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瀅安靜地聽著,腦中念頭卻轉個不息。
吳太妃此時又笑,抬手輕掠發鬢,風姿嫣然:“如今,湯秀才、周朝貴他們都好端端地活著,今兒也都隨我一同離京,等一時我叫他們下車來,給你瞧一瞧。”
“那可太好了,我也很想親眼看看死而複生之人。”陳瀅並未拒絕。
雖然吳太妃亦是“死而複生”,但基於懷疑一切的準則,陳瀅自是希望親眼見證湯、周二人的存活。
吳太妃微笑頷首:“這個容易得很。”
說話間,她站起身來,迎著月華展了展衣袖,複又轉首四顧。
“這大楚的送花節,往後是再無機會賞玩了。”一聲輕淺的歎息,自她喉中迸出,隨後,她又向陳瀅笑:“罷了,此時再來做那難舍難分之態,我自己也覺可笑。”
“太妃娘娘敢發前人未有之思,行前人未行之路,我深感欽佩。”陳瀅直視著她,平靜如水的眸中,似湧動著些許情緒:“坦白說,在今晚之前,我對太妃娘娘殊無好感。可現在我才發覺,我犯了經驗主義的錯誤,也太武斷了些。”
淡淡笑意亦如水波,在她麵上彌散開去:“太妃娘娘今後的人生,注定波瀾壯闊,也注定艱苦卓絕,我相信您也早有預料。君子有所為,娘娘不愧是真君子。”
吳太妃似未料得她如此誇讚,一時倒覺驚訝。
過得片刻,她方拊掌大笑:“難得你說了這些好話,我真歡喜。我可聽說了,你這孩子最不喜虛辭假言,那我把這當真話聽了。”
“這本來就是我的肺腑之言。”陳瀅坦承。
這的確是她的真心話。
她又何嚐不想與吳太妃一樣,改天換地?
隻是,她到底脫不開大楚。
吳太妃以“放棄”為前提踏上前路;而陳瀅則是將“不舍”作為前進的基石。
吳太妃的夢想在遠方;
而陳瀅的夢想,就在眼前。
誠如吳太妃重生七次,對大楚早生離意,隻想在外大展拳腳;身為穿越人的陳瀅,卻自覺有義務為大楚的女子做些什麽。
而無論結果如何、手段怎樣,至少她們在做,且皆盡了力,這也算是不同之中的大同吧。
“罷了,你的問題想是問完了,我也該走啦。”吳太妃盈盈淺笑,抬手向陳瀅招幾招:“好孩子,與我同去,我把人叫出來給你瞧瞧。”
“那最好了。”陳瀅隨之起身,伸臂相請:“您先請。”
吳太妃也不多言,提步向前,陳瀅隨後跟上,未幾時,二人重又迴到車隊跟前。
當此際,天光愈沉,月華淡極近無,那幾粒疏星,早便被陰雲掩去。
好在裴家軍帶了足夠的火把,直照得四下亮如白晝,連人的眉眼亦皆分明。
陳瀅向人群外掃一眼,便見何廷正肅立遠處,側對著車隊方向,觀其身形,猶自肅殺。
陳瀅麵色不動,移開了視線。
吳太妃便去車中響過阿東,由他出麵,將周、湯二人請出了馬車。
他二人同坐在第二輛車上,皆穿著布衣,扮作普通庶民模樣,看上去毫不起眼。
陳瀅端詳了他們一會兒,便開始提問。
說起來,她對他們始終隻知其名,卻不曾謀麵,因此,提一些刁鑽的、隻有他們本人才知道的問題,便是她驗明正身的唯一途徑。
這過程並不長,在確定他們的確是真身後,陳瀅便由得他們迴到車中。
從頭至尾,吳太妃隻施施然地旁觀,直待他二人離開,方笑著上前,半是好笑、半是埋怨地道:“你這孩子也忒精細了,還怕我騙你不成?”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陳瀅的迴答言簡意賅。
她欽佩吳太妃不假,但對她卻並不信任。
她怎麽知道她不是隨便找了兩個人來冒充?
聽得她所言,吳太妃便看著她笑:“現下我是信了,你果然是個隻肯說實話的傻孩子。”
她搖搖頭,麵上難得地帶著幾分慈愛。
陳瀅不曾接話,視線往旁掃了掃,驀地問道:“除了我給您送行之外,另外那一車送行的,太妃娘娘是讓他們自己走,還是我帶他們迴城?”
