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斷命匆匆趕迴樂安城境內,望著浩浩蕩蕩的黃巾前軍,一臉的鬱悶,麻了個蛋,若非樂安城被人輪了一遍又一遍,他豈會因為資源匱乏而無法擴軍,沒有大量的戰兵,他也隻能默認黃巾府的一係列演戲計劃,好在這些戲也沒有白演,獲得不少的收入。
隻是這邊剛剛跟英傑府接觸,黃巾府就立即派兵從齊國城內跨境而入,反應也太尼瑪大了吧
“莫非黃巾府真的不想讓英傑府入主齊國城”文斷命摸著腰間的玉佩問道。
“這怎麽可能小魏部下達的冊封令,他戚太保有什麽資格反對”導傷魂一臉驚異的反駁道。
“黃巾不用反對,直接將英傑府擋在齊國城境外,英傑府就算純玩家部隊,長期在外,各類消耗也是承擔不起的,隻要英傑府自己撤迴兗州,黃巾就可以繼續占著齊國城,就算沒有上層的冊封,但隨著時間推移,齊國城就完全歸黃巾所有了。”文斷命說道。
說完,他就拍了拍自己的額頭,麻蛋,黃巾是真的這樣想啊他之前還以為黃巾隻是想惡心一下英傑府,因此,就想著與英傑府做些交易,反正以後大家都是鄰居嘛但現在不可能了,選擇黃巾,還是選擇英傑府,就成了文斷命目前最要緊的命題。
“我槽,我們是燕部好不好居然還要在魏部軍府中選隊站,太尼瑪憋屈了。”良無辰破大罵道。
文斷命的臉有些熱,槽,你丫這是當著我麵打臉啊
良無辰也知道自己說錯話,幹笑一聲扭開頭,不敢跟自家大佬的眼睛對視,文斷命冷哼一聲說:“不想選隊站也可以,那就整天享受黃巾的攻城吧。”
黃巾府一軍就擁有7萬多戰兵,別說雙線作戰,三線作戰都行,無論是英傑府還是四鷹府,暫時還處於一團5000戰兵的階段,四鷹府如今也不過區區10萬出頭的戰兵,哪裏敢跟黃巾開戰。
文斷命掌握樂安城也有一段時間,但樂安城是四戰之城,征北司三府圍毆了一場,典滿獨自領兵又毆打了一次,接著,曹、典兩人聯手再毆一次,若不是文斷命謀略出眾,樂安城早就被破掉了,當然,若是典滿聯係了黃巾府,文斷命謀略再出眾,樂安城也已經破了。
主城就算沒有被攻破,但被群毆期間,境內的縣城卻是遭了兵災,特別是黃巾府這群狗賊,每次來一趟都是掠奪人口加資源的,在這樣連翻三次的攻擊下,樂安城根本發展不起來,文斷命在沒有財政支撐下,自然也沒辦法擴軍。
文斷命是真心想放英傑府進來的,英傑府進入青州,對於四鷹府來說是個極佳的機會,曹安民、嶽哀磚、戚太保處於互相不信任的狀態,曹安民就算想聯合這兩府打樂安城,也不會有什麽太大的效果,而黃巾與英傑府更不可能聯手,所以,四鷹府將會獲得極佳的發展機會。
但現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四鷹府想把英傑府放進來,也得看黃巾同不同意,黃巾不同意,直接把四鷹府趕出齊國城,然後,自己布設重重障礙,就可以將英傑府拖死在齊國城外,四鷹府聯合英傑府攻打黃巾,同樣不現實。
“歸根結底,還在於實力的不對稱啊”文斷命歎息道。
正因為實力不對稱,文斷命隻好放棄理想,與黃巾聯手狙擊英傑府,當然,他開始以為隻是黃巾惡主一下英傑府,現在才知道,黃巾真實的打算是讓英傑府自己撤迴去。
明明是一個有利的局麵,卻因為自己實力不佳,而放過這樣的機會,文斷命抓著心髒,疼啊特別是看到安塵的黃巾前軍,耀武揚威的在樂安城外駐紮,文斷命的心就更疼了。疼歸疼,事情還是要處理的,文斷命長歎一聲,單人獨騎的出城,與安塵會麵,兩人交談了一番後,安塵率軍撤迴齊國城,樂安城危機被解除。
四鷹府、英傑府、黃巾府三方在青州上演的大戲,讓局外人看得津津有味,時而喝采,時而歎息,仿佛代入了其中,而黃巾府表現出來的強大實力,也讓局外者們倒吸一口氣,魏部的十幾位爭奪齊國城鎮守大將職位的人,全都慶幸倒黴的不是自己。
英傑府自然不會這樣束手待斃,嶽哀磚扔下軍隊,跑迴找自己的座師“夏侯淵”哭訴,夏侯淵大怒,闖入征北司與李典大吵一番,李典派出使者喝斥戚太保,命令戚太保立即放英傑府入齊國城,戚太保表示哥不知道這件事情。
