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讓無數國人魂牽夢縈的除夕。


    一大早,葉修就指揮葉斐,在自家門前貼門楣簾,俗稱‘掛錢’,貼年畫,貼‘福’字。


    葉上仙興致來了,搬了個書卓,在院子裏揮毫潑墨,親自寫春聯。


    他修了‘畫中仙’技,無論是作畫還是書法,都遠超凡俗的大家。


    蘭默農在案邊幫他研墨,紅袖添香,像極了古代畫本中的才子佳人。


    葉修右手握筆,左手背負在身後,姿態瀟灑,一氣嗬成。上寫“一元二氣三陽泰,四序五福**春”。


    單個字如蒼鬆,如怪石,刀削斧劈,風骨凜然!但連在一起,又如逶迤的遠山,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覺得意境深遠。


    蘭默農雖然好茶,但也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才女,葉修這幅字寫得如此遒勁灑脫,把她這個大才女都驚到了!


    一幅簡簡單單的春聯,都被他凹出了傳世經典,這滿身的才華簡直要順著汗毛孔往外滴了。夫君大人還真的是個寶藏男孩呢。越是相處日久,越能挖掘出他身上的優點。


    兩隻鸚鵡站在樹枝上,嘰嘰喳喳地點評。


    “哇哇,主銀這幅字,把人家看濕了!”耗子尾汁大驚小怪。


    “馬屁精!”不講武德斥道。


    “主銀,不講武德說我拍您馬屁,言下之意就是說您的書法不咋地。其心可誅!”


    “主銀的書法如山河倒掛,如日月同輝,一筆落下,便是天上的一條星河!哪怕徽宗再世,羲之重生,也難抵我家主銀一根腿毛!我說你馬屁精,意思是你根本就不明白主銀書法的精妙之處,就擱那瞎吹,不像我,句句說的都是實話,沒有半點誇張!”


    不講武德一臉正氣!


    耗子尾汁和犬坐在書案旁的凡爾賽麵麵相覷,都能從彼此眼中看到震驚。


    “世上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鳥!”耗子尾汁脫口而出。


    不講武德洋洋得意,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蘭默農早已和這一犬兩鳥混熟了,兩隻鸚鵡說的有趣,把她逗得嬌笑不已。


    “喲,阿德,你小子還知道宋徽宗和王羲之啊,擱哪學的?”葉修頗有些驚奇。


    騷鳥不可怕,就怕騷鳥有文化。


    “小主銀教我的,”不講武德諂媚道:“阿德要做一隻有文化的鳥,文盲可恥!”


    “你說文盲可恥,幹嘛要盯著我看?”耗子尾汁不忿道。


    “你不愛學習,早知道就不讓你那麽容易得到我。”不講武德昂著高傲的頭顱。


    “當初求歡像條狗,吃幹抹淨嫌人醜!渣鳥!”耗子尾汁罵道。


    凡爾賽不滿地低吼幾聲,狗礙著誰了?為什麽不堪的形容都說像狗?我很矜持的好吧,村裏漂亮的小母狗都是主動來求我。


    “你瞅啥?”不講武德怒道。


    “瞅你咋地?”耗子尾汁毫不示弱。


    “信不信我騎你?”


    “來啊,不騎個三生三世,你就是太監!”


    “靠!敗家娘們,三天不騎,渾身炸刺,看我怎麽收拾你!”


    兩隻鸚鵡飛了起來,逐漸隱入樹林深處。


    葉修和蘭默農哈哈大笑,周圍充斥著快活的空氣。


    “兒子,把這幅字貼在大門口。”葉修指揮葉斐。


    “好叻。”葉斐提起兩幅字,將其貼在大門兩側。


    這時,有幾位從城裏迴來過年的村民從五陵山上下來,經過葉宅門口,看到了這幅春聯,頓時驚為天人。


    這幾個人都是讀過大學的,算有點文化。葉修這幅字寫得如此出色,稍微有點鑒賞能力的人就能看出來,這絕對是神作!