“他們自有迴城之法,不勞你相送。”吳太妃話接得極順,似是早料到陳瀅會這樣說。
陳瀅對此並不意外。
陳劭雖然已經辭了官,但場麵上的應酬還沒完,他既是以迴鄉之名離京,便不能太失了禮數。
此外,某種程度而言,他還要給陳浚鋪好路,而這種事,絕非一兩天可成。
所以,她斷定陳劭與行葦,皆是來送行的,這才有此一問。
見陳瀅蹙眉不語,吳太妃以為她不喜,遂低聲解釋:“你們這麽多人把他們帶迴去,他們又不能直接迴家,反倒為難。”
“事情到了這一步,還有什麽為難不為難?”陳瀅反問,旋即又笑了笑,微微屈身道:“不過,還是要謝謝您的好意,您這是為著我好,我便恭敬不如從命了。”
若把陳劭直接帶迴京城,那麽,陳劭乃風骨會成員之事,便也完全挑明了。
雖然陳瀅認為,此事該知道的人早便知曉,不該知道的則戶均不會知道,可是,這層窗戶紙過早捅破,亦有幾分風險。
吳太妃確是出於好意。
“你不惱了我,我便知足了。”吳太妃開了句玩笑。
陳瀅也跟著笑了笑,複又抬頭望天。
月到天心,薄雲幾重,濃稠的夜色如潑墨般向著四下漫延。
“將至亥正了呢。”吳太妃語聲極輕,似怕驚動什麽。
陳瀅向她點了點頭:“時辰不早了,您在這裏耽擱了許久,怕是要錯過宿頭,需要我再送您一程麽?”
“不必啦,便在此處作別罷。”吳太妃笑道,上前兩步,拉了拉陳瀅的手,又飛快鬆開,語聲溫柔而殷切:“你多保重”
“您也保重。”陳瀅向她略屈了屈膝。
吳太妃一笑,不複再言,轉身登車而去。
轔轔車聲踏碎濃夜、輾過微月與燭火照亮的官道,馳出柳煙長草,駛向未知的遠方。
陳瀅立於長亭外,望向夜色中微芒的幾點光,悵然無語。
吳太妃此時又笑,抬手輕掠發鬢,風姿嫣然:“如今,湯秀才、周朝貴他們都好端端地活著,今兒也都隨我一同離京,等一時我叫他們下車來,給你瞧一瞧。”
“那可太好了,我也很想親眼看看死而複生之人。”陳瀅並未拒絕。
雖然吳太妃亦是“死而複生”,但基於懷疑一切的準則,陳瀅自是希望親眼見證湯、周二人的存活。
吳太妃微笑頷首:“這個容易得很。”
說話間,她站起身來,迎著月華展了展衣袖,複又轉首四顧。
“這大楚的送花節,往後是再無機會賞玩了。”一聲輕淺的歎息,自她喉中迸出,隨後,她又向陳瀅笑:“罷了,此時再來做那難舍難分之態,我自己也覺可笑。”
“太妃娘娘敢發前人未有之思,行前人未行之路,我深感欽佩。”陳瀅直視著她,平靜如水的眸中,似湧動著些許情緒:“坦白說,在今晚之前,我對太妃娘娘殊無好感。可現在我才發覺,我犯了經驗主義的錯誤,也太武斷了些。”
淡淡笑意亦如水波,在她麵上彌散開去:“太妃娘娘今後的人生,注定波瀾壯闊,也注定艱苦卓絕,我相信您也早有預料。君子有所為,娘娘不愧是真君子。”
吳太妃似未料得她如此誇讚,一時倒覺驚訝。
過得片刻,她方拊掌大笑:“難得你說了這些好話,我真歡喜。我可聽說了,你這孩子最不喜虛辭假言,那我把這當真話聽了。”
“這本來就是我的肺腑之言。”陳瀅坦承。
這的確是她的真心話。
她又何嚐不想與吳太妃一樣,改天換地?
