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姚昌輝還是給紅魚村多批了一波物資,這些物資包括山上應急的發電機,應急的油料,遇到雨天之後可能要搭棚需要的油氈,還有幾十個戶外帳篷。
總共這些物資差不多價值十萬塊錢,姚昌輝把所有的工作都進行細致的梳理和部署,總之一句話,今年的烤煙工作必須做到萬無一失。
煙草的栽種,除了在地裏的培育管理之外,關鍵一個環節就是要烤幹製作,這個環節非常重要,直接關乎煙葉的質量。
而且這個過程非常的漫長,最早烤製的煙葉是從煙樹下麵采摘的葉片,把最下麵的葉片烤製完成之後,再一層層的往上捋,有的擁有十幾層葉片的,那就要烤十幾爐。
像唐俊一個人栽種一百四十畝煙的大戶,烤煙開始之後,他一個人就要占用9個烤煙爐,9個爐子至少需要四個人輪班看守,每兩到三天烤一爐,前後持續要進行十多二十波,也就是說唐俊種植的烤煙全部采摘下來之後,需要烤製一百八十到兩百爐,才能把這些煙葉製作成可以賣的烤煙。
這個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幸虧有王賢平幫他管理,現在請了八個烤煙的師傅,都是從村裏選的有經驗的老人。
另外,從烤煙地裏麵把煙葉采摘下來,采摘下來之後需要把煙葉綁在竹竿上,然後把竹竿掛進烤煙爐,這個工作量才是重點,唐俊是九個爐子一起開工,平均每天要出幾百斤幹煙的呢!
所以王賢平給唐俊請了三十個人專門負責天天摘煙和綁煙,說句實在話,請人很難,因為烤煙季和茶葉夏茶的季節吻合,很多人都要采茶,所以人員不能穩定。
另外,請幹這些活兒的人不能請農村精幹勞力,因為成年男勞力工資太高,唐俊一天請三十多人,如果都請精幹勞力一天開出去工資得幾千,一個月開工資都要七八萬,那還賺什麽錢呢?
所以王賢平請的都是農村裏比較能幹的婦女勞動力,一天三十管飯,這還是唐俊一個人的情況,山上有五百畝烤煙呢!各家各戶反正先把自己的人都上齊了,然後該請人的還是要請人。
烤煙季到了,紅魚村全村的老百姓基本都被發動了起來,村裏的茶葉可以機采的就采茶,茶葉采完之後就上山幹活兒,婦女勞動力一天三十塊,男勞動力要幹重活,主要是從煙壟裏麵把采摘的煙運出來,一天老板給五十塊。
沒有辦法,工作很重,事情很多,唐俊在送走姚昌輝後的第三天自己就投入到了幹活兒的大軍中去了。
他連續守了兩個晚上的爐子,就覺得身體在飄,想著這才剛剛開始,因為要把所有的煙烤完,至少需要一個月,這一個月的馬拉鬆要堅持下來多不容易?
可是他再看看幹活的老百姓,他們臉上是那麽的從容淡定,杜祖學抽著煙袋和唐俊聊天的時候很平靜的道:
“幹了一輩子了,早就習慣了,這算什麽重活啊?當年這梯田山沒有通公路,我們在梯田山上種兩千畝玉米,到了下玉米的時候,我們每個人用背簍背玉米下山,那都得跑呢!
一天跑十趟,一跑半個月,這個活兒我都幹過啊,大家還爭著要幹,為什麽呢?因為幹這個活兒能夠吃烤玉米啊,那個時候肚子吃不飽,有烤玉米吃就是最好的犒勞了……”
杜祖學說這話的時候,眼睛看著遠方,從的眼神之中似乎可以透過時空,看到過往……
山裏的人苦,祖祖輩輩都是那麽苦過來的,吃慣了苦的人就不叫苦了,就像現在這樣勞動,唐俊幹了兩天覺得受不了了,但是在杜祖學他們眼中,這就如同吃飯喝水一樣簡單平常。
唐俊給自己也點了一支煙,他深深的吸了幾口道:“這一次我自己栽種一百多畝烤煙,對我也是一次學習,我自己也有成長!老百姓不易,山裏的老百姓更不易!”
