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6 章


    其實, 關於夏長川的工作,戴譽之前多少有過一些猜測。


    他在一年級研究飛機結構氣動彈性問題的時候, 夏長川曾幫他收集過一些外國飛機的性能資料。


    那會兒他就猜測對方可能是在航空航天領域某單位工作的, 沒想到兜兜轉轉幾年以後,他們二人居然能成為同事。


    不過,他們氣動所情報科的名字隻是聽起來唬人, 其實與真正神秘的情報機構完全是兩碼事。


    畢竟沒有哪個秘密機構會真的大喇喇地給自己取名叫情報科……


    氣動所情報科做的並不是特工間諜的工作, 而是對外國的技術資料進行翻譯和匯編。


    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各大工廠和研究單位都有自己的情報部門, 作用就是及時關注國內外的最新行業動態。


    然而, 能在這會兒負責技術情報工作的, 不但要求技術過硬, 而且政治也必須過硬。


    夏二哥能在這樣的科研單位裏坐穩情報科長的位子, 確實很牛逼了!


    吃過午飯, 戴譽隨著夏長川在大院裏溜達消食。


    “你運氣還不錯,氣動三部算是研究部門裏比較受重視的,因為研究方向的原因, 所裏很多資源會向那邊傾斜。”夏長川問, “你來了幾天了, 老秦給你指派任務了嗎?”


    “昨天剛來的。”戴譽尋思風力發動機也不是啥保密項目, 便點頭道, “昨天下午就給了我一個風力機的項目。”


    夏長川沒忍住咧嘴笑了一下:“這個老秦啥都好,就是太麵了。你們部裏本來人手就不多, 他還總接一些亂七八糟的項目迴去, 搞的手下人怨聲載道。”


    “我們秦部長應該很得領導喜歡, 哈哈。”


    比如他剛接手的風力機項目,弄迴來又不用部長親自做。不但能給手下研究員找點項目, 還能給所領導分憂,何樂而不為呢。


    夏長川一怔,琢磨了一會兒讚同道:“所長確實很器重他。”


    兩人在大院裏轉了轉,夏長川介紹道:“你剛來報到就能拿到項目,已經很不錯了。前幾年的畢業生,到了實驗室得先實習幾個月。我聽說上個禮拜有個新來的畢業生,被分去了技改處,那就屬於進了管理部門了,以後基本碰不到什麽核心課題。”


    所以戴譽這樣算是非常幸運的。


    見周圍沒有別人,戴譽小聲向他打聽:“二哥,我們學校那邊運動還挺多的,但是咱們所裏好像沒有這方麵的跡象啊?”


    “咱們所的革委會成員由軍代表,領導幹部和群眾代表組成。主持工作的常務委員仍是所裏的領導,但是軍代表是由……”夏長川比出一個大拇指晃了晃,“指派的。”


    戴譽了然點頭。


    看來他撿了這個漏,還真是占了大便宜了。


    *


    下午迴了辦公室,戴譽與農機院的聯絡員聯係了一下,對方讓他去南郊五星公社的農用機械廠見麵。


    正琢磨著讓他去農機廠的用意,黃軒就端著一罐頭瓶的茶水從對麵實驗室晃悠了迴來。


    見他哼著小調似乎心情不錯,鄭玉嬋好奇問:“黃工,你今天心情怎麽這麽好?結題報告交上去了?”


    “哈哈,吃午飯前交給部長了。”黃軒滋溜了一口熱茶,舒坦地癱進椅子裏。


    “啊,那你可以休息一段時間了,真好呀!”鄭玉嬋露出兩個酒窩,語氣真誠。


    “咱們部裏的工作向來是無縫銜接的,我也就能清閑一兩天吧。”黃軒不甚在意地擺擺手,故作無奈道,“部長那邊還有好幾個剛立項的課題等著人去認領呢。”


    話落,他扭頭將視線落到戴譽身上,笑著問:“小戴,聽說部長剛給了你一個風力發動機的項目?你怎麽不跟部長爭取一下,跟個飛行器的項目呢?”


    又吸溜了一口茶水。


    “我不是剛來嘛,不知道咱們還可以跟部長討價還價,哈哈。”戴譽玩笑道,“黃工,要是再有類似的事,你下次早點提醒我啊!”


