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視觀眾都很現實的。


    他們不像那些香港影評人,對待電影和電視充滿了探索和感知,他們看重的就是眼前,就是自身利益。


    在他們看來,tvb花這麽大血本,又是派發獎品,又是搞大抽獎,還讓“年老色衰”的“僵屍道長”林正英為新劇站台,如此賣力吆喝,又怎麽會輸給亞視。


    這些現實的人占大多數,如果說香港有700萬人口,那麽有一大半也就是三百多萬人認為這次tvb還是會戰勝亞視---因為這個他們已經習慣了。


    亞視對於他們來說,隻是tvb這道大餐之中的佐料---佐料又怎麽能當主餐食?


    可是隨著亞視和tvb兩部戲的連續播出,這些大多數人詫異了,驚愕了,到最後目瞪口呆。


    正如那些影評人所料,隨著兩部戲故事劇情的展開,從故事內容上,高下立判。


    《我和僵屍有個約會》靠著精彩的故事劇情,引人入勝的故事橋段,收視率節節攀升,很快就和tvb的《僵屍道長》持平。


    與此同時,等到劉德鏵和周星池兩位大咖客串劇集播出的時候,整個香港爆炸了---亞視這部戲的收視率,爆炸了!


    收視率達到了多少?


    當晚收視率最高達到了驚人的62點!


    這是個什麽概念?


    全香港七百萬人,一個點數六萬五千人---也就是說當天晚上有400多萬人觀看這部戲!


    而在香港電視史上,收視率最高的劇集則是當年tvb拍攝鄭少秋主演的《楚留香》,可以用萬人空巷來形容---可即使這樣,按照現在的收視率來計算,也不過才55點。


    可以說,如今亞視靠著《我和僵屍有個約會》這部戲,一集封神,創造了香港有史以來最高收視紀錄。


    當然,在這裏劉德鏵和周星池兩位大咖“功不可沒”,畢竟沒有他們的客串加盟,就不可能吸引這麽多觀眾觀看這部戲。


    準確地說,四百萬香港觀眾之所以會在今晚看這部戲,目的就是要看華仔和星爺在電視上重現的巨星風采。


    這是一種情懷,這是一種懷念。


    猶如前世那句“我欠星爺一張票。”


    ……


    亞視《我和僵屍有個約會》靠著兩位天王大咖華仔和星爺的收視率大爆發,直接實現了“彎道超車”,在後續的收視上,穩穩地壓在了tvb頭上。


    尤其在過年的時候,亞視高層更是破天荒地舉辦了一次“勝利嘉年華”,祝賀亞視大豐收---廣告費收入破三億。


    當然,為此公司也為各位職員和藝人準備了新年大紅包,至於紅包裏麵包多少,就看眾人的職位級別和造化了。


    ……


    作為亞視這次“鹹魚翻身”,“力挽狂瀾”的幕後巨人,宋誌超過年的時候也沒怎麽閑著。


    因為宋誌超知道,亞視“積弱已久”,不是單憑一部戲就能完全翻身的。


    為此,宋誌超絞盡腦汁,把前世那些可能收視率爆炸的香港電視劇過濾了一遍,從中挑選出《金枝欲孽》,《男親女愛》,《創世紀》,《溏心風暴》等劇集。


    然後又集合全亞視的編劇人才,按照宋誌超列出來的故事大綱,埋頭創作這幾部劇集。


    可以說,在宋誌超挑選的這些劇集中,《金枝欲孽》屬於未來大熱的古裝“宮鬥劇”;《男親女愛》屬於香港擅長的時裝輕喜劇;《創世紀》則屬於香港人最喜歡的豪門“商戰劇”;至於《溏心風暴》則是無敵“師奶劇”。


    宋誌超為了亞視能夠越來越好,為了亞視能夠持續紅火,也算是拚了命。


    對於那些被宋誌超集結起來的亞視編劇來說,他們倒是聽說過現在亞視熱播劇集《我和僵屍有個約會》的故事來源於宋誌超的劇本構思---可是從心裏麵,他們覺得那是宋誌超撞大運,故事是他無意中想出來的。


