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滅三族
大明,盛世從太子監國開始 作者:物語000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從跟隨朱慈烺到遼東之後,崇禎才真正知道自己皇兒麾下護國軍到底有多麽厲害。
火槍陣在前攻擊,主將坐鎮指揮,一個總兵級別的將領絕不會輕易戰死,除非打爆火槍方陣。
隻要朱慈烺想,護國軍可以抽調多支火器營去支援其他總兵,像祖大壽這種級別的總兵,身邊還有家丁數千,怎麽能戰死呢,他們不是很會逃跑嗎?
聽到祖大壽戰死,崇禎心裏沒有感覺難過,更沒有感覺開心,他隻是有些疑惑,祖大壽為何不跑?
“吳三桂呢?祖大壽不是和吳三桂一起作戰嗎?聽說吳三桂很是勇猛,難道他沒有支援祖大壽?”
朱慈烺淡淡一笑:
“吳三桂真的很勇猛嗎?在和建奴真正大戰之時,父皇之前可曾聽到他打過什麽勝仗,隻是善於交際而已。”
崇禎聞言頓時一愣,仔細迴想一下吳三桂和建奴作戰的勝績,除了吳三桂萬軍之中救父外,真的沒有一次戰勝建奴的戰績,可吳三桂如何能做到總兵這個位置呢?
可無論怎麽說,吳三桂也是他做皇帝時提拔的主要將領,崇禎還是有些強詞奪理似的說道:
“吳三桂率領二十人獨闖四萬建奴軍中救出他父親,這難道還有假?”
其實吳三桂能崛起,主要就是因為他單騎救父的原因,古人講究以孝治國,以為吳三桂很孝順,肯定也會很忠心。
事實是吳三桂卻沒有絲毫忠心可言,一生都走到背叛和背叛的路上,當然能力肯定還是很強的。
朱慈烺也知道為什麽,吳三桂居然能率領二十家丁闖入四萬建奴軍中救走吳鑲。
這種事情應該隻能發生在小說中,在現實中幾乎沒有任何可能,除非他是李元霸那樣的戰神。
可幾乎大明官場和軍中絕大部分人都知道此事,還有人說的繪聲繪色,好像自己在旁邊看著似的。
吳襄早年喪妻,之後續弦娶了明末守邊大將祖大壽的妹妹,吳三桂父子二人也一直隨祖大壽鎮守錦州。
吳三桂16歲這年,有一天,父親吳襄按照慣例帶了五百名士兵出城巡邏。
這樣的巡邏在邊軍中非常普遍,一般情況下也不會有什麽危險,但是這天卻來了二般情況,吳襄和皇太極大軍狹路相逢。
在錦州城外幾十裏處,吳襄迎麵撞上了滿洲兵首領皇太極,更麻煩的是皇太極還率領著四萬精兵。
滿洲是遊牧民族,士兵個個英勇善戰,就算不說個體戰鬥能力,單從數量上來看,懸殊也太大了,吳襄這次是九死無生。
撞上滿洲兵的吳襄當下大駭,沒敢正麵迎擊匆匆帶領手下奔逃迴城,但建奴緊隨其後窮追不舍,終於在錦州城外幾裏處,把吳襄這一小股軍隊圍成鐵桶。
如狼似虎的滿洲兵圍了一層又一層,吳襄雖然帶著5百名部下左右衝殺,但是在4萬滿洲兵麵前,仍然是以卵擊石。
祖大壽、吳三桂聞訊急急忙忙登上城樓觀戰,兩個人成了熱鍋上的螞蟻,站在城門樓上備受煎熬。
但是,祖大壽不敢出城營救。
這時錦州城裏隻有三千守衛,外麵可是四萬滿洲兵壓境,如何守住城池都是大問題,哪裏還敢開門營救?
