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天過後,李易終於完成了最後一件委托,委托的弟子心滿意足地離去,李易儲物袋中又多了一萬靈石。
在這六十九天內,他一共賺到了二十九萬靈石,加上原來的財產,一共達到了四十四萬靈石,更重要的是,他的大衍煉器術取得了長足進步,在無數次的摸索中,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經驗,對於許多材料及法陣的特性和應用都有了深入了解。
雖然還未能達到三長老的要求,但距離登堂入室,晉升為煉器宗師,畢竟是更近了一步。
他整個人都感到頗為的疲倦,但更多的還是欣慰和滿足,不過除此之外,還有一點點疑惑,那就是白勝平委托他煉製的那柄飛劍,他早就已經煉製好了,然而白勝平卻遲遲沒有來取。
那柄飛劍耗費了他不少的精力,算是他的一個得意之作,本來還想著白勝平見到之後會大吃一驚,沒想到對方竟然連個影子都沒有出現。
為此他還特意去了一趟白勝平的住處,卻是院門緊鎖,悄無聲息,問別人也都說不知去向。
“再過幾天就是掌教登基大典了,別人都在忙著做最後的準備了,他這個時候會跑到哪裏去了?”李易百思不得其解。
正感困惑之時,碧英突然找上門來,臉色頗為的凝重。
“怎麽了,發生什麽事了?”李易連忙問道。
碧英問道:“白師兄是不是委托你煉製了一件法寶?在什麽地方?”
“在我身上呢,他一直都沒有來取。”李易說道,“你知道他在哪麽?”
碧英蹙眉不語,凝思半響,方才說道:“我懷疑他可能已經遭遇不測了!”
“什麽?”李易微微一驚,“到底是怎麽迴事?”
碧英說道:“兩個月前,白師兄跟我說要去一趟浮雲山,說是要去找一樣送給師尊的賀禮,誰知道這一去杳無音訊,到今日還沒有迴來,眼看登基大典就快開始了,如果不是遭遇了不測,他絕對不會這麽怠慢的!”
“他不是找我煉製了一柄飛劍作為賀禮麽,為什麽還要去什麽浮雲山?”李易疑惑道。
碧英看了他一眼,說道:“你不了解白師兄,他跟一般踏入法相境之後再拜入神霄宗的弟子不一樣,是從小就被師尊收養,在宗門長大的,師尊對他來說猶如親生父親一般,準備一樣禮物當然會覺得不夠了。”
李易這才恍然,點了點頭,說道:“他有沒有說去浮雲山找什麽?”
碧英說道:“說是浮雲山有一個煉丹師,煉製出了一種可以讓人起死迴生的丹藥,他想去看看是不是真的,若是的話,便要求一粒來。”
“起死迴生?”李易露出懷疑之色,“那是什麽煉丹師,還能有這樣的本事?我從來沒聽說過,世上還有丹藥能夠讓人起死迴生,隻怕是謠傳!”
不說靈丹,哪怕是道丹,也不一定有這等神奇的功效,何況道丹還是無法直接煉製出來的,必須是天品靈丹經過多年的蘊養蛻變,才有極小的概率晉升為道丹。
至於傳說中的仙丹,倒是可能有起死迴生的功效,但浮雲山顯然不可能出現仙丹,更不可能是被人煉製出來的仙丹。
碧英說道:“肯定是誇大其詞的,這一點白師兄也早有預料,不過他覺得就算誇大其詞,應該也不失為一種療傷聖藥,所以執意要去查探一番。”
李易還不知道浮雲山在什麽地方,問過之後,方才知道在西南方向數千裏之外,說道:“你有沒有跟別人說過此事?”
