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六爺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已經奄奄一息。他臉上纏滿了紗布,血滲在紗布裏,把紗布全部染成了紅色。一條腿上還幫著兩根夾板,看樣子腿也摔斷了。
“夷齊衝跟著我進到這間屋子,站在我身後說:‘你也不要太難過,他傷勢雖然很重,但也有救活的希望。要不你和我一起去後山見祖師吧,求他老人家來給你的同伴治傷。我雖然通一點醫道,但現在心裏也沒底。’
“我迴過頭去問道:‘誰是祖師?’
“夷齊衝說:‘祖師就是我的師父,也是這裏的山主。’
“我又問:‘這裏是什麽山?’
“夷齊衝說:‘這山叫首陽山。走吧,我們現在就去。’
“我跟著夷齊衝出了房門,順著沿廊走到這個小四合院的一角,出了一個花瓶狀的角門,眼前豁然開朗。
“角門外麵這個地方是個高台,站在高台向下望去,能看到三四進大殿的屋頂,一層比一層低,都建在沿著山勢而下的中軸線上。大殿兩側都有若幹小的殿堂房舍,也都是依著山勢階梯狀分布。最靠近高台的大殿屋頂正好與高台齊平,高台兩側有兩排台階可通到那座大殿側簷下。高台上靠山峰的一麵,也有一座大殿,同樣與下方的大殿排在一條中軸線上。大殿左邊就是我們剛剛出來的這座四合院,大殿右邊卻是紅牆圍起來的一個院子,院子裏麵有座三四層的樓堂。
“夷齊衝領著我繞過高台上的大殿,殿後有條山路,向上通往殿後的山峰。我們拾級而上。
“走到半山,山路盤著山腰轉向了山峰後麵。我們轉過山峰,看見有一座更高的山峰橫亙在前麵。
“山路沿著兩座山峰間的灣子,繞到對麵的山上,一直伸進兩塊巨大的岩石中間。
“當我們通過兩塊巨石組成的石門後,我突然感覺一股清涼之氣浸入我的體內,頓時渾身有說不出的舒適感。全身經脈,都像被熨鬥熨過一般,每寸血肉都妥帖無比。
“周圍的景象也變的不一樣了。
“這兒是個又窄又深的峽穀,兩麵石崖垂直往上,高不可攀。仿佛山峰在這裏被利斧劈成了兩半。頭頂的天空變成了一條長長的湛藍色飄帶。
“峽穀裏麵一半是路,一般是溪流。溪流邊一簇一簇長著許許多多奇怪的花草,都異常青翠美麗。
“我問夷齊衝:‘這些花草是從哪裏移栽過來的,我怎麽在其他方沒見過啊?’
“夷齊衝哈哈笑了,他迴頭看看我說:‘這些花草在這裏生長已經一萬年了。’
“我驚訝道:‘一萬年?’
“夷齊衝說:‘至少一萬年前這些花草就長在這裏了。’
“我問道:‘那怎麽其他地方沒見過。’
“夷齊衝說:‘其他地方的早就滅絕了。’
“我不解地“啊”了一聲。
“夷齊衝接著說道:‘這條峽穀的氣候一直保持在一萬年前的狀態。這裏四季如春,沒有冬夏之分。組成岩壁的土石中會持續釋放出氧氣,因此這裏含氧量很高。加之不知道什麽原因,這裏的氣壓比峽穀外低很多,導致溪水蒸騰量大,空氣中的濕氣很大。這些情況都和一萬年前這首陽山一帶的氣候異常相似。這些花草之前在峽穀外也有生長,隻是一萬年來,外部的氣候變化,導致全部滅絕。而外部世界一萬年來演化出的花草,這峽穀間也是沒有的。’
“聽完之後,我心中暗暗稱奇。
“我們在峽穀中走了兩三頓飯的功夫,我隱隱聽到前方有嘩嘩流水的聲響,像是瀑布的聲音。
“走到聲音傳出的地方,我卻沒發現有瀑布,隻見右手邊崖壁上有個黑洞,黑洞斜著深深插入地底,從峽穀兩端流過來的溪水都流向了這個黑洞。聽水聲,裏麵應該很深。
“黑洞周圍長著幾棵奇怪的樹木,將洞口遮住了一大半。除了水聲,洞裏麵還傳來一陣陣怪異的聲響,像平時人們驗銀元真假時將銀元捏在兩指之間吹一口氣然後放到耳邊聽到的聲音,但比那個聲音要大很多。
“我好奇地問夷齊衝:‘這是什麽聲音?’