    “小婓,這幅春聯從哪兒弄來的?”一位年輕人問道。


    憑借自己的顏值和開朗的個性,葉斐在村子裏人氣很高,幾乎人人都認識他。


    “我爸寫的!”葉斐昂首挺胸,頗有幾分驕傲。


    有葉修這樣的父親,很難不驕傲。


    “哇!沒想到葉修還有這一手呢。”


    “厲害炸了!”


    “這書法,比我們學校的老教授寫得還要好!”


    過不多時,葉修又寫了一幅對聯:細雨無聲,滋潤滿園錦繡;春風有意,妝成一樹玲瓏。


    然後招唿葉斐,貼在主屋門前。


    那幾個人迴到村子裏一宣傳,這下捅了馬蜂窩了。


    村民們紛紛捧著紅紙,跑到葉修家裏來求字。


    家裏本來都買好了春聯,也都不願意貼了。要知道,葉修可是東籬村人心目中的‘大聖人’,能求得聖人一幅字,貼在家裏,不僅能討個好彩頭,而且能鎮宅保平安,吉星高照。


    馮老太爺和老支書周根生也跑來湊熱鬧。


    “修哥兒,平時你很忙,大家夥兒也都不忍心打擾你,今兒過年,所有人都高興,就叨擾你這一迴,勿怪勿怪啊!”馮老太爺一張臉樂成了盛開的菊花。


    “不礙事,大家排好隊,一個一個來。”葉修興致也很高,過年嘛,大家高興,那就放開了玩。


    索性就在鄉親們麵前露一手絕活。


    他雙手持筆,分別在兩張條幅上,同時書寫,而且內容不一樣,右手寫上聯,左手寫下聯。


    筆走龍蛇,一氣嗬成!


    “好!”圍觀的村民們發出震天價的喝彩。


    即便是不懂書法的人,也知道一心二用有多難。


    關鍵是寫出來的字,水平不減,依然還是神作!


    那位村民捧著葉修的‘賜字’,歡天喜地地迴家張貼去了。


    這幅對聯,一定要貼在大門口,讓所有人都能看見。


    這個人迴去一吆喝,前來求字的人更多了,葉宅的院子裏圍得水泄不通。


    葉修雙手書寫,速度也很快,即便如此,也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才把前來求字的人打發走。


    村民們千恩萬謝,迴去張貼春聯去了。


    蘭默農取出手帕,給葉修擦了擦額頭。


    實際上這番操作,對於葉修來說,壓根就出不了汗。這個動作,更多的是一種體貼,一種認可。


    “夫君大人辛苦了。”蘭默農柔聲道。


    自己的男人在家鄉父老麵前,如同神祗一樣地存在。蘭默農能感受到東籬村人對他的那種崇敬,熱愛。


    這方水土這方人,因為有夫君大人的庇護,一定很幸福吧?


    下午,在葉遠誌的率領下,全家人都到爺爺的墳前祭奠。


    當初按照葉乾坤的遺囑,他的陵墓未進祖墳,因為他覺得葉家祖墳風水不好。所以在五陵山腳下選了個地方下的葬。


    爺爺從小就對葉修極好,爺孫倆的關係甚至比葉修和父親還要親密。


    而且,葉修開掛逆襲,一切全靠爺爺留下來的‘遺物’。所以他內心對爺爺充滿感激。


    可惜了,如果爺爺還活著,哪怕他風燭殘年,重病纏身,葉修也有辦法幫他延年益壽,繼續在人間逍遙。


    隻可惜,他已經不在了。


    即便他修成宇宙至尊,也無法更改生死規則。讓死人複活。


    發達之後,爺爺居然不能親眼目睹,而且享受這一切。


    終歸是他心頭一件憾事。


    燒完紙錢磕完頭後,葉修用神識掃了一下墓穴,驚訝地發現,棺材裏麵空無一物。


    怎麽迴事?


    葉修目光一凜。為了保險起見,他又用神識仔細查探了一遍。沒錯,裏麵是空的。


    莫非……爺爺根本就沒死?


    葉修的心髒猛烈地跳動幾下。


    “爸,當初爺爺沒有火葬,對吧?”葉修清楚地記得,爺爺並沒有去火葬場,而是直接土葬了。


    “是啊,你爺爺留下遺囑,說火葬影響風水,對後代不好,務必要土葬!所以你二叔找人操作了一下,避開了這一關。”葉遠誌緩緩道。


    葉修點了點頭。


    爺爺沒死!


