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秦吉春來大林山考察,這是縣長第一次來大林山,唐俊當然是全程陪同,現在已經有了小道消息,說雍平縣委班子可能在年底的時候要進行一次調整。


    據說這一次調整,秦吉春可能要更進一步了,而鄭平原則有可能迴市裏任職,畢竟現在鄭平原已經是市人大副主任了。


    如果是以前,鄭平原肯定早就離開雍平了,之所以他遲遲沒有離開,主要原因就是現在是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候,雍平一日不脫貧,幹部就不能夠輕易的調動,這是十八大之後幹部提拔任用的新的規則,所以鄭平原的級別和位置雖然上去了,但是他還是雍平的縣委書記,需要繼續留在雍平主持工作。


    但是很顯然,雍平現在脫貧攻堅的工作幹得很出色,今年雍平有望超過澧河縣,成為全市脫貧攻堅的先進縣,在這種背景下,完成對雍平黨委班子的重新調整似乎已經到了比較成熟的時機了。


    一般來說,縣委班子的調整不會出現大動作,因為要保證雍平縣各方麵工作的平穩過度,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秦吉春再進一步接手縣委書記的可能性非常大。


    當然,官場上的事情很很微妙,很多事情沒有到塵埃落定是誰都不能亂說的,再說了組織意圖究竟怎麽樣現在誰都不知道,目前社會上的猜測和議論那也是盲人摸象。


    不過秦吉春這個時候第二次視察大林山,似乎能讓很多人浮想聯翩,要知道大林山是個什麽地方?大林山是全縣扶貧的重點鄉鎮,是這兩年脫貧攻堅最前沿的陣地。


    縣裏的脫貧攻堅工作是書記親自抓的工作,所以鄭平原到大林山鎮非常的頻繁,現在秦吉春今年第二次再來視察調研,是不是意味著以後扶貧工作這一塊秦吉春要把擔子挑起來了呢?


    任何時候都不要低估這個時代人們的想象力,唐俊當然也知道這個說法,但是這個問題太敏感,他不能問,隻問秦吉春,道:


    “縣長,這一次您來視察,去不去上河村和下河村?”


    唐俊問這個話,意思很清楚,因為但凡是看視察扶貧的領導,就沒有不去這兩個村的,因為這兩個村是最窮的村,最困難的村,也有可能是一輩子也無法直接通公路的村。


    黨內的領導視察,一方麵是務實,但是也需要務虛和宣傳,好像到了大林山之後沒有去上河和下河,這就不好宣傳,不能說去大林山考察了扶貧工作一般,所以唐俊才有這麽一問。


    秦吉春道:“唐俊,你們大林山隻有上下河兩個村是貧困村嗎?你們把大量的資源都累計到這兩個村了,還有幾個村怎麽辦?


    你們的太華,麂子渡,無蓋村這三個村也很窮,你們針對這幾個村的發展有沒有統籌規劃?”


    唐俊不慌不忙的道:


    “太華,麂子渡和無蓋這三個村目前的確不通公路,但是工作難度比我們上下河要小一些!今年年底,我們會對這三個村的交通情況做一個統籌規劃,如果不出意外,這三個村的道路建設計劃應該要提上日程!


    其實這三個村的難度在於我們的麂子河,之所以不通公路,核心在於麂子河水流湍急,兩岸峽穀幽深不好跨越!


    今年我們搞旅遊勘測的小組已經找到了兩個相對平緩的渡河點了,我們下一步就是要搞橋梁勘測,如果這兩個地方都能架橋,下一步我們再測繪道路!


    現在的資金缺口很大,但是我們一步步的來,先把規劃測繪搞出來,有了方案就有了基礎了,就算上麵不給撥款,我們旅遊經濟發展起來之後,我們自己也能夠再兩三年之內把這三個村的道路建設給搞好!


    現階段,我們主要的方式方法還是搞產業扶貧,我們的扶貧工作隊在這幾個村一共投資了四百多萬,主要種植藥材,其中白三七的種植,重樓的種植現在已經獲得了初步的成功!


    當然,這些名貴藥材的種植是否真的能夠完全成功也需要一個差不多兩到三年的周期,做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我們這三個村依托自己優渥的自然條件,找到了符合自己發展的產業,應該說這是我們大林山扶貧工作隊的成績!”