    黃軒煞有介事地頷首,而後歎道:“你這個風力機的項目可是不好做,不但得跟農機院聯係,沒準兒還得往農村和工廠跑,騎個自行車在城鄉往返可是夠你受的嘍!”


    戴譽像是沒聽出他話裏的幸災樂禍,笑眯眯道:“沒事,我經常跟農民和工人階級打交道,雖然騎自行車確實會累一點,但是工作嘛,總是要有人做的。”


    “嗬嗬,京大高材生的思想覺悟就是不一樣。”


    兩人不鹹不淡地你來我往了幾句,不待他們繼續虛與委蛇,秦部長便夾著資料進了辦公室。


    經過戴譽辦公桌時,他隨口問道:“小戴,昨天給你的那個風力機的項目有進展了沒有?剛才所長可是又問了。”


    “我已經跟農機院那邊聯係了,一會兒就去看看風輪的樣機。不過,”戴譽皺著眉說,“那位小李聯絡員讓我去五星公社的農機廠見麵。”


    秦部長嗯了一聲:“那個工廠也許是他們風輪的定點生產企業,直接去廠裏,你還能帶個樣機迴來做個風洞試驗。”


    他看了看戴譽那張年輕的臉,又有些不放心道:“五星公社在南郊呢,你自己去農機廠能行嗎?要不我再叫個人跟你一起去。”


    視線開始在辦公室的眾人身上睃巡。


    大家趕緊低頭忙碌,有兩個甚至直接起身去了對麵實驗室,可見這個任務是有多不招人待見了。


    眼見秦部長看向還在傻樂嗬的鄭玉嬋,戴譽忙接話道:“部長,其實我自己去就行。”


    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


    “不過,”戴譽又話鋒一轉說,“您要是實在不放心,要不就麻煩黃工陪我跑一趟吧?聽說黃工剛交了結題報告,跟我出去兜兜風也挺好,省得總在辦公室裏悶著。”


    黃軒:“……”


    秦部長:“小黃,你這邊有問題沒有?”


    黃軒張了張嘴想拒絕,不過最後還是沒能說出反對的話,憋屈地點了頭。


    “行,那你們一起去看看,注意安全。”秦部長交代完就背著手走了。


    見人走遠,鄭玉嬋頗為同情地看向黃軒,壓低身子小聲說:“黃工,你要是不想去就跟部長說啊!他很好說話的,可以討價還價!”


    黃軒:“……”


    這個小鄭,在業務上倒是挺機靈的,可惜每次碰上辦公室裏的事都愣頭愣腦的。


    不情不願地跟著戴譽走出辦公樓,黃軒抬腳就要去車棚推自行車。


    戴譽一把拉住他,笑道:“咱今天不騎自行車了,坐公共汽車去。”


    “去紅星公社根本沒有直達的車,下車得走好遠的路,還不如騎自行車。”黃軒反駁。


    “咱們先在研究所門口坐車去西直門,那邊有好幾趟去南郊的長途車。”戴譽拉著他往門口走,“我之前去過幾次紅星農機廠,對那邊的路熟悉得很。”


    一邊拉著人走,他一邊笑道:“騎車去得走好幾個小時,這種累活我哪能叫上你啊!那不是得罪人嘛,哈哈!你跟我坐車去溜達溜達,不比在辦公室喝茶有意思。”


    聽了他的解釋,黃軒心裏稍稍舒服了一點,卻仍是嘴硬道:“騎自行車也沒什麽,我每天上下班得騎一個多小時呢,早練出來了。”


    ……


    暈乎乎地下了公共汽車以後,黃軒再次後悔沒有拒絕秦部長。


    長途車快把他顛吐了!


    “黃工,你沒事吧?”


    “沒事,走!”黃軒不想在新人麵前丟了麵子,強打起精神往工廠的方向走。


    兩人剛走到農機廠大門口,就有個青年從收發室鑽了出來。


    “你們是氣動所的同誌嗎?”


    戴譽趕緊過去跟他握手:“你是小李聯絡員吧?我是戴譽,這位是我們所的副研究員黃軒。”


    雙方寒暄一陣後,黃軒率先問道:“怎麽不安排在你們研究院見麵呢?這裏也太偏了。”


    小李聯絡員歎道:“我們院負責這個項目的研究員目前都在農機廠勞動呢!”