吳三桂一遍遍催促舅舅發兵,祖大壽不敢輕易答應。
多方權衡後,祖大壽幹脆硬起心腸拒絕了吳三桂的哀求,吳襄的生死隻能聽天由命。
吳三桂和他父親吳襄的關係非常好,這在古代非常罕見,但是他們倆人真的是亦父亦友,親密無間。
不僅如此,吳三桂父子和舅舅祖大壽的關係也很好。
這樣關係如此親近之人,父親被困城下,舅舅卻拒絕出城營救,很難想象吳三桂當時有多憤怒、絕望、悲傷和無助。
知道無人可依靠,自己再不出手救父,馬上父親就得奔赴黃泉,16歲的吳三桂心中一橫,獨自帶領20幾名家丁衝出城門。
舅舅不出兵那他就自己去,被圍在坎心的不是別人,那是他敬愛有加的父親,是血濃於水的親情,是亦師亦友的長輩。
衝出城門的那一刻,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憑著一腔孤勇對抗滿洲兵,那時他如入無人之境,很快殺到父親身邊,帶著一臉懵逼的吳襄衝出重圍。
其實皇太極把吳襄圍起來久久不肯攻,目的是為了誘祖大壽出戰,但這一小撮20來人的隊伍讓他摸不著頭腦,不知道祖大壽打的什麽算盤。
皇太極下令手下兵將不要追殺,任由吳三桂父子跑進城裏,這才是真正原因。
皇太極哪裏知道,正是他這個無意之舉,卻讓吳三桂在大明官場平步青雲,也讓建奴在他死後成功入主中原。
朱慈烺見崇禎說的一本正經,他隻是淡淡笑笑:
“父皇,吳三桂扔下祖大壽,他跑了,祖大壽可能擔心秋後算賬,他為了祖家族人故意戰死的……”
崇禎太上皇聞言一時無語,他麾下總兵打仗不行,卻最擅長逃跑,這一點崇禎最清楚不過……
“祖大壽畢竟為大明戰死,也算一個英雄,明日皇兒去祖家祭祀,後天渡河繼續作戰。”
見崇禎不說話,朱慈烺又和他聊幾句,隨後迴去休息……
神武元年六月三日
神武皇帝來到祖家祭祀祖大壽,他給祖大壽上柱香,又安慰一番祖家之人後離開。
祖大壽的死對祖家來說是一個天大的損失,有可能從此後祖家將一蹶不振,從遼東最大最鼎盛的家族變一般家族。
因此祖家人都沉浸在一片哀痛之中,沒有人會想到神武皇帝會親自前來吊唁,當看到神武皇帝帶著一幫護國軍將領前來時,整個祖家都懵逼了。
神武皇帝是什麽人,絕對會成為千古一帝的存在,居然會親自來祖家吊唁。
要知道崇禎皇帝多次召祖大壽進京,祖大壽都想方設法拒絕,對大明皇帝來說,這絕對是臣子的不忠表現,難道威名赫赫的小殺星會不計較嗎?
直到神武皇帝離開後半晌,祖家人才反應過來,他們個個都感到受寵若驚,跪在地上連連對著神武皇帝離開的背影磕頭。
隨後,祖大壽所有子侄開始痛罵吳三桂,他們認為如果吳三桂不逃跑,祖大壽肯定不會戰死。
祖大樂祖寬更是要率兵出城找吳三桂算賬:
“祖吳兩家一直站在統一戰線,兩家親如一家,如果不是大哥提拔他,吳三桂現在可能還在販馬,這個王八蛋居然恩將仇報,把他舅舅扔在戰場上獨自逃命,祖家兒郎們,隨本將去殺吳三桂……”
在祖大樂和祖寬的帶領下,祖大壽子侄們更是要找吳三桂算賬,卻被祖家老太太叫住:
“都給老身站住,神武皇帝還在錦州,你如此胡鬧,難道讓神武皇帝誤會我祖家家教嗎?”