    唐俊侃侃而談,給秦吉春介紹大林山的扶貧工作情況,和縣裏一樣,縣裏抓扶貧工作的是一把手,大林山鎮抓這塊的也是唐俊。


    現在工作隊的幹部,副書記,常務副鄉長等具體項目的負責人,全部直接對唐俊匯報,對唐俊負責。


    唐俊實在是太忙了,全鎮的事情,不論大小基本都要找他,他不點頭很多工作就沒有辦法做。現在大林山關於旅遊的,關於工程的,關於扶貧的,關於產業發展的,關於上麵各種檢查的,關於領導視察的,關於旅遊接待工作的,唐俊都要管。


    但是不管多麽忙,唐俊始終把扶貧工作當成重中之重,唐俊察言觀色,大抵能夠明白秦吉春的意思,秦吉春這一次來大林山視察,或者說他來調研西北山區,一方麵是為了接下來可能到來的調整做準備。


    但是另一方麵,老秦這個人又不希望別人對此有過多的解讀,在這樣的情形下,他還是想多看一點東西的,唐俊道:


    “縣長,要不我們今天就跨越一下麂子河,看一看當年土家人走過的茶馬古道?”


    大林山麂子河,在清朝年間是老茶馬古道的畢竟之路,現在渡河點的選擇還是當年那條茶馬古道的路,一路還能看到當初為了騾馬好上山而鑄成的青石台階呢!


    實際上現在大林山的幾個村因為不通公路,主要的運輸方式還是騾馬,搞扶貧的時候往山裏麵運送物資,有時候鎮裏一請就是十幾匹的騾子往裏麵運。


    三個村,一共兩千人都在大山裏麵,兩千人的生產生活物資一年該有多少?這還沒有牽扯到建築物資呢,所以說道路建設搞不好,扶貧工作很難出關鍵性的成績。


    畢竟我們國家溫飽問題早就解決了,農村家家戶戶已經不缺少吃的喝的了,老百姓貧窮,主要就是居住條件比較差,人均可支配收入少,另外就是看病難,讀書難,這些問題。


    要解決居住條件的問題,那就需要現代化的磚瓦結構的房子,但是不通公路,這一條就很難!像上河和下河兩個村,他們老百姓蓋磚瓦房子還是自己用泥坯燒製的,那種效率實在是太低太低了。


    就算這種低效率的模式還是有很多必須建材沒有辦法自己製造,比如水泥,比如石灰,比如瓷磚等等,總之一句話,人居條件要改變,就必須要想辦法通公路。


    曾經一段時間,也就是馬建國在大林山幹黨委書記的時候,他照搬照抄黃土坪的模式搞異地搬遷,指望通過異地搬遷的方式讓麂子渡這些老百姓都集中住到山外麵去。


    結果異地搬遷徹頭徹尾的失敗,因為老百姓搬遷到了山外麵,他們將失去一切的生產資料啊,他們沒有了土地,沒有了養家糊口的根基了,他們怎麽會搬到山外麵?


    黃土坪紅魚村最早搞異地搬遷成功,主要是因為黃土坪的交通比較發達,老百姓可以住到村部附近,但是他們的生產可以迴到自己的責任田地裏麵去勞作。


    而且,黃土坪還有一個優勢在於,紅魚村大力發展茶葉產業,老百姓已經不從事傳統的耕種了,他們換了居住環境之後不影響他們的生產,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因此,大林山的扶貧工作繞了一個大圈子之後,現在還是要迴到原點,但是這一次唐俊對大林山的改變思路和以前又完全不同了。


    大林山的旅遊現在已經搞成了,旅遊一旦成功之後,像上下河這些地方以後都可以開發成旅遊景點,上下河村的峽穀上可能要建成全亞洲最大,最高的懸索橋,另外還需要建設一條堪稱絕壁上的索道,懸索橋過人,索道運貨。


    這兩個規劃一旦實施完成,這裏就是一處絕好的旅遊目的地,如果說大林山的旅遊沒有搞起來,單單這麽一個小的景點肯定不能作為一個旅遊點來開發。


    但是現在已經有了大林山旅遊的基礎,像這些點都將錦上添花,就比如今天去的麂子渡,麂子河,這沿途的風光完全可以搞成一個攝影愛好者基地。


    唐俊不止一次去過麂子渡和太華這幾個村,這幾個原生態的村莊雖然窮,雖然落後,但是風景和環境絕對是一等一的好。


    如果能夠在麂河上架橋,將這一條路貫通,唐俊對這幾個村未來的發展是擁有很大的期許的。


    唐俊和秦吉春沿途走路,一路走一路把他的這些想法和設想講出來,走到某個關鍵地方了,唐俊就讓工作人員安排歇腳,在歇腳的過程中,唐俊會就某個地方的規劃給秦吉春做匯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陽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華並收藏陽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