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認為一些東西是真實的,如,我認為男人打女人是不對,我認為給老人讓座是天經地義。.可是,這些不過是社會的約定,有什麽資格成為真實呐?
也是說,我因為自己是一個好人,而被這份善良給阻擋?
知道這些不真實,卻並沒有將這些當作不真實。算生活的流動讓我做一些壞事,自己同樣會猶豫和掂量。
恐懼,全部都是恐懼。因為有袁長這個角色,因為將自己當作袁長這個角色,所以才會作出種種言行來維護這個角色。不管是從物質的索求,還是精神方麵的“吃虧是福”,統統都是在豐滿角色。
曾經的我看不見恐懼,試想,誰會認為自己做好人好事的根源其實是恐懼呐。現在的我能看見恐懼,卻沒辦法丟棄恐懼。
我不知道還要怎樣,自己似乎根本不是角色的對手。
也許,可以將袁長這個角色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混蛋聲音,一個是正常聲音。混蛋聲音是我,總是認為世界是虛假的,角色是虛假的,那些腦子裏的知識都是扭曲的。而正常聲音則積極努力,勇於攀登高峰。
可惜,所謂的正常隻是恐懼那個妖嬈女子的傀儡罷了。
每次說到恐懼,我都不得不自問,斬殺是恐懼嗎?
這樣,會再次迴到老師的教誨,“沒有這個,你會怎樣”。
很明顯,自己根本無法接受自己永遠沒法斬殺成功。但怪的是,有時候又認為這些不過是覺察到的畫麵元素,自己的思維本身是畫麵元素之一,談什麽控製呐?
既然無法控製,那麽能否斬殺完成也不是自己說了算。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會覺察到些什麽玩意,所以角色是否能夠斬殺完成,我也隻能被動覺察而已。
我本身是那份覺察,還需要什麽斬殺呢?那些被我牢牢抓住的東西,都是虛假。想想也覺得好笑,唯一的真實我沒法擺脫,但也沒法抓住。雙眼所見,全部都是虛假。
究竟是什麽力量可以讓我認為我隻是袁長這個角色,又是怎樣的力量才可以讓我知曉自己是那份覺察之後,依舊將自己當作袁長這個角色。
仿佛,自己像被濃厚的膠水使勁粘在袁長這個角色,哪怕知曉那份覺察也需要費盡心思才能掙脫膠水。
我還是覺得自己應該自殺,完全搞不懂角色存在的意義。如果是曾經的自己,哪怕卑微的活著也不會自殺。當然,自己也並沒有卑微的活著,如果那麽輕易自殺的話,這場精心策劃的夢境又顯得太過於差勁。
恰到好處。
曾經的自己,會認為自己是袁長這個角色,那麽所有的人生體驗都值得迴味。對於那份覺察而言,有什麽不是值得擁有的呢?但現在,角色已經被我玩壞,仿佛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總不可能,是需要一個斬殺角色的角色……嗯,有可能,說不定我會被當作反麵教材,從而加固其他角色的存在。看看這個帝國第一人,思考什麽狗屁真實卻不得好死,大家都要積極努力向,這才是正麵的人生態度。
也許,真的會成為這樣的宣傳材料,帝國在鞏固帝國統治的手段,根本不會有任何下限可以商量。
袁長不知道自己要幹嘛,仿佛一點規劃一點計劃都沒有,自己似乎真的變蠢了。
腦子裏還有人和事,打著親人的旗號,讓我不得不對他們俯首稱臣。腦子裏的人和事並不是單純的人和事,這些人和事的本質其實都是理念。
