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揚州鎮守太監
大明,盛世從太子監國開始 作者:物語000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了解鹽商的無恥和灶戶生活之艱難後,朱慈烺想去鹽場看看,順便再打聽一些消息。
“大爺,我們想去鹽場看看,不知能否進去?”
朱慈烺微笑詢問大爺能否進入鹽場,大爺連連搖頭:
“很難,和鹽場管事沒有關係之人,若想進入鹽場基本上沒有可能,他們都是鹽官和鹽商家忠誠的狗腿子,幾十號人看場子,搞不好會被打殘!”
朱慈烺聞言,意念一動,一根金條瞬間出現在手中,他伸出手對大爺眼前一晃:
“大爺,有這個行不行?”
大爺頓時目光一縮,急忙說道:
“這……這個肯定行,可是代價是不是太大了,需要賣多少鹽才能賺迴來……”
看到少年公子把金條毫不猶豫送給管事,大爺頓時一陣心疼。
如果普通鹽商,隻為看一眼鹽場,就送掉一根金條,今年肯定賠本。
大爺哪裏知道,眼前少年公子從不會做賠本生意,從明天開始,鹽商家的金條和銀子都是他的。
有錢能使鬼推磨,朱慈烺用一根金條輕鬆搞定鹽場管事,在大爺帶領下進入鹽場。
一眼看去,海濱廣斥,鹽田相望。
製場占地很大,裏麵至少有近千人在工作,采用的是流行千年的煮鹽法。
上百口大鍋下麵燒著木柴,冒著騰騰的蒸汽,不斷傳出沸水翻滾的咕嚕聲,鍋旁還有專人攪拌。
這種大鐵鍋的直徑在一米四到一米五左右,高度約在三十厘米左右……
朱慈烺往前湊了湊,發現裏麵鍋裏的水雖然還沒煮幹,就已經看到白花花的細鹽了。
據大爺的介紹,這裏的煮鹽並非將海水倒入鍋中開煮,而是先要製鹵,然後將鹵水放在鍋內用火熬煮成鹽。
他們所看到的正是煮鹽的環節,一口鐵鍋需要煮三個時辰,煮出成鹽七到十斤。
除了鐵鍋,還有竹鍋煮鹽,竹鍋乃竹篾編成,方形平底,外塗石灰或黃泥,長三米三,寬一米六,深一米,每鍋可煮鹽一千斤。
煮鹽不但需要大量人工,該要消耗大量的燃料,一般都是木材,大型鹽場一年能燒掉可想而知!
走出煮鹽場地,朱慈烺他們又來到海水淋澆鹵沙製鹵大型場地。
穿越者朱慈烺對煮鹽這套流程有所了解,為了製出含鹽量高的鹵水,灶戶們在海邊潮水可到之處,鋪滿細沙厚約二至三寸的耙鬆,使沙能充分吸收潮水。
海水經過吹日曬幹後形成鹵沙,再將鹵沙均勻撒在鹵池裏,然後用海水澆淋。
海水可以充份吸收了鹵沙裏的鹽份,使得含鹽量大大增加,若是增加含鹽濃度,可以進行反複淋鹵。
將鹵水倒在鍋裏煮炒,便可以製出白花花的鹽巴了,要想製出精鹽,則需要將鹵水反複過慮五六遍。
過慮的材料以絲綢最好,棉布其次,隻有將水裏的雜質清除幹淨才能煮出精鹽來。
胡寶有些好奇,急忙用手指點了一些放入口中,砸了咂嘴道:
“嗯,鹹鹹的,不錯,入口即化。”
見小太監模樣,嶽洋也來了興趣,他品嚐了呈現青灰和藍灰青的青鹽和鹽巴,頓時一咧嘴道:
“臥槽,有些苦澀,口感不佳。”
跟隨朱慈烺時間久了,嶽洋已經把臥槽兩個字用的淋漓盡致……
大爺見狀,苦笑道:
“一分錢一分貨,精鹽是公子這等老爺才能吃得起的,我們這些平頭百姓隻能吃這等粗鹽,兩者價錢相差數十倍之多。”
朱慈烺當然對此有所了解,大明龐大的士紳地主富商和世界大族食用的都是精鹽,百姓有粗鹽食用已經很不錯了。
