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姚昌輝打交道,唐俊的經驗非常的豐富。
因為對這個人唐俊實在是太了解了,應該說姚昌輝是個功利心非常強的人,為了仕途他可以丟掉性命的。
當初他本來是供銷係統的一般編製,但那個年代,供銷係統是最熱門紅火的部門,姚昌輝在供銷部門不怎麽遭人待見,他自己也心高氣傲,為人太囂張。
結果供銷部門將他和一批同事調整,他們是被調整進入煙草係統的!那個時候姚昌輝覺得自己的人生步入了至暗時刻。
因為在計劃經濟的年代,煙草係統遠遠比不上供銷係統和糧食係統那麽吃香走俏,姚昌輝到了煙草係統之後,才開始發憤圖強,覺得自己一定要步入仕途,要當上官才能當得了人上人了。
就這樣,姚昌輝開始轉入公務員的編製,經過他不懈的努力和奮鬥,在他幹了十多年煙草站站長之後,進入到了煙草局管理層幹副局長,又熬了六年的副局長,最後提拔擔任煙草局一把手。
而在這個過程中,恰逢國內轟轟烈烈的改革開放,傳統的供銷社係統完全崩潰了,地方性的糧食局也完全崩潰了,煙草係統反而脫穎而出,成了香餑餑了。
姚昌輝當上局長之後,手中更是握著一年上千萬,現在幾千萬的資金,在雍平政壇,姚昌輝財神爺的名頭不脛而走。
但是姚昌輝也有痛點,他最大的痛點就是這一輩子可能就是正科級到頭了,這麽多年,他對縣裏的領導言聽計從,甚至在禮節上到了完全溜須拍馬的程度了,結果還是提拔不了。
他想來想去,並不是他和領導關係不好,關鍵還是煙草局的名聲太差了!要煙草別人覺得是害人的,他姚昌輝這些年政績雖然不錯,但是煙草的政績能當真?
幹好煙草局長,和幹好副處級領導那是兩迴事,簡直不能同日而語。還有煙草局有企業的屬性,局長的工資福利和下麵人的工資福利都超過常規很多。
也就姚昌輝是個異類,要求進步想著提拔,其他的人一般真的是沒有提拔要求的。
姚昌輝想要提拔,必須要有過硬的政績,單單是煙草局內部考核的成績肯定不能過關,而現在全國都是精準扶貧的一股風潮,從省裏到市裏對幹部任用都有明確要求。
其中最著重的一點就是在精準扶貧工作上有突出貢獻的幹部在考察任用時要優先考慮,另外,對基層工作經驗豐富,在精準扶貧第一線長期工作,成績卓著的同誌,還要求破格提拔一批。
以前基層幹部的上升空間一般從鄉鎮最多能到縣裏,但是現在,各縣都有從鄉鎮直接提拔進入市一級機關的名額。
所以,在這種大趨勢之下,姚昌輝是非常在意這個扶貧工作的,煙草局是財神爺,他給領導的承諾就是他希望讓煙草充分發揮產業扶貧上麵的優勢,實際上就是在扶貧上麵他想給自己撈一點政績和資本。
在這種情況下,唐俊就打扶貧牌,就明確跟他講,如果你姚昌輝想要在在這方麵表現,大林山就是你最好的舞台。
因為大林山在接下來三年都是縣裏的扶貧重點鄉鎮,全縣的資源集中搞精準扶貧,大林山鎮背後站著的是鄭平原。
而唐俊本人又被認為是縣長秦吉春的人,所以,你姚昌輝要能看得清形勢的話,就需要跟唐俊正一起工作,因為隻有這樣姚昌輝才能幹出“政績”來!
唐俊就把握這一點和姚昌輝溝通,武勇剛開始替唐俊捏一把冷汗,因為唐俊開口就是首批資金姚昌輝要給三百萬。
要知道從姚昌輝這個鐵公雞身上拔一根毛都難,更何況一下提供三百萬?反正在武勇的記憶中,姚昌輝還從來沒有對哪個鄉鎮這麽慷慨過。
同樣是大林山鎮,張華也找姚昌輝搞過錢,當初張華隻要求煙草局提供一百萬的資金,最後經過了多方麵的努力,姚昌輝最終隻給大林山落實50萬,就這個數字姚昌輝還覺得多了,還嫌棄大林山鎮的煙草沒有搞起來,白白浪費了一筆投資。
現在唐俊的開口直接就是張華的三倍,而且是先要拿到錢再談項目,要不然事情就推進不了,這唐俊不是強人所難是什麽?
