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戶史明專訪


    要寫就誌在成功,


    如此下定決心而起步的《不起眼》。


    ──請跟我們分享您開始寫《不起眼女主角培育法》的緣由經過。


    起初呢,富士見書房的編輯來企畫屋是為了談其他作品的案子。那時候我正好結束電玩遊戲《white album 2》的工作,感覺像放下了相當大的重擔,心想短期內應該可以不用接遊戲的工作了。我開始寫那部作品是在2007年,寫完則是2009年,然而上市卻是在2011年,所以在這段期間,自己全無成果問世,曾感到被外界遺忘的恐懼。雖然作品本身獲得好評,以結果而言是收到迴報了,但在評價實際出爐前仍讓我有壓力,或者說恐懼。從這方麵來講,輕小說每一集都會有評價,從書迷身上得到的迴饋也比遊戲快,我認為大概也有供自己留名的空間吧。再說,多虧《white album 2》,基於趁現在自己應該正有名氣的想法,我對那位編輯提到想嚐試寫輕小說,於是就寫起《不起眼》了。


    不過那時候,我有點得意忘形。還打算用內容非常偏門的大綱寫成小說,假如沒辦法過稿就乾脆不寫了,我是這樣想的。隻不過,讀了那篇大綱的編輯表示他能理解我想寫那種內容的心情,然而,在挑戰輕小說領域之際,他認為我這種寧可寫喜歡的東西也不介意失敗的想法並不妥當。既然要寫就要誌在成功。不然,賣書的一方也會覺得沒搞頭,他是這麽告訴我的。經過這段事情,我才開始摸索要怎麽靠輕小說成功。順帶一提,當初我想到的大綱,是高中生頂替失蹤的父親混進公司上班的內容(笑)。


    ──聽說原始大綱裏的女主角比主角年長,還離過一次婚……


    因為如此,我是從調低女主角的年齡開始努力的。


    ──請問《不起眼》原先的故事概念是?


    由於我想寫對話劇,先從這個方向開始構思。fantasia文庫出過《學生會的一存》這部大賣之作,代表有接納對話劇的基底,我打算走這條路。


    ──順帶一提,想出《不起眼女主角培育法》這個書名的人是……?


    我取的書名全成了廢案(笑)。決定書名的人是責任編輯,我想當時富士見書房的董事長也有參與決策。按照編輯的說法,公司那邊似乎是希望讓書名走文藝風格,連帶吸引輕度客群。我想的書名則是「你的角色性已經死了」之類的。那當然會變成廢案(笑)。因為如此,才會仿照海外科幻作品《the only neat thing to do》的翻譯名稱,取了現在的書名。


    ──初次寫輕小說,是否曾因為跟遊戲劇本不同而吃過苦頭呢?


    由於是對話劇,所以會有一直用對話蓋過先前對話的表現手法。但是,對讀者來說似乎不好理解,出第1集時曾被罵得很慘。雖然我也有加以鋪陳,不過那終究是用來表述角色心理的文字,我原本認為不太需要「誰在哪裏做了什麽」這種對於情況的說明。換成文藝風格的小說,就會在鋪陳中花心思用技法來描述情況,很多作品光是如此就能自成一格。輕小說雖然是以對話為重心,以對話為主的敘述中仍會有簡短鋪陳,這給了我與本身作風合不來的印象。若能運用各種手法來描寫狀況,應該也會被認為是作家的技巧,但是靠輕小說的簡短鋪陳就難以呈現那種特色。要寫缺乏特色的文章,對我來說是非常難以接受的,我不願意接受。


    我希望替所有文章添增特色,所以也想替鋪陳添上特色。可是,一旦要寫既簡短,又能適切地將情況表達出來的鋪陳,我就發揮不出自己的特色。於是第一集變成什麽樣了呢?幾乎都是用對話文串聯起來,鋪陳不見了。換句話說,就是跟電玩遊戲一樣的手法。玩電玩遊戲時,畫麵會出現在螢幕上,因此不需要鋪陳。可是,輕小說沒有畫麵,所以難以讀懂而讓人喝倒采了(笑)。到了第二集,我一邊煩惱要怎麽在短短一兩行的鋪陳中,兼顧狀況說明與表達個人色彩,一邊努力下筆。那大概是在逐漸適應輕小說吧。起初真的是寫不好喔,令人汗顏。寫了一行鋪陳就覺得無聊又刪掉,類似這樣。那是讓我吃了最多苦頭的部分。不過我從中途就認了,認為還是不太需要狀況說明,就盡是在描述角色的心理。所以說,是誰在講話、有幾個角色都還讀得出來,但實際上在什麽地方、擺出哪種姿勢、用什麽方式麵對彼此就讀不太出來了。


    ──的確,對於場所的說明及有關角色行動或服裝的描述,在《不起眼》裏幾乎都讀不到呢。


    都沒有呢。不過那部分幸虧有動畫,應該說,看過動畫的觀眾讀了原作,就會浮現出情境。就這層意義來說,我想動畫作為補足這部小說的媒介,應該有發揮良好的效用。


    ──或許正因為原作的情境敘述少,動畫在畫麵呈現上才有操作的空間;又或許原作本身給人的感覺就像動畫腳本一樣呢。


    或許也是有那麽一迴事,畢竟我原本想寫的是對話劇。一旦描述到狀況,分給對話的文章量就相對減少了(笑)。


    ──即使有對話的部分可以參照,關於狀況說明就必須仰賴動畫的演出,某方麵來說等於是被賦予重任,動畫的製作班底應該也有難做的地方吧。


    的確。動畫的龜井幹太導演就曾經傷透腦筋。在動畫第一季的#2尤其顯著,後半段就一直在倫也的房間講話而已。我想那一集是相當難為的。做動畫就算舞台有所局限,或是背景種類少,還是需要細微的演出。


    ──《不起眼》通篇故事的舞台都相當受局限呢。


    大多數的劇情都是在倫也房間裏上演,遠多於學校。都沒有學校活動,即使演到校慶,還是理都不理地窩在房間。動畫裏充滿各種癖好的細節描述,某方麵來講,或許也算因禍得福。啊~場景沒得切換,不然就給腿來個大特寫吧,像這種感覺(笑)。


    深崎暮人的參與,


    成就絕妙的合作。


    ──請跟我們分享深崎暮人老師成為插畫負責人的緣由經過。


    當時,敲定由深崎老師擔任插畫,在我跟責任編輯之間是一項滿大的消息。當我們煩惱要請誰畫插圖時,突然冒出了深崎老師的名字,原本以為這應該是強人所難,結果得到了ok的迴應,我們都「啥!」地叫了出來。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原本在插畫家的候補名單上,並沒有深崎老師的名字。對於要商請哪一位插畫家,責任編輯姑且也問過我的意願,但我沒有指名。假設要指名,應該也會有我請得動的對象和無法請動的對象的區別。而我本來以為深崎老師屬於後者。我想,他跟我是水準不太一樣的人士。


    ──彼此身為同一個業界的創作者,請問您從以前就有意識到深崎老師嗎?


