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冷蒼苔,寒雨連城,忽忽又是浹旬將過,盛京城秋意已深。
乍寒又暖的天氣,涼風吹透,最叫人愁腸百結。
不過,京城這幾日卻頗熱鬧,原因無他,卻是桂榜張榜,引來滿城矚目。
京城百姓自來善忘,見此丟彼,那張榜告示一出,他們便將不久前長公主府諸般熱鬧事,盡皆忘卻。
陳浚不負眾望,桂榜高中第十七名,陳劭並李氏大喜,那報喜的來一撥兒便賞一撥兒,一兩銀子的紅封兒,至少撒出去三五十,引得那報喜的幾乎踏破門檻。
其後,李氏更是素手一揮,府中仆役不論高低,俱加賞三個月例銀,當即發放,直是闔府歡騰,陳瀅坐在房裏,都覺得那屋梁震下灰來。
放榜次日鹿鳴宴,陳浚一襲長衫、俊顏如畫,直似明珠美玉,耀及全場,更有國公府四老爺陳勵亦同登桂榜,叔侄同堂,一個豐神如玉、一個翩翩公子,實可謂雙俊並立,若唱在那戲文裏,便是一出《喜相逢》。
正所謂好事成雙,不幾日,李氏又收到李珩來信,李恭此番亦高中舉人,名列前十,李氏一高興,又狠狠打賞了一波,那幾日,陳府下人們走路都打飄,說話就咧嘴,比過節還熱鬧。
陳瀅迴濟南的計劃,被無限期擱置。
陳浚來年還要參加春闈,這可是她的親哥哥,關係到整個陳家的未來,她自然不能丟下不管。
此外,陳漌的婚期也定在明年春,還有太子大婚亦在明年二月。王敏芝是陳瀅至交,這杯喜酒,她定是要去吃的,而王敏蓁的婚期,也在明年開春。
明年春天,還真是個成親的好時節,光是婚禮就有好幾場,陳瀅挑禮物挑得眼都花了。
除卻這些瑣事,女醫館已然開業,陳瀅一頭紮進去,便再顧不得其他。
這一日,陳瀅一早又去了女醫院,陳劭去衙門應卯,李氏清曉起床,見窗外天色昏昏,鉛雲垂簷,冷颼颼的風拂過來,滿階兒落葉堆積。
幾個紮羊角辮的小丫頭,穿著厚厚秋衣,青衫白裙,執帚散於園中掃葉,卻是掃了一停,又落一停,小丫頭便噘嘴,臉兒鼓得圓圓地,格外有趣。
李氏不免發笑,命人喚來羅媽媽道:“這幾個年紀也太小了,我瞧著都不及笤帚高,媽媽去外頭說說,挑大些的來做這差事,這些小的還是先調理著再用罷。”
羅媽媽忙應下,又陪笑道:“夫人就是心善,憐老惜幼的,這幾個小的別看幹活兒不行,平素可頑皮著,說也不聽,要打著才聽話。”
李氏正自挽發,便在鏡子裏笑看著她:“小孩子麽,可不就皮得很?浚兒小時候也不聽話,大幾歲就好了。”
一旁的紫綺呈上妝匣,裏頭擱著一副玉釵、兩枚點翠簪,外加四對耳墜,供李氏挑選,一麵亦笑:“夫人這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瞧誰都順眼,瞧什麽都歡喜。”
李氏與羅媽媽皆笑了,李氏便拿手點她的額尖兒:“我現在瞧你最順眼,說不得得好生賞一賞。”說著自匣中挑出一副金鑲玉梅花耳墜,笑道:“這個予你,免得你又當麵編排我討賞。”
紫綺哪裏敢收,紅著臉搖頭,李氏便強塞在她手裏,故意作惱:“我賞的,你且收著,再不收,我可惱了。”
紫綺隻得收了,磕頭謝恩,李氏擺擺手,叫綠雲繼續梳頭。
一時梳洗罷,用了飯,那廂青嵐便挑簾進來,麵上是很驚訝的神情,稟道:“夫人,永成侯府派人送帖兒來了。”
李氏愣住了。
自分宗後,兩家隻年節走禮、虛應個景兒,主子們卻從不曾見過麵,好端端地,他們遞帖兒作甚?
“送帖兒的是誰?”李氏問。
青嵐還是那種驚訝的神情,道:“迴夫人,是楊媽媽親送來的。”
羅媽媽“喲”了一聲,李氏亦現訝色。
楊媽媽可是許氏臂膀,由她親送的帖兒,莫非有事?
