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了寧霜啊?要不一起?”羅宇澤嘿嘿笑道。
“不是,是大雅齋的胡總,迴來了,小聚一下。”吳奪應道。
“那好吧,隻能小酌了。”羅宇澤又道,“胡總那邊有什麽好生意,別忘了介紹啊!”
······
三人邊吃邊喝邊聊,不知不覺就到了三點。
吳奪提了提,局也就散了。
羅宇澤開車將吳奪送到了大雅齋一側的路邊。
大雅齋今天上午做完盤點,中午就已經關門了,正月才會再開門。
而胡允德約吳奪喝茶,沒約外麵的茶樓,而是說到自己辦公室,吳奪心說可能有什麽特別的事情要和自己聊。
胡允德在大門口等著吳奪,見麵十分熱情,一邊握手一邊拍了拍吳奪的胳膊,“更帥了哈!”
“德叔,您好像也更年輕了!”
“對了,章老身體不大舒服,說讓我給你的帶個好,如果有時間,年後一定見麵聚聚。”胡允德抬手,“走,進去說。”
“章老沒大事兒吧?”吳奪一邊往裏走,一邊問道。
“年紀大了,心髒啊,腦血管啊,都有點兒小毛病,天一冷,就得多加注意。”胡允德一邊說,一邊從裏頭反鎖了大門。
兩人來到胡允德辦公室,吳奪看到茶桌上已經擺好了茶葉茶具,水也快燒開了。
同時,辦公室內的那張八仙桌上,還擺了一個一尺多高的剃犀雲紋的盒子。
“德叔,這盒子不賴啊,看清三代。”吳奪瞅了幾眼之後說道。
剃犀這種工藝,其實是一種漆雕工藝,材質和犀角沒關係;主要是因為漆雕的刀口斷麵會露出黑紅漆層的紋理,比較像犀角的斷麵紋理,由此得名。
而雲紋圖案在剃犀中最為多見,所以也叫雲雕。
這個盒子是個蓋盒,蓋子和盒身都布滿了雲紋,從工藝和漆麵酥潤程度來看,應該是清三代的東西。
“這眼力,又有進境,厲害!”胡允德笑道,“盒子裏還有東西呢,迴頭再聊,先喝茶。我準備了潮州鳳凰單叢宋種,嚐嚐。”
“您說的這茶我都沒聽說過,估計也喝不出好壞來。潮州產的茶葉?”
“對,揭陽有個翡翠商,我們從他那裏定了一批貨,他送的。”
“大雅齋如今也做現代翡翠件了?”吳奪不由問道。
“迴饋高端客戶的,有一批料子挺合適,做了一些筆架山。”胡允德解釋道。
“力度夠大的啊。”
“羊毛出在羊身上。”胡允德擺擺手,“你走的時候拿一個。”
“那就算了,這玩意兒忒重。”
“你小子!我先泡茶。”
茶泡好之後,吳奪嚐了嚐。這鳳凰單叢宋種入口有一種芝蘭香,但是香氣不竄,不過吳奪對茶沒啥偏愛,還是保持著對肥宅快樂水的喜好。
胡允德卻很喜歡喝茶,“這宋種啊,據說是南宋的趙昺,就是陸秀夫背著跳海那位小皇帝,流亡到潮州鳳凰山,口渴的時候用茶樹葉片煮茶,就此賜名為‘宋茶’,後人便也稱‘宋種’。”
······
喝了會兒茶,聊了會兒閑話,吳奪又指了指那個雲紋剃犀盒,“德叔,看看東西吧?”
胡允德笑了笑,“你這有點兒看完著急走的意思啊,好像我約你就是為了看東西。”
“您也知道,玩古的,聽說有好東西,哪能壓得住啊!”
“還沒看,你怎麽知道是好東西?”
“光這個清三代的剃犀盒子,那也得大幾萬,裏邊的東西能差嘛!”
“那就看吧!”
兩人又坐到了八仙桌旁,胡允德打開了盒子,很小心地取出了一件瓷器。
粉彩花卉壽桃天球瓶。
這瓶子高約三十厘米,器型典雅,色彩清麗,畫片疏密有度,粉花綠葉,紅潤的桃子懸掛枝頭,美感很強。
吳奪大致一看,一共八個桃子,沒翻底就道,“雍正官窯款兒?”
所謂“雍八乾九”,雍正官窯粉彩壽桃瓶,一般是八個桃子;而乾隆官窯粉彩壽桃瓶,則一般是九個。
翻底一看,果然如此,青花雙圈六字楷書款:大清雍正年製。
這個粉彩天球瓶,保存極為完好,若是雍正官窯的真品,那可是價值幾千萬的東西!
不折不扣的重器。
但若是高仿品,這個價值······
“德叔,這是咱們大雅齋收的東西?”
“明確告訴你,不是,你看完了,直說無妨。迴頭我再給你說來路。”
吳奪點點頭,又仔細看了一遍,而後又聽了聽。
這東西,卻聽不到任何信息!