武勇專門就這件事和唐俊溝通過,其表達的意思比較委婉,大抵是讓唐俊可以把節奏放慢一些,所謂的鈍刀子割肉不痛。
唐俊以前在黃土坪所施展的策略不就是一步步的吞食嗎?最終讓姚昌輝在黃土坪投了幾百萬?
但是唐俊對武勇的“勸告”置之不理,反正就是三百萬不能動搖,結果讓武勇大跌眼鏡的是經過了雙方幾次的交鋒之後,姚昌輝竟然爽快的答應了。
這個結果把武勇給整懵了,他實在不明白唐俊究竟有什麽魔力,竟然能夠讓姚昌輝甘願一下就投入三百萬。
沒有辦法,他找了一個機會去見唐俊,直接開門見山的道:
“唐書記,我武勇一般不服人,但是這一次我真的心服口服了!我們姚局的性子我太了解了,對金錢看得非常重,一般來說讓他掏錢比要他的命還難受,但是您有什麽辦法,竟然能夠讓他乖乖的就範?
我的見識比較短,摸不清情況,你跟我說一說,這究竟是什麽原因?”
唐俊嘿嘿一笑,道:“說到對姚局的了解,你可能還不夠!姚局這個人最看重的肯定不是錢,如果是錢的話,他那麽多年怎麽每一天都花出去了呢?
所以你看問題不能太簡單,太想當然!我開出這個價碼,那自然有這個資本,姚局是蠢貨嗎?如果沒有利益他心甘情願投入這麽多錢?”
所以說一千,道一萬,還是利益作祟,我與其畏畏縮縮的找他要一丁點不疼不癢的資金,還不如直接開口一步到位!
他想要這個好處,那就要付出代價,其實這幾百萬又不是他的錢,他留在手中還能成為他私人財產不成?
所以,姚局的摳門也好,小氣也罷,那都是偽裝!你們沒有透過表麵看清本質,嘿嘿……”
唐俊嘿嘿一笑,後麵的話也不說了,他的意思其實已經很明確,但是就是不點破關鍵要點,嘿嘿一笑讓武勇滿腦子都是想象。
唐俊要在上下河栽種煙葉,應該說這個事情轟動很大,大林山鎮很多人都不相信這件事!而唐俊讓上下河兩個村召開全體村民大會宣布這個消息。
首先,老百姓有土地的,包括荒地在內,隻要願意流轉的,統統給予流轉,一畝土地流轉費用是五百元。
要知道,老百姓種植玉米,一畝地也就收個七百到八百塊錢,而且還要耗費勞動力,還需要化肥和種子,算下來一畝地還麽有淨賺到五百塊。
現在唐俊對所有土地提出流轉的政策,上下河兩個村本來就地廣人稀,一般戶均土地都在十畝以上,甚至有的家庭最多有三十畝之多。
唐俊有這個流轉政策,很多家裏老弱病殘的,高興得不得了,隻要答應流轉,立馬現金到賬!
短短隻有三四天,上河村和下河村就完成了土地流轉一千畝的任務了!
有了土地,下一步就找承包戶。
唐俊反正是這樣,把大林山上河村索道公路的建設的招標和上河村以及下河村的烤煙種植統一起來幹。
唐俊決定用土辦法來修路,便把黃土坪當年那一幫搞工程的老板,還有大林山本土搞工程的老板全部召集在一起。
反正錢唐俊承諾給他們一分不少,同時給他們承諾,修公路爆破出來的岩石,他們依舊可以比照當年黃土坪的模式,把岩石可以碎掉做成沙子。
反正這一條路誰修通了路基,接下來路麵硬化就是誰的工程,硬化路麵的價格統一按照國家的標準定價,也就是四米五的公路一公裏二十多萬的價格。
公路硬化本來就需要大量的砂石,現在通過路基得到的石頭就能解決砂石問題,這對工程承包老板來說,這筆賬太劃算了。
要知道當初黃土坪紅魚村四組的公路,按照正常的招標至少需要一百多萬才能完成,結果唐俊二十萬包給了賈老五,附加條件就是給賈老五碎石開口子。
結果賈老五不僅沒有賠本,而且還賺了錢。
現在唐俊給他們的條件要優惠非常多,每個標段按照難易程度,統統按照正常的加給給他們,同時還給他們開口子,讓他們碎石。
應該說唐俊的這個決策讓一幫搞工程的人興奮得徹夜難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是自古以來亙古不變的道理。
唐俊就是用這一點,他為了這一條路,他準備了八百萬,後續還有三百萬!當然他不可能一下把這麽多錢都花出去,但是他下定了決心,按照農村土鱉的辦法來修路,一定要按質按量達標的把所有的工程完成。
應該說唐俊給大林山本地搞工程的老板極其深刻的印象,他們第一次見識到了新任黨委書記的魄力了!