“夷齊衝說:‘我以前經過這兒時,也覺得這種聲音很奇怪,曾經問過祖師,祖師說這裏麵存放著上古神器,讓我們平時千萬不能進到洞裏去。裏麵到底是什麽,我也不太清楚。’
“我們走到峽穀的盡頭,那邊並沒有出口,前麵是同樣是高高的崖壁。但右手邊崖壁上鑿著一條很窄的天梯,天梯呈折尺狀,曲曲折折,一直通到崖壁頂端的圓形孔洞。
“當我們進入圓形孔洞,並從中間穿過,走到孔洞另一端時,我發現這個孔洞位於一個石峰的正中間,石峰像被從中間挖去了一塊。石峰對麵有個寶鼎形的山峰。石峰與那座寶鼎形山峰之間,是個平緩的山穀,山穀裏鬱鬱蔥蔥長滿了樹木。
“兩座山峰之間有一座浮橋,長有一裏左右。浮橋的這頭,連著圓形孔洞,浮橋那頭是個綠樹掩映的山洞,山洞兩旁有兩條瀑布直垂到穀底。
“夷齊衝領我上了浮橋,走到一半的時候,他停下來說:‘你迴頭看看。’
“我一迴頭,看到了我們剛剛經過的那個圓形孔洞,還有那座石峰。看起來十分壯麗。便隨口說道:‘好景致。’
“夷齊衝聽了說道:‘看來你還沒看到奇妙之處。你看那天是什麽形狀的?’
“我怔了一下。
“他看我沒聽懂,補充道:‘你看那孔洞裏麵的天。’
“我看了一眼。說:‘孔洞是圓的,天自然也是圓的。’
“他抿著嘴笑了一下,沒有說話,徑直往前走了。
“等走到橋頭,來到兩道瀑布中間的山洞口,他又停下來說:‘你再迴頭看看。’
“我迴頭一看,發現那個圓形孔洞後麵露出一個饅頭狀的山峰,山峰占據了孔洞後麵的大部分空間,透過孔洞,隻能看到一條彎月形的天空。
“我驚歎道:‘的確神奇,天空的形狀怎麽變了。’
“夷齊衝說:‘剛剛在浮橋中間,是橋的最低點,看不到孔洞後麵的山峰,所以看到的是圓形的天空,越往這邊走,橋麵越高,看到後麵山峰的麵積就越大。到這洞口,就隻能看到新月形的天空了。從這橋上走來,就好似經曆了望月從圓到缺的過程。迴去的時候,可以看到朔月由缺到圓的變化。所以這座橋叫做朔望橋。’
“他說完轉過身指著洞頂的三個字說:‘在這洞口隻能看到月缺,所以這洞叫做朔月洞。’
“我抬頭一看,果然上麵寫著三個大字:朔月洞。”
“夷齊衝跟著我進到這間屋子,站在我身後說:‘你也不要太難過,他傷勢雖然很重,但也有救活的希望。要不你和我一起去後山見祖師吧,求他老人家來給你的同伴治傷。我雖然通一點醫道,但現在心裏也沒底。’
“我迴過頭去問道:‘誰是祖師?’
“夷齊衝說:‘祖師就是我的師父,也是這裏的山主。’
“我又問:‘這裏是什麽山?’
“夷齊衝說:‘這山叫首陽山。走吧,我們現在就去。’
“我跟著夷齊衝出了房門,順著沿廊走到這個小四合院的一角,出了一個花瓶狀的角門,眼前豁然開朗。
“角門外麵這個地方是個高台,站在高台向下望去,能看到三四進大殿的屋頂,一層比一層低,都建在沿著山勢而下的中軸線上。大殿兩側都有若幹小的殿堂房舍,也都是依著山勢階梯狀分布。最靠近高台的大殿屋頂正好與高台齊平,高台兩側有兩排台階可通到那座大殿側簷下。高台上靠山峰的一麵,也有一座大殿,同樣與下方的大殿排在一條中軸線上。大殿左邊就是我們剛剛出來的這座四合院,大殿右邊卻是紅牆圍起來的一個院子,院子裏麵有座三四層的樓堂。
“夷齊衝領著我繞過高台上的大殿,殿後有條山路,向上通往殿後的山峰。我們拾級而上。
“走到半山,山路盤著山腰轉向了山峰後麵。我們轉過山峰,看見有一座更高的山峰橫亙在前麵。
“山路沿著兩座山峰間的灣子,繞到對麵的山上,一直伸進兩塊巨大的岩石中間。
“當我們通過兩塊巨石組成的石門後,我突然感覺一股清涼之氣浸入我的體內,頓時渾身有說不出的舒適感。全身經脈,都像被熨鬥熨過一般,每寸血肉都妥帖無比。
“周圍的景象也變的不一樣了。
“這兒是個又窄又深的峽穀,兩麵石崖垂直往上,高不可攀。仿佛山峰在這裏被利斧劈成了兩半。頭頂的天空變成了一條長長的湛藍色飄帶。
“峽穀裏麵一半是路,一般是溪流。溪流邊一簇一簇長著許許多多奇怪的花草,都異常青翠美麗。
“我問夷齊衝:‘這些花草是從哪裏移栽過來的,我怎麽在其他方沒見過啊?’
