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禍國殃民
大明,盛世從太子監國開始 作者:物語000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凡曆史評論者,總是喜歡將那些言官樹立為正義使者和道德化身。
暗自揣度,或許是因為評論曆史的人也多半是文人,而那些言官們也基本是文人。
兔死狐悲,同類相憐,所以很容易筆下留情,進而有意拔高,進而著力粉飾。
但明朝的言官,卻不得不讓我們換個視角去看待這個曆史色彩太過濃厚的群體。
明朝言官的陰暗麵或者說罪過,可用“濫”“貪”“兇”“狠”四個字來高度概括。
而深受這“四宗罪”之害最深的,莫過於萬曆皇帝。
明朝雖然表明上亡於崇禎當朝,但實質上在萬曆皇帝的時候,明朝已經是病入膏肓。
而明朝死亡氣息的加重,言官們“功不可沒”。
在有明一朝,言官們可以糾彈、批判、攻擊的對象,上至天子、中至群臣、下至百姓。
言官們可以發表言論的話題更是寬泛至極,上至軍國大事的優劣得失,下至衣食住行中的雞毛蒜皮。
明麵上的言談舉止,暗處裏的閨閣秘事,都可以堂而皇之成為言官的把柄。
即便是沒有發生過的事,也可以按照“風聞奏事”的邏輯進行推理演繹。
總而言之,隻要言官有想法、有創意,什麽都可以說,什麽都可以罵,彈劾、批評泛濫成災。
大理寺左評事雒於仁,僅聽官職名稱“評事”就可以得知他是正兒八經的言官。
他曾經給萬曆皇帝寫過一道《酒色財氣四箴疏》,措辭極為激烈嚴厲。
幾乎就是指著皇帝的鼻子破口大罵,在雒於仁的奏疏裏。
萬曆皇帝就是一個好色無度、貪婪無比、殘暴不仁、昏聵無能到了極點的,五毒俱全、毫無善處的人間敗類、衣冠禽獸。
如果今天的人們麵對這樣的攻擊謾罵甚至人格侮辱。
脾氣暴躁的很可能當場爆發,大打出手。
冷靜、理性的也會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但可惜身為皇帝,擁有最高權力的萬曆,也隻能忍氣吞聲。
實在氣不過了,就把雒於仁革職為民作罷。
在整個明朝,除朱元璋敢下狠手,朱棣敢於把頂撞自己的方孝孺株族。
再沒有哪個皇帝敢於因為言論而殺戮官員。
殺戮言官是明朝皇帝最不願意背負的罪名。
這也成為明朝言官彈劾泛濫成災的根本原因。
言官往往以朝廷的清流自居,他們自認為自己是聖訓國法、綱常倫理、道德公義的掌握者。
所以一旦出口就理直氣壯,給人一副公道正派、大義凜然的感覺。
但如果仔細研究一些發生在明朝的彈劾案例,就會發現並非所有的言官都是出於國家和民族利益,出於公理道德實施口誅筆伐的。
言官們很可能不貪財色、不謀富貴,但他們貪戀名氣、名聲、名望。
名與利是對等的,是無形資產,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利益。
對於名的刻意、肆意追求,其本質也是一種貪婪。
為了求名、出名,吹毛求疵、捕風捉影已經是小兒科。
言官們公認,並且一貫奉行的風格是事有唯恐不駭人聽聞、立論唯恐不偏執極端、言辭唯恐不誇張激烈。
他們關心的並不是彈劾會不會有利於國計民生,糾察是不是有利於延續國運、匡扶正義。
他們隻是追求一“罵”成名天下知,最好能夠因“罵”而身死,則可以萬古流芳,成就保質期、收益期更長的名聲。
更為陰暗的動機是,言官的將“罵”這種輿論監督手段當作政治鬥爭、勢力博弈的武器。
通過無限製攻擊提高整個言官群體的政治分量、社會影響,進而維護群體勢力的擴張。
這是不是貪?如果要以對名氣這個無形資產作為評判貪官的指標,估計明朝會有很多言官名列榜單。
言官們都是文官,文人就該文質彬彬、斯文儒雅。
但明朝言官的“兇”超越了人們對文人的人格設定。
當權者當然要罵,當權者在野之後還要罵,甚至死了之後繼續罵。
估計他們所追求的效果就是罵倒、罵死、罵臭,罵到身敗名裂,罵到死無葬身之地,罵到遺臭萬年。
雒於仁之外,還有很多言官前赴後繼、絡繹不絕。
對萬曆皇帝展開了無理由、無底線的,蒼蠅亂舞式、群狼撕咬式攻擊。
廷杖、詔獄、革職都不解決問題,萬般無奈之下,萬曆皇帝隻能選擇沉默、逃避。
一個本來雄心勃勃的皇帝,隻能在言官的圍殲之下成為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的“六不皇帝”,怠政30年。
一個皇帝30年不做為,也就難怪人們會得出“明實亡於萬曆”的結論了。
積極做事的大臣被罵到死,想延續國祚的皇帝被罵得裝聾作啞、龜縮不出。
罵得整個明王朝根脈盡斷、生機全無。
朱元璋打下來並且苦心營造的這個江山,焉有不亡的道理?