因為對這個人唐俊實在是太了解了,應該說姚昌輝是個功利心非常強的人,為了仕途他可以丟掉性命的。
當初他本來是供銷係統的一般編製,但那個年代,供銷係統是最熱門紅火的部門,姚昌輝在供銷部門不怎麽遭人待見,他自己也心高氣傲,為人太囂張。
結果供銷部門將他和一批同事調整,他們是被調整進入煙草係統的!那個時候姚昌輝覺得自己的人生步入了至暗時刻。
因為在計劃經濟的年代,煙草係統遠遠比不上供銷係統和糧食係統那麽吃香走俏,姚昌輝到了煙草係統之後,才開始發憤圖強,覺得自己一定要步入仕途,要當上官才能當得了人上人了。
就這樣,姚昌輝開始轉入公務員的編製,經過他不懈的努力和奮鬥,在他幹了十多年煙草站站長之後,進入到了煙草局管理層幹副局長,又熬了六年的副局長,最後提拔擔任煙草局一把手。
而在這個過程中,恰逢國內轟轟烈烈的改革開放,傳統的供銷社係統完全崩潰了,地方性的糧食局也完全崩潰了,煙草係統反而脫穎而出,成了香餑餑了。
姚昌輝當上局長之後,手中更是握著一年上千萬,現在幾千萬的資金,在雍平政壇,姚昌輝財神爺的名頭不脛而走。
但是姚昌輝也有痛點,他最大的痛點就是這一輩子可能就是正科級到頭了,這麽多年,他對縣裏的領導言聽計從,甚至在禮節上到了完全溜須拍馬的程度了,結果還是提拔不了。
他想來想去,並不是他和領導關係不好,關鍵還是煙草局的名聲太差了!要煙草別人覺得是害人的,他姚昌輝這些年政績雖然不錯,但是煙草的政績能當真?
幹好煙草局長,和幹好副處級領導那是兩迴事,簡直不能同日而語。還有煙草局有企業的屬性,局長的工資福利和下麵人的工資福利都超過常規很多。
也就姚昌輝是個異類,要求進步想著提拔,其他的人一般真的是沒有提拔要求的。
姚昌輝想要提拔,必須要有過硬的政績,單單是煙草局內部考核的成績肯定不能過關,而現在全國都是精準扶貧的一股風潮,從省裏到市裏對幹部任用都有明確要求。
其中最著重的一點就是在精準扶貧工作上有突出貢獻的幹部在考察任用時要優先考慮,另外,對基層工作經驗豐富,在精準扶貧第一線長期工作,成績卓著的同誌,還要求破格提拔一批。
以前基層幹部的上升空間一般從鄉鎮最多能到縣裏,但是現在,各縣都有從鄉鎮直接提拔進入市一級機關的名額。
所以,在這種大趨勢之下,姚昌輝是非常在意這個扶貧工作的,煙草局是財神爺,他給領導的承諾就是他希望讓煙草充分發揮產業扶貧上麵的優勢,實際上就是在扶貧上麵他想給自己撈一點政績和資本。
在這種情況下,唐俊就打扶貧牌,就明確跟他講,如果你姚昌輝想要在在這方麵表現,大林山就是你最好的舞台。
因為大林山在接下來三年都是縣裏的扶貧重點鄉鎮,全縣的資源集中搞精準扶貧,大林山鎮背後站著的是鄭平原。
而唐俊本人又被認為是縣長秦吉春的人,所以,你姚昌輝要能看得清形勢的話,就需要跟唐俊正一起工作,因為隻有這樣姚昌輝才能幹出“政績”來!
唐俊就把握這一點和姚昌輝溝通,武勇剛開始替唐俊捏一把冷汗,因為唐俊開口就是首批資金姚昌輝要給三百萬。
要知道從姚昌輝這個鐵公雞身上拔一根毛都難,更何況一下提供三百萬?反正在武勇的記憶中,姚昌輝還從來沒有對哪個鄉鎮這麽慷慨過。
同樣是大林山鎮,張華也找姚昌輝搞過錢,當初張華隻要求煙草局提供一百萬的資金,最後經過了多方麵的努力,姚昌輝最終隻給大林山落實50萬,就這個數字姚昌輝還覺得多了,還嫌棄大林山鎮的煙草沒有搞起來,白白浪費了一筆投資。
現在唐俊的開口直接就是張華的三倍,而且是先要拿到錢再談項目,要不然事情就推進不了,這唐俊不是強人所難是什麽?
