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五個月的時間,不知道大千世界現在怎麽樣了?”
寧江心有牽掛。
他能感覺到,封天法則的力量已經所剩無幾,五個月時間,大千世界恐怕是日新月異,諸帝族,應該都真正的走到了明麵上來。
而讓寧江牽掛的,則是進入夜海的葉沉魚等人。
按照時間,她們應該快要從裏麵出來。
“前輩,以我們的速度,大概二十天左右,能到天道院。”
一道聲音打斷了寧江的沉思。
經過介紹,寧江知道了這老者名叫喬關清,乃是第三重天,一處小宗門仗劍宗的長老,他帶來的這些年輕人,都是他收下的弟子,其中最有天賦的,便是他的小孫女喬倩倩。
“如今天界的格局,你跟我說一說吧。”
寧江道。
“是。”
喬關清不敢怠慢,連忙把知道的說出來。
如今的天界格局,倒是跟寧江十萬年前在這裏了解到的基本一致,沒有什麽變化,依然是天道院最為超凡,其他的如軒轅家,獨孤家,虛空門,黃泉閣等諸多實力最為強橫。
“要說如今的天界,最大的變化,倒是有一個。”
喬關清道,“這是一萬年前的事情。”
說話間,喬關清看著寧江的反應,如果寧江不知道一萬年前的事情,說明他離開這天界,至少已經一萬年以上。
“哦?什麽事情?”
寧江詫異的看了過來。
喬關清暗暗一驚,沒想到寧江看著寧江,竟然是如此的古老。
“是淩仙福地。”
聽到這四個字,寧江眉頭不由得一皺,道,“難道和淩仙女帝有關?”
“前輩果然也知道淩仙女帝。”喬關清道,“的確,這淩仙福地,和淩仙女帝有關,可以說,這應該是淩仙女帝留下的道統。”
“淩仙女帝留下的道統?這是怎麽迴事。”
寧江詫異。
大千世界的人都知道,洛淩仙九世無敵,但是直到消失,都沒有留下任何的道統,以寧江對洛淩仙的了解,洛淩仙性子清傲孤高,也不可能留下什麽道統才對。
可是現在喬關清卻說,洛淩仙在此地留下了道統?
這種事情,喬關清不可能說謊。
“前輩有所不知,淩仙女帝一萬年前的時候,來過天界,還和兩位主宰,有過交手,最後兩位主宰全部敗退,遠不是淩仙女帝的對手。”
喬關清說起此事,臉上不由得露出尊敬之色。
淩仙女帝,來自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在他們眼中,是下界,而他們自居天界,生來就不把大千世界的人放在眼中。
然而淩仙女帝這樣的無敵人物,不論是誰,都不敢放肆。須知,這可是兩位主宰,兩尊掌握了天命之力的無敵強者,一起聯手,都敗在淩仙女帝的手裏。
如此絕代女帝,古往今來,又有幾人?
“淩仙女帝在天界呆了一段時間,而在當時,有一個女童運氣很好,或者說,她運氣簡直逆天,居然被淩仙女帝看中,收為了童女,在身邊帶了一段時間。”
喬關清的臉上不由得露出羨慕。
旁邊的喬倩倩,亦是嫉妒之極。
淩仙女帝何等人物,能跟在她的身邊,這等造化堪稱絕世無雙,就算是頭豬,能得到淩仙女帝的指點,都能一步登天。
“據說那個女童,原先資質平平,本來是一個宗門的棄徒,根本不受重視,誰想到在淩仙女帝的手裏,這個女童卻大放異彩,修行一日千裏。”
“淩仙女帝隻在天界呆了短短幾年,幾年後,她就離開。而那個女童,得了淩仙女帝的指點後,一路崛起,橫掃同代,最終,名冠天界,就是她,一手創造了淩仙福地,如今,天界很多人,甚至把她稱為第三主宰!”