    某方麵來說,他曾是棘手的勁敵呢。有深崎老師參與的遊戲就會大賣(笑)。這樣的畫作,價值比我的劇本高了幾倍嗎!我也曾懷有這種類似嫉妒的心結。深崎老師作為遊戲原畫家出道,我想是比我稍微晚一點,明明如此,在銷量上卻讓他一舉追過了。感覺他身為插畫家,已經登上業界的頂尖之譜,此等人物居然願意為我的小說接下差事……當時我是受到了這樣的震撼。


    不過,深崎老師從當時就極有人氣,所以手上接了許許多多的工作。於是他一開口就告訴我:「這份工作我會配合,但從最初就會變成與死線的抗戰。」(笑)。實際上,開始合作以後,我寫好原稿隔一陣子後,插圖會一張一張地寄來。當第1集截稿在即時,前任責任編輯每次從深崎老師那裏收到插圖,就會聯絡我說:「剛才卷首插圖完成了!」、「隻剩最後一張了!」很有臨場感,讓人情緒高漲呢。


    ──另一方麵,據說深崎老師是丸戶老師遊戲的熱情粉絲,關於角色設計方麵,他還表示有踏襲丸戶老師過去作品的角色來進行構思。


    我出的遊戲啊,在狂熱分子之間比較受歡迎(笑),另外業界人也會接受。但輕度客群就無法接受了。所以說,深崎老師屬於核心玩家這件事應該是一個重點。好比詩羽的黑絲襪,我想我確實是有做過指示,不過他對我的癖好實在抓得很準(笑)。


    ──您跟深崎老師對各個角色,是以什麽樣的形式合力塑造的?


    因為深崎老師玩過我的遊戲,我想我跟深崎老師兩個人之間,一直都是靠「那麽,照某某角色跟某某角色來畫。」這樣的三言兩語取得溝通(笑)。當然我也有替角色寫設定,但是從出海之後,感覺就寫得滿粗略的。不過,詩羽跟英梨梨有明確的設定,在我所製作的遊戲中,按照人氣套路塑造出來的角色就是像她們這樣────學姊型角色與金發角色。不過,這兩種套路又可以分成幾支體係,所以還要做一些撮合。在我的遊戲裏,這兩者屬於最有人氣的女主角與台麵下的女主角。深崎老師對這些都已經有所了解,因此我刻意不做進一步的說明。深崎老師確認時,也是一副「啊,就某某角色嘛。」的調調。進而再思考,換成他自己要如何畫那個角色,我想深崎老師都有憑個人的解讀下筆。


    仰賴比自己更有能力讓作品大賣的人會比較輕鬆(笑),效


    果又顯著。作家將自己的欲求塞得越多,越容易有雜質,東西就賣不掉了(笑)。關於圖像這方麵,我認為交給行家比較好。


    ──有別於女主角,倫也的造型是如何設計出來的呢?


    我隻有告訴深崎老師,倫也這個角色是個禦宅族。不過當我看到完稿的造型時,有想過讓倫也這麽宅好嗎?又是西瓜頭又戴阿宅眼鏡,盡管造型就是這麽符合要求,原本我想深崎老師應該是抱著相當的自信畫出來的,結果後來似乎後悔了(笑)。感覺都得不到人氣。美少女遊戲的男主角倒不是什麽臭阿宅喔。雖然是有形象薄弱、外表類似倫也的遊戲男主角存在,性格說起來卻很普通。所以從這方麵而言,倫也這個角色十分強烈,以美少女遊戲的男主角來說,會排到比較低的位階去。可是沒想到,他拿掉眼鏡居然會帥成那樣。深崎老師曾在《不起眼》的活動上畫過沒戴眼鏡的倫也,有些人看了那張圖就說:先不管英梨梨或詩羽,惠會喜歡上倫也,應該也是因為他長得帥吧(笑)。


    兼任動畫的係列構成及腳本,


    親自對作品扛起責任的覺悟。


    ──請跟我們分享您在動畫中擔任係列構成及腳本的緣由經過。


    這要托aniplex的製作人柏田真一郎先生之福。另外,或許深崎老師也有授意。有很大原因是因為,雖然內容當時還在製作,但我在《不起眼》之前已經以動畫腳本家出道了。那次多少有做出成績,因此有人委托,我就會接案。不過說真的,為什麽案子會發給我呢?(笑)


    ──您本身也有意願試著為《不起眼》的動畫寫腳本嗎?


    由自己來做,即使失敗了也是自己的錯,我曾經這麽想過。即使失敗也要讓自己能夠接受,因為無關於己的環節而讓自己的作品遭人貶低,還是很痛苦。與其如此,還不如由自己來貶低自己的作品。不過,這部分的想法,我有寫在big gangan


    ──這是宣傳嗎(笑)!


    雖然也有宣傳的用意,但這是事實。那部作品所描繪的情節,絕大部分都出自我口中。


    ──寫動畫的腳本果真與遊戲劇本或輕小說不一樣嗎?