祖大樂直接跪在老太太麵前大哭:
“娘,難道就這樣算了嗎?絕不可能……”
老太太用顫抖的雙手擦去老眼上淚滴,顫顫巍巍道:
“兒啊,千萬不能魯莽,神武皇帝絕對不會放過吳三桂和吳家,我們要相信聖君……
老太太出場一番勸慰,才把混亂的場麵穩定下來,不然祖大樂祖寬等人肯定會率領祖家家丁出城尋找吳三桂報仇。
……
神武元年六月四日。
朱慈烺和崇禎太上皇坐在帥堂之上,孫傳庭,邱明仰,黃德功,孫應元,周遇吉,曹變蛟,周遇吉,閻應元,燕雄鷹,賀人龍,楊國柱,高傑等等文臣武將位列兩旁。
崇禎太上皇笑眯眯看著站在下麵的一眾威風凜凜大將,他對收複盛京更加有信心。
朱慈烺正準備安排渡河之事,嶽洋邁步走進大堂,對朱慈烺和崇禎躬身道:
“稟告陛下,吳三桂三族盡數誅殺,但吳三桂本人依然在逃,在吳家查抄金銀財寶價值超過八百萬兩……”
崇禎聽到吳三桂家族查抄出如此多金銀,他臉上表情極為豐富……
朱慈烺並不關心查抄多少金銀,他知道攻下盛京後,將士們的撫恤金和獎賞基本不用國庫出,他隻關心吳三桂的下落:
“他能逃哪裏去?派人……”
朱慈烺剛想傳旨通緝吳三桂,這時傳令兵進來稟告:
“稟告陛下,吳三桂求見!”
“哦……”
眾人都是一愣,說曹操曹操到,剛說到吳三桂漏網,吳三桂就來了,看來他還是不敢跑。
朱慈烺目光一冷道:
“帶進來!”
“遵旨!”
很快,吳三桂被兩個士兵押著進入帥堂,看到神武皇帝臉色冰冷,他就知道壞菜了,急忙跪倒叩拜:
“罪臣吳三桂參見陛下,建奴實在兇悍,將士們傷亡慘重,罪臣抵擋不住,被建奴擊潰,請陛下責罰……”
朱慈烺淡淡道:
“吳三桂,朕命令你們不惜一切代價擋住建奴,可竟然為了保存實力逃走,在你逃走後,祖大壽獨木難支最終戰死,你罪不可恕……”
“什麽?舅舅戰死?”
聽到祖大壽戰死,吳三桂頭腦嗡一下,頓時一片空白。
他不是心疼祖大壽,而是知道自己徹底完了,如果祖大壽全身而退,神武皇帝看在祖家和吳家的份上,未必沒有一條活路。
現在一切全完了,祖大壽戰死的後果他根本承擔不了,就是皇帝不殺他,事後祖家那十幾位子侄肯定要弄死他……
吳三桂癱坐在大堂地板之上,找不出一句讓神武皇帝不殺他的理由,他認命了,半響後又對著皇帝磕頭:
“陛下,罪臣該死,請陛下殺我一人,不要連累吳家……”
朱慈烺冷冷道:
“晚了,如果你昨天能迴來認罪,朕可能隻殺李一人,但你卻消失一天一夜,朕以為你跟著多爾袞逃走,吳家三族已經被滅……”
就算吳三桂昨日迴來,朱慈烺也會滅他三族,如此好的機會,他豈能放過吳家,這樣說隻是為了讓吳三桂後悔而已。
吳三桂聽到吳家三族已經被滅,他白眼一翻暈死過去,曆史上他多次逃跑還能不誤升官,可這次……
朱慈烺對嶽洋揮揮手:
“拖下去,連同和他一起逃走的家丁一起正法,人頭掛在錦州城門上示眾!”
“遵旨!”