李氏不敢再耽擱,提聲叫請,匆匆換件衣裳,便去了前頭花廳。
楊媽媽早候在門外,遠遠見了李氏一行,忙搶步見禮,口中隻稱:“奴婢來得唐突了,陳夫人莫見怪。”
李氏笑著擺手:“你是稀客,難得來一趟,快進屋說話。”
正自笑語,忽覺麵上一涼,她將手拭了拭,旁邊紫綺便輕聲道:“夫人,下雨了。”
“這雨倒是說下就下。”李氏笑道,招唿楊媽媽進屋,請她坐在腳凳上,又命人上茶,楊媽媽再三不肯,李氏方才罷了。
待坐定了,楊媽媽又起身,雙手呈上拜帖,陪笑道:“我們夫人說了,好些日子沒見,十分想念,今兒下晌想過府拜望。”
李氏沒說話,拿起帖子看一眼,確實是許氏親筆所書,也確實是要下晌過府。
她凝眉想了想,心下有數,麵上的笑容很是溫婉:“你迴去告訴你們夫人,就說我知道了。我也挺掛念她了,她來了,我必掃榻相迎。”
楊媽媽一塊大石落地,忙笑著謝幾句,心下覺著,這位從前的二夫人,委實是個利落性子,比他們家夫人可要強幾分。
到得下晌,許氏果然輕車簡從,悄然而來,李氏親迎至門口,當年的妯娌、如今的兩府夫人,甫一見麵,許氏便紅了眼圈兒。
正所謂物是人非,又所謂何必當初,而今迴首,越發叫人不堪。
李氏倒沒她那些情緒,含笑延她入內,許氏掃眼看去,見是極闊朗的一間屋兒,陳設素雅、布局簡致,舉目唯覺書頁漫卷桐葉落,側耳但聞細雨點數芭蕉聲,清靜之外,別有一番灑然。
“到底是你們家,自與旁處不同。”許氏點頭讚歎,又向李氏笑:“我這麽個俗人,可別叫你這狀元府邸蒙了塵才是。”
這是恭維陳浚春闈高中,李氏聽了自是歡喜,二人分賓主落座,略敘幾句寒溫,許氏便將帕子掩唇,左右四顧。
李氏早知其意,淡然一笑,抬手揮退眾婢仆,楊媽媽也帶著永成侯府的丫鬟婆子,退去了外頭。
一時間,房中隻剩下兩個前妯娌,相對而坐。
乍寒又暖的天氣,涼風吹透,最叫人愁腸百結。
不過,京城這幾日卻頗熱鬧,原因無他,卻是桂榜張榜,引來滿城矚目。
京城百姓自來善忘,見此丟彼,那張榜告示一出,他們便將不久前長公主府諸般熱鬧事,盡皆忘卻。
陳浚不負眾望,桂榜高中第十七名,陳劭並李氏大喜,那報喜的來一撥兒便賞一撥兒,一兩銀子的紅封兒,至少撒出去三五十,引得那報喜的幾乎踏破門檻。
其後,李氏更是素手一揮,府中仆役不論高低,俱加賞三個月例銀,當即發放,直是闔府歡騰,陳瀅坐在房裏,都覺得那屋梁震下灰來。
放榜次日鹿鳴宴,陳浚一襲長衫、俊顏如畫,直似明珠美玉,耀及全場,更有國公府四老爺陳勵亦同登桂榜,叔侄同堂,一個豐神如玉、一個翩翩公子,實可謂雙俊並立,若唱在那戲文裏,便是一出《喜相逢》。
正所謂好事成雙,不幾日,李氏又收到李珩來信,李恭此番亦高中舉人,名列前十,李氏一高興,又狠狠打賞了一波,那幾日,陳府下人們走路都打飄,說話就咧嘴,比過節還熱鬧。
陳瀅迴濟南的計劃,被無限期擱置。
陳浚來年還要參加春闈,這可是她的親哥哥,關係到整個陳家的未來,她自然不能丟下不管。
此外,陳漌的婚期也定在明年春,還有太子大婚亦在明年二月。王敏芝是陳瀅至交,這杯喜酒,她定是要去吃的,而王敏蓁的婚期,也在明年開春。
明年春天,還真是個成親的好時節,光是婚禮就有好幾場,陳瀅挑禮物挑得眼都花了。
除卻這些瑣事,女醫館已然開業,陳瀅一頭紮進去,便再顧不得其他。
這一日,陳瀅一早又去了女醫院,陳劭去衙門應卯,李氏清曉起床,見窗外天色昏昏,鉛雲垂簷,冷颼颼的風拂過來,滿階兒落葉堆積。
幾個紮羊角辮的小丫頭,穿著厚厚秋衣,青衫白裙,執帚散於園中掃葉,卻是掃了一停,又落一停,小丫頭便噘嘴,臉兒鼓得圓圓地,格外有趣。
