長江整個流域,北方的部分大河流域也未能幸免,整體的受災麵積將會達到3億~4億畝,我預測受災的人口將會達到2.5億人。”
“在此我先不說洪災將會帶來多麽大的經濟損失,請各位好好想一想,如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沒有辦法得到保證,群眾為何相信我們?”
“我一貫奉行給自己留後路這一經營理念,在抗洪搶險這件事情上,我希望各級政府各大企業、機構,也能給自己的政策措施留條後路。”
大家原本是等著想要聽一聽陳大老板是如何通過精妙決斷判斷出將要麵臨洪災的,可是沒想到他一上台就給大家澆了一波冷水。
讓他們留條後路,話裏話外的,不就是嫌棄他們目前的政策措施還不夠完善嗎?
聽到這裏,底下的人都開始有些不耐煩。
陳東繼續說道:“按照剛才林老的布置,的確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人民群眾的財產損失 ,但是無論如何,人是跑不贏洪水的。”
“設備再好,物資再多,洪水一來也會被衝走,所有的救援物資隻有在安全的地帶才能發揮作用。”
抗洪搶險工作應該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安置物資,另外一部分是救援物資。
林老剛才所說的預案重點全部在安置物資上,至於救援物資方麵,由於這一次專家組給出洪水預測模型到提出建議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了,即便是專家也沒有能夠想到更周全的措施。
林老聽了這話,疑惑地看向他。
“我建議,我們所有的救災行動,都要確立一個前提,那就是率先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洪災發生以後,救援物資當然要保證運輸渠道通暢,但是在洪災發生之前,我們也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寧願多花錢,也不要拿群眾的生命做賭注。”
坐在大會議室第一排的周光傑和李教授聽了這話,兩人同時點頭表示讚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