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前往文華殿
大明:我,朱允熥,開局救活大哥 作者:炸魚薯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允熥看到大哥離開了坤寧宮,順便拿了兩把小雨傘,立刻追了過去,不知道為什麽要帶傘,要有備無患嘛。
想起古代的人淋過雨,那麽對於身體不好的來說,一定會感冒的,這就是所謂的風寒,還真是這樣,當時的中藥能不能治療風寒很難說,畢竟曆史上的朱標是死於風寒的。
懷疑這個時代的醫療水平有多糟糕?太醫院的禦醫,城鎮中的坐館醫,還是鄉野之中的遊醫,他們的醫術是否有很大的提高嗎?
現在有了大蒜素,不能因此掉以輕心,想到野史上的朱雄英死於天花的說法,讓他感到後怕,不過有應對的方法,就是提前接種牛痘疫苗。
不過在哪裏找得了天花的牛,要是可以找到它,就可以製作牛痘疫苗,給大哥接種一下,也給自已接種,哪像現代人早就接種很多疫苗。
朱允熥悄悄地跟在朱雄英身後,開口說道:“大哥,我來了。”
“熥弟,你還真來了,可是你帶兩把傘做甚?你看那麽大太陽,不見得會下雨的啊。”朱雄英笑著說道。
朱允熥有所準備地說道:“大哥,天有不測風雲,有備無患嘛。”
朱允熥自小從來沒有出過坤寧宮,根據記憶裏就是這樣,所以作為靈魂穿越者,自然好奇,這應天府的皇宮到底是什麽樣子的,作為前世的自己,還是南京人,曾經去過明代故宮遊玩過,知道那段建文帝朱允炆縱火燒了皇宮,導致幾處宮殿被毀的曆史,而如今迴到從前,更得出去看看。
前世的自己來這裏隻是作為遊客,今生成了朱允熥,還跟大哥一起住在坤寧宮裏,真是有趣啊。
感到好笑至極,成了皇親國戚,要是大哥永遠安然無恙,奶奶和父親也是同樣的話,那麽作為朱允熥的自己,應該可以輕鬆地享受榮華富貴,妥妥地躺贏啊。
兄弟倆手牽手,一起前往文華殿裏去,總算到了,來到了裏麵。
朱雄英笑著說道:“你第一次跟我出門。”
“因為我想跟著大哥啊。”朱允熥認真地說道。
朱雄英牽著朱允熥的小手,一邊走一邊說:“熥弟,你和我坐在一起吧,你不是想陪我嗎?那就滿足你。”
“多謝大哥,我愛你。”朱允熥跟著走,一臉地嬌羞地說道。
朱允熥跟著朱雄英走著,朱雄英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來,朱允熥跟著坐在一起。
“大哥,這裏隻有你和我,不是有很多人嗎?”朱允熥看著周圍空空蕩蕩的,隻有一排排的矮書桌和墊子。
朱雄英馬上說道:“那是我們來著早了一點,還有一會他們就要來了。”
文華殿作為皇子皇孫學習的地方,朱允熥很有興趣,好奇大哥他們學的不會是那種四書五經吧。
雖然前世的自已學過,覺得儒學當中變味的很多,像是程朱理學,完全不認同它,把真正的儒學歪曲成這樣,還能是什麽儒學,分明就是儒教。
對公羊學說,還有陽明心學很有興趣的,起碼還算像樣,隻是變味的儒學和腐朽的八股文,這兩樣東西完全就是腐化的土壤,讓所有的學子因為它,思想變得僵化,一心隻讀聖賢書,兩耳不聞天下事,比如方孝孺和黃子澄那樣的儒臣,還有儒家皇帝朱允炆,他們就是所謂的建文三傻?
但不能怪他們,畢竟儒學隻能陶冶情操,並不能治國理政,不能發明創造,更不能保家衛國。
覺得獨尊儒術本身就是錯誤,再說了,還是諸子百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起碼術有專政,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總比外行人指導內行人還要好。
朱允熥盯著朱雄英的臉龐,說道:“大哥,能不能幫我認人嗎?隻有我一個認識你,其他別的不認識啊。”
“當然可以,他們都是我們的叔叔,有八叔朱梓,十叔朱楦,十一叔朱椿,十二叔朱柏,十三叔朱桂。”
朱允熥笑著說道:“原來他們是我們的叔叔啊。”
大哥,但你不知道,明代有二十八個藩王,這才到哪呢,你我將來管比自已還小的人叫聲叔叔呢。
都成了朱允熥,不過在意那種事情有什麽用?不在乎這種輩分,因為就算比自已小的,對靈魂穿越者來說,他們個個是可以是當先祖的存在。
朱雄英看著朱允熥一臉笑意的樣子,也跟著笑著說道:“是啊,等一會他們來了,大哥有機會給你介紹他們。”
“大哥,你今年八歲,那麽和你一樣大的叔叔有沒有啊?”朱允熥一臉玩味地說道。
朱雄英立刻迴道:“和我一樣大的,是十三叔朱桂。”
朱桂,和大哥一樣大啊,對我來說,不如我的大哥萬般好,朱桂現在才八歲,不過以後不好說。
一會兒,許多人都來了,看到朱雄英連忙問好,還注意到在朱雄英旁邊坐著小男孩,其中一個向朱雄英問道:“大侄子,這位是?”
