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明之所以這樣安排,其實也有他自己的道理。
隊伍裏多了那母子倆,實在是多了不少的牽掛。
不可能再像原來那樣,整天整天地強行軍。
而且,這一路過去,還有那手爬崖的天塹。
那地方,之所以被取名叫手爬崖,就是因為是一處接近九十度坡度的陡崖。
身手敏捷之人,都必須手腳並用,才能勉強攀岩而上。
而這手爬崖,也正是前往雪寶嶺的必經之路。
所有的道路,到這裏,都到了盡頭,必須徒手爬過這一段,才能更上一層,到達那雪寶嶺去。
這也是那上麵千百年來,人跡罕至,成為一處世外桃源般的秘境的原因。
這樣的地方,在這個喪屍橫行的世界,絕對是安全度最高的。
也正因為這樣,喬明在離開家時,才會再三叮囑陳怡,情況不妙的話,盡快和老楊聯係,帶上父母他們,想辦法盡早撤到嶺上去。
那山崖奇險,隻有常年上下的人,才有相熟的路徑。
陳怡他們要上去,自然有老楊想辦法,而現在通訊斷絕,現在這隊伍要上,隻能是靠自己。
幾個身手較好的,倒沒有多大的問題,這母子倆,包括兩個嬌滴滴的女學生,還找不到很好的辦法,能夠爬上去。
既然如此,喬明想著,不如自己隻身行動,反倒要輕鬆得多。
況且,這小院子條件雖然是簡陋了些,但貴在安全。
而且,物資一應俱全,對於正好需要調養一番的母子而言,正是最好不過。
這個想法一說出來,大家其實都覺得不錯。
以喬明現在的實力,就算獨闖這恐怖的末世世界,隻要不遇到什麽特別的危險,也已經沒有多大的問題。
隻不過,突然提出這單飛的想法來,大夥兒覺得有些不習慣而已。
特別的是衛奇,直接就說要跟著大哥,不管到哪裏,都要一起去。
喬明明白大家的心思,拍了拍衛奇肩膀,說我又不是不迴來了,你就和兄弟們待一起,這邊事多,還是需要人多多照應。
說完不再囉嗦,轉身便走,隻留下王老師和一幫兄弟們,傻傻地呆在原地。
輕裝的喬明,真的是什麽都沒帶,除了腰間的軍刺和大腿上的手槍,其餘裝備一概放棄。
懷裏的須臾錦囊裏,食物和水還多得很,一個人生存的話,就是支撐個小半年也沒有問題。
那神奇的長劍,自然也時時收納在這錦囊之中。
關鍵時刻,隻要這長劍在手,就憑那一手越來越熟的劍法和步法,拿來保命應該已經足夠。
喬明腳程本來就快,一個人趕路更是無牽無掛。
餓了就啃包單兵口糧,渴了就喝自帶的礦泉水,一步也不停歇。
一些小的溝溝坎坎,更是直接地一躍而過,絕不拖泥帶水。
傍晚時分,竟是趕到了那手爬崖的下麵。
按照平時隊伍的速度,這起碼兩天以上的路程,喬明一路狂飆,隻用了十二三個小時。
深秋初冬的天,黑得更早。
站在那兩三百米高的斷崖之下,喬明隻是稍稍地歇息了一下,不敢耽擱,手腳並用,攀住了岩石,迅速地向上爬去。
那玄武岩的崖壁,本就黑黢黢光禿禿的,除了偶爾有一兩棵崖柏,孤零零的支棱著一些枝丫以外,幾乎沒有任何的植被。
此處的海拔,早已超過了兩千米,山下的細雨,到這裏已然變成了一朵朵的銀白雪花。
不斷飄落在那黑色岩石上,消失無痕。
迎麵而來的勁風,帶著刺骨的寒冷。
喬明冷不丁地,打了個寒戰,手腳都變得有些僵硬起來。
身上這套作戰服,還是在文廟小島上休整的時候,換上的幹淨衣裳,一路的風餐露宿,早已不成模樣,此時更是顯得單薄。
一股山風吹來,整個人,頓時都有點透涼。
越是這種時候,喬明越是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來。