官司打到小魏王那裏,小魏王哭笑不得,把嶽哀磚與戚太保全都召到麵前,各自罵了一通,然後揮手讓兩人滾蛋,結果,局麵還是沒有任何的改變;而局麵不變,就是黃巾的勝利,黃巾對齊國城全境的掌握更進一步。
黃巾前軍駐守在樂安城方麵,監視四座府,黃巾左軍與右軍布防在濟南城方麵,設下重重關卡,隻要英傑府敢衝關,偽裝成賊匪的左右兩軍,就能滅了英傑府;同時,齊國城境內的各個山寨也進行大換血,無數黃巾兵將被組織起來,占據各個險要的山寨,布下第二道防線,若是前方軍團受不了小魏部的壓力而撤走,這些山寨就可以不斷出動,遲緩英傑府的行軍。
同時,齊國城內也進行著各種活動,戲誌才推薦了一個叫“周昕”的名士,許諾將其推上齊國城太守的位置,周昕大喜,利用本是齊國人的優勢,周旋於齊國城各豪門中,按戲誌才定下來的條件,讓這些豪門不要支持英傑府,一切都進展的順利,本地勢力組建了地方軍,接防齊國城,這是第三道防線。
英傑府輸在對青州沒有早期滲透,兵力的差距是次要的,黃巾府其實也不敢真打,這件事情查起來很容易,打了英傑府就要受到魏部的懲罰;因此,英傑府若是與燕雲四鷹達人協議,可以強行衝關進入齊國城,然後,會遭到各地匪賊的騷擾。
但匪賊不是正規軍,英傑府又不是真的弱雞,對付這些人是很輕鬆的,真正的麻煩是齊國城地方勢力的拒絕,英傑府的兵力不足以攻城,何況,黃巾府也不可能眼睜睜的讓英傑府去攻城,所以,最終,英傑府還是傷心的全軍撤迴兗州。
小魏王部自然不會允許這樣有損顏麵的事情發生,派出數拔使者進入齊國城,想要說服地方勢力,但地方勢力卻是沒有同意小魏王部的條件,原因也簡單,英傑府的表現,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身家性命,受黃巾的威脅,萬一放英傑府入主齊國城,那黃巾後續的報複,將不是他們能承受的。
小魏王部無法再斥責黃巾府,黃巾府很乖巧的應承所有的事情,之所以沒有從齊國城撤軍,則是齊國城被四鷹府威脅,黃巾府要保衛魏部的利益,所以,不能撤軍。
隻是這邊剛剛跟英傑府接觸,黃巾府就立即派兵從齊國城內跨境而入,反應也太尼瑪大了吧
“莫非黃巾府真的不想讓英傑府入主齊國城”文斷命摸著腰間的玉佩問道。
“這怎麽可能小魏部下達的冊封令,他戚太保有什麽資格反對”導傷魂一臉驚異的反駁道。
“黃巾不用反對,直接將英傑府擋在齊國城境外,英傑府就算純玩家部隊,長期在外,各類消耗也是承擔不起的,隻要英傑府自己撤迴兗州,黃巾就可以繼續占著齊國城,就算沒有上層的冊封,但隨著時間推移,齊國城就完全歸黃巾所有了。”文斷命說道。
說完,他就拍了拍自己的額頭,麻蛋,黃巾是真的這樣想啊他之前還以為黃巾隻是想惡心一下英傑府,因此,就想著與英傑府做些交易,反正以後大家都是鄰居嘛但現在不可能了,選擇黃巾,還是選擇英傑府,就成了文斷命目前最要緊的命題。
“我槽,我們是燕部好不好居然還要在魏部軍府中選隊站,太尼瑪憋屈了。”良無辰破大罵道。
文斷命的臉有些熱,槽,你丫這是當著我麵打臉啊
良無辰也知道自己說錯話,幹笑一聲扭開頭,不敢跟自家大佬的眼睛對視,文斷命冷哼一聲說:“不想選隊站也可以,那就整天享受黃巾的攻城吧。”
黃巾府一軍就擁有7萬多戰兵,別說雙線作戰,三線作戰都行,無論是英傑府還是四鷹府,暫時還處於一團5000戰兵的階段,四鷹府如今也不過區區10萬出頭的戰兵,哪裏敢跟黃巾開戰。
文斷命掌握樂安城也有一段時間,但樂安城是四戰之城,征北司三府圍毆了一場,典滿獨自領兵又毆打了一次,接著,曹、典兩人聯手再毆一次,若不是文斷命謀略出眾,樂安城早就被破掉了,當然,若是典滿聯係了黃巾府,文斷命謀略再出眾,樂安城也已經破了。
主城就算沒有被攻破,但被群毆期間,境內的縣城卻是遭了兵災,特別是黃巾府這群狗賊,每次來一趟都是掠奪人口加資源的,在這樣連翻三次的攻擊下,樂安城根本發展不起來,文斷命在沒有財政支撐下,自然也沒辦法擴軍。