    黃軒被嚇了一跳,低聲問:“他們被下……”


    不等他說完,小李就擺手:“沒有沒有!院革委會最近在動員研究人員理論聯係實際,到工人中去,投身於偉大的實踐。”


    戴譽amp;黃軒:“……”


    小李帶著他們去車間看風力發動機的樣機。


    不過,還剛到門口就被人攔在了外麵。


    一個穿著工裝帶著紅袖箍的年輕工人看向戴譽二人問:“你們就是那個什麽研究所的人?”


    戴譽點頭。


    “你們走吧,不用你們了!”


    小李急道:“王師傅,兩位專家剛來,您怎麽就把人往外攆呢!沒有氣動特性測定,你們的風力機是不能正式投產的!”


    “我們都是按照圖紙生產的,測不測的能有啥要緊!”王師傅斜眼瞟向戴譽二人,嗤笑道,“再說,我們可用不起這樣的大專家!這份請求進行氣動特性測定的報告已經提交上去兩個月了,卻直到今天才來人,果然都是資產階級‘權威’!”


    黃軒覺得自己今天實在是倒黴,不但一路暈車,到了地方還要被人扣上資產階級權威的帽子。


    他急道:“你這人怎麽亂給人扣帽子呢!我們所是搞航空項目的,你們這種風力機本就不在我們的業務範圍內,要不是為了與兄弟單位互幫互助,誰會大老遠的跑過來!”


    “我不管你們是搞什麽項目的,既然應承下來了,為啥說話不算話?”王師傅氣道,“我們的工人們正在積極想辦法用自然風進行測定,不用你們的風洞照樣能行!”


    戴譽安撫住還要上前理論的黃軒,對王師傅嚴肅道:“這位王同誌,請問,你覺得是我國航空事業的發展更要緊,還是你們廠風力機的測試更要緊?”


    王師傅撇了撇嘴,懶得迴答。


    “我是昨天才入職氣動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員,在此之前我一直在工廠工作,而且前兩年還跟你們廠合作過水錘泵的項目,你們廠現在生產的那兩款水錘泵就是由我設計的。”


    王師傅懷疑地問:“真的?”


    “當然是真的,你們廠的柳工和王工我都認識。”戴譽語氣稍稍和緩道,“我昨天剛入職氣動所第一天,就接到了你們廠這個風力發動機的項目。你說這說明啥?”


    王師傅哪知道這說明啥,抱臂站在那裏,想看他能說出什麽來。


    “這說明我們研究所的人力資源極度緊張,才一直沒能分出精力來接手你們的項目。我這個新兵剛一上崗,所裏就把你們廠的任務交給了我。”


    黃軒與他一唱一和道:“對,我們所已經連續兩年沒有招收新人了,還是那些老人,但是項目卻越來越多,根本忙不過來。”


    戴譽指著黃軒那張因為暈車而略顯蒼白的臉:“你看我們黃工,已經在實驗室沒日沒夜地攻堅航空項目好幾天了。今天剛交了結題報告,根本沒來得及休息,就主動跟我跑到你們廠看樣機。”


    黃軒:“……”


    倒也沒那麽誇張。


    發現王師傅似乎有些動搖了,戴譽從上衣口袋裏掏出工作證遞過去:“你看看吧,這是我昨天剛拿到手的工作證,還沒捂熱乎呢。你們的風力機是我上班以後接到的第一個項目,要是讓我就這樣空手迴去了,我怎麽跟領導交代?從昨天下午接到這個項目到現在,我們所的領導已經問過兩次項目進展了!”


    拿著工作證看了看,確定是昨天才簽發的後,王師傅背過身,氣哼哼道:“跟上吧。”


    戴譽與黃軒對視一眼,跟著他進車間。


    黃軒輕嗤道:“明明是來幫忙的,弄得咱們好像上趕著求他似的!”