眼看著天色越來越暗,那山崖的岩壁,黑乎乎的一片,不知道哪裏就會出現一片暗冰,手抓不住,腳踩不牢,突然一滑,人就掉了下去。
喬明可不想在這上下兩難的地方糾纏下去,強忍著那寒風,不顧一天奔襲的疲憊,將注意力努力集中起來,感知著手上腳下的每一塊凸起,為迅速消逝的體溫和體力搶時間。
這兩三百米高的陡崖,喬明記得上次來時,是老楊提前就用繩索在崖壁上布置好了路線,再另外牽了安全索,半拉半拽,自己和陳怡一路歇了幾次,才精疲力竭地爬到了崖頂。
現下喬明的實力自是大不相同,不過天色、氣候也實在太不對付,徒手攀岩而上,終於還是在身體完全凍僵之前,渾身篩糠似的顫抖著,爬了上去。
崖頂之上,是一大片的高山草甸,夜色下恍然一看,還以為是到了那遼闊的大草原一般。
此時麵前的原野,一片蒼茫,在那微弱的夜光之下,銀裝素裹,一片千裏冰雪的凜冬世界。
隻在遠處那草甸邊緣,和巨大暗黑輪廓的森林交界的地方,透出一縷溫暖的燈光來。
那燈光所在的位置,便是老楊的林場場部,一棟原木搭建的兩層小樓。
喬明記得,那小樓的堂屋正中地下,有一個兩米見方的大坑,常年燃燒著柴火,農村人叫做地火坑。
火坑的上方,吊著吊鍋,有時候會同時吊著大小不等的幾口吊鍋,熱氣騰騰的紅燒燉肉,湯汁沸騰,濃香四溢。一旁便是高山土豆悶的米飯,更是清香撲鼻。
再往上一點,那火坑上方的房梁上,則是掛滿了大小的臘肉、香腸。
下麵火坑的熏烤之下,不時滴下一兩滴油脂,滋滋作響。
每當這個時節,外麵的天氣寒風凜冽,那厚厚的原木房內,人們圍坐在那火堆旁,喝著烈酒,吃著燉肉。
簡直就是神仙般的享受。
喬明看到那燈光,精神頓時就是一振。
因為那燈光,不光是這寒夜中的方向指引,也說明那地方,設備運行,應該還算正常。
說不定,老楊兩口子和陳怡,此時正圍坐在那火坑旁呢。
冷,透心地冷。
的確是沒有過高山地區的生活經驗,壓根也沒料到,這深秋初冬的時節,山上已然是一片冰雪的世界。
自己連身禦寒的厚衣服都沒有,僅著一層單衣,還是在氣溫驟降的深夜,爬到這山頂草甸上來,實在是草率了。
這廣闊的草甸一望無垠,四麵都沒有遮擋,風刮得唿唿作響。
眼看著那溫暖燈光就在前方,唿嘯的寒風,卻是將衣著單薄的喬明,吹了個透心涼。
體內的熱量,在迅速的消逝,失溫的危險,開始越來越大。
這最後的兩三公裏路程,喬明在齊膝深的積雪,中艱難地前進。
手腳、整個身體,都變得僵硬,每邁出一步,都要付出極其巨大的努力。
好幾次,喬明都忍不住想要大聲唿喊,幻想著老楊夫婦和陳怡,從那溫暖的小屋中迎出來。
把行將凍僵的自己,給抬進那安全舒適的環境裏去。
但是,被凍得有些恍惚的喬明並沒有冒險。
鬼知道周圍的情況,究竟如何。
自己一喊,會不會引來周圍,也許已經存在,而又沒有露麵的東西。
此時的喬明,手腳都不能靈活地動換,如果有幾具喪屍竄出來,不要說出手拿下,就連全身而退,也是難以做到。
一千米……五百米……
前方溫暖的燈光裏,有歡聲笑語傳來,有人大聲地談笑,肆無忌憚。
好消息是,這地方顯然還是一片祥和,應該還沒有出現喪屍的蹤跡,所以人們大聲談笑,也沒有絲毫的顧忌。
壞消息是,任憑聽力靈敏的喬明如何仔細分辨,那談笑的喧鬧中,除了幾個陌生的男人以外,並沒有老楊兩口子和陳怡的任何的聲音。
喬明的身體,在迅速地失溫,牙齒磕得咯咯直響。
一顆心,也漸漸泛起那無盡的寒意。
陳怡壓根就沒能活著到達這裏?
老楊兩口子如果沒在這唯一的家裏,又去了哪裏?
如果主人都沒在家,那這些談笑風生的人,又是哪裏來的?
