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鴻鈞帶領三大教主進入‘天外天’尋找玄冥。眾人眼前的‘玄冥’論樣貌竟與鴻鈞無二,隻是身上的道袍卻是漆黑之色。其聲如洪鍾道:“鴻鈞,相隔一元,你終於肯出來見我了。”


    鴻鈞開口說道:“這幾日心血來潮,隻恐你又弄什麽手段欲破天繭。”


    “嗬嗬!”玄冥冷笑一聲:“你我皆是無極而生,相克相生。你欲將我阻在天外天亦是徒勞無功。破這天繭毀了你的混沌世界隻是時間問題罷了。”


    鴻鈞捋須說道:“這混沌世界曆經億萬年演化方生出天地人以及萬物生靈,若是毀了豈不可惜?”


    “可惜什麽?”玄冥冷哼一聲:“除了你我之外,其餘皆是這無極中的塵埃罷了。”說罷瞟了三大教主一眼又說道:“就像猴子身上的跳蚤,毀便毀了何足道哉?”


    三大教主聞言個個麵泛慍色,堂堂聖人竟然被譏諷為跳蚤!是可忍孰不可忍?


    “好大的口氣!你口口聲聲說要毀了混沌世界,不知你有何手段呢!”三大教主齊聲喝道。


    玄冥聞言微微一笑,伸出手掌,隻見那掌中凝聚起一股陰寒的黑氣,竟然是——玄陰氣!“你們的老師能用風水地火四種元素創出混沌世界,我便能用‘暗’元素毀滅這混沌世界。不信你們就試試吧!”玄冥說罷手掌一翻,那玄陰氣陡然暴漲十倍迎麵卷來,這氣勁比妖皇的玄陰氣強上何止百倍!


    鴻鈞見玄冥出手,趕忙對三大教主說道:“不可大意,速速祭寶!”


    三人聞老師之言不敢托大,隻見太上老君將手一指,半空出現一物罩住其身,此物正是‘太極圖’。太極圖內含風火地水之象,千變萬化,隻化作一朵金蓮,老君立於其上,玄陰氣繞周身而過並不能傷。


    這邊元始天尊也不示弱,將手一揚,手中多出一幡,名曰‘盤古幡’,此幡乃當年盤古開天辟地所用,威力無比。元始天尊舞動此幡,隻將周身護住,玄陰氣亦不能傷。更有通天教主祭出誅仙劍、戮仙劍、絕仙劍、陷仙劍四口寶劍,破開玄陰氣化作誅仙陣將玄冥困在陣中。


    “嗬嗬。”玄冥見狀輕笑一聲,緩緩說道:“鴻鈞!你這三個徒兒還算有點手段。不過……”話未落音,隻見玄冥將手一揮盡數將四把寶劍震飛開去,再順勢一吸,四把寶劍收入掌中。玄冥將一股玄陰氣灌入四把寶劍之內,手指一彈,四把寶劍分襲向四人。


    鴻鈞老祖自是氣定神閑,伸出二指將誅仙劍接住,並不能傷。老君見寶劍來勢洶洶,掌中發雷擊中劍身,但絲毫未至去勢。遂大喝一聲,頭上現出玲瓏寶塔硬撼戮仙劍,劍不能落但玄陰氣觸體生寒隻將老君冰封在內。這邊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亦不能幸免,雖為大羅金仙之身但在玄冥麵前也寸步難移。


    玄冥一招間製住了三大教主,迴身對鴻鈞說道:“這天外天是我的世界,你們在這沒有絲毫的勝算。”說罷將身一震,變作數十倍大,巨口一張隻將鴻鈞吸入口中。


    鴻鈞化作金光破開玄冥軀體而出,暗思:“我與他本是一體,他傷不了我,我亦傷不了他。若拚的急了隻恐他借我之力破了天繭。何況時間一久,那三人怎經的住?”


    老祖心念一轉,遂將手一揮破了三大教主身上寒冰,三人方能動彈。老祖又吩咐道:“速速離去!”


    “想走?再陪我玩玩吧!”玄冥見鴻鈞要走,遂放出數十道黑氣糾纏住四人。鴻鈞雙手一拍凝成一道仙網將黑氣盡數擋下,對三人令道:“汝等先走。”說罷將手一指,天繭再破開一絲縫隙。


    三位教主心知玄冥神通廣大,若在逗留隻會拖累老師遂抽身而退。玄冥見此千載難逢良機怎能放過,運起全力召來一物。乃是一顆碩大無比的——天外隕石!


    這龐然巨物猛的衝破仙網砸向天繭入口,鴻鈞忙化作金光迎上,一擊將隕石擊碎。不想仍有幾塊破碎隕石尾隨三人撞進了天繭之內。


    正逢這日殷蟬正在‘太和山’山顛靜坐,卻不知滅頂之災頃刻而至……


    想起前日與婉兒重逢卻鬧的不歡而散,殷蟬不由一聲輕歎:“也不知和這孩子的緣分是否盡了……”


    正思索間,天空突然雷聲大震!隻見一個龐然大物以雷霆之勢迎頭砸向太和山,仿如天上的烈陽墜下!