隻是,她到底脫不開大楚。
吳太妃以“放棄”為前提踏上前路;而陳瀅則是將“不舍”作為前進的基石。
吳太妃的夢想在遠方;
而陳瀅的夢想,就在眼前。
誠如吳太妃重生七次,對大楚早生離意,隻想在外大展拳腳;身為穿越人的陳瀅,卻自覺有義務為大楚的女子做些什麽。
而無論結果如何、手段怎樣,至少她們在做,且皆盡了力,這也算是不同之中的大同吧。
“罷了,你的問題想是問完了,我也該走啦。”吳太妃盈盈淺笑,抬手向陳瀅招幾招:“好孩子,與我同去,我把人叫出來給你瞧瞧。”
“那最好了。”陳瀅隨之起身,伸臂相請:“您先請。”
吳太妃也不多言,提步向前,陳瀅隨後跟上,未幾時,二人重又迴到車隊跟前。
當此際,天光愈沉,月華淡極近無,那幾粒疏星,早便被陰雲掩去。
好在裴家軍帶了足夠的火把,直照得四下亮如白晝,連人的眉眼亦皆分明。
陳瀅向人群外掃一眼,便見何廷正肅立遠處,側對著車隊方向,觀其身形,猶自肅殺。
陳瀅麵色不動,移開了視線。
吳太妃便去車中響過阿東,由他出麵,將周、湯二人請出了馬車。
他二人同坐在第二輛車上,皆穿著布衣,扮作普通庶民模樣,看上去毫不起眼。
陳瀅端詳了他們一會兒,便開始提問。
說起來,她對他們始終隻知其名,卻不曾謀麵,因此,提一些刁鑽的、隻有他們本人才知道的問題,便是她驗明正身的唯一途徑。
這過程並不長,在確定他們的確是真身後,陳瀅便由得他們迴到車中。
從頭至尾,吳太妃隻施施然地旁觀,直待他二人離開,方笑著上前,半是好笑、半是埋怨地道:“你這孩子也忒精細了,還怕我騙你不成?”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陳瀅的迴答言簡意賅。
她欽佩吳太妃不假,但對她卻並不信任。
她怎麽知道她不是隨便找了兩個人來冒充?
聽得她所言,吳太妃便看著她笑:“現下我是信了,你果然是個隻肯說實話的傻孩子。”
她搖搖頭,麵上難得地帶著幾分慈愛。
陳瀅不曾接話,視線往旁掃了掃,驀地問道:“除了我給您送行之外,另外那一車送行的,太妃娘娘是讓他們自己走,還是我帶他們迴城?”
“他們自有迴城之法,不勞你相送。”吳太妃話接得極順,似是早料到陳瀅會這樣說。
陳瀅對此並不意外。
陳劭雖然已經辭了官,但場麵上的應酬還沒完,他既是以迴鄉之名離京,便不能太失了禮數。
此外,某種程度而言,他還要給陳浚鋪好路,而這種事,絕非一兩天可成。
所以,她斷定陳劭與行葦,皆是來送行的,這才有此一問。
見陳瀅蹙眉不語,吳太妃以為她不喜,遂低聲解釋:“你們這麽多人把他們帶迴去,他們又不能直接迴家,反倒為難。”
“事情到了這一步,還有什麽為難不為難?”陳瀅反問,旋即又笑了笑,微微屈身道:“不過,還是要謝謝您的好意,您這是為著我好,我便恭敬不如從命了。”
若把陳劭直接帶迴京城,那麽,陳劭乃風骨會成員之事,便也完全挑明了。
雖然陳瀅認為,此事該知道的人早便知曉,不該知道的則戶均不會知道,可是,這層窗戶紙過早捅破,亦有幾分風險。
吳太妃確是出於好意。
“你不惱了我,我便知足了。”吳太妃開了句玩笑。
陳瀅也跟著笑了笑,複又抬頭望天。
月到天心,薄雲幾重,濃稠的夜色如潑墨般向著四下漫延。
“將至亥正了呢。”吳太妃語聲極輕,似怕驚動什麽。
陳瀅向她點了點頭:“時辰不早了,您在這裏耽擱了許久,怕是要錯過宿頭,需要我再送您一程麽?”
“不必啦,便在此處作別罷。”吳太妃笑道,上前兩步,拉了拉陳瀅的手,又飛快鬆開,語聲溫柔而殷切:“你多保重”
“您也保重。”陳瀅向她略屈了屈膝。
吳太妃一笑,不複再言,轉身登車而去。
轔轔車聲踏碎濃夜、輾過微月與燭火照亮的官道,馳出柳煙長草,駛向未知的遠方。
陳瀅立於長亭外,望向夜色中微芒的幾點光,悵然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