隊伍裏多了那母子倆,實在是多了不少的牽掛。
不可能再像原來那樣,整天整天地強行軍。
而且,這一路過去,還有那手爬崖的天塹。
那地方,之所以被取名叫手爬崖,就是因為是一處接近九十度坡度的陡崖。
身手敏捷之人,都必須手腳並用,才能勉強攀岩而上。
而這手爬崖,也正是前往雪寶嶺的必經之路。
所有的道路,到這裏,都到了盡頭,必須徒手爬過這一段,才能更上一層,到達那雪寶嶺去。
這也是那上麵千百年來,人跡罕至,成為一處世外桃源般的秘境的原因。
這樣的地方,在這個喪屍橫行的世界,絕對是安全度最高的。
也正因為這樣,喬明在離開家時,才會再三叮囑陳怡,情況不妙的話,盡快和老楊聯係,帶上父母他們,想辦法盡早撤到嶺上去。
那山崖奇險,隻有常年上下的人,才有相熟的路徑。
陳怡他們要上去,自然有老楊想辦法,而現在通訊斷絕,現在這隊伍要上,隻能是靠自己。
幾個身手較好的,倒沒有多大的問題,這母子倆,包括兩個嬌滴滴的女學生,還找不到很好的辦法,能夠爬上去。
既然如此,喬明想著,不如自己隻身行動,反倒要輕鬆得多。
況且,這小院子條件雖然是簡陋了些,但貴在安全。
而且,物資一應俱全,對於正好需要調養一番的母子而言,正是最好不過。
這個想法一說出來,大家其實都覺得不錯。
以喬明現在的實力,就算獨闖這恐怖的末世世界,隻要不遇到什麽特別的危險,也已經沒有多大的問題。
隻不過,突然提出這單飛的想法來,大夥兒覺得有些不習慣而已。
特別的是衛奇,直接就說要跟著大哥,不管到哪裏,都要一起去。
喬明明白大家的心思,拍了拍衛奇肩膀,說我又不是不迴來了,你就和兄弟們待一起,這邊事多,還是需要人多多照應。
說完不再囉嗦,轉身便走,隻留下王老師和一幫兄弟們,傻傻地呆在原地。
輕裝的喬明,真的是什麽都沒帶,除了腰間的軍刺和大腿上的手槍,其餘裝備一概放棄。
懷裏的須臾錦囊裏,食物和水還多得很,一個人生存的話,就是支撐個小半年也沒有問題。
那神奇的長劍,自然也時時收納在這錦囊之中。
關鍵時刻,隻要這長劍在手,就憑那一手越來越熟的劍法和步法,拿來保命應該已經足夠。
喬明腳程本來就快,一個人趕路更是無牽無掛。
餓了就啃包單兵口糧,渴了就喝自帶的礦泉水,一步也不停歇。
一些小的溝溝坎坎,更是直接地一躍而過,絕不拖泥帶水。
傍晚時分,竟是趕到了那手爬崖的下麵。
按照平時隊伍的速度,這起碼兩天以上的路程,喬明一路狂飆,隻用了十二三個小時。
深秋初冬的天,黑得更早。
站在那兩三百米高的斷崖之下,喬明隻是稍稍地歇息了一下,不敢耽擱,手腳並用,攀住了岩石,迅速地向上爬去。
那玄武岩的崖壁,本就黑黢黢光禿禿的,除了偶爾有一兩棵崖柏,孤零零的支棱著一些枝丫以外,幾乎沒有任何的植被。
此處的海拔,早已超過了兩千米,山下的細雨,到這裏已然變成了一朵朵的銀白雪花。
不斷飄落在那黑色岩石上,消失無痕。
迎麵而來的勁風,帶著刺骨的寒冷。
喬明冷不丁地,打了個寒戰,手腳都變得有些僵硬起來。
身上這套作戰服,還是在文廟小島上休整的時候,換上的幹淨衣裳,一路的風餐露宿,早已不成模樣,此時更是顯得單薄。
一股山風吹來,整個人,頓時都有點透涼。
越是這種時候,喬明越是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來。
眼看著天色越來越暗,那山崖的岩壁,黑乎乎的一片,不知道哪裏就會出現一片暗冰,手抓不住,腳踩不牢,突然一滑,人就掉了下去。