    小李聯絡員拉了拉他的手臂,給他通風報信:“這個王師傅是他們廠革委會的革命工人代表,在廠裏很有話語權的,連廠長都得給他麵子。”


    進車間的路上,戴譽才稍稍縷清這個項目裏複雜的關係。


    風力發動機的圖紙是農機院提供的,產品由五星農機廠負責生產。但是在產品正式投產前,這個風力機風輪的樣品要送到空氣動力研究所做氣動特性測定。


    戴譽在心裏歎口氣,也不怪人家生氣。


    廠裏的產品還等著投產呢,卻被他們研究所耽擱了兩個月。得虧現在是計劃經濟,要是在市場經濟時代,一直這麽拖著甚至有可能把一個小廠拖垮了。


    不過,這事也不能全怪在氣動所身上,畢竟農機項目並不是他們的業務,這次完全就是看在兄弟單位的麵子上義務勞動的。


    按照戴譽的想法,既然所裏沒有人手弄這個項目就趁早跟人家說清楚嘛,何必一直這樣拖著!


    王師傅將他們帶進車間,指著一個角落說:“那個是我們早就準備好的樣機,還有一個模型是按照農機院研究員的要求生產的。”


    戴譽二人上前查看。


    黃軒點頭道:“把這個模型帶迴去做風洞試驗就行了。”


    “你們廠除了這個型號的風力機,以後還計劃生產別的型號嗎?”戴譽問。


    “這個是高速風力發動機的風輪,農機院的研究員目前正在研究一款低速風力機的風輪。”王師傅不滿道,“要不是你們研究所裏一直磨磨蹭蹭的,高速風輪早就投產了。”


    戴譽沒理會他的後半句話,而是問:“你們不是在嚐試用自然風測定風輪的氣動特性嗎?現在出成果了嗎?”


    “快了。”王師傅含糊答。


    “那就好。”戴譽點點頭,“你們要是能自己用自然風測定氣動特性,以後就不用非得找到我們氣動所做風洞試驗了。”


    “你是什麽意思?”王師傅瞪眼問,“下次要是再想做試驗就不能找你們了唄?”


    黃軒接話道:“可以找,但是能否受理是由領導決定的,我倆說的不算。”


    王師傅猶豫了一會兒,將他們帶到一處傾斜角度很大的軌道前。


    “農機院的研究員說用這個可以測,就是在風輪的中心安裝一個輪軸,然後放到這上麵滾動,再通過一個什麽什麽公式進行測定。”


    黃軒:“動力平衡方程式。”


    “對對,就是這個。”


    戴譽瞅了瞅那個軌道的高度,皺眉道:“想用這個設備做試驗,要求斜麵的最低點必須大於風輪半徑。做一些小型風輪的測定還行,你們要生產的那個高速風力機的風輪,肯定用不了這個。”


    王師傅點頭:“模型還能湊合,樣機不行。”所以他們現在還沒得出測定結果。


    “你們的這款風輪有沒有已經安裝在塔架上的?”戴譽想了想問。


    “有啊。在我們公社水電站旁邊安裝了一個,但是還沒正式使用呢。”


    “那行,我們先帶著模型機迴去做個風洞試驗,盡快出個結論。”戴譽停頓片刻,又道,“我倒是想到一個能用自然風測定的辦法,不過還得完善一下。今天是禮拜二,禮拜五我過來送報告,到時候咱們一起去水電站那邊試驗一下用自然風測定。”


    聞言,王師傅的臉上總算露出了一點笑模樣,親自將他們送出了農機廠。


    迴到研究所以後,兩人將模型抬進實驗室就下了班。


    戴譽看了眼手表,騎著自行車直接奔向電話局。


    *


    濱江機械廠家屬院。


    戴母和戴奶奶坐在自家院子裏,與一眾嬸子大娘們拉呱,戴奶奶第不知多少次炫耀起她去北京搞大串聯的經曆。


    “哇,我家戴譽還帶我去走了一遍他當年參加國慶遊行的路線呐!老氣派敞亮了!我雖然是小腳,但是也從頭走到了尾!”戴奶奶驕傲道,“我家戴譽還給我在城樓那裏照了好幾張彩色相片呐!”


    說著就要迴屋再次拿出她珍藏的影集給大家看。


    不過,不等她起身站穩,戴家的院門就被人推開了。


    街道辦的王主任走了進來,對著站在門口的戴奶奶笑道:“大娘,你家戴譽又來長途電話了,讓你們半個小時以後去街道那邊等著通話,我特意跑來跟你們說一聲。”


    戴奶奶先是一喜,後又擔憂道:“這個月還沒到日子呢,他怎麽這麽早就來電話啦?不會是出啥事了吧?”