無論粗鹽還是精鹽,對鹽商來說都是暴利,因為他們壟斷了這個行業,食鹽更是人類不可缺少的東西。
朱慈烺後世看過一些史料,建奴政權乾隆和嘉慶年間,各地鹽商報效捐輸軍需就達白銀三千萬兩之巨。
嘉慶鎮壓白蓮教起義的四年時間裏,兩淮鹽商踴躍捐輸多達六次,捐了六百萬兩以上。
對鹽商的報效捐輸,建奴朝廷也做出了迴應,在政治上獎給他們職銜,使鹽商們官僚化。
羊毛出在羊身上,鹽商捐了錢之後自然不會自己掏家底,而是轉嫁到消費者和鹽業工人身上,反正收購價和銷售價都是他們說了算。
為了幫助鹽商斂財己用,建奴政府在經濟上給予了優恤,準許鹽商提高官定售鹽價格,還準許鹽商增加每引捆鹽斤數,甚至豁免積欠鹽稅。
雖然得到撫須,但反對建奴勢力起義一直不斷,鎮壓起義需要大量經費,建奴政權就會向鹽商伸手。
鹽商們雖然家底豐厚,也難以經受得起,但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這個時候,建奴政權就和鹽商合作推出帑本,專門借給帑金,俾資周轉,謂之“帑本”;
其實就跟開銀行放貸款一樣,鹽商每年交納息銀,叫“帑利”,是典型的官商勾結,狼狽為奸,受害的是天下百姓。
賺了錢的鹽商們,開始購置土地,把這種利潤轉化為封建土地所有權,使其本身封建地主化,土地買賣頻繁,兼並日益嚴重.......
在曆朝曆代,這都是無法根除的問題,明朝在這方麵也好不到哪裏去。
綱鹽法製度下得到世襲鹽綱的鹽商們,同樣一邊拚命壓低進價。
另一方麵又盡力提高售價,不昔以次充優,以壞充好,真正倒黴的還是廣大百姓和鹽業灶戶。
朱慈烺放眼周圍,發現看到的都是煮鹽的生產方式,於是問大爺:
“大爺,你們這不用曬鹽法嗎?”
所謂的曬鹽法,在鹵砂、鹵水製造,過慮工藝和煮鹽法基本相似,不同的在於出鹽工藝,就是將鹵水澆到特製的鹽槽裏去暴曬。
太陽還沒掛起來時,就要將鹵水倒入鹽槽,暴曬一天後,到太陽落山時就可以用板刮鹽收入竹筐。
在炎熱的夏季,一個鹽槽加上兩三次的鹵水都可以蒸發幹,效率遠比煮鹽省事,產量也更高。
煮鹽生產落後,產量少,勞動生產率低,成本高,特別是消耗木柴量大,煮成一擔鹽約耗木柴四百斤左右,後來逐漸被曬鹽法所取代。
大爺聞言,不禁嘿嘿笑道:
“公子懂的真多,整個淮南鹽場都用曬鹽法,不過必須等到盛夏時節,天氣炎熱而又無雨才能用。
現在剛入春,最近又是陰天,一槽鹵水三五天也出不了鹽,隻能用煮鹽。
等到夏天梅雨之後,我們會有三四個月的曬鹽時間,那時候產鹽量遠遠高於現在……”
抬頭看看陰沉沉的天氣,朱慈烺略微有些尷尬,術業有專攻,他確實不如有經驗的大爺……
不過無論是煮鹽還是曬鹽,都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產量大的曬鹽法,更是要在炎炎夏日的太陽下勞作。
朱慈烺想想都覺得是件非常辛苦的事,這些食鹽都是勞動人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成果,朱慈烺必須要為他們出頭。
在經過細致的了解後,朱慈烺他們迴到老人家裏。
為了感謝老兩口,朱慈烺又讓胡寶給他們五十兩銀子,可老兩口死活都不要,五十兩銀子對他們來說幾乎是天文數字,不敢接受。
見老人死活不要銀子,朱慈烺擺擺手,胡寶又把銀子收起來。
“大爺,你們家裏其他人呢?”
