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喲!國公爺,您怎麽來了,有什麽事兒您知會一聲,解縉到您府上聽候訓示也就是了,哪敢勞動國公大駕。快快快,國公請坐,請上座,來人,快給國公上茶!”
解縉衝著殿裏邊侍候的小太監吩咐了一聲,便很熱情地請夏潯上座了,自己在他下首坐下,笑吟吟地問道:“皇上交辦的事情,國公可是已經理會出了眉目麽?”
夏潯一本正經地道:“不錯,我迴去後認真想了一晚上,已經理出了一些眉目,特來與大學士商議一下。咳!我是這樣想的,關於搜集、整理、編纂、謄抄、印刷……”
夏潯巴拉巴拉說了半天,小太監送茶上來他都沒停口,好不容易說完了,又叮囑道:“我還得再補允一點:建文朝這四年,皇上是不承認的,建文朝的四年,已然改為洪武三十二年直至三十五年,期間許多事情,史中不能有載,這一點要特別注意,補充太祖聖訓時,有許多太祖對皇太孫說的話,編排出處時間時少不得要改成是對懿文太子說的,以免犯了皇上的忌諱。”
解縉聽得目瞪口呆,聽完了眨眨眼,茫然道:“國公說完了?”
“說完了!”
解縉吃吃地道:“這就是國公認真想了一晚,理會出來的東西麽?”
夏潯說這番話,本來就是想試試解縉對聖意的理解是否如自己所想一樣,一瞧他這副樣子,心中已經有了譜,便微笑道:“自然不止,皇上既然下了旨,這《文華寶鑒》是一定要編撰的,有些事宜,我就得先說在頭裏,當然,大紳兄文壇領袖,已經編撰過多部典籍,這些方麵應該想得到,隻是楊某既然總領此事,不能不提一下。”
解縉鬆了口氣,笑道:“我就說呢,聖上宏恩,這是以東宮相托呢,何等器重,國公怎麽可能不明白呢,那這事兒,國公打算怎麽辦?”
夏潯此時已經完全了解,自己所想果然無誤,原來朱棣是想要自己牽頭請立太子,想想昨日謹身殿裏,朱棣那滿懷殷切的一眼,結果滿堂皆醒我獨醉,就他一個人沒聽明白,不禁暗自汗了一把。
夏潯定了定神,便依著解縉的口風,順勢說道:“此事無須計較,正大光明之事,瞞不得人,也不需要瞞。大皇子立為國之儲君,已是大勢所趨,我等所為,上合天心,下合民意,隻消堂堂正正地提出來就是了。我隻是奇怪,前番皇上北巡,以大皇子監國,這不是很明顯要立大皇子為儲君的訊號麽,難道朝中無人倡議立儲?怎麽還需皇上親自安排?”
解縉歎了口氣道:“怎麽沒有,可二皇子那裏,也著實地網羅了不少文武大臣呐。尤其是國公您經略遼東以後,淇國公丘福雖然走了,可國公您也走了不是,這一來二皇子失去的優勢,便又扳迴了不少,以致被他網羅了很多人才,那陳瑛厲害啊!有些官員手裏被人揪著小辮子,怎能不看二皇子臉色行事?
可是國公經略遼東,出不得岔子,一旦國公那兒出了什麽差遲,必然對大皇子的處境不利。再者,國公經略遼東,那是關乎我大明千秋萬代的大事,縱然國公您願意在這個時候迴來,大皇子也是不肯的,他哪舍得這千秋功業因他而廢呢?”
夏潯點了點頭,有點明白了:“這麽說,皇上給出了立儲的意思,也有官員依著上意請立儲君了,卻因二皇子那邊的人強烈反對,而致再度擱下?”
解縉苦笑道:“他們倒不是反對立儲,隻是反對立大皇子而已。皇上剛剛北巡,民間便有傳言,說皇上北巡,自然由大皇子監國,言外之意,隻是儲君未立,依著長幼順序,叫大皇子監國,模糊了皇上立儲之意,消抵了皇上欲立大皇子為儲君的心意。
等皇上迴來之後,二皇子竟然搶先發動,率先授意一些官員向皇上進言,請求皇上議立儲君,這儲君自然是二皇子了,我們先失一著,便陷了被動,雙方據理力爭,相持不下,二皇子仗著當年靖難有功,多次救陛下於危難之中,皇上當年感動之下,也曾透露過……,多次入宮向皇上哭訴委屈,哭得皇上心軟,這事兒就又擱下了。”
夏潯點了點頭,臉色凝重起來。
解縉見了,忙寬慰道:“國公倒也不必過於憂心,如今皇上請國公、國師和我這位內閣首輔聯名倡議,說明皇上再三權衡之下,還是要立大皇子為儲君的,剩下的,就看咱們這戲怎麽唱了,要是咱們倡議一次,再被他們攪了混水,皇上的臉麵可就真的難看了。”
夏潯蹙眉道:“他們那邊,都有哪些官員?”