無疑,這樣的稱謂非常驚人。
一直以來,隻有得到了天命之力的人,才有資格被稱為主宰,而這個女童沒有天命之力,卻被稱作第三主宰,她的實力,恐怕不會比萬妖巢的妖神太虛古蝶差。
“天界諸勢力中,天道院論第一,淩仙福地當論第二,這不但是她實力了得,更是因為她的手裏,有淩仙女帝的無敵帝器,那件帝器一出,就算是兩大主宰都要退避。”
喬關清緩緩道。
“一萬年前。”
聽完之後,寧江陷入沉思。
一萬年前,也正是洛淩仙消失的時間,洛淩仙消失了一萬年,封天法則也封了整片天地整整一萬年。
在消失之前,洛淩仙卻在這裏呆了幾年,收下了一個女童,還留下了帝器,她做這樣的事情,不可能隻是心血來潮,必然是有所布局。
那麽,洛淩仙是在布什麽樣的局?
“看來有機會的話,要想辦法和這個淩仙福地接觸一下了。”
寧江輕聲道。
喬關清聽到了他的話,連忙道:“前輩,這一次天道院開啟,淩仙福地的弟子也一定會來,聖女淩青瑤恐怕也會出世。”
聽到聖女淩雪瑤這幾個字,寧江察覺到幾個年輕人都是目光一亮,眼中露出興奮之色。
“看樣子這個淩雪瑤很美?”
“何止是美?聖女淩雪瑤被稱為現在天界的第一美人,仰慕她的人,能填滿這條通天河。”
一個年輕人迫不及待的說道。
喬關清白了他一眼,喝斥道:“我和前輩說話,輪得到你插嘴嗎,沒大沒小,何況聖女淩雪瑤何等人物,看你樣子,居然還沒放棄妄想。”
“好了,不用拘謹,隨意一點即可。”
寧江笑著擺了擺手,沒有什麽架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自古英雄愛美人,這是人之常情。”
“前輩說的是。”
喬關清連忙恭維道。
“好了,路途枯燥,你們修行有什麽不懂的難題,問我吧。”喬關清迴答了他那麽多事情,他也不會吝嗇。
聞言,喬關清連忙拜謝道:“多謝前輩。”
他看向幾個年輕人,道:“還不快謝過前輩,然後有什麽不懂的事情,趕緊問。”
一方麵,他知道寧江深不可測,另一方麵,他也想看看,寧江的水平,究竟達到何等地步。
(本章完)
寧江心有牽掛。
他能感覺到,封天法則的力量已經所剩無幾,五個月時間,大千世界恐怕是日新月異,諸帝族,應該都真正的走到了明麵上來。
而讓寧江牽掛的,則是進入夜海的葉沉魚等人。
按照時間,她們應該快要從裏麵出來。
“前輩,以我們的速度,大概二十天左右,能到天道院。”
一道聲音打斷了寧江的沉思。
經過介紹,寧江知道了這老者名叫喬關清,乃是第三重天,一處小宗門仗劍宗的長老,他帶來的這些年輕人,都是他收下的弟子,其中最有天賦的,便是他的小孫女喬倩倩。
“如今天界的格局,你跟我說一說吧。”
寧江道。
“是。”
喬關清不敢怠慢,連忙把知道的說出來。
如今的天界格局,倒是跟寧江十萬年前在這裏了解到的基本一致,沒有什麽變化,依然是天道院最為超凡,其他的如軒轅家,獨孤家,虛空門,黃泉閣等諸多實力最為強橫。
“要說如今的天界,最大的變化,倒是有一個。”
喬關清道,“這是一萬年前的事情。”
說話間,喬關清看著寧江的反應,如果寧江不知道一萬年前的事情,說明他離開這天界,至少已經一萬年以上。
“哦?什麽事情?”
寧江詫異的看了過來。
喬關清暗暗一驚,沒想到寧江看著寧江,竟然是如此的古老。
“是淩仙福地。”
聽到這四個字,寧江眉頭不由得一皺,道,“難道和淩仙女帝有關?”
“前輩果然也知道淩仙女帝。”喬關清道,“的確,這淩仙福地,和淩仙女帝有關,可以說,這應該是淩仙女帝留下的道統。”
“淩仙女帝留下的道統?這是怎麽迴事。”
寧江詫異。
大千世界的人都知道,洛淩仙九世無敵,但是直到消失,都沒有留下任何的道統,以寧江對洛淩仙的了解,洛淩仙性子清傲孤高,也不可能留下什麽道統才對。
可是現在喬關清卻說,洛淩仙在此地留下了道統?