王賢平接過話頭道:“所以村裏的老百姓大家都感謝你,為什麽呢?你幫大家修了這麽寬的路,讓老百姓的茶葉下山可以用車運送,而不用再肩挑背負了,為他們減輕了負擔。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你讓老百姓有吃苦的地方,現在我們吃點苦就能掙到錢,這已經很幸福了……”
唐俊愣了愣,震撼與王賢平的這句話,老百姓的幸福就是吃了苦能掙到錢!這話是多麽現實,是啊,大部分時候,甚至在過往很多年,老百姓一年苦到頭是看不到致富的希望的。
山裏的老百姓勤勤懇懇了這麽多輩還是貧窮,他們吃苦少了嗎?顯然不是那樣的……
唐俊內心激蕩澎湃,腦海中想到了很多東西,他醞釀了好久,道:“穀叔,王叔,我聽說村裏搞貧苦戶的建檔立卡不是順利!”
穀瀟臉一紅,道:“還不是有人跳出來鬧事,大家一聽說這個建檔立卡有好處,大家都盼望著自己能選上,都賽著比窮呢!
說出去丟人,別人都盼望自家能富,可是我們村卻盼著自家比人家窮,嘿嘿……”
唐俊道:“穀叔,這個事兒也沒有那麽簡單!老百姓其實是窮怕了,那我們搞這個建檔立卡也就要保證公平公正!
我們必須要讓這份名單名副其實,絕對不能搞得老百姓不服,精準扶貧的關鍵就是我們先要把真正貧困的人口給挑出來,然後再針對他們想辦法,用政策……”
穀瀟道:“書記,現在我們這麽忙,這個事兒該怎麽辦?嘿,你是不知道,我在五組一句話沒有說好,又被彭大那個老羊倌甩了一鞭子,妮瑪我倘若不是黨員幹部,我真有拿刀砍他的心思了……”
唐俊抿嘴不語,他很想跟穀瀟說對老百姓要多包容理解,但是事實上老百姓基本是不講道理的,因為他們不懂道理,你跟他們講大義也很少管用,因為他們苦怕了,窮怕了。
唐俊以前不懂這些, 覺得山裏的刁民多,但是經過了自己栽種烤煙之後,他想著自己這半年幹的活兒,吃得苦,再把自己這點苦和老百姓比,那又完全不在一個層麵。
這樣他也有點理解老百姓的想法了,這就是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著想,這就是將心比心,這就是到群眾中去的感悟。
“王叔,你不是要在山上搞百人食堂嗎?這很好,我們把食堂搞起來,一是方便我們幹活兒,另外也是我們可以有個機會把全村的老百姓匯聚在平台山,我們開會專門搞這個檔案……”
唐俊咽了一口唾沫道:“我們白天開會,晚上看火守夜那也不是那麽忙碌了,我們分頭開會,按照組來開會,各家各戶都發言,我們村幹部積極參與,我就不信這個名單搞不出來……”
穀瀟和王賢平點頭道:“唐書記,您這麽安排那正好,我們在山上要待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開一個月會看能不能把名單最後確定好……”
唐俊道:“那我們就要多辛苦了,現在咱們白天幹活,晚上還要幹村裏的事情。我們不能因為幹活,把村裏的工作落下,這樣老百姓的工作沒有人做了不行!”
“我們不苦,倒是唐書記您晚上別守夜了,守夜傷身,有時候縣裏還有鄉裏可能還需要您去開會,萬一身體搞垮了,更影響大事……”穀瀟和王賢平都道。
唐俊擺擺手,道:“我還年輕,吃點苦應該!我不吃這麽一點苦還沒有緊迫感,現在我真的有緊迫感,真的希望我們要快速的搞好扶貧工作,我們紅魚村貧困的帽子要甩掉,速度越快越好……”
唐俊在山上臨時開了村委會議,決定接下來一個月重點搞建檔立卡,全村各戶按照組別每天都上山開會,村裏可以安排晚餐,或者自己帶晚餐也行。
反正現在全村差不多一半在村裏的人都在山上幹活。其他都出去務工的不算,更重要的是現在天氣炎熱,平台山晚上了涼快,在山上開會,然後願意下山的就下山,不願意下山的唐俊從煙草局運送的帳篷有五十多個,都搭建起來,晚上也不需要被子,在帳篷休息也行。
山上人多了,問題還是有,核心問題是廁所的問題,這麽多人在山上幹活兒,沒有男女廁怎麽辦?
所以唐俊又臨時安排在烤煙爐附近,在煙地附近臨時搭建了十多個旱廁,反正基本上唐俊每天都和大家打成一片,一起幹活兒,一起開會。
“唐書記,這個會沒有辦法開,反正五組的會開不了,開會就是吵架!大家都是比窮,我們總不能把五組所有人都確定為貧困戶吧?