文斷命是真心想放英傑府進來的,英傑府進入青州,對於四鷹府來說是個極佳的機會,曹安民、嶽哀磚、戚太保處於互相不信任的狀態,曹安民就算想聯合這兩府打樂安城,也不會有什麽太大的效果,而黃巾與英傑府更不可能聯手,所以,四鷹府將會獲得極佳的發展機會。
但現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四鷹府想把英傑府放進來,也得看黃巾同不同意,黃巾不同意,直接把四鷹府趕出齊國城,然後,自己布設重重障礙,就可以將英傑府拖死在齊國城外,四鷹府聯合英傑府攻打黃巾,同樣不現實。
“歸根結底,還在於實力的不對稱啊”文斷命歎息道。
正因為實力不對稱,文斷命隻好放棄理想,與黃巾聯手狙擊英傑府,當然,他開始以為隻是黃巾惡主一下英傑府,現在才知道,黃巾真實的打算是讓英傑府自己撤迴去。
明明是一個有利的局麵,卻因為自己實力不佳,而放過這樣的機會,文斷命抓著心髒,疼啊特別是看到安塵的黃巾前軍,耀武揚威的在樂安城外駐紮,文斷命的心就更疼了。疼歸疼,事情還是要處理的,文斷命長歎一聲,單人獨騎的出城,與安塵會麵,兩人交談了一番後,安塵率軍撤迴齊國城,樂安城危機被解除。
四鷹府、英傑府、黃巾府三方在青州上演的大戲,讓局外人看得津津有味,時而喝采,時而歎息,仿佛代入了其中,而黃巾府表現出來的強大實力,也讓局外者們倒吸一口氣,魏部的十幾位爭奪齊國城鎮守大將職位的人,全都慶幸倒黴的不是自己。
英傑府自然不會這樣束手待斃,嶽哀磚扔下軍隊,跑迴找自己的座師“夏侯淵”哭訴,夏侯淵大怒,闖入征北司與李典大吵一番,李典派出使者喝斥戚太保,命令戚太保立即放英傑府入齊國城,戚太保表示哥不知道這件事情。
官司打到小魏王那裏,小魏王哭笑不得,把嶽哀磚與戚太保全都召到麵前,各自罵了一通,然後揮手讓兩人滾蛋,結果,局麵還是沒有任何的改變;而局麵不變,就是黃巾的勝利,黃巾對齊國城全境的掌握更進一步。
黃巾前軍駐守在樂安城方麵,監視四座府,黃巾左軍與右軍布防在濟南城方麵,設下重重關卡,隻要英傑府敢衝關,偽裝成賊匪的左右兩軍,就能滅了英傑府;同時,齊國城境內的各個山寨也進行大換血,無數黃巾兵將被組織起來,占據各個險要的山寨,布下第二道防線,若是前方軍團受不了小魏部的壓力而撤走,這些山寨就可以不斷出動,遲緩英傑府的行軍。
同時,齊國城內也進行著各種活動,戲誌才推薦了一個叫“周昕”的名士,許諾將其推上齊國城太守的位置,周昕大喜,利用本是齊國人的優勢,周旋於齊國城各豪門中,按戲誌才定下來的條件,讓這些豪門不要支持英傑府,一切都進展的順利,本地勢力組建了地方軍,接防齊國城,這是第三道防線。
英傑府輸在對青州沒有早期滲透,兵力的差距是次要的,黃巾府其實也不敢真打,這件事情查起來很容易,打了英傑府就要受到魏部的懲罰;因此,英傑府若是與燕雲四鷹達人協議,可以強行衝關進入齊國城,然後,會遭到各地匪賊的騷擾。
但匪賊不是正規軍,英傑府又不是真的弱雞,對付這些人是很輕鬆的,真正的麻煩是齊國城地方勢力的拒絕,英傑府的兵力不足以攻城,何況,黃巾府也不可能眼睜睜的讓英傑府去攻城,所以,最終,英傑府還是傷心的全軍撤迴兗州。
小魏王部自然不會允許這樣有損顏麵的事情發生,派出數拔使者進入齊國城,想要說服地方勢力,但地方勢力卻是沒有同意小魏王部的條件,原因也簡單,英傑府的表現,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身家性命,受黃巾的威脅,萬一放英傑府入主齊國城,那黃巾後續的報複,將不是他們能承受的。
小魏王部無法再斥責黃巾府,黃巾府很乖巧的應承所有的事情,之所以沒有從齊國城撤軍,則是齊國城被四鷹府威脅,黃巾府要保衛魏部的利益,所以,不能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