說話的正是朱桂,看到小小的男孩,不過和大侄子八分像啊,應該也是大哥的兒子吧。
朱雄英開口說道:“他是我的同父同母的弟弟,他叫朱允熥,今年四歲。”
眾人很是吃驚,這麽小就跑來這裏?難不成大哥是什麽想的,不是要八歲才能入學,這也太早了吧。
朱允熥首先行禮,開口說道:“小侄拜見各位叔叔。”
眾人笑著說道:“小侄子好啊。”說完各各尋了自已的位置坐下來,朱允熥首先開口說道:“今天是哪位先生教啊。”
朱雄英立刻迴道:“今天的是李希顏先生,倒是見了他,就叫他李先生就是了。”
朱允熥知道曆史上的他,可是一名嚴師,連皇子都敢打,就是不聽話的學生,倒是個人物。
李希顏終於來了,朱允熥看到有的叔叔有點害怕的樣子,有點好笑哦,連大哥都不慌張,也不害怕。
李希顏走到自已的位置,掃了一眼,嗯,所有學生都在,不過多出了一個人,讓李希顏生了疑惑,難道是新的學生入學嗎?還是小男孩,長得像長孫殿下,他們應該是親兄弟吧。
朱雄英和各位叔叔首先執弟子禮,朱允熥也跟上執弟子禮。
都坐下來等待聽課,朱允熥看著眼前的李希顏,一位白發老頭,一身著儒袍,麵色嚴肅。
李希顏看到坐在朱雄英旁邊的小男孩,就向朱雄英問道:“長孫殿下,在你身邊的這位是?”
不等朱雄英開口說話,朱允熥站起來再次執弟子禮,開口說道:“學生朱允熥拜見李先生。”
李希顏猜到了,還真是兄弟,就接著問道:“允熥?原來是三孫殿下,可是長孫殿下請假看望的那位?”
朱允熥開口說道:“沒錯,大哥請假看望我,畢竟我不小心摔倒,磕著腦袋就昏過去了,但我今天來這裏,是來給大哥當伴讀的。”
李希顏聽到這番話,點頭說道:“長孫殿下關心三孫殿下,自然是應該的,真不愧是兄長的典範啊。”
朱允熥直接說道:“讓我們直接進入主題吧,我大哥每次在家讀書,我都在他身邊,看著他什麽讀書,什麽識字。”根據記憶裏的印象編排說道。
李希顏點頭說道:“好,今天就講論語,跟我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朱允熥已經坐下來,跟著大哥等人讀,心裏覺得這點沒有什麽,不過重複之前的事情。
李希顏講完了之後,眾人停止了讀書聲。
朱允熥站起身,開口說道:“學生允熥想問問李先生幾個問題。”
李希顏聽了就說道:“請問吧。”
“論語全書共有多少章,有多少篇,多少個子曰?”朱允熥一臉玩味地說道。
李希顏聽完就傻了眼,這是什麽問題,我從來沒有聽過論語到底有什麽章什麽地,不過三殿下敢這麽問,一定是有備而來的。
朱允熥看著李希顏懵逼的樣子,急忙地說道:“李先生不必驚訝,學生允熥倒是知道答案,論語全書共二十章,四百九十二篇,二百零一個子曰。”
李希顏一臉吃驚地說道:“三孫殿下,你是如何知道的?”
“因為大哥上學時,隻剩我一人在寢殿,那時候一直等大哥迴來,突然很想念大哥,就在大哥的書房裏坐坐,順手拿起論語,來計個數來打發時間,所以就知道答案。”朱允熥一臉玩味地說道。
眾人吃驚不已,除了朱雄英,一聽才明白,原來是因為熥弟一直等待自已,想念自已,所以才變得無聊了。
朱雄英不知道該說什麽,聽著熥弟所說的話,不知道是該苦還是該笑?就開始糾結起來,不知所措。
朱允熥看到大哥這副樣子就說道:“大哥,是我太依賴你了,所以我才會這樣,我的世界隻有你,你應該明白。”
朱雄英開口說道:“熥弟,大哥明白你對我的思念和依賴,大哥願意天天陪伴你,不讓你孤獨寂寞。”
想起古代的人淋過雨,那麽對於身體不好的來說,一定會感冒的,這就是所謂的風寒,還真是這樣,當時的中藥能不能治療風寒很難說,畢竟曆史上的朱標是死於風寒的。
懷疑這個時代的醫療水平有多糟糕?太醫院的禦醫,城鎮中的坐館醫,還是鄉野之中的遊醫,他們的醫術是否有很大的提高嗎?