嶽洋一揮手,幾個錦衣衛像拖死狗似的,把暈死過去的吳三桂拖出帥堂……
其實吳三桂不是不敢跑,而是擔心神武皇帝誅他三族,在外麵兜一大圈,最後還是來向神武皇帝請罪。
此時他還不知道祖大壽戰死,更不知道自己吳家已經被,滅了三族,如果他知道祖大壽戰死,知道家族已經被滅,他肯定不會迴來送死,能跑遠跑多遠。
吳三桂認為,祖大壽在遼東那麽多年,經曆大仗小仗不計其數,每次他都能全身而退。
這次麵對多爾袞拚死突圍,隻要讓開一條路,多爾袞肯定跑的比兔子還快,哪有機會殺祖大壽,可偏偏在最不可能的一戰中,祖大壽偏偏戰死了。
殺了吳三桂後,朱慈烺心情大好,命令大軍在錦州休整一天,第二日一早渡河繼續征伐建奴。
同時傳旨,讓鄭成功黃蜚在一天之內,用戰船搭建多條浮橋,不能延誤明日明軍度過大淩河。
……
盛京
這段時間最煎熬的人,就是盛京一幫權貴和皇太極的後宮妃嬪們。
由於明軍封鎖所,皇太極暴斃和建奴慘敗的消息還未傳到盛京,但盧象升率領天雄軍在建奴大後方肆虐的情報,卻如雪片般飛到代善的書案。
如果明軍隻是打劫還好,可明軍完全在進行滅族行動,他們所到之處,所有建奴全部被清理幹淨。
到今日為止,撫順,連薩爾滸和赫圖阿拉都已經被明軍占領,特別是建奴老巢赫圖阿拉,更是被明軍如同犁地般清理。
要知道建奴族人大部分都在盛京,其他基本都在老巢赫圖阿拉,明軍幾乎已經把建奴的根都給斷了。
禮親王代善對此卻一點辦法都沒有,隻能幹作急。
現在整個盛京已經是人心惶惶,城裏建奴都擔心盛京被盧象升率軍攻破,好在明軍一直未對盛京動手。
其實開始一段時間,代善也曾派兵去圍堵明軍小分隊,大部隊打不過,他想獵殺明軍小隊。
可遇到的明軍都是以千總為單位,不但戰鬥力強悍,並且都裝備了火槍,導致代善派出的建奴全部都是有去無迴。
無奈之下,代善隻能向濟爾哈朗求援,誰知濟爾哈朗所在的蓋州已經被明軍層層包圍,蓋州城外明軍挖的壕溝,比建奴在錦州挖的還要多……
火槍陣在前攻擊,主將坐鎮指揮,一個總兵級別的將領絕不會輕易戰死,除非打爆火槍方陣。
隻要朱慈烺想,護國軍可以抽調多支火器營去支援其他總兵,像祖大壽這種級別的總兵,身邊還有家丁數千,怎麽能戰死呢,他們不是很會逃跑嗎?
聽到祖大壽戰死,崇禎心裏沒有感覺難過,更沒有感覺開心,他隻是有些疑惑,祖大壽為何不跑?
“吳三桂呢?祖大壽不是和吳三桂一起作戰嗎?聽說吳三桂很是勇猛,難道他沒有支援祖大壽?”
朱慈烺淡淡一笑:
“吳三桂真的很勇猛嗎?在和建奴真正大戰之時,父皇之前可曾聽到他打過什麽勝仗,隻是善於交際而已。”
崇禎聞言頓時一愣,仔細迴想一下吳三桂和建奴作戰的勝績,除了吳三桂萬軍之中救父外,真的沒有一次戰勝建奴的戰績,可吳三桂如何能做到總兵這個位置呢?
可無論怎麽說,吳三桂也是他做皇帝時提拔的主要將領,崇禎還是有些強詞奪理似的說道:
“吳三桂率領二十人獨闖四萬建奴軍中救出他父親,這難道還有假?”