清軍入關以後,南明小朝廷雖說偏安一隅,但至少還有半壁江山。
手裏還有幾十萬軍隊,還不至於說是苟延殘喘,對付同樣有幾十萬軍隊的清朝,還是有一定的翻盤可能的。
到了這個地步,最是應該文武一心、萬眾齊力維係運作、養精蓄銳的時候。
可惜那幫言官們似乎是唯恐明朝不亡,依然是扛著朝綱、道德的大旗或者是刀劍,到處“殺伐”不已。
他們“殺伐”的對象不是來勢洶洶的敵人,而是在朝廷內部搞鬥爭、搞分裂、鬧內訌。
常說“舌下有龍泉,殺人不見血”。
言官們憑借三寸不爛之舌攪得明朝皇帝當不好、大臣幹不了、百姓活不成,最終敗亡滅國。
但人們又很難去追究言官們的罪責。
因為語言是無形,而且其中任意一條可以致人死地的言論又都有大氣堂皇、不可辨駁的道德支撐。
而到了明朝徹底滅亡,所有希望的火種都被唾沫星子澆滅之後。
那些曾經自認是道德高尚、公理化身、正人君子的言官們又怎麽樣了呢?
估計其中有為數不少的人迅速“順天應命”“識時務為俊傑”轉身投靠了清朝。
他們的氣節、風骨轉變之快、之大,估計他們也很難為自己解釋。
到了清朝之後,明朝言官群體因“諫”而活、除死方休的狠勁,也就從此斷了“法脈”。
因為他們麵對的這個新主子脾氣不好,敢罵就去死。
但凡那些難纏的人,欺負的多半是脾氣好的。
一旦遇上了比自己更狠的角色,他們就立馬變成了乖巧柔順的可愛寶寶。
暗自揣度,或許是因為評論曆史的人也多半是文人,而那些言官們也基本是文人。
兔死狐悲,同類相憐,所以很容易筆下留情,進而有意拔高,進而著力粉飾。
但明朝的言官,卻不得不讓我們換個視角去看待這個曆史色彩太過濃厚的群體。
明朝言官的陰暗麵或者說罪過,可用“濫”“貪”“兇”“狠”四個字來高度概括。
而深受這“四宗罪”之害最深的,莫過於萬曆皇帝。
明朝雖然表明上亡於崇禎當朝,但實質上在萬曆皇帝的時候,明朝已經是病入膏肓。
而明朝死亡氣息的加重,言官們“功不可沒”。
在有明一朝,言官們可以糾彈、批判、攻擊的對象,上至天子、中至群臣、下至百姓。
言官們可以發表言論的話題更是寬泛至極,上至軍國大事的優劣得失,下至衣食住行中的雞毛蒜皮。
明麵上的言談舉止,暗處裏的閨閣秘事,都可以堂而皇之成為言官的把柄。
即便是沒有發生過的事,也可以按照“風聞奏事”的邏輯進行推理演繹。
總而言之,隻要言官有想法、有創意,什麽都可以說,什麽都可以罵,彈劾、批評泛濫成災。
大理寺左評事雒於仁,僅聽官職名稱“評事”就可以得知他是正兒八經的言官。
他曾經給萬曆皇帝寫過一道《酒色財氣四箴疏》,措辭極為激烈嚴厲。
幾乎就是指著皇帝的鼻子破口大罵,在雒於仁的奏疏裏。
萬曆皇帝就是一個好色無度、貪婪無比、殘暴不仁、昏聵無能到了極點的,五毒俱全、毫無善處的人間敗類、衣冠禽獸。
如果今天的人們麵對這樣的攻擊謾罵甚至人格侮辱。
脾氣暴躁的很可能當場爆發,大打出手。
冷靜、理性的也會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但可惜身為皇帝,擁有最高權力的萬曆,也隻能忍氣吞聲。
實在氣不過了,就把雒於仁革職為民作罷。
在整個明朝,除朱元璋敢下狠手,朱棣敢於把頂撞自己的方孝孺株族。
再沒有哪個皇帝敢於因為言論而殺戮官員。
殺戮言官是明朝皇帝最不願意背負的罪名。
這也成為明朝言官彈劾泛濫成災的根本原因。
言官往往以朝廷的清流自居,他們自認為自己是聖訓國法、綱常倫理、道德公義的掌握者。
所以一旦出口就理直氣壯,給人一副公道正派、大義凜然的感覺。