    不一樣呢。比如演出指示的部分就不能胡亂發揮特色。交第一季#1的腳本時,龜井導演似乎有過「真的要這樣做嗎?」的疑問。隻是呢,過去我在其他現場用這種方式也ok。寫動畫腳本時,要在台詞發揮個人色彩是無妨,但演出指示的部分若不跟導演好好搭配或許就不行了。所以起初跟導演協調曾費了點苦心。演到動畫第二季「」,導演就沒有任何意見了。因為在第一季也要對其他成員表達我的用意才行,應該是需要加深彼此的理解。由於導演在第二季有自己畫分鏡,我想那當中也有「就照這套方式操作吧」的意思在。


    ──透過製作動畫,想必讓您留下了許多印象深刻的迴憶吧。


    於活動中發表製作時的熱烈迴響,無論在第一季或第二季時都是感人的一幕。記得在發表第二季的時候,飾演英梨梨的大西沙織小姐跟往常一樣地大聲哭了出來(笑),連飾演詩羽的茅野愛衣小姐也有些含淚。總之,能直接感受到粉絲的熱烈迴響,我覺得非常欣慰。另外,談這個會有點俗氣,不過第一季bd&藍光光碟的銷量出來時也很印象深刻。因為我有事先得知出貨的數量,覺得賣得不少,然而聽到銷售套數,卻是比我想像中還要「咦?」的數字。責任編輯應該立刻看出了我的反應。「這隻有統計到aniplex+銷售的部分喔,所以到第二周就會大幅增長了,請放心!」當時他這樣告訴我(笑)。於是,數字到第二周真的就有所成長,之後銷量似乎也一直都有長進。另外讓我印象深刻的,應該就是#0播出時,觀眾困惑的模樣吧。


    ──您是說……困惑嗎(笑)?


    一言以蔽之,就是「看不懂!」。那當然,因為沒有任何說明嘛(笑)。雖然我跟動畫製作陣容討論過,一開頭就播這種毫無說明的故事情節真的行嗎?但當時網路上的感想一如所料,感覺吵得很厲害。反觀#3的熱烈迴響就是我想都沒想到的反應。第二季的話,我想就是#8和#9之間的落差吧。惠的人氣在#8一舉攀升,後來#9播出後整整一星期都鬧得很兇。從天堂掉到地獄呢,很煎熬的一個星期。難受的情節演完後,大家都不知道接下來會怎麽發展,一直處於難受的心境,說到那段期間發表出來的感想鬧得多厲害,真的是讓我怕了。不過與其都看不到感想,既然鬧得起來,表示話題性就是那麽高吧。


    ──這年頭的動畫製作班底也需要在那方麵的精神抗壓性呢……


    畢竟觀眾的反應都會即時出現。換成以前,要知道影迷的想法隻能等下個月的動畫情報誌上架呢(笑)。讀了讀者來函的單元,才會發現大家果然也有相同觀感!在當年要交流就是這樣。不過,關於動畫製作的二三事,希望大家可以讀《戀愛節拍器》來了解!哎呀,又是宣傳(笑)。


    惠的恩愛戲碼,


    是在散步時一舉下筆寫下的!


    ──請跟我們分享您在寫完《不起眼》第十三集時的心情。


    剛寫完第十三集時,還有合售的特典小說及其他項目要忙,根本沒有完結的感覺呢。結果到現在,也還有劇場版的製作工程,因此狀況仍然一樣。根本還沒有結束,因此在我心裏並沒有對《不起眼》的失落感。不過當然有成就感。


    ──請跟我們談談本書《memorial》的加筆情節。


    也是因為有來自責任編輯的要求,這篇故事的性質相當於前傳。三年前,倫也參加入學考的時候,還有三年後,十三集結束後不久────在故事裏有這兩段時間點。想必也會有人吐槽:豐之崎學園明明是高水準的私立學校,虧倫也考得進去,所以這些環節也包含在裏麵。還有英梨梨看起來不太會讀書,其實呢……由於故事收錄在這本書裏,剩下的請各位實際閱讀。


    ──關於加藤惠,她會這麽有人氣的原因是什麽呢?


    這大概不是靠我自己的能力,動畫製作成員們的理念跟觀眾合拍才是最大的因素。原作也是安排惠在最後成為第一女主角,起初就是這麽構想的。雖然在過程中,也有「丸戶想將詩羽學姊寫成第一女主角才對」或者「不,是英梨梨」這種表示自己才懂丸戶的聲音散見於各處,話雖如此,畢竟我是商業作家(笑)。我想嚴守作品理念,創作出中規中矩的故事,因此由詩羽或英梨梨成為主秀這種事在一條劇情通到底的小說裏,實際上是不會發生的。


    我自己也明白惠是第一女主角,不過在第三或第四集得以舉辦簽名會時,即使直接從書迷口中問及感想,當時惠的人氣仍不太有起色呢。我確實是想用慢一點的步調,沒想到會低迷成這樣。照規畫是要讓惠在第七集拿下人氣寶座,然而一直到四五六集都還是詩羽和英梨梨占上風。隻有推出原作,當我認為「唉,不行了,憑我自己的能力沒辦法讓惠拿第一」的時候,動畫隨即開播,惠的人氣在#3一舉衝了上來。由於我感受到的是這樣,所以動畫及各界人士替惠添增的魅力,我想才是讓她人氣攀升至此的主因。接著從原作第八集以後,就有反映出動畫造成的效應。彷佛是動畫培育出的惠於原作活躍。有種原本屬於一五線或二線的選手在租借給其他隊伍後,迴來脫胎換骨,變成超強好手的感覺(笑)。


    ──談到人氣,如今惠變成獨霸了呢。


    從當時實在無法想像。隻推出原作時的人氣排名,依序是詩羽、英梨梨,然後隔一小段才有惠的位子。製作動畫前,工作團隊有向我確認過:可以將惠視為這部作品的第一女主角吧?對此,我是迴答「對,沒有錯。」。雖然我有提到目前還沒讓她走到那一步,不過藉著那句答覆,動畫談妥並在那樣的理念下進行製作,我想動畫版就是因此成功的。


    ──以女主角來說,惠這個角色很難形容呢。您認為從角色的符號性,例如發型或者服裝有辦法加以說明嗎?


    假設用那套符號性來創作角色,要談到能不能跟惠一樣紅,我是完全沒有自信。


    ──會不會是因為她在故事中逐漸被塑造出來的特色,比符號性更為強烈呢?


    是啊。雖然惠從第二部開始展現出麻煩的特質與她的城府,不過那其實也是有玄機的。她那是「隻針對主角」的麻煩性格與城府喔。惠這道門檻之高,是專為主角設的。主角非要努力才可以。然而,就算不努力,還把她晾在一邊,惠也不會跑掉或變成其他男角色的女人喔。從這方麵來說,她是個很方便的女主角。


    ──那麽,請問您最喜歡哪個角色?