    他現在百分百確定。


    老爺子一定是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所以假死瞞過了家人。不想讓他們牽腸掛肚。


    可是……他去了哪裏呢?


    葉修一點頭緒也沒有。不過,從他留下的這些典籍來看,爺爺假死離開,一定和華夏修仙界有關。


    具體是什麽事,那就不得而知了。


    葉修頓時有了緊迫感。


    他必須要變得強大起來,隻有達到一定級別,才能夠找到爺爺,甚至幫助他完成使命。


    他現在的境界,也許在如今的地球凡俗界已經難覓敵手,但誰知道看似已經消失的華夏修仙界,會不會某一天突然冒出來呢?


    爺爺留下諸多修仙典籍,假死離開,這事情怎麽想都非同一般。葉修必須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他沒有把這個發現告訴父親。如果必須有人負重前行的話,就讓他來吧。他的家人,隻要歲月靜好即可。


    除夕夜,鞭炮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一家人吃了年夜飯,圍在電視機前看春晚。


    葉修卻獨自來到桃樹林中,打坐煉氣。


    他要變強,而且越快越好。


    大年初一,‘漢宮年俗文化節’開放。


    大批遊客從全國各地慕名趕來,登上五陵山頂,參加年俗廟會。


    一方麵,大年初一登山,討個‘步步高升’的好彩頭,另一方麵,‘漢宮年俗文化節’的確辦得豐富多彩,是過年期間的好去處。


    首先,巍峨堂皇的‘漢宮’,矗立在五陵山頂,氣勢恢宏,瑰麗多姿。建成之後,很多古建築專家曾經來參觀過,都評論說,這不是仿古建築,從材質到工藝,簡直就像是當年的‘漢宮’穿越了兩千多年來到現在一般。


    這其中,葉修從‘九洲世界’帶來的磚瓦木料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畢竟,‘九洲世界’就是實打實的‘古代’啊,雖然和漢代並不一樣,但那種古韻古香,並沒有多少區別。


    光是這座古色古香的漢宮,就值迴票價了。


    五陵山最高峰海拔1268米,絕對不算低了。


    遊客們曆經一番辛苦爬到頂峰,眼前霍然開朗,出現了一座恢弘堂皇的宮殿,門前是大理石鋪就的廣場,那一根根矗立的石柱,鑲嵌著價值不菲的漢白玉。這番視覺衝擊,就能讓你忍不住罵髒話。


    年俗文化節,就在漢宮門前的廣場上舉行。


    有踩高蹺搖旱船唱鄉會的,有舞龍舞獅的,有套圈射箭打氣球的,有捏糖人麵人泥人的,有剪紙草編的,小時候過年時那些好吃的好玩的,應有盡有。


    ‘漢唐文旅’花了大力氣,從全國各地請來不少民俗藝人,大多數都是碩果僅存的‘非遺’手藝繼承者,在年俗文化節上,為大家呈現很多小時候常見,但當今社會逐漸失傳的東西。


    比如說捏麵人。


    小時候過年,廟會上那些捏麵人的師傅,捏出來的彩色麵人,總能吸引孩子們的目光。他們用麵團,捏成唐僧孫猴子豬八戒,關羽張飛等人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類似的東西,現在很少見了。


    “挖,這兒有麵人,我小時候經常買。”


    “龜龜,這個剪紙好精致,一看就是老手藝人了。”


    “這兒有草編的燈籠,太有內味兒了,必須帶兩隻迴去!”