    王主任安慰道:“聽他在電話裏的語氣挺輕快的,應該是好事。”


    戴奶奶不放心,這會兒也沒心思跟鄰裏們拉呱了,拉著兒媳婦就要去街道辦等電話。


    半小時以後,戴奶奶接到了小孫子的電話,果然如王主任所說,是有大好事!


    戴譽跟她匯報了自己已經去研究所工作的事。


    “哦哦,去了空氣動力研究所啊?”戴奶奶大聲重複一遍,讓辦公室裏的人都能聽清,“那你現在就是科學家了吧?”


    戴譽笑道:“還不算科學家,隻是科學家預備役,哈哈。”


    戴奶奶卻不聽他說了些什麽,自顧自地大聲喊道:“哦哦,是科學家啊!科學家好!咱家出了一個科學家,真是太光榮啦!”


    心知這老太太愛炫耀的老毛病又犯了,戴譽將聽筒拿遠一些,等她喊完了,才切入今天的正題:“奶,我跟夏露打算這個禮拜六去領結婚證了!”


    戴奶奶還沉浸在孫子當了科學家的喜悅中,一時沒能及時給出迴應,隔了幾秒才提高聲音問:“你說啥?”


    一直將耳朵貼在話筒背麵的戴母,已經聽清了兒子說的話,忙大聲重複道:“咱家戴譽要跟夏廠長的閨女領證結婚啦!”


    謔,她這一喊不要緊,辦公室裏的人全看了過來。


    早聽說老戴家的二小子跟夏廠長的閨女搞對象了,可是這些年一直沒什麽動靜,他們還以為黃了呢,沒想到人家不聲不響的都要領證了!


    “那你們領了結婚證,迴來辦婚禮不?”戴母搶過電話,急急地問。


    “恐怕不行了,我倆剛到單位報到,總不能剛上班就請假。”


    “那你婚禮怎麽操持啊?北京那邊又沒有咱家的人!”


    “現在都流行辦革命婚禮了,一切從簡!”戴譽解釋,“你們要是實在想讓我迴去辦婚禮,就隻能等到過年了。如果過年能迴去,我們就在家補辦一個。”


    “哦哦,革命婚禮是吧,那就按照你們的意思來吧。”戴母雖然不知道啥是革命婚禮,但是聽兒子的準沒錯。


    “我打電話,還有個別的事。”戴譽琢磨了一會兒說,“我們在這邊結婚,雖然雙方父母都不能出席婚禮,但到底是咱老戴家娶媳婦,咱總不能就這麽含含糊糊地把夏廠長的閨女娶進門吧?”


    戴母秒懂,保證道:“你放心,彩禮啥的我們早就準備好了,明天我和你爸還有你奶,就親自帶著彩禮去一趟夏廠長家提親,把該走的程序都走了!”


    戴奶奶背對著眾人,捂著嘴對著話筒用氣聲說:“我準備給小夏包六百塊的彩禮呢!你爸媽那邊再另算!”


    這六百塊還是從這些年小孫子給她的零花錢裏,一點點攢下來的。


    這會兒拿出來給孫子娶媳婦她一點也不心疼!


    戴譽嗬嗬笑:“行,您先幫我墊上吧,迴頭我再補給您!”


    掛了電話,婆媳倆一邊攙扶著往家走,一邊商量著去夏廠長家要送什麽禮,彩禮錢除了戴奶奶那六百塊,他們再包多少合適。


    兩人一路上都歡天喜地的,比過年吃肉還高興!


    然而,另一邊,被戴家婆媳惦記著的夏廠長家裏,此時的氣氛卻並不美妙。


    何婕在家裏樓上樓下地轉悠,但凡有點享樂主義嫌疑的裝飾品都被她撤了下去。


    摟著小閨女坐在沙發上,夏啟航無奈道:“這屋裏除了幾盆蘭花是咱們的,從房子到家具都是廠裏的財產,沒有任何出格的地方,你怕啥?”


    “還是小心點好。”何婕歎道,“趙廠長家不就是因為屋裏的擺設過於奢侈享樂,才被人揪住了小辮子嘛!”


    “你快別胡亂聯想了!他被調查的事,跟屋裏的擺設根本沒關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零年代大廠子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鹿子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鹿子草並收藏六零年代大廠子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