    嗯,一如以往聲明過的,我喜歡美智留。想●●就找小美啦(笑)。不過來到這一步,我對惠也是滿有感情。


    ──假如要找作品中的角色成為情人、妹妹(或姊姊)、妻子,您分別會怎麽選呢?


    到頭來,《不起眼》是我將自己投射在倫也身上所寫出的作品,因此我本身跟角色之間的關係,我想也會接近於倫也跟


    女主角們的關係。我自己果然就等於倫也。


    ──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集或哪一段情節呢?


    對惠感情加深,或者想法有所轉變,而寫出第七集和第十一集的時候吧。第七集後半是我在網咖從早待到晚,花四天寫出來的……截稿日很趕也是原因就是了。第七集後半在這部作品中是屬於格外關鍵的部分,但其實寫這一段的期間最短。從當時情緒高昂的感覺來想,我認為那是自己寫《不起眼》最為全力以赴的時候了。


    第十一集後半有惠的恩愛戲碼,當時那些情節是我一邊散步一邊寫出來的。常聽人說走路時或洗澡放空心思時最容易有靈感浮現,還真的一點都沒錯。當我散步時,就冒出了許多恩愛戲碼的點子。然後,我急忙趕到便利商店買了原子筆和記事簿,可是人一停下來,思緒也跟著止步了。所以我又開始走路,其實我走路是在晚上喔。明明周圍一片黑漆漆的,卻有人一邊寫筆記一邊散步……超詭異的(笑)。行為詭異,還被人說這樣不會被車撞嗎?何況這是夏天發生的事,我還流得滿身大汗(笑)。不過一直持續那樣走,記事簿就寫滿了點子。將那寫成文章後,得到的評價非常好喔。


    ──請跟我們分享,您往後是不是還有什麽想寫的情節?


    與其說我想看、想讀某種情節,我認為隻有讀者們才會打從心裏冒出這種念頭。因為我是負責提供的那一方。


    想跟有才華的朋友一邊切磋,


    一邊磨練寫作技巧。


    ──請您對想成為作家的讀者給予建議。


    被問到這一類問題時,以前我會迴答要先鞏固生活基礎,不覺得日子過得苦就能動筆。如果要談得認真一點,我認為在接觸各種事物時,都要隨時思考。換成自己會如何仿效?雖然也有人會誤解仿效這檔事而變成文抄公,不過簡單來講,就是思索要如何在原著添增本身的特色,還有自己想藉此引發何種效應。先思考過這些事情,一旦打算主動創作什麽時,就能當成自己的壓箱寶運用。


    雖然這些話已經老掉牙了,不過當今的世上根本沒有所謂的「原創作品」。既然如此,隨時將已經存在的作品注記在心裏,事先思考換成自己會如何表達,我想也是一種好的做法。進而更重要的是,要先保有羞恥心。假如真的照抄就丟死人了,那麽要如何改編才能免於丟人呢?來思考這部分的細節吧。接著,是請時時懷有搏人喜愛的想法。寫得不錯的作品要請人讀讀看──跟這種耳熟能詳的說法是同一個道理。因為自己覺得好玩的內容,別人未必也覺得好玩。雖然偶爾也會有天才一次到位,不過單靠才華就是在賭運氣了。為了讓運氣要素少一點,請抱著任何時候都要搏人喜愛的想法,在某方麵來講就是要懷有跟藝人一樣的骨氣。


    我是經曆過社會人時期才走入這個業界的,然而,從大學時期一直到進社會初期,我想我根本沒有寫遊戲劇本或輕小說的才華。會鍛煉出這種才華,是我從網路或其他地方,透過粉絲活動跟大眾接觸,在過程中開始意識到談吐要有哏,這樣一來,對方也會跟著玩哏,然後一起建立有意思的交流團體。有這種經驗,我才得以寫出各種不同的作品問世。如此來看,我認為有才華的朋友也是彌足珍貴。要跟比自己聰明或者有才華的人交朋友,並且期許自己比他們爬得更高,在人際關係方麵最好也要有進取心。


    ──與他人互相玩哏,感覺偶爾也會引來批評呢。


    是啊。考慮到那點,交一些不會太麻煩的朋友比較好(笑)。有一群成熟、頭腦靈光、才華過人的朋友多棒啊。多虧身邊有一群語感敏銳的人在,才造就了現在的我。我想我到現在還是比不上他們。


    ──在社會上,也有人對任何事都先從否定觀點切入吧。


    不可以跟那種人交朋友(笑)。寫文章的技法可以之後再來適應。即使文法明顯讓人覺得有毛病,有趣的作品還是會賣。


    ──最近有「成為小說家吧」或「カクヨム」之類的創作平台,寫小說發表的門檻變得比以前低了呢。


    在那一類平台寫作品而受歡迎的人,我覺得就像先前提過的那樣,能將自己與他人覺得有趣的點一次寫到位,是屬於天才型的人。跟我的路線完全不同,他們是盡情寫自己喜歡的內容來搏得人氣。我想我絕對贏不過那樣的人,然而那一型的人還是隻有一小部分。至於那群人為什麽會出現呢?因為有「成為小說家吧」或「カクヨム」等平台,提供了將分母變大的環境。既然有那麽多人以小說家為目標,自然會有幾名天才從中出現。


    ──有群人目前仍在那樣的環境寫自己想寫的故事。另一方麵,似乎也有人看準了時下流行的類別,正嚐試以那樣的題材寫作。


    後麵那一型的人,感覺跟我的想法比較接近。大概是有一定的自知之明,覺得自己不可能贏過天才。不過我認為,對自己有所了解也很重要。


    ──最後想請您對《不起眼》的書迷們說句話。


    感謝各位願意奉陪到最後一集,還讓我躲過了最後一集可能引發的戰端(笑)。我努力將故事寫完了,途中既沒有失去動力,也沒有變得寫不出來,結局能順利有著落,我自己也鬆了口氣。誠摯感謝各位,讓我和諧愉快地度過了這五年。


    ──最後還有一件事。關於劇場版,想請您在可以談的範圍內稍做透露。


    基本上,劇情會演到完結。隻是跟原作的情節不一樣,因此我目前正在寫腳本,但非常難下筆。我正在苦思要如何讓劇情兜得上。還有,這一點我可以先明確講清楚,並不是總集篇喔!敬請期待!