聽到眼前公子詢問家人,大爺情緒瞬間低落下來,片刻後歎口氣道:
“兩個不孝子失蹤了……”
這時一直不說話的大娘突然接嘴道:
“前年為了家裏能夠吃飽飯,他們聽說李定國那裏不錯,兩個孩子投奔李定國,然後在沒有迴來……”
“哦……”
胡寶三人頓時有些懵逼,眼前之人乃是神武皇帝啊,老人兒子居然做了叛軍,他們都擔心皇爺突然暴走……
朱慈烺也有些意外,不過他怎麽可能因為老人兒子投靠李定國而大發雷霆呢。
別人不知道李定國為何突然失蹤,朱慈烺心裏卻有數,據錦衣衛情報,李定國他們連夜乘船出海了。
朱慈烺估計不是去了琉球就是去了南陽某個島嶼,既然李定國選擇出走,朱慈烺當然不會去追殺。
朱慈烺相信,日後大明海軍出海殖民時,極有可能會和李定國他們再次遭遇,那時就是這位民族英雄迴歸之日。
幾日後,朱慈烺又出現在周圍其他鹽場繼續調查情況,鹽城那邊的鹽場一共有十五個鹽團,十二個被鹽商包了鹽課。
一引的價格在一兩左右,還有幾個竟然被鹽官直接包了,一引鹽的價格隻有六錢,這個價錢幾乎讓鹽場賠本。
簡直吃人不吐骨頭,一兩甚至幾錢銀子收購一引,賣出去便是幾十兩銀子,甚至上百兩銀子,簡直比搶錢還要暴利!
再次迴到揚州,朱慈烺沒有去府衙,直接包下兩家大酒樓,錦衣衛直接便衣進駐。
同時命令張書廷率領五千神武軍第二日進駐揚州城,為接下來整理鹽商和鹽官做好準備。
兩淮鹽利之大,素有“兩淮鹽稅甲天下”之說。
揚州下關靠近京杭大運河,最為繁榮,此處工私商運,每年常有船千艘往來。
兩淮鹽運使與巡鹽禦史都在此地,無論是陝商還是徽商大半都聚居於此,方便和巡鹽官有更多接觸的機會。
神武皇帝到南京後,在稅政上的一係列改革,更是讓鹽商們起了警覺之心。
他們知道,以神武皇帝的個性和貪婪,絕對不會放過鹽業這個肥肉,最近一直在和有關官員溝通……
然而揚州鎮守太監卻給他們打一針鎮定劑:
“以後老實繳稅,神武皇帝不會為難鹽商……”
這也是鹽商沒有參加抗議的主要原因。
神武二年十一月晚上。
揚州城內一座豪華的府邸,人來人往燈火通明非常熱鬧。
這裏正是揚州鎮守太監馬安府邸,今日老太監過六十大壽,前來祝賀的客人大多都用過晚飯才會離去。
揚州鎮守太監不僅管理鹽務,還兼為宮廷采辦貴重物品,偵察社會情況。
他本應是崇禎皇帝的忠誠家仆,然而他卻大量搜刮民脂民膏,妥妥的揚州一大害!
揚州知府,兩淮鹽運使,巡鹽禦史,以及揚州城內大小鹽商基本上都聚集在此。
別看馬安是一個太監,但他先後納十五房妾室,其中八人乃是鹽商送來的揚州瘦馬。
此時馬府客廷內,一群身披薄紗的美女正在翩翩起舞,隨著她們四肢優美的舞動,關鍵部位時隱時現極具誘惑力,不少人都在悄悄咽口水……
老太監端坐在主位,他滿臉堆笑,目光不時在眾人臉上掃來掃去,對今日前來祝壽之人的表現很是滿意。
根據管家悄悄來報,今日他收到賀禮總價值足足有百萬兩銀子,這對愛財的太監來說,如何能不開心呢!