彭大有兩百多隻羊,他還在爭,他都不符合國家對貧困人口的定義標準了……你說這扯淡嘛!”王賢平又來抱怨來了。
開了三天會,問題還是不好解決,農村工作有時候就是這樣,有些事情看上去簡單,要去做的時候發現竟然非常棘手……
總共這些物資差不多價值十萬塊錢,姚昌輝把所有的工作都進行細致的梳理和部署,總之一句話,今年的烤煙工作必須做到萬無一失。
煙草的栽種,除了在地裏的培育管理之外,關鍵一個環節就是要烤幹製作,這個環節非常重要,直接關乎煙葉的質量。
而且這個過程非常的漫長,最早烤製的煙葉是從煙樹下麵采摘的葉片,把最下麵的葉片烤製完成之後,再一層層的往上捋,有的擁有十幾層葉片的,那就要烤十幾爐。
像唐俊一個人栽種一百四十畝煙的大戶,烤煙開始之後,他一個人就要占用9個烤煙爐,9個爐子至少需要四個人輪班看守,每兩到三天烤一爐,前後持續要進行十多二十波,也就是說唐俊種植的烤煙全部采摘下來之後,需要烤製一百八十到兩百爐,才能把這些煙葉製作成可以賣的烤煙。
這個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幸虧有王賢平幫他管理,現在請了八個烤煙的師傅,都是從村裏選的有經驗的老人。
另外,從烤煙地裏麵把煙葉采摘下來,采摘下來之後需要把煙葉綁在竹竿上,然後把竹竿掛進烤煙爐,這個工作量才是重點,唐俊是九個爐子一起開工,平均每天要出幾百斤幹煙的呢!
所以王賢平給唐俊請了三十個人專門負責天天摘煙和綁煙,說句實在話,請人很難,因為烤煙季和茶葉夏茶的季節吻合,很多人都要采茶,所以人員不能穩定。
另外,請幹這些活兒的人不能請農村精幹勞力,因為成年男勞力工資太高,唐俊一天請三十多人,如果都請精幹勞力一天開出去工資得幾千,一個月開工資都要七八萬,那還賺什麽錢呢?
所以王賢平請的都是農村裏比較能幹的婦女勞動力,一天三十管飯,這還是唐俊一個人的情況,山上有五百畝烤煙呢!各家各戶反正先把自己的人都上齊了,然後該請人的還是要請人。
烤煙季到了,紅魚村全村的老百姓基本都被發動了起來,村裏的茶葉可以機采的就采茶,茶葉采完之後就上山幹活兒,婦女勞動力一天三十塊,男勞動力要幹重活,主要是從煙壟裏麵把采摘的煙運出來,一天老板給五十塊。
沒有辦法,工作很重,事情很多,唐俊在送走姚昌輝後的第三天自己就投入到了幹活兒的大軍中去了。
他連續守了兩個晚上的爐子,就覺得身體在飄,想著這才剛剛開始,因為要把所有的煙烤完,至少需要一個月,這一個月的馬拉鬆要堅持下來多不容易?
可是他再看看幹活的老百姓,他們臉上是那麽的從容淡定,杜祖學抽著煙袋和唐俊聊天的時候很平靜的道:
“幹了一輩子了,早就習慣了,這算什麽重活啊?當年這梯田山沒有通公路,我們在梯田山上種兩千畝玉米,到了下玉米的時候,我們每個人用背簍背玉米下山,那都得跑呢!
一天跑十趟,一跑半個月,這個活兒我都幹過啊,大家還爭著要幹,為什麽呢?因為幹這個活兒能夠吃烤玉米啊,那個時候肚子吃不飽,有烤玉米吃就是最好的犒勞了……”
杜祖學說這話的時候,眼睛看著遠方,從的眼神之中似乎可以透過時空,看到過往……
山裏的人苦,祖祖輩輩都是那麽苦過來的,吃慣了苦的人就不叫苦了,就像現在這樣勞動,唐俊幹了兩天覺得受不了了,但是在杜祖學他們眼中,這就如同吃飯喝水一樣簡單平常。
唐俊給自己也點了一支煙,他深深的吸了幾口道:“這一次我自己栽種一百多畝烤煙,對我也是一次學習,我自己也有成長!老百姓不易,山裏的老百姓更不易!”
王賢平接過話頭道:“所以村裏的老百姓大家都感謝你,為什麽呢?你幫大家修了這麽寬的路,讓老百姓的茶葉下山可以用車運送,而不用再肩挑背負了,為他們減輕了負擔。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你讓老百姓有吃苦的地方,現在我們吃點苦就能掙到錢,這已經很幸福了……”
唐俊愣了愣,震撼與王賢平的這句話,老百姓的幸福就是吃了苦能掙到錢!這話是多麽現實,是啊,大部分時候,甚至在過往很多年,老百姓一年苦到頭是看不到致富的希望的。
山裏的老百姓勤勤懇懇了這麽多輩還是貧窮,他們吃苦少了嗎?顯然不是那樣的……
唐俊內心激蕩澎湃,腦海中想到了很多東西,他醞釀了好久,道:“穀叔,王叔,我聽說村裏搞貧苦戶的建檔立卡不是順利!”