其實吳三桂能崛起,主要就是因為他單騎救父的原因,古人講究以孝治國,以為吳三桂很孝順,肯定也會很忠心。
事實是吳三桂卻沒有絲毫忠心可言,一生都走到背叛和背叛的路上,當然能力肯定還是很強的。
朱慈烺也知道為什麽,吳三桂居然能率領二十家丁闖入四萬建奴軍中救走吳鑲。
這種事情應該隻能發生在小說中,在現實中幾乎沒有任何可能,除非他是李元霸那樣的戰神。
可幾乎大明官場和軍中絕大部分人都知道此事,還有人說的繪聲繪色,好像自己在旁邊看著似的。
吳襄早年喪妻,之後續弦娶了明末守邊大將祖大壽的妹妹,吳三桂父子二人也一直隨祖大壽鎮守錦州。
吳三桂16歲這年,有一天,父親吳襄按照慣例帶了五百名士兵出城巡邏。
這樣的巡邏在邊軍中非常普遍,一般情況下也不會有什麽危險,但是這天卻來了二般情況,吳襄和皇太極大軍狹路相逢。
在錦州城外幾十裏處,吳襄迎麵撞上了滿洲兵首領皇太極,更麻煩的是皇太極還率領著四萬精兵。
滿洲是遊牧民族,士兵個個英勇善戰,就算不說個體戰鬥能力,單從數量上來看,懸殊也太大了,吳襄這次是九死無生。
撞上滿洲兵的吳襄當下大駭,沒敢正麵迎擊匆匆帶領手下奔逃迴城,但建奴緊隨其後窮追不舍,終於在錦州城外幾裏處,把吳襄這一小股軍隊圍成鐵桶。
如狼似虎的滿洲兵圍了一層又一層,吳襄雖然帶著5百名部下左右衝殺,但是在4萬滿洲兵麵前,仍然是以卵擊石。
祖大壽、吳三桂聞訊急急忙忙登上城樓觀戰,兩個人成了熱鍋上的螞蟻,站在城門樓上備受煎熬。
但是,祖大壽不敢出城營救。
這時錦州城裏隻有三千守衛,外麵可是四萬滿洲兵壓境,如何守住城池都是大問題,哪裏還敢開門營救?
吳三桂一遍遍催促舅舅發兵,祖大壽不敢輕易答應。
多方權衡後,祖大壽幹脆硬起心腸拒絕了吳三桂的哀求,吳襄的生死隻能聽天由命。
吳三桂和他父親吳襄的關係非常好,這在古代非常罕見,但是他們倆人真的是亦父亦友,親密無間。
不僅如此,吳三桂父子和舅舅祖大壽的關係也很好。
這樣關係如此親近之人,父親被困城下,舅舅卻拒絕出城營救,很難想象吳三桂當時有多憤怒、絕望、悲傷和無助。
知道無人可依靠,自己再不出手救父,馬上父親就得奔赴黃泉,16歲的吳三桂心中一橫,獨自帶領20幾名家丁衝出城門。
舅舅不出兵那他就自己去,被圍在坎心的不是別人,那是他敬愛有加的父親,是血濃於水的親情,是亦師亦友的長輩。
衝出城門的那一刻,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憑著一腔孤勇對抗滿洲兵,那時他如入無人之境,很快殺到父親身邊,帶著一臉懵逼的吳襄衝出重圍。
其實皇太極把吳襄圍起來久久不肯攻,目的是為了誘祖大壽出戰,但這一小撮20來人的隊伍讓他摸不著頭腦,不知道祖大壽打的什麽算盤。
皇太極下令手下兵將不要追殺,任由吳三桂父子跑進城裏,這才是真正原因。
皇太極哪裏知道,正是他這個無意之舉,卻讓吳三桂在大明官場平步青雲,也讓建奴在他死後成功入主中原。
朱慈烺見崇禎說的一本正經,他隻是淡淡笑笑:
“父皇,吳三桂扔下祖大壽,他跑了,祖大壽可能擔心秋後算賬,他為了祖家族人故意戰死的……”
崇禎太上皇聞言一時無語,他麾下總兵打仗不行,卻最擅長逃跑,這一點崇禎最清楚不過……
“祖大壽畢竟為大明戰死,也算一個英雄,明日皇兒去祖家祭祀,後天渡河繼續作戰。”
見崇禎不說話,朱慈烺又和他聊幾句,隨後迴去休息……
神武元年六月三日
神武皇帝來到祖家祭祀祖大壽,他給祖大壽上柱香,又安慰一番祖家之人後離開。
祖大壽的死對祖家來說是一個天大的損失,有可能從此後祖家將一蹶不振,從遼東最大最鼎盛的家族變一般家族。
因此祖家人都沉浸在一片哀痛之中,沒有人會想到神武皇帝會親自前來吊唁,當看到神武皇帝帶著一幫護國軍將領前來時,整個祖家都懵逼了。
神武皇帝是什麽人,絕對會成為千古一帝的存在,居然會親自來祖家吊唁。
要知道崇禎皇帝多次召祖大壽進京,祖大壽都想方設法拒絕,對大明皇帝來說,這絕對是臣子的不忠表現,難道威名赫赫的小殺星會不計較嗎?