這種事情,喬關清不可能說謊。
“前輩有所不知,淩仙女帝一萬年前的時候,來過天界,還和兩位主宰,有過交手,最後兩位主宰全部敗退,遠不是淩仙女帝的對手。”
喬關清說起此事,臉上不由得露出尊敬之色。
淩仙女帝,來自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在他們眼中,是下界,而他們自居天界,生來就不把大千世界的人放在眼中。
然而淩仙女帝這樣的無敵人物,不論是誰,都不敢放肆。須知,這可是兩位主宰,兩尊掌握了天命之力的無敵強者,一起聯手,都敗在淩仙女帝的手裏。
如此絕代女帝,古往今來,又有幾人?
“淩仙女帝在天界呆了一段時間,而在當時,有一個女童運氣很好,或者說,她運氣簡直逆天,居然被淩仙女帝看中,收為了童女,在身邊帶了一段時間。”
喬關清的臉上不由得露出羨慕。
旁邊的喬倩倩,亦是嫉妒之極。
淩仙女帝何等人物,能跟在她的身邊,這等造化堪稱絕世無雙,就算是頭豬,能得到淩仙女帝的指點,都能一步登天。
“據說那個女童,原先資質平平,本來是一個宗門的棄徒,根本不受重視,誰想到在淩仙女帝的手裏,這個女童卻大放異彩,修行一日千裏。”
“淩仙女帝隻在天界呆了短短幾年,幾年後,她就離開。而那個女童,得了淩仙女帝的指點後,一路崛起,橫掃同代,最終,名冠天界,就是她,一手創造了淩仙福地,如今,天界很多人,甚至把她稱為第三主宰!”
無疑,這樣的稱謂非常驚人。
一直以來,隻有得到了天命之力的人,才有資格被稱為主宰,而這個女童沒有天命之力,卻被稱作第三主宰,她的實力,恐怕不會比萬妖巢的妖神太虛古蝶差。
“天界諸勢力中,天道院論第一,淩仙福地當論第二,這不但是她實力了得,更是因為她的手裏,有淩仙女帝的無敵帝器,那件帝器一出,就算是兩大主宰都要退避。”
喬關清緩緩道。
“一萬年前。”
聽完之後,寧江陷入沉思。
一萬年前,也正是洛淩仙消失的時間,洛淩仙消失了一萬年,封天法則也封了整片天地整整一萬年。
在消失之前,洛淩仙卻在這裏呆了幾年,收下了一個女童,還留下了帝器,她做這樣的事情,不可能隻是心血來潮,必然是有所布局。
那麽,洛淩仙是在布什麽樣的局?
“看來有機會的話,要想辦法和這個淩仙福地接觸一下了。”
寧江輕聲道。
喬關清聽到了他的話,連忙道:“前輩,這一次天道院開啟,淩仙福地的弟子也一定會來,聖女淩青瑤恐怕也會出世。”
聽到聖女淩雪瑤這幾個字,寧江察覺到幾個年輕人都是目光一亮,眼中露出興奮之色。
“看樣子這個淩雪瑤很美?”
“何止是美?聖女淩雪瑤被稱為現在天界的第一美人,仰慕她的人,能填滿這條通天河。”
一個年輕人迫不及待的說道。
喬關清白了他一眼,喝斥道:“我和前輩說話,輪得到你插嘴嗎,沒大沒小,何況聖女淩雪瑤何等人物,看你樣子,居然還沒放棄妄想。”
“好了,不用拘謹,隨意一點即可。”
寧江笑著擺了擺手,沒有什麽架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自古英雄愛美人,這是人之常情。”
“前輩說的是。”
喬關清連忙恭維道。
“好了,路途枯燥,你們修行有什麽不懂的難題,問我吧。”喬關清迴答了他那麽多事情,他也不會吝嗇。
聞言,喬關清連忙拜謝道:“多謝前輩。”
他看向幾個年輕人,道:“還不快謝過前輩,然後有什麽不懂的事情,趕緊問。”
一方麵,他知道寧江深不可測,另一方麵,他也想看看,寧江的水平,究竟達到何等地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