穀瀟臉一紅,道:“還不是有人跳出來鬧事,大家一聽說這個建檔立卡有好處,大家都盼望著自己能選上,都賽著比窮呢!
說出去丟人,別人都盼望自家能富,可是我們村卻盼著自家比人家窮,嘿嘿……”
唐俊道:“穀叔,這個事兒也沒有那麽簡單!老百姓其實是窮怕了,那我們搞這個建檔立卡也就要保證公平公正!
我們必須要讓這份名單名副其實,絕對不能搞得老百姓不服,精準扶貧的關鍵就是我們先要把真正貧困的人口給挑出來,然後再針對他們想辦法,用政策……”
穀瀟道:“書記,現在我們這麽忙,這個事兒該怎麽辦?嘿,你是不知道,我在五組一句話沒有說好,又被彭大那個老羊倌甩了一鞭子,妮瑪我倘若不是黨員幹部,我真有拿刀砍他的心思了……”
唐俊抿嘴不語,他很想跟穀瀟說對老百姓要多包容理解,但是事實上老百姓基本是不講道理的,因為他們不懂道理,你跟他們講大義也很少管用,因為他們苦怕了,窮怕了。
唐俊以前不懂這些, 覺得山裏的刁民多,但是經過了自己栽種烤煙之後,他想著自己這半年幹的活兒,吃得苦,再把自己這點苦和老百姓比,那又完全不在一個層麵。
這樣他也有點理解老百姓的想法了,這就是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著想,這就是將心比心,這就是到群眾中去的感悟。
“王叔,你不是要在山上搞百人食堂嗎?這很好,我們把食堂搞起來,一是方便我們幹活兒,另外也是我們可以有個機會把全村的老百姓匯聚在平台山,我們開會專門搞這個檔案……”
唐俊咽了一口唾沫道:“我們白天開會,晚上看火守夜那也不是那麽忙碌了,我們分頭開會,按照組來開會,各家各戶都發言,我們村幹部積極參與,我就不信這個名單搞不出來……”
穀瀟和王賢平點頭道:“唐書記,您這麽安排那正好,我們在山上要待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開一個月會看能不能把名單最後確定好……”
唐俊道:“那我們就要多辛苦了,現在咱們白天幹活,晚上還要幹村裏的事情。我們不能因為幹活,把村裏的工作落下,這樣老百姓的工作沒有人做了不行!”
“我們不苦,倒是唐書記您晚上別守夜了,守夜傷身,有時候縣裏還有鄉裏可能還需要您去開會,萬一身體搞垮了,更影響大事……”穀瀟和王賢平都道。
唐俊擺擺手,道:“我還年輕,吃點苦應該!我不吃這麽一點苦還沒有緊迫感,現在我真的有緊迫感,真的希望我們要快速的搞好扶貧工作,我們紅魚村貧困的帽子要甩掉,速度越快越好……”
唐俊在山上臨時開了村委會議,決定接下來一個月重點搞建檔立卡,全村各戶按照組別每天都上山開會,村裏可以安排晚餐,或者自己帶晚餐也行。
反正現在全村差不多一半在村裏的人都在山上幹活。其他都出去務工的不算,更重要的是現在天氣炎熱,平台山晚上了涼快,在山上開會,然後願意下山的就下山,不願意下山的唐俊從煙草局運送的帳篷有五十多個,都搭建起來,晚上也不需要被子,在帳篷休息也行。
山上人多了,問題還是有,核心問題是廁所的問題,這麽多人在山上幹活兒,沒有男女廁怎麽辦?
所以唐俊又臨時安排在烤煙爐附近,在煙地附近臨時搭建了十多個旱廁,反正基本上唐俊每天都和大家打成一片,一起幹活兒,一起開會。
“唐書記,這個會沒有辦法開,反正五組的會開不了,開會就是吵架!大家都是比窮,我們總不能把五組所有人都確定為貧困戶吧?
彭大有兩百多隻羊,他還在爭,他都不符合國家對貧困人口的定義標準了……你說這扯淡嘛!”王賢平又來抱怨來了。
開了三天會,問題還是不好解決,農村工作有時候就是這樣,有些事情看上去簡單,要去做的時候發現竟然非常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