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塊擋門石,雖然頂麵和地麵齊平,但是四周還是有一寸左右的空隙。


    這樣設置,保證了下落的順利;同時,下落的幅度控製得又很嚴密;還讓擋門石變成了“墊腳石”,可謂物盡其用。


    “這得好好通通風。”吳大誌說著,拿起手電,往墓道內部照射了一番。


    這條墓道,隻有門後有個幾米的長度是平的,接著就變成了向下;而且坡度比較明顯,所以手電隻能照射出一段距離,再往裏是什麽情況,在外麵就看不到了。


    隨後,他們四個上到了坑邊,對權浩然和梅小梅簡單說明了情況。


    接著,吳大誌又給龐統打了個電話。


    這裏頭,肯定得進去看看,外麵需要安排盯守人員。


    好在這一次來,是考古調研的名義,協調得比較充分。


    經過充分的通風,進去是在午飯後。


    龐統和村支書還有兩名民警到了現場坑邊;於此同時,李山則迴到桃村小學值守。


    行動組的六個人都進去,分成了兩組。吳氏祖孫加寧霜一組,先進;梅小梅、葛亮、權浩然一組,後進。


    其實最先進去的是化肥,它很主動。


    大家跟著魚貫而入。一組人之間是緊跟著的,後一組則相距個三五米。拉開一定的距離,也能彼此唿應。


    墓道一直斜著向下,隻走了幾十米,吳奪就發現,墓道的“牆壁”不再是岩石,成了土層為主。


    這說明,石門雖然開在岩石上,但整個山嶺底部卻並非都是整體的岩石結構,隻存在一部分岩石層。如此看來,這個工程的難度就會小很多。


    墓道不僅斜著向下,而且並不是直的,方向有變化。


    根據儀器顯示,應該是朝著山嶺另一側的山穀中的“梨形區域”行進。


    也就是說,這條墓道也好,地下通道也好,是從石門處“開口”,然後斜著向下,有些曲折地通往“梨形區域”。


    ······


    終於走到了盡頭。


    吳奪的麵前,出現了向上的台階。台階是青磚砌成,大概有個十幾級。


    走上台階,出現了一個比較寬闊的方形空間,長度和寬度大概都在五米左右,高度則在三米左右,地麵鋪著石板。


    方形空間正對著上來的台階的位置,有一道門。


    確切地說,是有一個門洞,本身沒有“門”。


    六人在此集合。


    六人手裏都有燈和手電,照得這個空間比較明亮,但是對著這個門洞,卻看不到裏麵的情景。


    因為門洞之後,有一麵類似影壁的牆體結構,比門洞要高要寬。


    化肥又不聽指揮,直接跑了進去,他直接跑向“影壁”的右側,繞了進去,吳奪一看,立即跟上了。


    繞進去之後,吳奪這才發現,這“影壁”其實是“死的”,上麵到頂;右側一定角度的內凹之後,則出現了一條通道;影壁後並沒有空間,相當於通道邊的“實體”。


    這條通道的寬度大概有三米,高度也在三米左右,可以說很寬敞,長度大概有個七八米;盡頭,又出現了石門。


    這次是真正的石門,有門,單扇,是封閉的。


    其他五人隨後也跟過來了。


    大家走到石門前。這石門和外麵的石門一樣,上麵沒有任何裝飾,也沒有任何刻字和提示,就是一麵齊上齊下的石門。


    而且,這次地麵上是鋪了石板的,一目了然,並沒有外麵類似“日晷”那樣的機關了。


    吳大誌上前,嚐試在左右兩側各推了推,結果紋絲不動。


    石門是單扇的,不像兩扇門那樣,起碼知道門軸在兩側;這單扇的門,到底是怎麽開的都不好確定。


    “化肥為什麽不選左邊,選右邊?”吳奪看了看吳大誌。


    “這得問它啊?”吳大誌看向化肥,“再去另一邊看看好不好?”


    化肥很堅決地搖頭。


    “那邊有危險?”吳奪接著問道。


    化肥繼續搖頭。


    “沒有危險,那就是你不想去······”吳奪又看了看吳大誌,“爺爺,這邊這道門一時也沒什麽好辦法打開,那邊肯定得看看啊!”


    吳大誌點點頭,“走。”


    大家離開,但是化肥卻好像不想離開,但等到大家走遠了,卻又猶豫著跟上了。


    又到了影壁前,化肥不動了,就坐在了原地,而且仰頭“歐”了一聲長腔。


    “既然沒危險,你要是實在不想去,就在這裏等著,我們去看看,可以吧?”吳奪俯身對它說道。


    化肥歪了歪頭,隨後又點了點頭。


    吳奪心說,看來那邊不僅沒有危險,而且也不會有什麽太“負麵”的東西,隻是化肥不喜歡而已,它也並沒有極力阻止大家過去。


    隨後,大家繞進了影壁的左側。


    吳奪一看,左側後麵也有一條通道;但是,卻比右側“簡陋”多了。


    又矮又窄,隻有兩米左右的高度,一米左右的寬度,而且地麵上並沒有鋪石板,就是土層,好歹還給夯實了。


    長度倒是一樣,大概有個七八米,盡頭也是一道門。


    這道門和右側的整體長方形的石門不同,它上麵是帶拱形的。


    有一道石梁。石梁之上的拱形內,是砌的青磚;石梁之下,才是石門;本來總高隻有兩米左右,拱形部分去了三分之一左右,那石門的高度,連一米半都不到了。


    而且這石門是兩扇。總寬度才一米,那麽一扇石門也就半米。


    不過,這兩扇石門上,各有一個青銅輔首,獸麵銜環。


    上麵有一層薄薄的綠鏽,看著並不嚴重。


    “這才是真正的墓室,右側顯然不是墓室。”吳大誌戴上了手套,“化肥不願意來,可能是因為墓室裏邊真的有屍骨。”


    “爺爺,您想直接打開?”吳奪一看吳大誌戴上了手套,這是要直接搭上輔首開門的樣子啊。


    “不是我直接打開,而是已經被開過了。而且打開之後,才又裝的青銅輔首。”吳大誌指了指石門的底部,“你看,如果是一次封閉,再未打開,不會有這樣的痕跡。”


    “這到底幾個意思?”吳奪納悶。


    不光他納悶,所有人都納悶,包括吳大誌。


    外麵的那道“事在四方要在中央”的石門是封閉的,還加了機關。內部的這道石門,卻又是“開放”的!


    如果是那幫奇人異士所設,如果這墓室內就藏著雍州鼎,好像不應該這樣······


    既然想不通,那就先進去看看再說。


    吳大誌雙手搭上輔首,根據地麵上的痕跡,這門應該是往外拉的。


    石門真的被拉開了。這兩扇石門不僅不大,而且挺“單薄”,厚度絕對不會超過四厘米。


    彎腰探頭看,一間墓室出現在了大家眼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鑒寶無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木赤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木赤火並收藏鑒寶無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