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奪看到的“紅光”,之所以說是“隱約”,除了因為是在水中,還因為這道紅光很弱,閃得卻很快。


    “等等!”


    吳奪旋即把剛才看到的描述了一遍。


    大家一聽,登時都盯準了屏幕。


    李山立即操作水下無人機,重新對準符文地漏。


    不過,拍了一會兒,並無紅光出現。


    吳奪也沒看到。


    “再等等。”龐統說道。


    等了大概有十來分鍾,正當龐統也要指揮不必再等的時候,紅光又出現了!


    很弱,很快。但是因為大家都在盯著,所以都看到了。


    而且就在紅光閃現的時候,水下無人機對著符文地漏,居然也拍到了一些內容。


    雖然很模糊。


    大家看到,符文地漏內部,仿佛有一個東西,紅光應該就是它發出來的!


    不過,紅光轉瞬即逝,符文地漏內部也看得不是很真切,這個東西的形狀和大小都不太好判斷,隻是能肯定比符文地漏小。


    “繼續等下一次。”龐統又開口道。


    結果,這次等了將近二十分鍾,也沒有再出現紅光。


    看來,這東西“發光”可能沒有什麽規律。


    李山說道,“這個電量得留夠,不然水下無人機夠嗆能克製水流的力量,衝出進水的梯形通道。”


    龐統想了想,“視頻和圖像我們可以實時保存,這台水下無人機,就算留在岩洞,其實也沒什麽,就是損失一台機子,合理的工作損耗而已。”


    說著,龐統看了看大家,“都怎麽看?”


    “既然如此,幹脆一直等著,徹底舍棄這台水下無人機,等到電量徹底耗光,能拍到新內容最好,拍不到就認了。”李山聽龐統這麽說,接著就順著龐統的話說道。


    吳大誌點點頭,“對,既然發現了異常,不妨如此。”


    大家也都表示同意。


    總算是沒白等。


    就在水下無人機的電量即將耗盡的時候,紅光再度出現。


    這一次,不是閃現,而是出現了長達數秒的紅色光暈。


    借著符文地漏內部的紅色光暈,大家看到的,也清楚了一些。


    符文地漏中,像是一個蛋!


    橢圓形,長直徑足有一尺,短直徑在二十厘米左右。不過,因為周圍有水和光暈,實際大小,可能和看到的有出入。


    通體血紅。


    在這種拍攝條件下,能看出這些就不錯了;而這個蛋形物體的表麵質感,那就看不清了。


    紅色光暈消失。


    半分鍾後,水下無人機的電量也耗盡,暫時不可能“迴來”了。


    收隊。


    晚上開會。


    在龐統起頭並大致梳理了一番之後,吳大誌開口道,“從現在的情況看,三指山平台上的刻鑿符文,和岩洞的符文地漏,很可能就是為了封禁這個蛋形物體。起碼,這個蛋形物體,是被封禁的內容之一。”


    大家就此展開了討論。


    討論中,梅小梅說道,“我覺得,這個被封禁的蛋形物體,和徐州鼎貌似關係不大啊!應該是古時候的一個其他設置。”


    吳大誌接口,“這個蛋形物體通體血紅,極有可能是受到了徐州鼎改變地氣所產生的。如果真是一個蛋,說不定是什麽動物的。”


    “卵生,主要就是鳥類和爬行動物。”龐統接口道,“封禁一個動物的蛋?為什麽不幹脆把它毀掉呢?”


    “這裏頭,咱不知道的東西太多,一時很難推測。”吳大誌說著,看向吳奪,“你說石門之後可能有符文,這個想法很好;你當時還說,有些想法還得梳理,現在有梳理好的麽?”


    吳奪點點頭,“因為出現了這個蛋形物體,至少有一些可以說說。”


    大家都看向吳奪。


    吳奪接著便展開進行了陳述:


    “這個地下岩洞有石門,說明原先是有通道的,被用石門封死,那就是有人選定了這個岩洞,作為封禁此蛋之處。符文地漏我們隻看到表麵,實際上,很有可能是個‘籠子’。


    還有,符文地漏下方,既然水能流出去,也說明是能連通外界的。


    這個通道,是原有的也好,後來開鑿的也好,都有可能。但是這裏頭,最關鍵的是,除了用符文封禁,還利用了水流——用水長期浸泡這個帶有符文的‘籠子’。


    蛋呈血紅,當屬火性;而水能克火,除了符文封禁,還加了一道五行相克的原理。


    那麽,我大膽猜測,這個梯形通道,很可能是人工開鑿的,開鑿這個通道,就是為了把泉井的水引過來!進一步封禁這個蛋!之前我們看到井的底部,如同漏鬥,而且碎石堆砌,好像是人工封堵一般。這就有可能是:原先泉水是從井壁圓洞流出,並沒有衝出地麵,而是向下,流向井底下方的通道!


    而地上的井口和梯形通道,是後來人工開鑿的。開鑿的同時,將井底封住,那麽灌滿之後,水就可以流向梯形洞口了。


    如果是這樣,當時設計的時候,肯定是從圓形洞口出來的水量,要比進入梯形洞口的水量大,隻有這樣,才能保證水流不斷。


    如此一來,就造成了水位上升,逼近地麵,而不是停留在兩個洞口所在的那個‘麵’上······”


    因為大家都看到了井下的結構,所以吳奪一說,大家就很容易明白。


    葛亮在吳奪說完後率先接了口,“這個蛋,看來很難‘對付’啊,除了符文,還加上了‘水克火’。”


    吳大誌皺眉,“這倒是讓我想起了在山神廟聽到的那個傳說。所謂山神,所謂紅毛山魈,不會都和這次封禁有關吧?三指山中出現怪物,卻被玄門高人作法封禁!”


    “那這個時間點,就是清代晚期了。”吳奪接口道,“清代晚期,和戰國晚期隔得挺遠啊!最怕的就是,我們費盡周折搞清楚了封禁之事,卻發現依然找不到徐州鼎的秘藏之處。”


    龐統此時卻擺擺手,“摸著石頭過河,就不要怕無用功。而且,這玩意兒,現在看還是能和徐州鼎扯上關係的。不要怕慢,有了前麵兩鼎打底,到了這一步,慢點兒也未嚐是壞事。”


    “那如今之計,還是先搞清楚符文封禁的事兒?”吳大誌問向龐統。


    “我是這麽想的,大家有意見也可以提。”龐統笑道。


    大家紛紛表示沒有意見。


    即將散會之際,吳奪卻又想起另一件事情來,“對了,如果中年人和青年人是被吸入怪井之中,怎麽我們一點兒跡象也沒發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鑒寶無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木赤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木赤火並收藏鑒寶無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