    ──劇場版真的很令人期待。感謝您今天接受我們的采訪。


    深崎暮人專訪


    《不起眼》誕生秘辛,


    跟丸戶老師合作而感受到命運。


    ──請跟我們分享您擔任《不起眼女主角培育法》插畫的緣由經過,還有讀完第一集時的感想。


    首先,我之所以能接到這個插畫的案子是過去的責任編輯促成的。2012年在角川公司的新年會上跟對方見麵時,我喝得醉醺醺的(笑),我想就是那時候脫口說出了「拜托給我工作嘛~」之類的話。還有,當時我正好玩了由丸戶老師撰寫劇本的《white album 2》,因此也聊到了那款遊戲很有趣的感想。於是差不多隔了兩天,fantasia文庫突然捎來聯絡,問我要不要與丸戶老師共事。我在新年會講過的話,對方似乎都有聽進去。所以我跟《不起眼》接上線了。當時多虧《white album 2》的影響,我相當有熱忱。輕小說的案子對那個時期的我也算睽違已久,因此我直接答應了。


    ──那麽,您在接到工作聯絡時……


    既然可以跟丸戶老師搭檔,我做我做!當時大概是這種調調(笑)。我記得自己那時候連故事大綱都沒有讀過,是在頭一次碰麵時才聽到他說明是怎麽樣的故事。至於第一集的感想,從丸戶老師那裏聽到的讀者迴應是「很難分辨誰講了哪句台詞」(笑),但我本來就有將內容轉換到腦內,再由角色念給我聽的習慣,所以不會介意是誰講了哪句台詞。而且我也玩過丸戶老師在《white album 2》以前的遊戲,角色間的互動方式獨特,一讀就可以認出是丸戶老師的文章。所以我讀起來是覺得毫不費力又有趣,但我想大概還是褒貶參半。從讀者的立場,應該也有人希望每一集故事都能以獨立完結為前提,在那樣的讀者看來想必會覺得有點不過癮。我是抱著故事仍有後續的心態在讀,因此對角色往後會有什麽動向的期待度比較高。


    ──的確,在第一集連「blessing software」都還沒有成立呢……


    甚至連遊戲都沒有做啊(笑)。有很多感想都表示,這一集光介紹登場人物就結束了。


    ──您跟丸戶老師頭一次見麵,就是因為《不起眼》嗎?


    是啊,討論工作時是第一次碰麵。雖然說,感覺我們都知道彼此的存在。


    ──畢竟兩位是在同一塊領域活躍。


    話雖如此,我頂多隻擔任過二點五款遊戲作品的原畫,坦白講資曆尚淺。能靠稀少的作品讓人知道我是遊戲原畫家,固然是一件榮幸的事,不過,我想當初在《不起眼》的插畫候補名單上沒有我的名字。所以,談成這份工作時讓我感受到了命運。


    研究偶像並預判流行趨勢的


    角色設計。


    ──請跟我們分享您對各角色的設計理念及特別留心的部分。


    接到替輕小說畫插圖的委托,我最先想到的是跨媒體改編的事情……雖然沒有憑據,但我覺得這樣的陣容應該離成功不遠。


    ──從最初就想到那一點,實在不容易呢(笑)。


    不,不僅是《不起眼》,我對每部作品都會將這樣的想法擺在腦海一隅。為角色設計造型,以利在改編成漫畫或動畫時方便讓他們動起來,或者方便從外型做分辨,是我從擔任遊戲原畫時就有意識到的事。《不起眼》的角色們也一樣,我自己曾認為這是好畫的造型,不過好像還是有毛病在裏頭……比如製


    服的款式,我有想到圖樣太複雜,在動畫之類的媒體應該不好活動,就盡量將要素剔除掉再來畫。象徵出那種單純的就是加藤惠。


    剔除角色的各種符號性後,到頭來,我自認仍有幫惠設計出可愛的造型。即使號稱「不起眼」,不可愛就賣不出去了嘛。另外,她是排在英梨梨及詩羽之後畫的,所以還要注意不能跟其他角色造型重複。活脫脫是用「消去法」畫出來的女主角。還有,我讓惠留了站在五個女主角中間,也會讓人覺得亮眼的發型。惠之所以留鮑伯頭,是我當時想研究在成群女生中什麽樣的女生最顯眼,仔細對偶像做了觀察。於是我發現,跟長頭發或染發的女生相比,我個人比較容易將目光停在鮑伯頭的女生身上。我想自己也有參考到那一點,才畫出了惠。


    ──在輕小說等載體上,以往都是長發女主角居多,人氣也容易集中於那樣的角色身上,最近除了惠以外,還有《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的雷姆,或者「fate/grand order」的瑪修,感覺留短發也受歡迎的女主角變多了呢。


    從那方麵來看,感覺我是預判到了流行的趨勢。我也喜歡看綜藝節目及電影,尋求靈感不隻是從二次元,也會從現實中取材。提到發型,黑長發的女主角不也符合正統派形象嗎?因此我也把黑長發的惠留在腦海一隅,還在滿早的階段主動向丸戶老師提及,將來是否要讓惠成長為黑長發的想法。


    ──發型會改變的女主角實在不多呢。


    有的女主角是會斷然將頭發剪掉,但我不太喜歡。反而覺得留長大概比較有意思。還有,如果能變迴原本的發型,剪掉應該也是可以接受的。我有想過日常係的輕小說,假如在外觀上都沒有變化,不會讓讀者厭倦嗎?因此,我自己也設想過各式各樣的機製。


    對於英梨梨跟詩羽,丸戶老師有明確地做出「金發」或「黑發」的指示,因此大致上就是依循他的意見。英梨梨的話,在丸戶老師擔任劇本的遊戲中,曾出現過知名的金發雙馬尾腳色,所以我一邊意識著那位角色,一邊注意不跟曆代金發雙馬尾角色的造型重複,結果成了留雙馬尾的公主頭。


    ──對詩羽的黑絲襪也有指定嗎?


