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太保發現自己有底牌,並且這個底牌一直存在,隻是自己忽略了它,“天機心術”就是他的底牌,一個功能強大,卻一直沒有被挖掘的底牌;雖然還有待挖掘,但戚太保覺得自己目前最重要的是,利用這個去找那些具有將修潛質的普通npc。


    鐵匠三是戚太保從重關界中招募到的將修npc,給他配上“遊將訣”,再配上裝備、基礎戰技,鐵匠三就是一名兵將;玩家兵將隻能在npc將領的統率下才可以作戰,玩家無法統率玩家,但由於玩家的跳脫性,使得這種明明很強大的兵團,卻一直屬於垃圾。


    但玩家可以統率npc兵將,問題在於如何確定npc具備將修的資質,很多具有此種資質的npc,都因為錯過修煉的時機淪為普通人,或者被拉入軍隊成為遊兵,由於修煉的心法不對,就算有將修資質,也隻能體現出戰兵的實力。


    這樣的戰兵,往往因為作戰勇猛,而早早的死在戰場,就算活下來,也會因為主將沒有識人之明,而繼續修煉兵訣,若是能一直活下來,修為達到九級天兵後,才有可能晉升為遊將,但一兩兵將起不了什麽用。


    戚太保之所以一直沒有把鐵匠三放進部隊內,就是因為一兩個兵將起到的作用太小,隻有數百上千的兵將,在軍陣的輔助下,才能夠發揮極強的殺傷力。


    而鐵匠三沒有被招募到軍隊中,就隻能依靠自己去修煉,這種過程是極為緩慢的,到現在為止,鐵匠三仍然隻是一級遊將,鐵匠三自己對此種修煉速度很滿意,也不知他的滿意度是從哪裏來的。


    “兵與將的區別真是太大太大了,優等戰兵在遊兵階段隻有兩格兵技,而遊將卻不限,並且遊將還擁有寶物欄、多種兵器、裝備欄等等,戰兵卻需要依靠等級修為,才具備多兵器的使用,所以說,我的底牌在這裏啊”


    以前這種想法就存在,隻是一直很模糊,戚太保也沒有特意去琢磨,如今被呂布打成了狗,戚太保才切身感受到超級名將的厲害,而他如今就處於局麵複雜的青州,並且在以後的征戰中,還會遇到更多的名將,這些名將就算比不上呂布,卻也不是輕易能對付的。


    於是,出城的戚太保又返迴到北海城內,滿大街的亂竄,利用天機心術四處查看npc的資質,失望的是,滿大街都是普通人,就連兵修的資質都沒有;但戚太保沒有喪氣,若是將修資質的npc遍地都是,那也不會出現兵多將少的局麵。


    北海城有三十多萬的人口,這是指主城及九個縣所有的人口,戚太保用最笨的辦法,遇到一個查看一個,但很快,他就放棄了這種努力,實在是太累太細了,一天能找一個的話,一年時間也不過365個,而白白浪廢一年的時間,實在是太不劃算了。


    “在軍墓中時,我的識海曾經寬闊無際,而天機心術檢測他人資質,實際上就是神識的運用,若是我的神識足夠強大,我隻需要站在這裏,將神識散發出去,所有人的資質都將出現在我的識海中,而兵與將之間資質的區別,就在於其氣海的容量。”


    戚太保再次獨身進入軍墓內,陳方亦正感到很意外,他還以為戚太保要在相當長時間內才會來,沒想到僅隔數天時間,他居然又來了,陳方亦正望著走近的戚太保,笑道:“戚兄弟,又有何疑問”


    “困魔陣對我發動攻擊時,我的識海從米粒大小,一直擴張到能夠容納二十萬人戰場大小,但等困魔陣攻擊退去,我的識海又恢複了米粒大小,所以,我想問一下,如何能夠讓識海重新恢複到那麽大”


    “將修的識海天生就狹小,我一直疑惑你的識海,為什麽能夠扛得住困魔陣的攻擊,要知道,就算是九級玉將前來,也肯定扛不住的,除非數名玉將聯手分攤,但這也等於無法經受困魔陣的攻擊,所以,最終隻能負傷而逃,而無法看到我。”


    “你能以九級靈將的修為,硬生生的扛住困魔陣的攻擊,這說明你的識海具有強大的潛力,而這種將修,往往就是具備將、術、雙修的潛力,而我卻不具備這種資質,所以,這個問題我無法迴答你。”


    “但是”。


    戚太保正欲失望的離去時,聽到陳方亦正的“但是”二字,戚太保露出苦笑,他知道自己如此急迫的前來,讓陳方亦正終於抓住了機會,這個“但是”後麵,就是陳方亦正要戚太保自己開出條件來,而這個條件隻能是“救他出牢籠”。


    戚太保最終還是咬著牙離開了軍墓,坐在涼風襲襲的山頭,望著鬱鬱蔥蔥的泰山某段,戚太保心中一動,扭頭問旁邊的三個妖將,“有什麽寶物,能夠短時間內的拓展識海”


    “此類寶物很多啊問題是,用了之後,輕則識海受損,重則魂飛魄散,特別是將修,天生識海較小,這種寶物害多於益,而術士也不敢輕用,後患無窮。”黑霸天說道。


    戚太保卻是暗笑,他的識海曾經被擴張到能容納二十萬人戰場大小,他又豈會怕這些寶物的使用,而擁有這樣的寶物,戚太保就能夠把自己的神識外放到極大的範圍,從而免除一個一個查找的麻煩。


    “古閣”,就是俗稱的“拍賣行”,這種組織若是不出現在遊戲中,實在是不符合主流,另外,殺手、、小偷等等,都是有相當嚴密的組織;古閣在拍賣界算是比較出現的一種組織,幕後老板也不是神秘人物,是東吳的小吳王孫亮。


    走進“古閣”大堂內時,戚太保想起黃巾遺產的事情,勿弗子等人一直埋怨韓暹挖了個大坑給他們,因為黃巾遺產是遍布漢界的一處處實業,而不是堆放在倉庫或山洞中的財寶,這些實業有的是布廠,有的是礦廠,有的是製品廠等等。


    韓暹把所有的聯絡方法告訴了戚太保、勿弗子等人,讓他們可以憑印信接收這些實業,但勿弗子等人在韓暹死後,就一直呆在樂州,後來,戚太保入主北海城,他們為了前途,就隻能迴歸到戚太保帳下,韓暹留下來的印信,也全部交還給戚太保,不還的話,就是違反了當初的誓約,後果很嚴重的。


    而這些財富也不是戚太保私人的,它是屬於整個黃巾勢力,每一項開支都要與黃巾勢力的發展有所關係才可以;戚太保把這些交給了戲誌才,不交給他也無人可交,戲誌才就是係統派在黃巾裏的代言人,很多東西都要靠他把關的。


    不過,戲誌才卻沒有係統代言人的覺悟,反而常常替戚太保著想,這些實業移交到他手上後,他就用來建立密諜司,同時,也會把一些分紅,利用某些作假帳的方式,轉到戚太保的帳下,所以,戚太保如今的財產已是近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網遊之不落的黃巾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狼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狼籍並收藏網遊之不落的黃巾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