李氏不免發笑,命人喚來羅媽媽道:“這幾個年紀也太小了,我瞧著都不及笤帚高,媽媽去外頭說說,挑大些的來做這差事,這些小的還是先調理著再用罷。”
羅媽媽忙應下,又陪笑道:“夫人就是心善,憐老惜幼的,這幾個小的別看幹活兒不行,平素可頑皮著,說也不聽,要打著才聽話。”
李氏正自挽發,便在鏡子裏笑看著她:“小孩子麽,可不就皮得很?浚兒小時候也不聽話,大幾歲就好了。”
一旁的紫綺呈上妝匣,裏頭擱著一副玉釵、兩枚點翠簪,外加四對耳墜,供李氏挑選,一麵亦笑:“夫人這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瞧誰都順眼,瞧什麽都歡喜。”
李氏與羅媽媽皆笑了,李氏便拿手點她的額尖兒:“我現在瞧你最順眼,說不得得好生賞一賞。”說著自匣中挑出一副金鑲玉梅花耳墜,笑道:“這個予你,免得你又當麵編排我討賞。”
紫綺哪裏敢收,紅著臉搖頭,李氏便強塞在她手裏,故意作惱:“我賞的,你且收著,再不收,我可惱了。”
紫綺隻得收了,磕頭謝恩,李氏擺擺手,叫綠雲繼續梳頭。
一時梳洗罷,用了飯,那廂青嵐便挑簾進來,麵上是很驚訝的神情,稟道:“夫人,永成侯府派人送帖兒來了。”
李氏愣住了。
自分宗後,兩家隻年節走禮、虛應個景兒,主子們卻從不曾見過麵,好端端地,他們遞帖兒作甚?
“送帖兒的是誰?”李氏問。
青嵐還是那種驚訝的神情,道:“迴夫人,是楊媽媽親送來的。”
羅媽媽“喲”了一聲,李氏亦現訝色。
楊媽媽可是許氏臂膀,由她親送的帖兒,莫非有事?
李氏不敢再耽擱,提聲叫請,匆匆換件衣裳,便去了前頭花廳。
楊媽媽早候在門外,遠遠見了李氏一行,忙搶步見禮,口中隻稱:“奴婢來得唐突了,陳夫人莫見怪。”
李氏笑著擺手:“你是稀客,難得來一趟,快進屋說話。”
正自笑語,忽覺麵上一涼,她將手拭了拭,旁邊紫綺便輕聲道:“夫人,下雨了。”
“這雨倒是說下就下。”李氏笑道,招唿楊媽媽進屋,請她坐在腳凳上,又命人上茶,楊媽媽再三不肯,李氏方才罷了。
待坐定了,楊媽媽又起身,雙手呈上拜帖,陪笑道:“我們夫人說了,好些日子沒見,十分想念,今兒下晌想過府拜望。”
李氏沒說話,拿起帖子看一眼,確實是許氏親筆所書,也確實是要下晌過府。
她凝眉想了想,心下有數,麵上的笑容很是溫婉:“你迴去告訴你們夫人,就說我知道了。我也挺掛念她了,她來了,我必掃榻相迎。”
楊媽媽一塊大石落地,忙笑著謝幾句,心下覺著,這位從前的二夫人,委實是個利落性子,比他們家夫人可要強幾分。
到得下晌,許氏果然輕車簡從,悄然而來,李氏親迎至門口,當年的妯娌、如今的兩府夫人,甫一見麵,許氏便紅了眼圈兒。
正所謂物是人非,又所謂何必當初,而今迴首,越發叫人不堪。
李氏倒沒她那些情緒,含笑延她入內,許氏掃眼看去,見是極闊朗的一間屋兒,陳設素雅、布局簡致,舉目唯覺書頁漫卷桐葉落,側耳但聞細雨點數芭蕉聲,清靜之外,別有一番灑然。
“到底是你們家,自與旁處不同。”許氏點頭讚歎,又向李氏笑:“我這麽個俗人,可別叫你這狀元府邸蒙了塵才是。”
這是恭維陳浚春闈高中,李氏聽了自是歡喜,二人分賓主落座,略敘幾句寒溫,許氏便將帕子掩唇,左右四顧。
李氏早知其意,淡然一笑,抬手揮退眾婢仆,楊媽媽也帶著永成侯府的丫鬟婆子,退去了外頭。
一時間,房中隻剩下兩個前妯娌,相對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