作為揚州鎮守太監,他又負責監管兩淮鹽運,鹽商豈能不巴結他。
在揚州十幾年,他斂財總價值超過五百萬兩銀子,其中還不包括房產和商鋪……
一曲舞罷,這群舞女並未離開,而是紛紛坐在一些官員和大鹽商的身邊,滿臉歡笑陪這些人喝酒……
這也算是揚州鎮守太監對一些地方官員和鹽官的獎勵,當然也包括幾個送大禮的超級鹽商。
雖然這些人在揚州並不缺美女,他們身邊甚至還有不少美女姿色遠超這些舞女。
可他們還是對大太監的行為感到受寵若驚,說明這位位高權重的大太監看重他們。
……
就在這群人玩的正嗨時,府門外卻來了一隊人馬,人數不是很多,約在五百人左右。
為首之人正是大明神武皇帝朱慈烺,身後五百來人有兩百親衛,剩下的都是高文采麾下錦衣衛。
朱慈烺在府門前跳下戰馬,對高文采一揮手,高文采立即喝道:
“錦衣衛散開,迅速包圍馬府,一隻鳥都不能飛出去。”
“喏!”
高文采一聲令下,錦衣衛立即散開包圍馬府……
馬府很大,三百人並不能緊緊包圍,錦衣衛隻能幾步一個稀稀疏疏包圍揚州鎮守太監府邸。
別看錦衣衛人手不是很多,但這三百精銳絕對不會讓府中鹽商漏網一個。
朱慈烺不想打草驚蛇,所以沒有帶太多人,對付一個大太監和府中鹽商們,五百人足夠用了……
馬府門衛從未想過有人敢來鬧事,此時大門緊閉都在裏麵聊天,所聊話題乃是今晚哪個歌女最美……
突然聽到外麵有動靜,兩個門衛打開大門觀看。
可剛把大門打開,突然衝進一群人,一陣刀光閃過,十幾個門衛捂住喉嚨,不可思議的瞪著眼睛倒下……
“大爺,我們想去鹽場看看,不知能否進去?”
朱慈烺微笑詢問大爺能否進入鹽場,大爺連連搖頭:
“很難,和鹽場管事沒有關係之人,若想進入鹽場基本上沒有可能,他們都是鹽官和鹽商家忠誠的狗腿子,幾十號人看場子,搞不好會被打殘!”
朱慈烺聞言,意念一動,一根金條瞬間出現在手中,他伸出手對大爺眼前一晃:
“大爺,有這個行不行?”
大爺頓時目光一縮,急忙說道:
“這……這個肯定行,可是代價是不是太大了,需要賣多少鹽才能賺迴來……”
看到少年公子把金條毫不猶豫送給管事,大爺頓時一陣心疼。
如果普通鹽商,隻為看一眼鹽場,就送掉一根金條,今年肯定賠本。
大爺哪裏知道,眼前少年公子從不會做賠本生意,從明天開始,鹽商家的金條和銀子都是他的。
有錢能使鬼推磨,朱慈烺用一根金條輕鬆搞定鹽場管事,在大爺帶領下進入鹽場。
一眼看去,海濱廣斥,鹽田相望。
製場占地很大,裏麵至少有近千人在工作,采用的是流行千年的煮鹽法。
上百口大鍋下麵燒著木柴,冒著騰騰的蒸汽,不斷傳出沸水翻滾的咕嚕聲,鍋旁還有專人攪拌。
這種大鐵鍋的直徑在一米四到一米五左右,高度約在三十厘米左右……
朱慈烺往前湊了湊,發現裏麵鍋裏的水雖然還沒煮幹,就已經看到白花花的細鹽了。
據大爺的介紹,這裏的煮鹽並非將海水倒入鍋中開煮,而是先要製鹵,然後將鹵水放在鍋內用火熬煮成鹽。
他們所看到的正是煮鹽的環節,一口鐵鍋需要煮三個時辰,煮出成鹽七到十斤。
除了鐵鍋,還有竹鍋煮鹽,竹鍋乃竹篾編成,方形平底,外塗石灰或黃泥,長三米三,寬一米六,深一米,每鍋可煮鹽一千斤。
煮鹽不但需要大量人工,該要消耗大量的燃料,一般都是木材,大型鹽場一年能燒掉可想而知!