    畢竟術業有專攻,宋誌超又不是正兒八經的編劇,劇作家。


    因此,當宋誌超把自己構思好的劇本大綱丟給他們,讓他們補充豐滿的時候,他們對宋誌超這個“門外漢”是鄙夷的,是蔑視的。


    不要以為有錢就了不起,連才華都能買到。


    他們這些編劇也是有高傲人格的。


    可是等他們看完那些故事大綱之後,那份高傲人格立馬就被丟在了地上。


    簡單地說,他們自認的“才華”,被宋誌超丟來的劇本大綱“啪啪”打臉---尼瑪,寫得太好了,太精彩了!


    一個人怎能想出如此匪夷所思的故事?


    還不是一個,而是一口氣四五個!


    這就絕了!


    此刻,在眾人心目中,對宋誌超的那絲鄙夷,那絲輕蔑,化作無比敬佩的滔滔江江水,連綿不絕。


    ……


    就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亞視在宋誌超暗中扶持下,起死迴生。


    與此同時,有些人卻對此充滿了嫉恨。


    在他們看來,宋誌超不應該這樣走運的,亞視也不該這樣鹹魚翻身的。


    這一切都太不可思議了。


    按照他們設定的路線,像宋誌超這樣總是做出奇跡的“怪胎”,必須死!


    香港容不下太多的天才,何況還是個大陸仔!


    ……


    香港在1986年的時候,拍攝過一部商戰電視劇,名字叫《赤腳紳士》。


    這部戲的主演是歌手呂方,還有當時的一線花旦周海媚。故事大致情節就是“窮小子抱得美人歸”,從一個連鞋都穿不起,為了拉黃包車吃不起飯,隻能猛灌自來水的窮仔,變成了商業大亨,繼而成為香港赫赫有名的“太平紳士”。


    很多內地人對於“太平紳士”這個詞匯都來自於這部戲,知道這個“官職”很厲害。


    實際上,在香港太平紳士在香港民間的權力真的很大。


    太平紳士最為人熟悉的工作是巡視監獄,接受和跟進囚犯投訴。港產監獄片有個經典橋段就是太平紳士來訪監獄,監獄管理人員就會集合囚犯,並說“太平紳士巡倉(監倉),有咩(有什麽)要求投訴?”


    除此之外,在香港很早的時候,主要是五六十年代,太平紳士甚至還有審訊辦案的權力。


    比如說,由香港老牌明星鄭則仕和呂良偉主演的香港傳記電影《四大家族》,在這部戲裏麵,太平紳士的權勢就很大---隻要他們願意可以隨時將任何看不順眼的家夥丟進監獄,期間還不能保釋;與此同時,他們也可以很輕鬆從監獄中撈人,名義是有“太平紳士作保”。


    總地來說,在香港能當上太平紳士的人財雄勢大,人脈很廣,再加上這些合法權力,在香港那個特殊時代簡直可以一手遮天。


    即使現在,香港步入新時代,太平紳士不再像五六十年代那樣權力極大,卻依然有著讓人敬畏的地位;因此,很多時候一些像香港監獄,還有教育署等政府機構,很是害怕這些太平紳士---每次太平紳士探訪都會全員出動,簡直跟戲詞中“八案巡撫”那樣威風。


    在現實中,香港的太平紳士製度已經持續了一百多年,其中華人獲得這個頭銜的卻是不多,粗略算下來一共也才三十八人。


    也就是說在這一百六十多年內,一共隻有三十八個華人獲得過“太平紳士”這樣的殊榮。


    因此,每次這個“太平紳士”的殊榮一出來,競爭就會異常激烈。


    而作為香港宋氏集團掌舵人,香港電影集團的扛把子,剛剛處理完亞視業務的宋誌超怎麽也沒想到,在年終的時候會突然被中華總商會,以及香港慈善總會聯名提名為“太平紳士”候選人---並且還是“唯一”候選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轉重生199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镔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镔鐵並收藏逆轉重生199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