    有沒有指定這一點倒是尚無定論,不過丸戶老師對黑絲的喜愛,在業界是眾人所知的……我想他在各種訪談中也都提過。與此匹配的角色正是詩羽。她的造型也有致敬丸戶老師過去的作品,我的感覺是幸好有玩舊作。題外話,詩羽的白色發箍是我的偏好。這是因為以往有款叫《下級生》的作品,當中的女主角就戴了白色發箍。那在我心裏是第一次玩的美少女遊戲,至今仍是我喜歡的要素,所以想把發箍添上去……除了丸戶老師的喜好之外,還加進深崎喜好的角色就此出爐了。


    ──關於出海呢?


    到了出海登場的第三集時,我已經變得忙不過來……因此她是拚快畫成的角色。其實從第三集之後的角色,都是臨陣下筆畫成的,所以沒有設定圖……我記得在那時候,自己很迷《美少女戰士》。雖然以前就看過了,但我想到重新看一次不曉得會如何。然後受其影響就畫了包包頭。另外,在名叫《青澀寶貝》的遊戲裏也有這種發型的角色,出海就是從兩者的形象中催生出來的。


    ──不過出海也在途中換了發型呢……


    在第七集結尾換掉了呢。那是因為上了高中還留原本的發型應該很瞎,還有我也希望出海人氣能再高一點,就改成綁發辮了。因為有發辮看起來比較成熟。


    至於美智留,是因為我想到都沒有剪短發的角色,還有單純剪短的話,大概會埋沒在其他作品的角色當中,所以試著幫她燙卷了。在當時應該算罕見。另外,我對男孩子氣的角色沒有什麽偏好,應該說,我不太想畫太短的發型。卷發也是這種抗拒心理的表徵。進一步讓她把鬢發留長後,大致上造型就定下來了。坦白講,當時我自己心裏感覺是沒有畫得很好,不過後來就變成中意的造型。至於發色則是跟倫也同一色係,因為在設定中是表親。


    倫也的話,因為這部作品是以美少女遊戲為主題的輕小說,我是從美少女遊戲常見,用瀏海遮住表情的造型開始畫起。還有,因為是禦宅族,我不加思索地打算讓他戴眼鏡,不過……評價很糟。演到第七集左右,即使動畫已經開播了,在讀者的感想裏依舊不受歡迎。感覺是被嫌棄的主角呢。所以,我才想改善一下他的形象。在第七集拿掉眼鏡那一段,是我要負責任。最近我在動畫相關的活動上畫了拿掉眼鏡的倫也,評價相當不錯。單從外表而論,我個人還是覺得要拿掉眼鏡才對。


    ──不過,從倫也在作中給人的印象似乎就是會戴眼鏡,而且故事裏也安排了跟眼鏡相關的情節呢。


    以結果來說,像詩羽的發箍那樣,倫也的眼鏡成了加深印象的道具,我覺得是件好事。因為我也有戴眼鏡,自己的眼鏡可以當成作畫材料,而且應該也算好畫。這麽說來,之前的fantasia文庫感謝祭上有展示過眼鏡,其實那副眼鏡是我的。


    ──這是初次談及的新事實呢(笑)。提到男角色,還有另外一位伊織在,請問他又是如何呢?


    伊織是跟出海一起構思的,所以發色有相互配合。略紅的褐發,後來逐漸偏向更紅的色調,我想大概是我被動畫牽著走的緣故。總之就是畫得帥,以期跟倫也有所差異,照這套思路就自然畫成那樣了。


    ──所以並沒有什麽參考的範本嗎?


    沒有耶。隻不過,伊織穿的衣服是參考我有的衣服來畫。其他角色嘛……町田小姐是從幹練編輯的形象拚快畫成的。紅阪朱音讓我思考了滿久。詩羽所寫的《戀愛節拍器》裏麵,有個叫沙由佳的角色,想將她們畫得很像是我的設計理念,發型則承自沙由佳。原本沙由佳這個角色就是以詩羽為範本,所以我希望替詩羽和朱音在某部分營造給人相通的印象,感覺畫成了跟詩羽有相似之處的造型。另外,瀏海修齊是來自《z鋼彈》哈曼坎恩的形象。


    畫風會再次進化,


    要歸功於動畫逆流迴來的形象。


    ──請跟我們分享您在動畫中印象深刻的迴憶。


    聽聞要改編動畫已經很讓人慶幸,銷量還好到能出第二季更慶幸。原作的第七集是在動畫開播的同一時期上市,以感覺來說,第七集也是讓我相當有感情的一集。我會希望無論如何都要看動畫演到那裏。隻是銷量不佳就無法做第二季,因此在我能力所及的範圍內,比方說特典插畫或光碟包裝圖,我都付出了相當多的努力。話雖如此,賣得好當然不是單靠特典的力量,我認為多虧有動畫的製作班底及製作人、責任編輯和各界人士,才讓第二季得以實現。《不起眼》並非隻靠丸戶老師與我,而是由大家一起製作的作品,這樣的印象至今仍深留我心,因此能一路出到劇場版,真的是令人高興而印象深刻的事情。


    ──據說深崎老師您在動畫第一季的時候,看見#1有英梨梨用雙馬尾賞耳光的橋段,就篤定動畫會成功了呢。


    當初動畫情報發布時,書迷曾表示過動畫人設與深崎的圖有差別的意見。但我認為自己的圖不能直接在動畫中動起來,決定隻要是自己看了覺得可愛的設計就不會抱怨。我請動畫的角色設定高瀨智章先生琢磨造型過好幾次,然後篤定觀眾隻要看到動起來的樣子,評價絕對會改變的是在英梨梨用雙馬尾賞耳光的那個橋段。而且受到動畫影響,我想我的畫風差不多從第八集也跟著改變了。多虧動畫,我才能畫出以往無法畫的表情及角度,因此我真的心懷感激。


    即使說動畫跟原作的圖不一樣,畢竟各自的情報量不同,如果兩者都能喜歡,我會覺得很慶幸。動畫歸動畫,我的圖歸我的圖。因為我對動畫的龜井導演以及高瀨先生都懷有敬意。


    其中也有書迷表示比較喜歡以前的畫風,希望我改迴來,我覺得那也是很寶貴的意見,不過在現今的插畫家業界,畫風的趨勢日新月異。尤其是去年(2017年)夏天後,我體會到世代一口氣改變了。我的圖在現階段感覺好像也變得有點老氣。我會希望保持自己的畫風,卻也覺得上色方式不跟著改變不行。


    ──您有受動畫影響的經驗嗎?