但如果仔細研究一些發生在明朝的彈劾案例,就會發現並非所有的言官都是出於國家和民族利益,出於公理道德實施口誅筆伐的。
言官們很可能不貪財色、不謀富貴,但他們貪戀名氣、名聲、名望。
名與利是對等的,是無形資產,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利益。
對於名的刻意、肆意追求,其本質也是一種貪婪。
為了求名、出名,吹毛求疵、捕風捉影已經是小兒科。
言官們公認,並且一貫奉行的風格是事有唯恐不駭人聽聞、立論唯恐不偏執極端、言辭唯恐不誇張激烈。
他們關心的並不是彈劾會不會有利於國計民生,糾察是不是有利於延續國運、匡扶正義。
他們隻是追求一“罵”成名天下知,最好能夠因“罵”而身死,則可以萬古流芳,成就保質期、收益期更長的名聲。
更為陰暗的動機是,言官的將“罵”這種輿論監督手段當作政治鬥爭、勢力博弈的武器。
通過無限製攻擊提高整個言官群體的政治分量、社會影響,進而維護群體勢力的擴張。
這是不是貪?如果要以對名氣這個無形資產作為評判貪官的指標,估計明朝會有很多言官名列榜單。
言官們都是文官,文人就該文質彬彬、斯文儒雅。
但明朝言官的“兇”超越了人們對文人的人格設定。
當權者當然要罵,當權者在野之後還要罵,甚至死了之後繼續罵。
估計他們所追求的效果就是罵倒、罵死、罵臭,罵到身敗名裂,罵到死無葬身之地,罵到遺臭萬年。
雒於仁之外,還有很多言官前赴後繼、絡繹不絕。
對萬曆皇帝展開了無理由、無底線的,蒼蠅亂舞式、群狼撕咬式攻擊。
廷杖、詔獄、革職都不解決問題,萬般無奈之下,萬曆皇帝隻能選擇沉默、逃避。
一個本來雄心勃勃的皇帝,隻能在言官的圍殲之下成為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的“六不皇帝”,怠政30年。
一個皇帝30年不做為,也就難怪人們會得出“明實亡於萬曆”的結論了。
積極做事的大臣被罵到死,想延續國祚的皇帝被罵得裝聾作啞、龜縮不出。
罵得整個明王朝根脈盡斷、生機全無。
朱元璋打下來並且苦心營造的這個江山,焉有不亡的道理?
清軍入關以後,南明小朝廷雖說偏安一隅,但至少還有半壁江山。
手裏還有幾十萬軍隊,還不至於說是苟延殘喘,對付同樣有幾十萬軍隊的清朝,還是有一定的翻盤可能的。
到了這個地步,最是應該文武一心、萬眾齊力維係運作、養精蓄銳的時候。
可惜那幫言官們似乎是唯恐明朝不亡,依然是扛著朝綱、道德的大旗或者是刀劍,到處“殺伐”不已。
他們“殺伐”的對象不是來勢洶洶的敵人,而是在朝廷內部搞鬥爭、搞分裂、鬧內訌。
常說“舌下有龍泉,殺人不見血”。
言官們憑借三寸不爛之舌攪得明朝皇帝當不好、大臣幹不了、百姓活不成,最終敗亡滅國。
但人們又很難去追究言官們的罪責。
因為語言是無形,而且其中任意一條可以致人死地的言論又都有大氣堂皇、不可辨駁的道德支撐。
而到了明朝徹底滅亡,所有希望的火種都被唾沫星子澆滅之後。
那些曾經自認是道德高尚、公理化身、正人君子的言官們又怎麽樣了呢?
估計其中有為數不少的人迅速“順天應命”“識時務為俊傑”轉身投靠了清朝。
他們的氣節、風骨轉變之快、之大,估計他們也很難為自己解釋。
到了清朝之後,明朝言官群體因“諫”而活、除死方休的狠勁,也就從此斷了“法脈”。
因為他們麵對的這個新主子脾氣不好,敢罵就去死。
但凡那些難纏的人,欺負的多半是脾氣好的。
一旦遇上了比自己更狠的角色,他們就立馬變成了乖巧柔順的可愛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