直到神武皇帝離開後半晌,祖家人才反應過來,他們個個都感到受寵若驚,跪在地上連連對著神武皇帝離開的背影磕頭。
隨後,祖大壽所有子侄開始痛罵吳三桂,他們認為如果吳三桂不逃跑,祖大壽肯定不會戰死。
祖大樂祖寬更是要率兵出城找吳三桂算賬:
“祖吳兩家一直站在統一戰線,兩家親如一家,如果不是大哥提拔他,吳三桂現在可能還在販馬,這個王八蛋居然恩將仇報,把他舅舅扔在戰場上獨自逃命,祖家兒郎們,隨本將去殺吳三桂……”
在祖大樂和祖寬的帶領下,祖大壽子侄們更是要找吳三桂算賬,卻被祖家老太太叫住:
“都給老身站住,神武皇帝還在錦州,你如此胡鬧,難道讓神武皇帝誤會我祖家家教嗎?”
祖大樂直接跪在老太太麵前大哭:
“娘,難道就這樣算了嗎?絕不可能……”
老太太用顫抖的雙手擦去老眼上淚滴,顫顫巍巍道:
“兒啊,千萬不能魯莽,神武皇帝絕對不會放過吳三桂和吳家,我們要相信聖君……
老太太出場一番勸慰,才把混亂的場麵穩定下來,不然祖大樂祖寬等人肯定會率領祖家家丁出城尋找吳三桂報仇。
……
神武元年六月四日。
朱慈烺和崇禎太上皇坐在帥堂之上,孫傳庭,邱明仰,黃德功,孫應元,周遇吉,曹變蛟,周遇吉,閻應元,燕雄鷹,賀人龍,楊國柱,高傑等等文臣武將位列兩旁。
崇禎太上皇笑眯眯看著站在下麵的一眾威風凜凜大將,他對收複盛京更加有信心。
朱慈烺正準備安排渡河之事,嶽洋邁步走進大堂,對朱慈烺和崇禎躬身道:
“稟告陛下,吳三桂三族盡數誅殺,但吳三桂本人依然在逃,在吳家查抄金銀財寶價值超過八百萬兩……”
崇禎聽到吳三桂家族查抄出如此多金銀,他臉上表情極為豐富……
朱慈烺並不關心查抄多少金銀,他知道攻下盛京後,將士們的撫恤金和獎賞基本不用國庫出,他隻關心吳三桂的下落:
“他能逃哪裏去?派人……”
朱慈烺剛想傳旨通緝吳三桂,這時傳令兵進來稟告:
“稟告陛下,吳三桂求見!”
“哦……”
眾人都是一愣,說曹操曹操到,剛說到吳三桂漏網,吳三桂就來了,看來他還是不敢跑。
朱慈烺目光一冷道:
“帶進來!”
“遵旨!”
很快,吳三桂被兩個士兵押著進入帥堂,看到神武皇帝臉色冰冷,他就知道壞菜了,急忙跪倒叩拜:
“罪臣吳三桂參見陛下,建奴實在兇悍,將士們傷亡慘重,罪臣抵擋不住,被建奴擊潰,請陛下責罰……”
朱慈烺淡淡道:
“吳三桂,朕命令你們不惜一切代價擋住建奴,可竟然為了保存實力逃走,在你逃走後,祖大壽獨木難支最終戰死,你罪不可恕……”
“什麽?舅舅戰死?”