    我有出現過將動畫演出逆向引進原作的念頭。像原作第八集以後的扉頁插圖就是按我的意思來畫。具體來說,像第八集的205頁,這張插圖就是致敬動畫第一季#3中,倫也跟惠麵對麵的橋段畫成的。第九集的蘿莉英梨梨,印象中也是直接參考動畫或改編漫畫版畫出來的才對。第十三集結尾的插圖也是。原本丸戶老師是在文章中寫了「完結」的文字,因此我提議學動畫用手寫的字樣會不會比較有意思,得到了允許後才改由我用手寫的字樣。並且,我還加了點玩哏的味道,將插圖畫得像是惠在朝我們這邊講話,我覺得這樣也不錯。我個人喜歡動畫版的「完結」演出,所以希望原作也能像這樣收尾。對我來說動畫也是原作。


    惠最受歡迎是


    踏實努力換來的結果。


    ──請跟我們分享您讀了《不起眼女主角培育法》第十三集的感想


    。


    我隻能用一句「落寞」來形容。不過,在動畫第二季結束的時間點左右,將故事收在第十三集+外傳的集數,我認為以戀愛喜劇來說應該是恰到好處。畢竟拖得太長感覺不好,責任編輯也有拜托過我們要想好結局。雖然落寞,但我很慶幸故事能收得漂亮。盡管結局寫得很王道,能將王道寫出王道架勢的作家很珍貴。從這一點來說,我覺得丸戶老師是位懂得將故事確實收尾的作家。那部分我對他寄予信賴,沒有出任何的意見。


    ──請跟我們談談第十三集的插圖。


    關於第十三集的插圖,我從很早以前就對丸戶老師提過,要畫出跟第一集的對比。封麵則是用惠來跟第一集的英梨梨唿應。當中的卷首插圖也是對比呢。天色從藍天變成了傍晚。因為我一直都在想最後要畫成這樣,所幸能照我設想的完成……雖然作畫期程很吃緊(笑)。彩圖的部分,希望能跟第一集排在一起看看。若是能從中看出自己畫風的變化或者成長了多少,我想會滿有意思的。


    ──聽說您無論如何都想將英梨梨的插圖加進去。


    英梨梨哭的場景和詩羽哭的場景,由於頁數接近,圖麵呈現也會很相似,因此是有討論到排版分配不均,而打算將英梨梨刪掉的看法。不過,那是她們做出了斷的場景,來到最後我希望兩邊都能畫出來。因為有這段經過,我想英梨梨跟詩羽的插圖是有形成對比。另外,從第七集後我常用的手法是盡量少用網點、也不畫背景,塗黑的部分則用斜線來表現……大概可以稱為「不塗黑手法」吧。尤其是在gs的194~195頁,英梨梨跟詩羽那張插圖中,這種手法能讓左側的留白造成強烈餘韻。起初我曾擔心什麽都不畫可以嗎?不知道能不能被采納。但是在這之後我變得可以挑選重要場麵,也能用這種手法畫插圖了。不過,這種手法原本是在缺乏時間的情況下誕生的畫法,本來其實隻要塗黑就好的部分,全都是用斜線來表現,因此反而變得要多花工夫又費時……還有以前存在於fantasia文庫的框線,我到現在也會使用。盡管圖會變小,卻能拓展表現的空間,我希望往後也能繼續用這種手法。


    ──關於加藤惠,您覺得她能這麽有人氣的原因是什麽呢?


    我想,以前在接受《dragon magazine》取材時也有談過,為了讓惠有人氣,我從初期就在背後不停幫她安排。第一集上封麵的是英梨梨,不過當初還曾經談過要將惠放在書腰。雖然那到最後成了廢案,但幸虧如此,我想加藤惠這個角色也勾起了讀者的興趣。「不起眼」這個關鍵詞固然也是原因,我認為供人吐槽的要素更是必須。於是形成了「第一集封麵上並不是第一女主角」這種有點奇特的形式,到第七集才終於讓她登上封麵。那是因為從當初就有提到,希望能在故事進入類似分節點的時候,讓惠出來露麵,而時機就在第七集。至於動畫那邊,惠則是小小地被畫在主視覺圖像,發表配音陣容時,也出現得比英梨梨及詩羽晚,感覺雖然很可憐,但這並不是冷落她,隻是珍惜地保留起來而已。以這種形式做了許多會勾起興趣的安排後,感覺她的人氣就在動畫中一炮而紅了。


    ──相信是有之後登場的女主角比較受歡迎的案例存在,不過,將一開始就在的女主角放到後麵才捧成人氣第一,感覺非常厲害。


    動畫跟原作有各式各樣的安排互相配合啊。原作第七集以後,構圖就變成以惠為中心。動畫宣傳及商品推銷的部分,播映前也就罷了,第一季#3播出後,我向製作人員表達過,希望不要再把惠趕到邊邊去。我記得自己還洋洋灑灑地寫了一封相當於「加藤惠使用說明書」的長信,寄給製作人員。我想就是大家在台麵下做的這些努力,換來了成果。


    另外,在改編動畫一事敲定前,製作人柏田真一郎先生、我、丸戶老師與責任編輯曾經見過麵。當時柏田先生問過:「這部作品的強項在哪裏?」用來販賣作品的「強項」不明確,要改編作品就有困難……我想我們是談到了這一點。雖然沒有當場做出明確的答覆,日後柏田先生卻得出了「這部作品的強項是加藤惠」的解答,我記得行銷就是如此展開的。那時候原作隻出到第四集左右,惠根本還沒有變成主打。然後,實際上用他的著眼點當強項行銷以後,不隻是惠,整部作品都有了人氣,所以來自製作人的助力或許也是一大要因。


    ──請跟我們分享您最喜歡的角色。


    關於這一點,我在之前的訪談中也被問過好幾次,答案會因時期而異。在故事完結的時間點,我心目中的第一名是……不能說耶。說出來的話,或許會被動畫的配音班底當成消遣的話題(笑)。我喜歡英梨梨媽媽(小百合)的時期相當長,可是因為丸戶老師不常寫到這位媽媽的關係,這份感情也油盡燈枯了。以現況而言,先不管是不是最喜歡的角色,我會希望能為英梨梨多做些什麽。


    ──假如要找作品中的角色成為情人、妹妹(或姊姊)、妻子,您分別會怎麽選呢?