喬明可不想在這上下兩難的地方糾纏下去,強忍著那寒風,不顧一天奔襲的疲憊,將注意力努力集中起來,感知著手上腳下的每一塊凸起,為迅速消逝的體溫和體力搶時間。
這兩三百米高的陡崖,喬明記得上次來時,是老楊提前就用繩索在崖壁上布置好了路線,再另外牽了安全索,半拉半拽,自己和陳怡一路歇了幾次,才精疲力竭地爬到了崖頂。
現下喬明的實力自是大不相同,不過天色、氣候也實在太不對付,徒手攀岩而上,終於還是在身體完全凍僵之前,渾身篩糠似的顫抖著,爬了上去。
崖頂之上,是一大片的高山草甸,夜色下恍然一看,還以為是到了那遼闊的大草原一般。
此時麵前的原野,一片蒼茫,在那微弱的夜光之下,銀裝素裹,一片千裏冰雪的凜冬世界。
隻在遠處那草甸邊緣,和巨大暗黑輪廓的森林交界的地方,透出一縷溫暖的燈光來。
那燈光所在的位置,便是老楊的林場場部,一棟原木搭建的兩層小樓。
喬明記得,那小樓的堂屋正中地下,有一個兩米見方的大坑,常年燃燒著柴火,農村人叫做地火坑。
火坑的上方,吊著吊鍋,有時候會同時吊著大小不等的幾口吊鍋,熱氣騰騰的紅燒燉肉,湯汁沸騰,濃香四溢。一旁便是高山土豆悶的米飯,更是清香撲鼻。
再往上一點,那火坑上方的房梁上,則是掛滿了大小的臘肉、香腸。
下麵火坑的熏烤之下,不時滴下一兩滴油脂,滋滋作響。
每當這個時節,外麵的天氣寒風凜冽,那厚厚的原木房內,人們圍坐在那火堆旁,喝著烈酒,吃著燉肉。
簡直就是神仙般的享受。
喬明看到那燈光,精神頓時就是一振。
因為那燈光,不光是這寒夜中的方向指引,也說明那地方,設備運行,應該還算正常。
說不定,老楊兩口子和陳怡,此時正圍坐在那火坑旁呢。
冷,透心地冷。
的確是沒有過高山地區的生活經驗,壓根也沒料到,這深秋初冬的時節,山上已然是一片冰雪的世界。
自己連身禦寒的厚衣服都沒有,僅著一層單衣,還是在氣溫驟降的深夜,爬到這山頂草甸上來,實在是草率了。
這廣闊的草甸一望無垠,四麵都沒有遮擋,風刮得唿唿作響。
眼看著那溫暖燈光就在前方,唿嘯的寒風,卻是將衣著單薄的喬明,吹了個透心涼。
體內的熱量,在迅速的消逝,失溫的危險,開始越來越大。
這最後的兩三公裏路程,喬明在齊膝深的積雪,中艱難地前進。
手腳、整個身體,都變得僵硬,每邁出一步,都要付出極其巨大的努力。
好幾次,喬明都忍不住想要大聲唿喊,幻想著老楊夫婦和陳怡,從那溫暖的小屋中迎出來。
把行將凍僵的自己,給抬進那安全舒適的環境裏去。
但是,被凍得有些恍惚的喬明並沒有冒險。
鬼知道周圍的情況,究竟如何。
自己一喊,會不會引來周圍,也許已經存在,而又沒有露麵的東西。
此時的喬明,手腳都不能靈活地動換,如果有幾具喪屍竄出來,不要說出手拿下,就連全身而退,也是難以做到。
一千米……五百米……
前方溫暖的燈光裏,有歡聲笑語傳來,有人大聲地談笑,肆無忌憚。
好消息是,這地方顯然還是一片祥和,應該還沒有出現喪屍的蹤跡,所以人們大聲談笑,也沒有絲毫的顧忌。
壞消息是,任憑聽力靈敏的喬明如何仔細分辨,那談笑的喧鬧中,除了幾個陌生的男人以外,並沒有老楊兩口子和陳怡的任何的聲音。
喬明的身體,在迅速地失溫,牙齒磕得咯咯直響。
一顆心,也漸漸泛起那無盡的寒意。
陳怡壓根就沒能活著到達這裏?
老楊兩口子如果沒在這唯一的家裏,又去了哪裏?
如果主人都沒在家,那這些談笑風生的人,又是哪裏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