如外婆,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外婆的形象在那裏,而是配合無數關於養老、孝順、和睦、對待老人等等一係列的理念在其。
似乎我應該這樣做,應該那樣做,因為外婆曾經對我怎樣,所以我應該怎樣。當然,這些都不是必須的,但是,自己嘴說著不是必須,心裏卻並不是這樣認為。
很簡單,這些人和事總是在影響著自己。而自己,也是基於腦子裏的扭曲在思考在權衡。沒有什麽生活的順流,腦子裏的扭曲阻擋了一切,我能看見的永遠都隻是自己的思維而已。
換句話說,其實意識是一切,那份覺察是一切。
我是帝國第一人,結果僅僅被角色玩弄這麽多年的可憐蟲。精神大師,多麽崇尚的稱號啊。因為違反科學,沒法大規模培養。但帝國的科學家們,卻不認為有什麽東西超出科學,算是魔法,也不過是為解開關鍵點的科學謎題罷了。
似乎,精神大師和科學,成為兩個可以選擇的對立元素之一。像遊戲裏的善良陣營和邪惡陣營。
可惜,局限是不真實。正因為這樣,所以才會導致角色的存在必定虛假,也才會讓我感到陣陣悲傷。當自己知曉真實的存在,卻無論如何也看不到真實的時候,悲傷會籠罩全身。
自己不斷質問自己,究竟在幹什麽,為什麽還要按照別人的理念活著。甚至,自己為什麽還要活著。
這是一種痛苦,幸好自己一個人逃離了帝國,實在難以想象在帝國生活圈子裏,自己要如何斬殺。也許,吵架殺人都是小事吧。
但對旁人來說,完全不會理解這種痛苦。大家都會勸說,做人要開心一點之類的屁話。為什麽要開心?誰能很好迴答這個問題?
袁長不知何時,睜開了雙眼。或者說,意識到自己睜開了雙眼。湖水深處似乎並不刺眼,算睜開雙眼,也沒有什麽刺激的感覺。反而,冰涼的湖水緩緩輕柔的滑過眼珠,有一種別樣的舒適。
我真的可以斬殺完成嗎?
那個持刀斬殺的部分,又要如何斬殺呢?
袁長發現自己弄不清楚,或者說,弄清楚了卻不相信。沒有繼續斬殺,沒有繼續丟掉腦子裏的扭曲,仿佛這些狗屎還是什麽珍貴的東西。
從另一方麵來看,腦子裏的扭曲確實很珍貴,沒了這些自己還能稱之為“人”嗎?沒了這些,所謂的精心策劃體現在哪裏?
哎,都死吧。
/45/4ml更新最快的小說站!
也是說,我因為自己是一個好人,而被這份善良給阻擋?
知道這些不真實,卻並沒有將這些當作不真實。算生活的流動讓我做一些壞事,自己同樣會猶豫和掂量。
恐懼,全部都是恐懼。因為有袁長這個角色,因為將自己當作袁長這個角色,所以才會作出種種言行來維護這個角色。不管是從物質的索求,還是精神方麵的“吃虧是福”,統統都是在豐滿角色。
曾經的我看不見恐懼,試想,誰會認為自己做好人好事的根源其實是恐懼呐。現在的我能看見恐懼,卻沒辦法丟棄恐懼。
我不知道還要怎樣,自己似乎根本不是角色的對手。
也許,可以將袁長這個角色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混蛋聲音,一個是正常聲音。混蛋聲音是我,總是認為世界是虛假的,角色是虛假的,那些腦子裏的知識都是扭曲的。而正常聲音則積極努力,勇於攀登高峰。
可惜,所謂的正常隻是恐懼那個妖嬈女子的傀儡罷了。
每次說到恐懼,我都不得不自問,斬殺是恐懼嗎?
這樣,會再次迴到老師的教誨,“沒有這個,你會怎樣”。
很明顯,自己根本無法接受自己永遠沒法斬殺成功。但怪的是,有時候又認為這些不過是覺察到的畫麵元素,自己的思維本身是畫麵元素之一,談什麽控製呐?