解縉想了想,便說出一些官員名字來,夏潯聽那些官員職位俱都不低,其中還有六部的尚書,當朝一品,不由吃驚道:“我離開南京這一兩年功夫,二皇子的勢力已經發展得這麽大了麽?”
解縉歎道:“沒辦法,大皇子做事過於拘謹,許多手段不屑去用,也不能去用,哪怕我們勸說殿下做大事不拘小節,他也不肯。二皇子能網羅這麽多人,有的是利誘,有的則是威逼了,在朝為官多年的,誰能沒點事情,那陳瑛就像長了一隻狗鼻子,有點什麽味道他都嗅得出來,抓住了你的把柄,怕你不為二皇子所用?
這些人位高權重,亦有各自黨羽,他們為二皇子所有,他們的黨羽自然也為二皇子效力,二皇子自然就聲勢更振了。本來,二皇子當初網羅紀綱,也是這個意思,幸好紀綱是傾向於大皇子的,要不然,再有他為虎作倀,二皇子如今的力量恐怕更是一發而不可收拾,加上皇上本來就有些傾意於他,恐怕到那時國公您迴來了,也無力迴天了。
後來沒有辦法,我們以江山社稷、大明未來,再三向大皇子曉以利害,大皇子才默許紀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隻是由於大皇子的猶豫,咱們下手晚了,頹勢終究不能一下子就扭轉過來。而且要做這些事,就瞞不過二皇子那邊的人,結果……二皇子終於知道紀綱是大皇子這邊的人了,紀綱和陳瑛都有緝察百官之責,現在雙方鬥得很厲害。”
夏潯這才恍然大悟,如此說來,涿州城外那一幕,恐怕就是陳瑛和紀綱之間鬥爭的外延了,而陳瑛和紀綱背後又是大皇子與二皇子,如此說來,還真的是神仙打架,地方官員敢插手才怪。
如此看來,情形比他預想的要糟,夏潯不禁站起身來,在文淵閣裏來迴踱步,解縉見狀忙也站起,目光隨著他移來移去,好半晌,夏潯還不肯停下來,解縉忍不住道:“國公,現在紀綱那邊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你看,是不是要他加緊緝察力度,替大皇子爭取更多的官員支持?
國公迴來了,咱們的聲勢便為之大振,借著這個好機會,國公不妨多多宴請朝中同僚,被二皇子爭取過去的官員中,有不少原本與國公有些交情,這個情麵是難以拂卻的,隻要他們來了,以國公爺您的威望,或可再爭取過來一些,此消彼長,等咱們有了十分的把握,那時……”
夏潯站住,反複想想,先是搖頭,繼而點頭,品砸半晌,沉聲說道:“不,還是要馬上進諫!”
解縉一呆,失聲道:“馬上?恐怕光是知會、授意咱們的人都來不及呀!萬一失敗……”
夏潯道:“沒有萬一,隻許成功,不許失敗!再敗,恐怕聖意真就轉到二皇子身上去了!”
他走迴解縉身邊,說道:“大紳兄,你想想,什麽聲勢,比得了聖上這塊牌子更有聲勢?眼下,編撰《文華寶鑒》是聖上的意思,這勢如泰山之傾,是最不可抵擋的勢,如果我們拖延久了,叫他們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甚至跑到皇上那兒連哭帶鬧,再次說動了皇上的心,豈不功虧一簣?
立即行動,也許我們來不及招唿大皇子一派的地方官員們上書應和,可同樣的,他們那邊一樣來不及,我剛迴京,還什麽官員都沒見過,就立即上書此事,難免會叫人心中猜疑,這是皇上授意。嘿嘿,這本來就是皇上授意,隻是皇上含蓄了些,咱們就不便直說這是皇上的心意,可是隻要這麽做了,誰還不猜是皇上的意思?”
解縉聽的連連點頭,說道:“不錯,不錯,聽了國公此言,解縉心中如撥雲見日,豁然開朗。”
夏潯道:“若是按部就班,再與之爭相拉攏,那聖意這塊牌子就白白浪費了,那些官員既然被人揪了小辮子,又怎肯因為我的麵子便改了陣營?所以,與其調兵遣將,布陣對壘,不如突出奇兵,殺他個措手不及!”
解縉振奮道:“好,那咱們怎麽做?”