走出煮鹽場地,朱慈烺他們又來到海水淋澆鹵沙製鹵大型場地。
穿越者朱慈烺對煮鹽這套流程有所了解,為了製出含鹽量高的鹵水,灶戶們在海邊潮水可到之處,鋪滿細沙厚約二至三寸的耙鬆,使沙能充分吸收潮水。
海水經過吹日曬幹後形成鹵沙,再將鹵沙均勻撒在鹵池裏,然後用海水澆淋。
海水可以充份吸收了鹵沙裏的鹽份,使得含鹽量大大增加,若是增加含鹽濃度,可以進行反複淋鹵。
將鹵水倒在鍋裏煮炒,便可以製出白花花的鹽巴了,要想製出精鹽,則需要將鹵水反複過慮五六遍。
過慮的材料以絲綢最好,棉布其次,隻有將水裏的雜質清除幹淨才能煮出精鹽來。
胡寶有些好奇,急忙用手指點了一些放入口中,砸了咂嘴道:
“嗯,鹹鹹的,不錯,入口即化。”
見小太監模樣,嶽洋也來了興趣,他品嚐了呈現青灰和藍灰青的青鹽和鹽巴,頓時一咧嘴道:
“臥槽,有些苦澀,口感不佳。”
跟隨朱慈烺時間久了,嶽洋已經把臥槽兩個字用的淋漓盡致……
大爺見狀,苦笑道:
“一分錢一分貨,精鹽是公子這等老爺才能吃得起的,我們這些平頭百姓隻能吃這等粗鹽,兩者價錢相差數十倍之多。”
朱慈烺當然對此有所了解,大明龐大的士紳地主富商和世界大族食用的都是精鹽,百姓有粗鹽食用已經很不錯了。
無論粗鹽還是精鹽,對鹽商來說都是暴利,因為他們壟斷了這個行業,食鹽更是人類不可缺少的東西。
朱慈烺後世看過一些史料,建奴政權乾隆和嘉慶年間,各地鹽商報效捐輸軍需就達白銀三千萬兩之巨。
嘉慶鎮壓白蓮教起義的四年時間裏,兩淮鹽商踴躍捐輸多達六次,捐了六百萬兩以上。
對鹽商的報效捐輸,建奴朝廷也做出了迴應,在政治上獎給他們職銜,使鹽商們官僚化。
羊毛出在羊身上,鹽商捐了錢之後自然不會自己掏家底,而是轉嫁到消費者和鹽業工人身上,反正收購價和銷售價都是他們說了算。
為了幫助鹽商斂財己用,建奴政府在經濟上給予了優恤,準許鹽商提高官定售鹽價格,還準許鹽商增加每引捆鹽斤數,甚至豁免積欠鹽稅。
雖然得到撫須,但反對建奴勢力起義一直不斷,鎮壓起義需要大量經費,建奴政權就會向鹽商伸手。
鹽商們雖然家底豐厚,也難以經受得起,但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這個時候,建奴政權就和鹽商合作推出帑本,專門借給帑金,俾資周轉,謂之“帑本”;
其實就跟開銀行放貸款一樣,鹽商每年交納息銀,叫“帑利”,是典型的官商勾結,狼狽為奸,受害的是天下百姓。
賺了錢的鹽商們,開始購置土地,把這種利潤轉化為封建土地所有權,使其本身封建地主化,土地買賣頻繁,兼並日益嚴重.......