那麽,就是一件高仿,而且是和現在間隔時間並不長的高仿。
不過,吳奪從技術細節上,還真的很難找到破綻。他目力所察,最大的端倪在於彩料和釉麵的結合處,感覺氧化程度比彩料和釉麵都略淺,但也不算明顯。
這一點也並不能成為充分的論據。
“怎麽說?”胡允德在吳奪看向他時,就此問道。
“不看好啊,我覺得到不了代。”
“你看能到什麽時候?”
“連老仿都不是,應該是這些年的新仿,不過這技術實在是太高了,我也找不出明確的證據,隻能說,感覺就是不對!雖然隻差了那麽一點點。”
胡允德點點頭。有些以假亂真的東西,高手即便能覺察出不對,也未必能說出明確的證據。
尤其是在高仿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
那些所謂任何高仿都能鑒定的專家,可能隻是因為沒見過頂尖的“產品”;或者,他們見到這種高仿,就直接當真品給認定了。
對於清三代官窯器,如今所掌握的方方麵麵的背景和信息,其實算是比較全麵了,但凡存疑,按說就得考慮放棄了。
“德叔,這瓶子到底是什麽來路?”吳奪接著問道。
“別急,我再給你看樣東西。”胡允德說著,先把粉彩天球瓶收好裝盒,而後打開了保險櫃,小心放了進去。
同時,胡允德又從保險櫃裏拿出了一個紅木方盒。
“再看看這個。”胡允德將紅木方盒放到八仙桌上之後,立即就打開了。
這個紅木方盒不算大,頂麵邊長也就十五厘米左右。而胡允德從盒子裏拿出來的,又是一件瓷器。
這是一隻碗。
珊瑚紅地五彩三秋碗。
口徑大概十二厘米,薄胎,內壁是白釉;外壁是珊瑚紅的地子,彩料環繞碗的外壁,繪了菊花、芍藥、秋葵這三種秋天盛開的花卉主圖;餘處輔以多種吉祥如意的紋飾。
胎釉彩都很精,畫工技法也很高。
吳奪上手翻底,六字三行篆書款:大清道光年製。
“這是道光官窯無疑。”
這碗大開門,吳奪不用聽,就能斷定。
“沒錯。”胡允德接著說道,“這是我收來的,貨主你也認識。”
“嗯?”
“還記得那個雪花藍大碗麽?這個珊瑚紅地五彩三秋碗,也是從方寸行手裏收來的。”
吳奪不由沉吟,“又是方寸行······”
“不是,是大雅齋的胡總,迴來了,小聚一下。”吳奪應道。
“那好吧,隻能小酌了。”羅宇澤又道,“胡總那邊有什麽好生意,別忘了介紹啊!”
······
三人邊吃邊喝邊聊,不知不覺就到了三點。
吳奪提了提,局也就散了。
羅宇澤開車將吳奪送到了大雅齋一側的路邊。
大雅齋今天上午做完盤點,中午就已經關門了,正月才會再開門。
而胡允德約吳奪喝茶,沒約外麵的茶樓,而是說到自己辦公室,吳奪心說可能有什麽特別的事情要和自己聊。
胡允德在大門口等著吳奪,見麵十分熱情,一邊握手一邊拍了拍吳奪的胳膊,“更帥了哈!”
“德叔,您好像也更年輕了!”
“對了,章老身體不大舒服,說讓我給你的帶個好,如果有時間,年後一定見麵聚聚。”胡允德抬手,“走,進去說。”
“章老沒大事兒吧?”吳奪一邊往裏走,一邊問道。
“年紀大了,心髒啊,腦血管啊,都有點兒小毛病,天一冷,就得多加注意。”胡允德一邊說,一邊從裏頭反鎖了大門。
兩人來到胡允德辦公室,吳奪看到茶桌上已經擺好了茶葉茶具,水也快燒開了。
同時,辦公室內的那張八仙桌上,還擺了一個一尺多高的剃犀雲紋的盒子。
“德叔,這盒子不賴啊,看清三代。”吳奪瞅了幾眼之後說道。
剃犀這種工藝,其實是一種漆雕工藝,材質和犀角沒關係;主要是因為漆雕的刀口斷麵會露出黑紅漆層的紋理,比較像犀角的斷麵紋理,由此得名。
而雲紋圖案在剃犀中最為多見,所以也叫雲雕。
這個盒子是個蓋盒,蓋子和盒身都布滿了雲紋,從工藝和漆麵酥潤程度來看,應該是清三代的東西。
“這眼力,又有進境,厲害!”胡允德笑道,“盒子裏還有東西呢,迴頭再聊,先喝茶。我準備了潮州鳳凰單叢宋種,嚐嚐。”
“您說的這茶我都沒聽說過,估計也喝不出好壞來。潮州產的茶葉?”