    “這是什麽!?”殷蟬從未見過這天外來客,也不由吃了一驚:“莫不是天降災劫?決不能讓此物落在人間。”


    眼見那隕石越來越近,殷蟬不及細想趕忙飛身迎上,其掌中一道金光飛出,破天戟現。


    “喝!”殷蟬凝聚起十成至陽之力奮力向隕石擲去,隻聞一聲驚天巨響,隕石被破天戟一擊擊為碎片,那碎石如一陣火雨般砸向太和山方圓百裏範圍。


    “好歹算攔下了這巨物!”殷蟬見隕石被攔下不由舒了口氣,還未及高興隻聞北方傳來一陣悶響。原來另有一塊隕石直破了三十六重天砸向大地。那隕石落入北海之中,直掀起了數千丈的巨浪。巨浪如猛獸般傾瀉而下,衝毀了無數村莊和城郭,直往中原而去。


    至此,洪水持續三月不退,可憐無辜百姓田廬墳墓盡皆淹沒,甚有扶棺而走駭骨無存者,災民饑不得食,寒不得衣,號哭之聲聞數十裏……


    ——————————(分割線由貓貓冠名提供)—————————————————


    且說天外天玄冥施威,一顆隕石碎片穿過天繭落在北海,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大洪水。這大洪水不僅使人間的秦、齊、宋、晉、楚五諸侯國受災,更波及到王城洛邑。周桓王多次派使者,命五國合力疏導洪水、救濟災民,奈何五國曆來有隙,故誰也不願遵天子之令。


    原來此時大周天子暗弱,各方諸侯稱霸一方。共計有十四大諸侯:魯隱公、秦文公、陳桓公、蔡宣侯、鄭莊公、宋殤公、楚武王、齊僖公、晉鄂侯、曲沃莊伯、燕繆侯、衛桓公、曹桓公、杞武公。大周天子此時也要看這十四大諸侯臉色行事,周桓王見狀也無可奈何,隻得作罷。整個中原之地處處受災,餓殍遍野,慘不堪言。


    殷蟬在太和山之巔眼見人間受苦,頓生惻隱之心。“這洪水勢大,非一時能退去。若不治理則人間苦難無邊。不若上火雲洞求教三位聖皇看是否有治水之法。”心念所至殷蟬遂上了獬豸往火雲洞去了。


    須臾之間,殷蟬已至火雲洞門前,遂下了獬豸拜道:“弟子殷蟬拜見聖皇老爺。”


    少時,守門童子出迎,見是殷蟬便答道:“原來是師兄,請進。”


    殷蟬拍了拍獬豸讓其留在洞外,自己理了道袍進洞拜見三皇。


    伏羲見殷蟬來到,開口相問:“殷蟬,你此來火雲洞所為何事?”


    殷蟬答道:“稟三位聖皇,如今人間不知何故洪災泛濫,眼見民不聊生,故求取個治水之方,解了人間之危。”


    左邊的神農聞言不由輕捋胡須對黃帝笑道:“禦弟果然沒有選錯人,此子宅心仁厚將來必成大器。”


    “你過來坐吧。”伏羲召殷蟬來到身前盤膝而坐,說道:“若要治水,也有方法,你且聽我道來:


    洪荒之時,氣候驟變,積雪消融。大地山河,淪為澤國,天地萬物,同為波臣。人類或登高陵土山,或以木為舟,載沉載浮,幸免淪沒。後有一人名鯀,乃是堯治下的一位首領,當時洪水泛濫,他由四嶽推薦給堯,被派去治理洪水。他先用堵塞之法,結果九年不成,又用湮塞之法,結果淹沒許多人的生命,犯下彌天大罪,被堯斬首。鯀死之後從他的月複中生出了他的兒子禹。大禹奉命繼續治水,他吸取了父親失敗的教訓,采用疏導之法治水,櫛風沐雨,曆經十年之久,終於破開龍門將洪水引入大海。後被尊為五帝之一的大禹王。”


    殷蟬聞言心中已明,遂問道:“當年大禹王用何治水?”


    伏羲答道:“大禹治水時有三件寶,一是河圖;二是開山斧;三是定海神針。”


    殷蟬又問:“此三物如何尋得?”


    伏羲說道:“河圖乃是河水之流向走勢,故需親自為之。那定海神針置於東海龍王的水晶宮中,可測量江河湖海水位。至於開山斧,你有破天戟在手無須另尋。”


    殷蟬大喜拜謝道:“多謝聖皇指點,我這就啟程。”遂辭了三皇往東海去了。


    來到東海,見波濤翻湧、碧水萬傾,好生壯闊!殷蟬念了避水訣下了水晶宮去。這邊蝦兵蟹將見一道人推水而來,忙上前問話。“你是何處仙聖,暫留玉步,容我等稟報!”


    殷蟬答道:“截教門下殷蟬特來拜見東海龍王!”


    欲知此行能否借到定海神針,且看下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誰主封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葉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葉道人並收藏誰主封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