武勇專門就這件事和唐俊溝通過,其表達的意思比較委婉,大抵是讓唐俊可以把節奏放慢一些,所謂的鈍刀子割肉不痛。
唐俊以前在黃土坪所施展的策略不就是一步步的吞食嗎?最終讓姚昌輝在黃土坪投了幾百萬?
但是唐俊對武勇的“勸告”置之不理,反正就是三百萬不能動搖,結果讓武勇大跌眼鏡的是經過了雙方幾次的交鋒之後,姚昌輝竟然爽快的答應了。
這個結果把武勇給整懵了,他實在不明白唐俊究竟有什麽魔力,竟然能夠讓姚昌輝甘願一下就投入三百萬。
沒有辦法,他找了一個機會去見唐俊,直接開門見山的道:
“唐書記,我武勇一般不服人,但是這一次我真的心服口服了!我們姚局的性子我太了解了,對金錢看得非常重,一般來說讓他掏錢比要他的命還難受,但是您有什麽辦法,竟然能夠讓他乖乖的就範?
我的見識比較短,摸不清情況,你跟我說一說,這究竟是什麽原因?”
唐俊嘿嘿一笑,道:“說到對姚局的了解,你可能還不夠!姚局這個人最看重的肯定不是錢,如果是錢的話,他那麽多年怎麽每一天都花出去了呢?
所以你看問題不能太簡單,太想當然!我開出這個價碼,那自然有這個資本,姚局是蠢貨嗎?如果沒有利益他心甘情願投入這麽多錢?”
所以說一千,道一萬,還是利益作祟,我與其畏畏縮縮的找他要一丁點不疼不癢的資金,還不如直接開口一步到位!
他想要這個好處,那就要付出代價,其實這幾百萬又不是他的錢,他留在手中還能成為他私人財產不成?
所以,姚局的摳門也好,小氣也罷,那都是偽裝!你們沒有透過表麵看清本質,嘿嘿……”
唐俊嘿嘿一笑,後麵的話也不說了,他的意思其實已經很明確,但是就是不點破關鍵要點,嘿嘿一笑讓武勇滿腦子都是想象。
唐俊要在上下河栽種煙葉,應該說這個事情轟動很大,大林山鎮很多人都不相信這件事!而唐俊讓上下河兩個村召開全體村民大會宣布這個消息。
首先,老百姓有土地的,包括荒地在內,隻要願意流轉的,統統給予流轉,一畝土地流轉費用是五百元。
要知道,老百姓種植玉米,一畝地也就收個七百到八百塊錢,而且還要耗費勞動力,還需要化肥和種子,算下來一畝地還麽有淨賺到五百塊。
現在唐俊對所有土地提出流轉的政策,上下河兩個村本來就地廣人稀,一般戶均土地都在十畝以上,甚至有的家庭最多有三十畝之多。
唐俊有這個流轉政策,很多家裏老弱病殘的,高興得不得了,隻要答應流轉,立馬現金到賬!
短短隻有三四天,上河村和下河村就完成了土地流轉一千畝的任務了!
有了土地,下一步就找承包戶。
唐俊反正是這樣,把大林山上河村索道公路的建設的招標和上河村以及下河村的烤煙種植統一起來幹。
唐俊決定用土辦法來修路,便把黃土坪當年那一幫搞工程的老板,還有大林山本土搞工程的老板全部召集在一起。
反正錢唐俊承諾給他們一分不少,同時給他們承諾,修公路爆破出來的岩石,他們依舊可以比照當年黃土坪的模式,把岩石可以碎掉做成沙子。
反正這一條路誰修通了路基,接下來路麵硬化就是誰的工程,硬化路麵的價格統一按照國家的標準定價,也就是四米五的公路一公裏二十多萬的價格。
公路硬化本來就需要大量的砂石,現在通過路基得到的石頭就能解決砂石問題,這對工程承包老板來說,這筆賬太劃算了。
要知道當初黃土坪紅魚村四組的公路,按照正常的招標至少需要一百多萬才能完成,結果唐俊二十萬包給了賈老五,附加條件就是給賈老五碎石開口子。
結果賈老五不僅沒有賠本,而且還賺了錢。
現在唐俊給他們的條件要優惠非常多,每個標段按照難易程度,統統按照正常的加給給他們,同時還給他們開口子,讓他們碎石。
應該說唐俊的這個決策讓一幫搞工程的人興奮得徹夜難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是自古以來亙古不變的道理。
唐俊就是用這一點,他為了這一條路,他準備了八百萬,後續還有三百萬!當然他不可能一下把這麽多錢都花出去,但是他下定了決心,按照農村土鱉的辦法來修路,一定要按質按量達標的把所有的工程完成。
應該說唐俊給大林山本地搞工程的老板極其深刻的印象,他們第一次見識到了新任黨委書記的魄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