    這個問題也會跟最喜歡的角色是誰有關聯,不過我已經是用父母的觀點來看待這部作品的角色了耶。角色們分別就像是我的女兒、兒子……這麽一來,對家人果真無法排順序,也無法當成情人或妹妹看待呢。


    眾人支持作品的力量,


    讓《不起眼》得以成長。


    ──請問在以往為《不起眼女主角培育法》繪製的插圖中,您印象最深的插圖是哪一張呢?


    是剛才提到的「不塗黑手法」定下來以後,原作第七集的133頁,惠忍著不哭的那張插圖。作品讀到一半,有沒有體驗過唿吸停住,或者說為之屏息的瞬間呢?我是有要求自己,希望在讀了以後有那種反應的部分放插圖。而在讀第七集的時候,正是發生於將近133頁之處。配合唿吸放這樣的插圖進去,不知道會有什麽效果。如此心想的我,覺得那成了搭配良好的一張圖。


    gs的194~195頁插圖也是,同樣屬於幾乎令我窒息的一幕。無論是催淚或有趣的場景,我想任何人都有體驗過,本身閱讀的情緒達到最高潮而為之窒息的瞬間。我會開始意識到那個部分並繪製插圖,就是第七集促成的。編輯固然會向我指定插圖,但我並不是隻聽從指示,而是會經過討論再一起動工。從這方麵來說,《不起眼》是能讓我隨心所欲發揮的作品,相當可貴。雖然每個人各依職掌,將本身的工作做到最好也是一種合作形式,但我會希望更進一步向作品靠攏。尤其《不起眼》是我放了很多感情的作品,假如自己的提議能改變些什麽,就該積極參與才對,我是抱著這種想法在從事工作。


    ──有些部分丸戶老師也會加以指定呢。


    對於無論如何都希望放插圖的地方,他會加一句說明,因此我會遵照指示來畫。因此在這部作品中,感覺都不靠文章來說明,而是用插圖來說明的場景就這麽出現了。從第二集的239頁,智慧型手機畫麵那張插圖開始就有了這樣的表達形式。既然是輕小說,我覺得有這種形式也無妨。多虧這部作品,我似乎在心中找到了「插圖的正確定位」。


    ──要創造這樣的作品,非得由作家、插畫師在內的所有人同心協力才做得出來呢。


    是啊。即使我這邊對插圖有所提議,要核對頁數的仍然是編輯。即使想在這一頁放插圖,要調整也不是那麽容易,而我就是對此有充分的理解才提議的。像第十三集裏惠跟倫也的跨頁插圖真的就是靠編輯鼎力相助。


    ──將這張插圖以跨頁形式放進去之際,我們曾向丸戶老師協調過文章要怎麽調整。


    這年頭似乎也有人會說:不需要編輯了吧?可沒有那種事。沒有編輯就頭痛了。希望讀這段訪談的讀者們也能了解,這不是光靠我跟丸戶老師做出來的作品。從作中來比喻,就是倫也的定位在哪裏?或許也有讀者會認為他根本什麽都不會。但並非如此,他的角色撐起了作品基礎,感覺從這方麵而言,他果真也是一名創作者。用動畫來比喻,就是有製作人帶起的團隊才會有動畫。我認為幕後功臣也是將作品做好的靈魂人物。


    ──請問有讓您吃了苦頭的插圖嗎?


    第一、第二集讓我吃過苦頭。這時候還不習慣用網點之類的,因此現在重看會想要稍做修改。當時我還想過,要比以前繪製的輕小說插圖多用塗黑技法,有許多部分還在摸索,大概算空有幹勁而讓自己忙得團團轉的狀態。第二集以後就穩定許多,到第七集後熟練起來乃至現今。大致上是這樣。


    ──請跟我們分享往後是不是還有什麽想畫的插圖?


    雖然當這本書推出時,活動已經召開了,這次我得到了舉辦《不起眼》插畫展示會的機會。然後,目前在收錄這段采訪的時間點,活動仍處於商討前的階段,因此實際會如何還說不準,但我想嚐試以「旅行」為主題,替展示會畫一套角色們的插圖。體裁是角色們出外旅行,希望到最後能跟劇場版的宣傳接在一起。我打算照那種感覺,跳脫作品的時間軸,試著去描繪獨自啟程的角色。倒不如說,往後的插圖應該會逐漸朝那個方向走。


    ──請您對想成為插


    畫家的讀者給予建議。


    插畫家嘛……是很累人的行業。會遭到痛罵,運動不足也容易搞壞健康。不過辛苦歸辛苦,這仍是有夢想的行業。說起來,我原本也是在玩丸戶老師的遊戲,屬於跟粉絲同一邊的人,如今卻得以跟他一起製作作品,共事到作品完結。所以讀了《不起眼》而開始畫圖或開始寫作的讀者,隻要持續耕耘,也許將來會跟我或丸戶老師一起工作呢。從那方麵來說,這是個有夢想的行業,我想《不起眼》所體現的正是那一點。在作品中,倫也同樣是從詩羽的粉絲做起,也把英梨梨視為創作者而懷有敬意。我想那些情節未必全是空想。


    ──關於劇場版,想請您在可以談的範圍內稍做透露。


    坦白講,劇場版並非tv係列的總集篇,會是新作。盡管有片長因素要考量,但我相信丸戶老師會巧妙地統整給大家看。原作文庫雖已完結,不過跨媒體作品也能走到終點真是萬幸。希望各位粉絲也不要太消沉,我希望大家能繼續予以支持。呃,這項資訊大概還沒有公開,假如能通過審核刊載出來,就算我走運嘍。


    ──最後想請您對《不起眼》的書迷們說句話。


    這是部色彩強烈的作品,如果多少能對讀者們的人生造成影響就太好了。故事能順利完結,都是托各位粉絲之福,因此我心中隻有感謝。而且,相關作品還會有一小段發展,我會一邊意識著將要來到的真正「完結」,一邊繼續畫不起眼的角色們,因此往後還請多多指教。


    ──感謝您今天接受我們的采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起眼女主角培育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丸戶史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丸戶史明並收藏不起眼女主角培育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