    “看那邊的高蹺隊……現在城裏基本很少見了。”


    遊客們在這裏,處處能發現驚喜。很容易就勾起小時候過年時的美好迴憶。


    這是在城裏過年體會不到的感覺。


    情懷是美好的,人們最不吝的就是為情懷埋單。


    如果你不喜歡這些,那麽邊上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小吃,有川味燒烤,有長安涼皮,有蓉城酸辣粉,有京城爆肚,以及古河當地的一些美味吃食,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全都能見到。


    如果你不喜歡吃,喜歡精神享受,那麽邊上的戲園子,就有你想看到的一切。藝人們匯聚於此,給大家奉獻精彩的演出。


    有耍猴的有練武的,傳統戲法,胸口碎大石一個都不能少,甚至還有說書的唱戲的,甚至說相聲的,總有你喜歡的那一款。


    葉修頭上頂著葉斐,手裏牽著蘭默農,一家三口登上了山頂,與民同樂。


    他們仨穿得是漢服,畢竟顏值和身材在那兒,寬袍大袖,仙姿飄飄,真像古畫中走出來的人兒一樣,吸睛無數。


    ‘穿漢服,遊漢宮,感受民俗文化’,本來就是漢宮年俗文化節的一句宣傳口號,有葉修一家三口這麽好的模特,漢宮門口的漢服售賣店銷量在短時間內大增,老板樂得合不攏嘴。


    順道提一下,漢服店的老板,就是東籬村一位村民,他年輕時為了救幾位落水兒童,落下了腰部病根,不能幹重活。這些年來活得很艱辛。所以葉修讓廖峰給他安排了這個位置,售賣漢服。


    果然,新年第一天,漢服就賣爆了。


    這老板對葉修的感激之情,簡直要淌出來了。


    “四哥,生意還不錯啊。”葉修經過漢服店門口,微笑著問候。


    老板叫趙四鬥,大家都叫他四哥。看到葉修一家三口,激動地衣服都拿不穩了。


    “葉……葉……兄弟……我……謝謝……您啊……”


    “你忙吧,四哥,又有人來買衣服了。”葉修笑著指了指門口排隊的遊客。


    “好叻……晚上到我家喝酒。”趙四鬥急忙又去招唿顧客去了,都來不及擦額間的汗珠。


    漢宮內,不少遊客在各個景點拍照,到處都是摩肩接踵的人群,熱鬧非凡。


    新年第一天,漢宮年俗文化節就爆了。


    隨著第一批遊客將良好的體驗,通過口口相傳,以及社交軟件分享出去,越來越多的人都慕名前來。


    關鍵是,‘五陵山百花節’也在這個時候開放了。


    葉修有‘木之靈傀’在手,想讓什麽花開放,它就得開放,萬全無視溫度和季節。


    遊客們來到山腳下的時候,就能看到漫山遍野都是各色各樣的鮮花,在枝頭怒放。


    最吸引眼球的是山腳下的梅園,桃園,和櫻園。


    但凡有點常識的都知道,這三種花是絕對不可能在同一時間開放的。


    然而在五陵山,它們偏偏在大年初一這一天,怒放枝頭,爭奇鬥豔。


    賞梅,賞櫻,賞桃花,在其他地方,可能要分三個時節完成,但是在五陵山百花節,你可以一次看個夠。


    更何況,還有其他數百種花卉,那些絕不可能在冬天開放的花卉,全都開放了。有牡丹,有芍藥,有玫瑰,有蘭花,有桂花,有紫藤,有鬱金香,……百花薈萃,香氣滿園。


    這是你窮盡想象,都無法想出來的奇觀。


    但凡來到五陵山的,無不被這大自然的奇跡所震撼。他們紛紛拍照拍視頻,傳到社交軟件上去分享,自然又引得不少人趨之若鶩。


    這種驚世奇觀,如果錯過了,豈不後悔一生?


    甚至有不少花卉專家,植物達人,都紛紛趕來,想一探究竟。


    五陵山百花節和漢宮年俗廟會,再一次引爆了整個華夏。


    廖峰就在家過了個除夕,大年初一就來到五陵山親自坐鎮,看到遊客越來越多,而且反饋迴來的信息如此積極,頓時心花怒放!


    老葉啊老葉,你真特釀滴是個天才!


    年俗文化節也就罷了,那漫山遍野的花朵到底是怎麽做到的?櫻花,梅花,桃花在同一天開放,除了神仙,誰能做到?


    不過,葉修身上不可思議的地方太多,廖峰已經見怪不怪了,反正不管他是怎麽做到的,最後就是能做到就行了。


    ‘漢唐文旅’,這是要騰飛的節奏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農村修個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馳並收藏我在農村修個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