在曆朝曆代,這都是無法根除的問題,明朝在這方麵也好不到哪裏去。
綱鹽法製度下得到世襲鹽綱的鹽商們,同樣一邊拚命壓低進價。
另一方麵又盡力提高售價,不昔以次充優,以壞充好,真正倒黴的還是廣大百姓和鹽業灶戶。
朱慈烺放眼周圍,發現看到的都是煮鹽的生產方式,於是問大爺:
“大爺,你們這不用曬鹽法嗎?”
所謂的曬鹽法,在鹵砂、鹵水製造,過慮工藝和煮鹽法基本相似,不同的在於出鹽工藝,就是將鹵水澆到特製的鹽槽裏去暴曬。
太陽還沒掛起來時,就要將鹵水倒入鹽槽,暴曬一天後,到太陽落山時就可以用板刮鹽收入竹筐。
在炎熱的夏季,一個鹽槽加上兩三次的鹵水都可以蒸發幹,效率遠比煮鹽省事,產量也更高。
煮鹽生產落後,產量少,勞動生產率低,成本高,特別是消耗木柴量大,煮成一擔鹽約耗木柴四百斤左右,後來逐漸被曬鹽法所取代。
大爺聞言,不禁嘿嘿笑道:
“公子懂的真多,整個淮南鹽場都用曬鹽法,不過必須等到盛夏時節,天氣炎熱而又無雨才能用。
現在剛入春,最近又是陰天,一槽鹵水三五天也出不了鹽,隻能用煮鹽。
等到夏天梅雨之後,我們會有三四個月的曬鹽時間,那時候產鹽量遠遠高於現在……”
抬頭看看陰沉沉的天氣,朱慈烺略微有些尷尬,術業有專攻,他確實不如有經驗的大爺……
不過無論是煮鹽還是曬鹽,都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產量大的曬鹽法,更是要在炎炎夏日的太陽下勞作。
朱慈烺想想都覺得是件非常辛苦的事,這些食鹽都是勞動人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成果,朱慈烺必須要為他們出頭。
在經過細致的了解後,朱慈烺他們迴到老人家裏。
為了感謝老兩口,朱慈烺又讓胡寶給他們五十兩銀子,可老兩口死活都不要,五十兩銀子對他們來說幾乎是天文數字,不敢接受。
見老人死活不要銀子,朱慈烺擺擺手,胡寶又把銀子收起來。
“大爺,你們家裏其他人呢?”
聽到眼前公子詢問家人,大爺情緒瞬間低落下來,片刻後歎口氣道:
“兩個不孝子失蹤了……”
這時一直不說話的大娘突然接嘴道:
“前年為了家裏能夠吃飽飯,他們聽說李定國那裏不錯,兩個孩子投奔李定國,然後在沒有迴來……”
“哦……”
胡寶三人頓時有些懵逼,眼前之人乃是神武皇帝啊,老人兒子居然做了叛軍,他們都擔心皇爺突然暴走……
朱慈烺也有些意外,不過他怎麽可能因為老人兒子投靠李定國而大發雷霆呢。
別人不知道李定國為何突然失蹤,朱慈烺心裏卻有數,據錦衣衛情報,李定國他們連夜乘船出海了。
朱慈烺估計不是去了琉球就是去了南陽某個島嶼,既然李定國選擇出走,朱慈烺當然不會去追殺。
朱慈烺相信,日後大明海軍出海殖民時,極有可能會和李定國他們再次遭遇,那時就是這位民族英雄迴歸之日。
幾日後,朱慈烺又出現在周圍其他鹽場繼續調查情況,鹽城那邊的鹽場一共有十五個鹽團,十二個被鹽商包了鹽課。
一引的價格在一兩左右,還有幾個竟然被鹽官直接包了,一引鹽的價格隻有六錢,這個價錢幾乎讓鹽場賠本。
簡直吃人不吐骨頭,一兩甚至幾錢銀子收購一引,賣出去便是幾十兩銀子,甚至上百兩銀子,簡直比搶錢還要暴利!