現在有了大蒜素,不能因此掉以輕心,想到野史上的朱雄英死於天花的說法,讓他感到後怕,不過有應對的方法,就是提前接種牛痘疫苗。
不過在哪裏找得了天花的牛,要是可以找到它,就可以製作牛痘疫苗,給大哥接種一下,也給自已接種,哪像現代人早就接種很多疫苗。
朱允熥悄悄地跟在朱雄英身後,開口說道:“大哥,我來了。”
“熥弟,你還真來了,可是你帶兩把傘做甚?你看那麽大太陽,不見得會下雨的啊。”朱雄英笑著說道。
朱允熥有所準備地說道:“大哥,天有不測風雲,有備無患嘛。”
朱允熥自小從來沒有出過坤寧宮,根據記憶裏就是這樣,所以作為靈魂穿越者,自然好奇,這應天府的皇宮到底是什麽樣子的,作為前世的自己,還是南京人,曾經去過明代故宮遊玩過,知道那段建文帝朱允炆縱火燒了皇宮,導致幾處宮殿被毀的曆史,而如今迴到從前,更得出去看看。
前世的自己來這裏隻是作為遊客,今生成了朱允熥,還跟大哥一起住在坤寧宮裏,真是有趣啊。
感到好笑至極,成了皇親國戚,要是大哥永遠安然無恙,奶奶和父親也是同樣的話,那麽作為朱允熥的自己,應該可以輕鬆地享受榮華富貴,妥妥地躺贏啊。
兄弟倆手牽手,一起前往文華殿裏去,總算到了,來到了裏麵。
朱雄英笑著說道:“你第一次跟我出門。”
“因為我想跟著大哥啊。”朱允熥認真地說道。
朱雄英牽著朱允熥的小手,一邊走一邊說:“熥弟,你和我坐在一起吧,你不是想陪我嗎?那就滿足你。”
“多謝大哥,我愛你。”朱允熥跟著走,一臉地嬌羞地說道。
朱允熥跟著朱雄英走著,朱雄英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來,朱允熥跟著坐在一起。
“大哥,這裏隻有你和我,不是有很多人嗎?”朱允熥看著周圍空空蕩蕩的,隻有一排排的矮書桌和墊子。
朱雄英馬上說道:“那是我們來著早了一點,還有一會他們就要來了。”
文華殿作為皇子皇孫學習的地方,朱允熥很有興趣,好奇大哥他們學的不會是那種四書五經吧。
雖然前世的自已學過,覺得儒學當中變味的很多,像是程朱理學,完全不認同它,把真正的儒學歪曲成這樣,還能是什麽儒學,分明就是儒教。
對公羊學說,還有陽明心學很有興趣的,起碼還算像樣,隻是變味的儒學和腐朽的八股文,這兩樣東西完全就是腐化的土壤,讓所有的學子因為它,思想變得僵化,一心隻讀聖賢書,兩耳不聞天下事,比如方孝孺和黃子澄那樣的儒臣,還有儒家皇帝朱允炆,他們就是所謂的建文三傻?
但不能怪他們,畢竟儒學隻能陶冶情操,並不能治國理政,不能發明創造,更不能保家衛國。
覺得獨尊儒術本身就是錯誤,再說了,還是諸子百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起碼術有專政,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總比外行人指導內行人還要好。
朱允熥盯著朱雄英的臉龐,說道:“大哥,能不能幫我認人嗎?隻有我一個認識你,其他別的不認識啊。”
“當然可以,他們都是我們的叔叔,有八叔朱梓,十叔朱楦,十一叔朱椿,十二叔朱柏,十三叔朱桂。”
朱允熥笑著說道:“原來他們是我們的叔叔啊。”
大哥,但你不知道,明代有二十八個藩王,這才到哪呢,你我將來管比自已還小的人叫聲叔叔呢。
都成了朱允熥,不過在意那種事情有什麽用?不在乎這種輩分,因為就算比自已小的,對靈魂穿越者來說,他們個個是可以是當先祖的存在。
朱雄英看著朱允熥一臉笑意的樣子,也跟著笑著說道:“是啊,等一會他們來了,大哥有機會給你介紹他們。”
“大哥,你今年八歲,那麽和你一樣大的叔叔有沒有啊?”朱允熥一臉玩味地說道。
朱雄英立刻迴道:“和我一樣大的,是十三叔朱桂。”
朱桂,和大哥一樣大啊,對我來說,不如我的大哥萬般好,朱桂現在才八歲,不過以後不好說。
一會兒,許多人都來了,看到朱雄英連忙問好,還注意到在朱雄英旁邊坐著小男孩,其中一個向朱雄英問道:“大侄子,這位是?”