“夷齊衝哈哈笑了,他迴頭看看我說:‘這些花草在這裏生長已經一萬年了。’
“我驚訝道:‘一萬年?’
“夷齊衝說:‘至少一萬年前這些花草就長在這裏了。’
“我問道:‘那怎麽其他地方沒見過。’
“夷齊衝說:‘其他地方的早就滅絕了。’
“我不解地“啊”了一聲。
“夷齊衝接著說道:‘這條峽穀的氣候一直保持在一萬年前的狀態。這裏四季如春,沒有冬夏之分。組成岩壁的土石中會持續釋放出氧氣,因此這裏含氧量很高。加之不知道什麽原因,這裏的氣壓比峽穀外低很多,導致溪水蒸騰量大,空氣中的濕氣很大。這些情況都和一萬年前這首陽山一帶的氣候異常相似。這些花草之前在峽穀外也有生長,隻是一萬年來,外部的氣候變化,導致全部滅絕。而外部世界一萬年來演化出的花草,這峽穀間也是沒有的。’
“聽完之後,我心中暗暗稱奇。
“我們在峽穀中走了兩三頓飯的功夫,我隱隱聽到前方有嘩嘩流水的聲響,像是瀑布的聲音。
“走到聲音傳出的地方,我卻沒發現有瀑布,隻見右手邊崖壁上有個黑洞,黑洞斜著深深插入地底,從峽穀兩端流過來的溪水都流向了這個黑洞。聽水聲,裏麵應該很深。
“黑洞周圍長著幾棵奇怪的樹木,將洞口遮住了一大半。除了水聲,洞裏麵還傳來一陣陣怪異的聲響,像平時人們驗銀元真假時將銀元捏在兩指之間吹一口氣然後放到耳邊聽到的聲音,但比那個聲音要大很多。
“我好奇地問夷齊衝:‘這是什麽聲音?’
“夷齊衝說:‘我以前經過這兒時,也覺得這種聲音很奇怪,曾經問過祖師,祖師說這裏麵存放著上古神器,讓我們平時千萬不能進到洞裏去。裏麵到底是什麽,我也不太清楚。’
“我們走到峽穀的盡頭,那邊並沒有出口,前麵是同樣是高高的崖壁。但右手邊崖壁上鑿著一條很窄的天梯,天梯呈折尺狀,曲曲折折,一直通到崖壁頂端的圓形孔洞。
“當我們進入圓形孔洞,並從中間穿過,走到孔洞另一端時,我發現這個孔洞位於一個石峰的正中間,石峰像被從中間挖去了一塊。石峰對麵有個寶鼎形的山峰。石峰與那座寶鼎形山峰之間,是個平緩的山穀,山穀裏鬱鬱蔥蔥長滿了樹木。
“兩座山峰之間有一座浮橋,長有一裏左右。浮橋的這頭,連著圓形孔洞,浮橋那頭是個綠樹掩映的山洞,山洞兩旁有兩條瀑布直垂到穀底。
“夷齊衝領我上了浮橋,走到一半的時候,他停下來說:‘你迴頭看看。’
“我一迴頭,看到了我們剛剛經過的那個圓形孔洞,還有那座石峰。看起來十分壯麗。便隨口說道:‘好景致。’
“夷齊衝聽了說道:‘看來你還沒看到奇妙之處。你看那天是什麽形狀的?’
“我怔了一下。
“他看我沒聽懂,補充道:‘你看那孔洞裏麵的天。’
“我看了一眼。說:‘孔洞是圓的,天自然也是圓的。’
“他抿著嘴笑了一下,沒有說話,徑直往前走了。
“等走到橋頭,來到兩道瀑布中間的山洞口,他又停下來說:‘你再迴頭看看。’
“我迴頭一看,發現那個圓形孔洞後麵露出一個饅頭狀的山峰,山峰占據了孔洞後麵的大部分空間,透過孔洞,隻能看到一條彎月形的天空。
“我驚歎道:‘的確神奇,天空的形狀怎麽變了。’
“夷齊衝說:‘剛剛在浮橋中間,是橋的最低點,看不到孔洞後麵的山峰,所以看到的是圓形的天空,越往這邊走,橋麵越高,看到後麵山峰的麵積就越大。到這洞口,就隻能看到新月形的天空了。從這橋上走來,就好似經曆了望月從圓到缺的過程。迴去的時候,可以看到朔月由缺到圓的變化。所以這座橋叫做朔望橋。’
“他說完轉過身指著洞頂的三個字說:‘在這洞口隻能看到月缺,所以這洞叫做朔月洞。’
“我抬頭一看,果然上麵寫著三個大字:朔月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