再次迴到揚州,朱慈烺沒有去府衙,直接包下兩家大酒樓,錦衣衛直接便衣進駐。
同時命令張書廷率領五千神武軍第二日進駐揚州城,為接下來整理鹽商和鹽官做好準備。
兩淮鹽利之大,素有“兩淮鹽稅甲天下”之說。
揚州下關靠近京杭大運河,最為繁榮,此處工私商運,每年常有船千艘往來。
兩淮鹽運使與巡鹽禦史都在此地,無論是陝商還是徽商大半都聚居於此,方便和巡鹽官有更多接觸的機會。
神武皇帝到南京後,在稅政上的一係列改革,更是讓鹽商們起了警覺之心。
他們知道,以神武皇帝的個性和貪婪,絕對不會放過鹽業這個肥肉,最近一直在和有關官員溝通……
然而揚州鎮守太監卻給他們打一針鎮定劑:
“以後老實繳稅,神武皇帝不會為難鹽商……”
這也是鹽商沒有參加抗議的主要原因。
神武二年十一月晚上。
揚州城內一座豪華的府邸,人來人往燈火通明非常熱鬧。
這裏正是揚州鎮守太監馬安府邸,今日老太監過六十大壽,前來祝賀的客人大多都用過晚飯才會離去。
揚州鎮守太監不僅管理鹽務,還兼為宮廷采辦貴重物品,偵察社會情況。
他本應是崇禎皇帝的忠誠家仆,然而他卻大量搜刮民脂民膏,妥妥的揚州一大害!
揚州知府,兩淮鹽運使,巡鹽禦史,以及揚州城內大小鹽商基本上都聚集在此。
別看馬安是一個太監,但他先後納十五房妾室,其中八人乃是鹽商送來的揚州瘦馬。
此時馬府客廷內,一群身披薄紗的美女正在翩翩起舞,隨著她們四肢優美的舞動,關鍵部位時隱時現極具誘惑力,不少人都在悄悄咽口水……
老太監端坐在主位,他滿臉堆笑,目光不時在眾人臉上掃來掃去,對今日前來祝壽之人的表現很是滿意。
根據管家悄悄來報,今日他收到賀禮總價值足足有百萬兩銀子,這對愛財的太監來說,如何能不開心呢!
作為揚州鎮守太監,他又負責監管兩淮鹽運,鹽商豈能不巴結他。
在揚州十幾年,他斂財總價值超過五百萬兩銀子,其中還不包括房產和商鋪……
一曲舞罷,這群舞女並未離開,而是紛紛坐在一些官員和大鹽商的身邊,滿臉歡笑陪這些人喝酒……
這也算是揚州鎮守太監對一些地方官員和鹽官的獎勵,當然也包括幾個送大禮的超級鹽商。
雖然這些人在揚州並不缺美女,他們身邊甚至還有不少美女姿色遠超這些舞女。
可他們還是對大太監的行為感到受寵若驚,說明這位位高權重的大太監看重他們。
……
就在這群人玩的正嗨時,府門外卻來了一隊人馬,人數不是很多,約在五百人左右。
為首之人正是大明神武皇帝朱慈烺,身後五百來人有兩百親衛,剩下的都是高文采麾下錦衣衛。
朱慈烺在府門前跳下戰馬,對高文采一揮手,高文采立即喝道:
“錦衣衛散開,迅速包圍馬府,一隻鳥都不能飛出去。”
“喏!”
高文采一聲令下,錦衣衛立即散開包圍馬府……
馬府很大,三百人並不能緊緊包圍,錦衣衛隻能幾步一個稀稀疏疏包圍揚州鎮守太監府邸。
別看錦衣衛人手不是很多,但這三百精銳絕對不會讓府中鹽商漏網一個。
朱慈烺不想打草驚蛇,所以沒有帶太多人,對付一個大太監和府中鹽商們,五百人足夠用了……
馬府門衛從未想過有人敢來鬧事,此時大門緊閉都在裏麵聊天,所聊話題乃是今晚哪個歌女最美……
突然聽到外麵有動靜,兩個門衛打開大門觀看。
可剛把大門打開,突然衝進一群人,一陣刀光閃過,十幾個門衛捂住喉嚨,不可思議的瞪著眼睛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