既然無法控製,那麽能否斬殺完成也不是自己說了算。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會覺察到些什麽玩意,所以角色是否能夠斬殺完成,我也隻能被動覺察而已。
我本身是那份覺察,還需要什麽斬殺呢?那些被我牢牢抓住的東西,都是虛假。想想也覺得好笑,唯一的真實我沒法擺脫,但也沒法抓住。雙眼所見,全部都是虛假。
究竟是什麽力量可以讓我認為我隻是袁長這個角色,又是怎樣的力量才可以讓我知曉自己是那份覺察之後,依舊將自己當作袁長這個角色。
仿佛,自己像被濃厚的膠水使勁粘在袁長這個角色,哪怕知曉那份覺察也需要費盡心思才能掙脫膠水。
我還是覺得自己應該自殺,完全搞不懂角色存在的意義。如果是曾經的自己,哪怕卑微的活著也不會自殺。當然,自己也並沒有卑微的活著,如果那麽輕易自殺的話,這場精心策劃的夢境又顯得太過於差勁。
恰到好處。
曾經的自己,會認為自己是袁長這個角色,那麽所有的人生體驗都值得迴味。對於那份覺察而言,有什麽不是值得擁有的呢?但現在,角色已經被我玩壞,仿佛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總不可能,是需要一個斬殺角色的角色……嗯,有可能,說不定我會被當作反麵教材,從而加固其他角色的存在。看看這個帝國第一人,思考什麽狗屁真實卻不得好死,大家都要積極努力向,這才是正麵的人生態度。
也許,真的會成為這樣的宣傳材料,帝國在鞏固帝國統治的手段,根本不會有任何下限可以商量。
袁長不知道自己要幹嘛,仿佛一點規劃一點計劃都沒有,自己似乎真的變蠢了。
腦子裏還有人和事,打著親人的旗號,讓我不得不對他們俯首稱臣。腦子裏的人和事並不是單純的人和事,這些人和事的本質其實都是理念。
如外婆,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外婆的形象在那裏,而是配合無數關於養老、孝順、和睦、對待老人等等一係列的理念在其。
似乎我應該這樣做,應該那樣做,因為外婆曾經對我怎樣,所以我應該怎樣。當然,這些都不是必須的,但是,自己嘴說著不是必須,心裏卻並不是這樣認為。
很簡單,這些人和事總是在影響著自己。而自己,也是基於腦子裏的扭曲在思考在權衡。沒有什麽生活的順流,腦子裏的扭曲阻擋了一切,我能看見的永遠都隻是自己的思維而已。
換句話說,其實意識是一切,那份覺察是一切。
我是帝國第一人,結果僅僅被角色玩弄這麽多年的可憐蟲。精神大師,多麽崇尚的稱號啊。因為違反科學,沒法大規模培養。但帝國的科學家們,卻不認為有什麽東西超出科學,算是魔法,也不過是為解開關鍵點的科學謎題罷了。
似乎,精神大師和科學,成為兩個可以選擇的對立元素之一。像遊戲裏的善良陣營和邪惡陣營。
可惜,局限是不真實。正因為這樣,所以才會導致角色的存在必定虛假,也才會讓我感到陣陣悲傷。當自己知曉真實的存在,卻無論如何也看不到真實的時候,悲傷會籠罩全身。
自己不斷質問自己,究竟在幹什麽,為什麽還要按照別人的理念活著。甚至,自己為什麽還要活著。
這是一種痛苦,幸好自己一個人逃離了帝國,實在難以想象在帝國生活圈子裏,自己要如何斬殺。也許,吵架殺人都是小事吧。
但對旁人來說,完全不會理解這種痛苦。大家都會勸說,做人要開心一點之類的屁話。為什麽要開心?誰能很好迴答這個問題?
袁長不知何時,睜開了雙眼。或者說,意識到自己睜開了雙眼。湖水深處似乎並不刺眼,算睜開雙眼,也沒有什麽刺激的感覺。反而,冰涼的湖水緩緩輕柔的滑過眼珠,有一種別樣的舒適。
我真的可以斬殺完成嗎?
那個持刀斬殺的部分,又要如何斬殺呢?
袁長發現自己弄不清楚,或者說,弄清楚了卻不相信。沒有繼續斬殺,沒有繼續丟掉腦子裏的扭曲,仿佛這些狗屎還是什麽珍貴的東西。
從另一方麵來看,腦子裏的扭曲確實很珍貴,沒了這些自己還能稱之為“人”嗎?沒了這些,所謂的精心策劃體現在哪裏?
哎,都死吧。
/45/4ml更新最快的小說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