“對,揭陽有個翡翠商,我們從他那裏定了一批貨,他送的。”
“大雅齋如今也做現代翡翠件了?”吳奪不由問道。
“迴饋高端客戶的,有一批料子挺合適,做了一些筆架山。”胡允德解釋道。
“力度夠大的啊。”
“羊毛出在羊身上。”胡允德擺擺手,“你走的時候拿一個。”
“那就算了,這玩意兒忒重。”
“你小子!我先泡茶。”
茶泡好之後,吳奪嚐了嚐。這鳳凰單叢宋種入口有一種芝蘭香,但是香氣不竄,不過吳奪對茶沒啥偏愛,還是保持著對肥宅快樂水的喜好。
胡允德卻很喜歡喝茶,“這宋種啊,據說是南宋的趙昺,就是陸秀夫背著跳海那位小皇帝,流亡到潮州鳳凰山,口渴的時候用茶樹葉片煮茶,就此賜名為‘宋茶’,後人便也稱‘宋種’。”
······
喝了會兒茶,聊了會兒閑話,吳奪又指了指那個雲紋剃犀盒,“德叔,看看東西吧?”
胡允德笑了笑,“你這有點兒看完著急走的意思啊,好像我約你就是為了看東西。”
“您也知道,玩古的,聽說有好東西,哪能壓得住啊!”
“還沒看,你怎麽知道是好東西?”
“光這個清三代的剃犀盒子,那也得大幾萬,裏邊的東西能差嘛!”
“那就看吧!”
兩人又坐到了八仙桌旁,胡允德打開了盒子,很小心地取出了一件瓷器。
粉彩花卉壽桃天球瓶。
這瓶子高約三十厘米,器型典雅,色彩清麗,畫片疏密有度,粉花綠葉,紅潤的桃子懸掛枝頭,美感很強。
吳奪大致一看,一共八個桃子,沒翻底就道,“雍正官窯款兒?”
所謂“雍八乾九”,雍正官窯粉彩壽桃瓶,一般是八個桃子;而乾隆官窯粉彩壽桃瓶,則一般是九個。
翻底一看,果然如此,青花雙圈六字楷書款:大清雍正年製。
這個粉彩天球瓶,保存極為完好,若是雍正官窯的真品,那可是價值幾千萬的東西!
不折不扣的重器。
但若是高仿品,這個價值······
“德叔,這是咱們大雅齋收的東西?”
“明確告訴你,不是,你看完了,直說無妨。迴頭我再給你說來路。”
吳奪點點頭,又仔細看了一遍,而後又聽了聽。
這東西,卻聽不到任何信息!
那麽,就是一件高仿,而且是和現在間隔時間並不長的高仿。
不過,吳奪從技術細節上,還真的很難找到破綻。他目力所察,最大的端倪在於彩料和釉麵的結合處,感覺氧化程度比彩料和釉麵都略淺,但也不算明顯。
這一點也並不能成為充分的論據。
“怎麽說?”胡允德在吳奪看向他時,就此問道。
“不看好啊,我覺得到不了代。”
“你看能到什麽時候?”
“連老仿都不是,應該是這些年的新仿,不過這技術實在是太高了,我也找不出明確的證據,隻能說,感覺就是不對!雖然隻差了那麽一點點。”
胡允德點點頭。有些以假亂真的東西,高手即便能覺察出不對,也未必能說出明確的證據。
尤其是在高仿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
那些所謂任何高仿都能鑒定的專家,可能隻是因為沒見過頂尖的“產品”;或者,他們見到這種高仿,就直接當真品給認定了。
對於清三代官窯器,如今所掌握的方方麵麵的背景和信息,其實算是比較全麵了,但凡存疑,按說就得考慮放棄了。
“德叔,這瓶子到底是什麽來路?”吳奪接著問道。
“別急,我再給你看樣東西。”胡允德說著,先把粉彩天球瓶收好裝盒,而後打開了保險櫃,小心放了進去。
同時,胡允德又從保險櫃裏拿出了一個紅木方盒。
“再看看這個。”胡允德將紅木方盒放到八仙桌上之後,立即就打開了。
這個紅木方盒不算大,頂麵邊長也就十五厘米左右。而胡允德從盒子裏拿出來的,又是一件瓷器。
這是一隻碗。
珊瑚紅地五彩三秋碗。
口徑大概十二厘米,薄胎,內壁是白釉;外壁是珊瑚紅的地子,彩料環繞碗的外壁,繪了菊花、芍藥、秋葵這三種秋天盛開的花卉主圖;餘處輔以多種吉祥如意的紋飾。
胎釉彩都很精,畫工技法也很高。
吳奪上手翻底,六字三行篆書款:大清道光年製。
“這是道光官窯無疑。”
這碗大開門,吳奪不用聽,就能斷定。
“沒錯。”胡允德接著說道,“這是我收來的,貨主你也認識。”
“嗯?”
“還記得那個雪花藍大碗麽?這個珊瑚紅地五彩三秋碗,也是從方寸行手裏收來的。”
吳奪不由沉吟,“又是方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