夏潯道:“我這就去見道衍大師,大紳兄這裏,則立即放出皇上命我等三人為大明儲君主持編撰《文華寶鑒》的消息,這等消息傳的快著呢,到了傍晚,南京城裏就盡人皆知了。他們想商議對策,最快也得明天早朝之後,哼!明天早朝,咱們三人就聯袂進言,請立儲君!”(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解縉衝著殿裏邊侍候的小太監吩咐了一聲,便很熱情地請夏潯上座了,自己在他下首坐下,笑吟吟地問道:“皇上交辦的事情,國公可是已經理會出了眉目麽?”
夏潯一本正經地道:“不錯,我迴去後認真想了一晚上,已經理出了一些眉目,特來與大學士商議一下。咳!我是這樣想的,關於搜集、整理、編纂、謄抄、印刷……”
夏潯巴拉巴拉說了半天,小太監送茶上來他都沒停口,好不容易說完了,又叮囑道:“我還得再補允一點:建文朝這四年,皇上是不承認的,建文朝的四年,已然改為洪武三十二年直至三十五年,期間許多事情,史中不能有載,這一點要特別注意,補充太祖聖訓時,有許多太祖對皇太孫說的話,編排出處時間時少不得要改成是對懿文太子說的,以免犯了皇上的忌諱。”
解縉聽得目瞪口呆,聽完了眨眨眼,茫然道:“國公說完了?”
“說完了!”
解縉吃吃地道:“這就是國公認真想了一晚,理會出來的東西麽?”
夏潯說這番話,本來就是想試試解縉對聖意的理解是否如自己所想一樣,一瞧他這副樣子,心中已經有了譜,便微笑道:“自然不止,皇上既然下了旨,這《文華寶鑒》是一定要編撰的,有些事宜,我就得先說在頭裏,當然,大紳兄文壇領袖,已經編撰過多部典籍,這些方麵應該想得到,隻是楊某既然總領此事,不能不提一下。”
解縉鬆了口氣,笑道:“我就說呢,聖上宏恩,這是以東宮相托呢,何等器重,國公怎麽可能不明白呢,那這事兒,國公打算怎麽辦?”
夏潯此時已經完全了解,自己所想果然無誤,原來朱棣是想要自己牽頭請立太子,想想昨日謹身殿裏,朱棣那滿懷殷切的一眼,結果滿堂皆醒我獨醉,就他一個人沒聽明白,不禁暗自汗了一把。
夏潯定了定神,便依著解縉的口風,順勢說道:“此事無須計較,正大光明之事,瞞不得人,也不需要瞞。大皇子立為國之儲君,已是大勢所趨,我等所為,上合天心,下合民意,隻消堂堂正正地提出來就是了。我隻是奇怪,前番皇上北巡,以大皇子監國,這不是很明顯要立大皇子為儲君的訊號麽,難道朝中無人倡議立儲?怎麽還需皇上親自安排?”
解縉歎了口氣道:“怎麽沒有,可二皇子那裏,也著實地網羅了不少文武大臣呐。尤其是國公您經略遼東以後,淇國公丘福雖然走了,可國公您也走了不是,這一來二皇子失去的優勢,便又扳迴了不少,以致被他網羅了很多人才,那陳瑛厲害啊!有些官員手裏被人揪著小辮子,怎能不看二皇子臉色行事?
可是國公經略遼東,出不得岔子,一旦國公那兒出了什麽差遲,必然對大皇子的處境不利。再者,國公經略遼東,那是關乎我大明千秋萬代的大事,縱然國公您願意在這個時候迴來,大皇子也是不肯的,他哪舍得這千秋功業因他而廢呢?”
夏潯點了點頭,有點明白了:“這麽說,皇上給出了立儲的意思,也有官員依著上意請立儲君了,卻因二皇子那邊的人強烈反對,而致再度擱下?”
解縉苦笑道:“他們倒不是反對立儲,隻是反對立大皇子而已。皇上剛剛北巡,民間便有傳言,說皇上北巡,自然由大皇子監國,言外之意,隻是儲君未立,依著長幼順序,叫大皇子監國,模糊了皇上立儲之意,消抵了皇上欲立大皇子為儲君的心意。
等皇上迴來之後,二皇子竟然搶先發動,率先授意一些官員向皇上進言,請求皇上議立儲君,這儲君自然是二皇子了,我們先失一著,便陷了被動,雙方據理力爭,相持不下,二皇子仗著當年靖難有功,多次救陛下於危難之中,皇上當年感動之下,也曾透露過……,多次入宮向皇上哭訴委屈,哭得皇上心軟,這事兒就又擱下了。”
夏潯點了點頭,臉色凝重起來。
解縉見了,忙寬慰道:“國公倒也不必過於憂心,如今皇上請國公、國師和我這位內閣首輔聯名倡議,說明皇上再三權衡之下,還是要立大皇子為儲君的,剩下的,就看咱們這戲怎麽唱了,要是咱們倡議一次,再被他們攪了混水,皇上的臉麵可就真的難看了。”
夏潯蹙眉道:“他們那邊,都有哪些官員?”