聽到祖大壽戰死,吳三桂頭腦嗡一下,頓時一片空白。
他不是心疼祖大壽,而是知道自己徹底完了,如果祖大壽全身而退,神武皇帝看在祖家和吳家的份上,未必沒有一條活路。
現在一切全完了,祖大壽戰死的後果他根本承擔不了,就是皇帝不殺他,事後祖家那十幾位子侄肯定要弄死他……
吳三桂癱坐在大堂地板之上,找不出一句讓神武皇帝不殺他的理由,他認命了,半響後又對著皇帝磕頭:
“陛下,罪臣該死,請陛下殺我一人,不要連累吳家……”
朱慈烺冷冷道:
“晚了,如果你昨天能迴來認罪,朕可能隻殺李一人,但你卻消失一天一夜,朕以為你跟著多爾袞逃走,吳家三族已經被滅……”
就算吳三桂昨日迴來,朱慈烺也會滅他三族,如此好的機會,他豈能放過吳家,這樣說隻是為了讓吳三桂後悔而已。
吳三桂聽到吳家三族已經被滅,他白眼一翻暈死過去,曆史上他多次逃跑還能不誤升官,可這次……
朱慈烺對嶽洋揮揮手:
“拖下去,連同和他一起逃走的家丁一起正法,人頭掛在錦州城門上示眾!”
“遵旨!”
嶽洋一揮手,幾個錦衣衛像拖死狗似的,把暈死過去的吳三桂拖出帥堂……
其實吳三桂不是不敢跑,而是擔心神武皇帝誅他三族,在外麵兜一大圈,最後還是來向神武皇帝請罪。
此時他還不知道祖大壽戰死,更不知道自己吳家已經被,滅了三族,如果他知道祖大壽戰死,知道家族已經被滅,他肯定不會迴來送死,能跑遠跑多遠。
吳三桂認為,祖大壽在遼東那麽多年,經曆大仗小仗不計其數,每次他都能全身而退。
這次麵對多爾袞拚死突圍,隻要讓開一條路,多爾袞肯定跑的比兔子還快,哪有機會殺祖大壽,可偏偏在最不可能的一戰中,祖大壽偏偏戰死了。
殺了吳三桂後,朱慈烺心情大好,命令大軍在錦州休整一天,第二日一早渡河繼續征伐建奴。
同時傳旨,讓鄭成功黃蜚在一天之內,用戰船搭建多條浮橋,不能延誤明日明軍度過大淩河。
……
盛京
這段時間最煎熬的人,就是盛京一幫權貴和皇太極的後宮妃嬪們。
由於明軍封鎖所,皇太極暴斃和建奴慘敗的消息還未傳到盛京,但盧象升率領天雄軍在建奴大後方肆虐的情報,卻如雪片般飛到代善的書案。
如果明軍隻是打劫還好,可明軍完全在進行滅族行動,他們所到之處,所有建奴全部被清理幹淨。
到今日為止,撫順,連薩爾滸和赫圖阿拉都已經被明軍占領,特別是建奴老巢赫圖阿拉,更是被明軍如同犁地般清理。
要知道建奴族人大部分都在盛京,其他基本都在老巢赫圖阿拉,明軍幾乎已經把建奴的根都給斷了。
禮親王代善對此卻一點辦法都沒有,隻能幹作急。
現在整個盛京已經是人心惶惶,城裏建奴都擔心盛京被盧象升率軍攻破,好在明軍一直未對盛京動手。
其實開始一段時間,代善也曾派兵去圍堵明軍小分隊,大部隊打不過,他想獵殺明軍小隊。
可遇到的明軍都是以千總為單位,不但戰鬥力強悍,並且都裝備了火槍,導致代善派出的建奴全部都是有去無迴。
無奈之下,代善隻能向濟爾哈朗求援,誰知濟爾哈朗所在的蓋州已經被明軍層層包圍,蓋州城外明軍挖的壕溝,比建奴在錦州挖的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