說話的正是朱桂,看到小小的男孩,不過和大侄子八分像啊,應該也是大哥的兒子吧。
朱雄英開口說道:“他是我的同父同母的弟弟,他叫朱允熥,今年四歲。”
眾人很是吃驚,這麽小就跑來這裏?難不成大哥是什麽想的,不是要八歲才能入學,這也太早了吧。
朱允熥首先行禮,開口說道:“小侄拜見各位叔叔。”
眾人笑著說道:“小侄子好啊。”說完各各尋了自已的位置坐下來,朱允熥首先開口說道:“今天是哪位先生教啊。”
朱雄英立刻迴道:“今天的是李希顏先生,倒是見了他,就叫他李先生就是了。”
朱允熥知道曆史上的他,可是一名嚴師,連皇子都敢打,就是不聽話的學生,倒是個人物。
李希顏終於來了,朱允熥看到有的叔叔有點害怕的樣子,有點好笑哦,連大哥都不慌張,也不害怕。
李希顏走到自已的位置,掃了一眼,嗯,所有學生都在,不過多出了一個人,讓李希顏生了疑惑,難道是新的學生入學嗎?還是小男孩,長得像長孫殿下,他們應該是親兄弟吧。
朱雄英和各位叔叔首先執弟子禮,朱允熥也跟上執弟子禮。
都坐下來等待聽課,朱允熥看著眼前的李希顏,一位白發老頭,一身著儒袍,麵色嚴肅。
李希顏看到坐在朱雄英旁邊的小男孩,就向朱雄英問道:“長孫殿下,在你身邊的這位是?”
不等朱雄英開口說話,朱允熥站起來再次執弟子禮,開口說道:“學生朱允熥拜見李先生。”
李希顏猜到了,還真是兄弟,就接著問道:“允熥?原來是三孫殿下,可是長孫殿下請假看望的那位?”
朱允熥開口說道:“沒錯,大哥請假看望我,畢竟我不小心摔倒,磕著腦袋就昏過去了,但我今天來這裏,是來給大哥當伴讀的。”
李希顏聽到這番話,點頭說道:“長孫殿下關心三孫殿下,自然是應該的,真不愧是兄長的典範啊。”
朱允熥直接說道:“讓我們直接進入主題吧,我大哥每次在家讀書,我都在他身邊,看著他什麽讀書,什麽識字。”根據記憶裏的印象編排說道。
李希顏點頭說道:“好,今天就講論語,跟我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朱允熥已經坐下來,跟著大哥等人讀,心裏覺得這點沒有什麽,不過重複之前的事情。
李希顏講完了之後,眾人停止了讀書聲。
朱允熥站起身,開口說道:“學生允熥想問問李先生幾個問題。”
李希顏聽了就說道:“請問吧。”
“論語全書共有多少章,有多少篇,多少個子曰?”朱允熥一臉玩味地說道。
李希顏聽完就傻了眼,這是什麽問題,我從來沒有聽過論語到底有什麽章什麽地,不過三殿下敢這麽問,一定是有備而來的。
朱允熥看著李希顏懵逼的樣子,急忙地說道:“李先生不必驚訝,學生允熥倒是知道答案,論語全書共二十章,四百九十二篇,二百零一個子曰。”
李希顏一臉吃驚地說道:“三孫殿下,你是如何知道的?”
“因為大哥上學時,隻剩我一人在寢殿,那時候一直等大哥迴來,突然很想念大哥,就在大哥的書房裏坐坐,順手拿起論語,來計個數來打發時間,所以就知道答案。”朱允熥一臉玩味地說道。
眾人吃驚不已,除了朱雄英,一聽才明白,原來是因為熥弟一直等待自已,想念自已,所以才變得無聊了。
朱雄英不知道該說什麽,聽著熥弟所說的話,不知道是該苦還是該笑?就開始糾結起來,不知所措。
朱允熥看到大哥這副樣子就說道:“大哥,是我太依賴你了,所以我才會這樣,我的世界隻有你,你應該明白。”
朱雄英開口說道:“熥弟,大哥明白你對我的思念和依賴,大哥願意天天陪伴你,不讓你孤獨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