解縉想了想,便說出一些官員名字來,夏潯聽那些官員職位俱都不低,其中還有六部的尚書,當朝一品,不由吃驚道:“我離開南京這一兩年功夫,二皇子的勢力已經發展得這麽大了麽?”
解縉歎道:“沒辦法,大皇子做事過於拘謹,許多手段不屑去用,也不能去用,哪怕我們勸說殿下做大事不拘小節,他也不肯。二皇子能網羅這麽多人,有的是利誘,有的則是威逼了,在朝為官多年的,誰能沒點事情,那陳瑛就像長了一隻狗鼻子,有點什麽味道他都嗅得出來,抓住了你的把柄,怕你不為二皇子所用?
這些人位高權重,亦有各自黨羽,他們為二皇子所有,他們的黨羽自然也為二皇子效力,二皇子自然就聲勢更振了。本來,二皇子當初網羅紀綱,也是這個意思,幸好紀綱是傾向於大皇子的,要不然,再有他為虎作倀,二皇子如今的力量恐怕更是一發而不可收拾,加上皇上本來就有些傾意於他,恐怕到那時國公您迴來了,也無力迴天了。
後來沒有辦法,我們以江山社稷、大明未來,再三向大皇子曉以利害,大皇子才默許紀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隻是由於大皇子的猶豫,咱們下手晚了,頹勢終究不能一下子就扭轉過來。而且要做這些事,就瞞不過二皇子那邊的人,結果……二皇子終於知道紀綱是大皇子這邊的人了,紀綱和陳瑛都有緝察百官之責,現在雙方鬥得很厲害。”
夏潯這才恍然大悟,如此說來,涿州城外那一幕,恐怕就是陳瑛和紀綱之間鬥爭的外延了,而陳瑛和紀綱背後又是大皇子與二皇子,如此說來,還真的是神仙打架,地方官員敢插手才怪。
如此看來,情形比他預想的要糟,夏潯不禁站起身來,在文淵閣裏來迴踱步,解縉見狀忙也站起,目光隨著他移來移去,好半晌,夏潯還不肯停下來,解縉忍不住道:“國公,現在紀綱那邊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你看,是不是要他加緊緝察力度,替大皇子爭取更多的官員支持?
國公迴來了,咱們的聲勢便為之大振,借著這個好機會,國公不妨多多宴請朝中同僚,被二皇子爭取過去的官員中,有不少原本與國公有些交情,這個情麵是難以拂卻的,隻要他們來了,以國公爺您的威望,或可再爭取過來一些,此消彼長,等咱們有了十分的把握,那時……”
夏潯站住,反複想想,先是搖頭,繼而點頭,品砸半晌,沉聲說道:“不,還是要馬上進諫!”
解縉一呆,失聲道:“馬上?恐怕光是知會、授意咱們的人都來不及呀!萬一失敗……”
夏潯道:“沒有萬一,隻許成功,不許失敗!再敗,恐怕聖意真就轉到二皇子身上去了!”
他走迴解縉身邊,說道:“大紳兄,你想想,什麽聲勢,比得了聖上這塊牌子更有聲勢?眼下,編撰《文華寶鑒》是聖上的意思,這勢如泰山之傾,是最不可抵擋的勢,如果我們拖延久了,叫他們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甚至跑到皇上那兒連哭帶鬧,再次說動了皇上的心,豈不功虧一簣?
立即行動,也許我們來不及招唿大皇子一派的地方官員們上書應和,可同樣的,他們那邊一樣來不及,我剛迴京,還什麽官員都沒見過,就立即上書此事,難免會叫人心中猜疑,這是皇上授意。嘿嘿,這本來就是皇上授意,隻是皇上含蓄了些,咱們就不便直說這是皇上的心意,可是隻要這麽做了,誰還不猜是皇上的意思?”
解縉聽的連連點頭,說道:“不錯,不錯,聽了國公此言,解縉心中如撥雲見日,豁然開朗。”
夏潯道:“若是按部就班,再與之爭相拉攏,那聖意這塊牌子就白白浪費了,那些官員既然被人揪了小辮子,又怎肯因為我的麵子便改了陣營?所以,與其調兵遣將,布陣對壘,不如突出奇兵,殺他個措手不及!”
解縉振奮道:“好,那咱們怎麽做?”
夏潯道:“我這就去見道衍大師,大紳兄這裏,則立即放出皇上命我等三人為大明儲君主持編撰《文華寶鑒》的消息,這等消息傳的快著呢,到了傍晚,南京城裏就盡人皆知了。他們想商議對策,最快也得明天早朝之後,哼!明天早朝,咱們三人就聯袂進言,請立儲君!”(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