碧英搖了搖頭。
其實這件事情,按道理她應該去跟師兄們商量,隻是不知為何,她心裏第一個想到的卻是李易。
大概是這家夥比較厲害吧,她隻能這樣向自己解釋。
“那咱們就去一趟浮雲山,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麽,說不定隻是虛驚一場,其實白師兄安然無恙呢!”李易說道。
碧英看了他一眼,輕輕點頭。
兩人立即動身,出了山門,便朝西南方向飛去。
那浮雲山不算近,但也不算太遠,飛了大半天,眼前便出現一座雲霧繚繞的大山,山峰直衝出雲海,猶如海中的一座仙島,上麵依稀散布著一些房屋,好像是一個村落。
碧英說道:“我曾聽師尊說,這裏本來是很多年前,幾位有名的散修所隱居的地方,那幾位散修死後,子孫後代延續下來,便形成了這個村子。”
兩人落在山頭,隻見四下裏悄無人聲,家家戶戶都是門窗緊閉,透著一種難以形容的詭異。
碧英試著敲了幾次門,都沒有迴應,疑惑道:“人都到哪去了?”
李易催動諦聽神通,隱隱聽到山頭另一邊有人說話,隻是聲音壓得非常低,又有些嘈雜,聽不大清楚,似乎說話的還不止一人,便繞過山頭,看到一間大院,聲音正是從中傳出。
還沒等李易細細聆聽,忽然院門打開,走出來一個高大魁梧的中年壯漢,身穿粗布衣裳,看起來像個莊稼漢,行走時卻是腳下生風,眼中精光乍現,隱隱有真氣流動,顯然是個修行中人,而且修為還不弱,達到了通玄九重。
“你們是什麽人?來這裏做什麽?”壯漢臉色不善地質問道,但聲音卻壓得非常低,好像生怕被什麽人聽見一樣。
李易心覺奇怪,拱手說道:“敢問前輩,最近有沒有見過一個叫白勝平的人來過此地?”
壯漢臉色大變,連忙把手指放在嘴唇上,做一個噤聲的動作,低聲說道:“這裏不準大聲喧嘩,你們兩個小娃娃要找人,到別處找去,這裏沒有你們要找的人,再不走,可別怪我不客氣了!”
他修為雖然不算弱,但李易和碧英都是法相六重的高手,勝他太多,他自然看不出兩人底細,又見李易言辭卑微,更是不把二人當一迴事,一副急於攆人的態度。
李易察言觀色,早看出他神色有異,又通過諦聽神通聽到屋內聚集了不少人,而且那些人似乎並不在大廳裏,而是在地底下的某個地方,還特意壓低聲音,好像是在商量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一樣。
種種詭異之處,讓李易心生疑慮,哪肯就此離去,低聲說道:“我聽說你們這裏有一位煉丹師,能夠煉製讓人起死迴生的丹藥,不知那位煉丹師可在裏麵?”
壯漢臉色一沉,說道:“我看你們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不給你們一點顏色瞧瞧,你們還以為浮雲山是想來就來的地方了?”
說著一掌朝李易肩膀打去,隻聽得哢擦一聲,這壯漢手骨早已被震斷,身子如斷線風箏倒飛了出去,不等落地,李易已然後發先至,將他輕輕托住。
這一下李易其實什麽都沒幹,甚至連真氣都不曾催動,更沒有動用金剛不壞神通,隻是憑借肉身力量,將壯漢震退,否則的話,可就遠不止手骨斷裂那麽簡單了。
那壯漢卻也硬氣,雖然劇痛無比,卻連眉頭都不皺一下,隻是露出滿臉的驚訝之色,說道:“你......你究竟是什麽人?”
“我們並無惡意。”李易說著,朝碧英使了個眼神,便要進屋一探究竟。
“你們不能進去!”壯漢神色大急,連忙搶出一步,攔在門口,隻是到了此時,他說話的聲音依然壓得很低。
“敢問前輩尊姓大名?”李易忽然說道。
壯漢不明其意,他已猜出李易實力高出自己太多,恐怕是一位法相境的高人,倒也不敢再出言不遜,在李易震懾之下,下意識地說道:“我叫歐陽海,你問這個做什麽?”
話音未落,李易在他後頸輕輕一指,將他打暈過去,搬到一個偏僻樹叢中藏了起來,自己卻催動化形神通,化作了歐陽海的模樣。
李易擔心若是硬闖的話,恐怕會引起更大的衝突,他和碧英是來找人的,可不是來打架的,便想要冒充歐陽海的身份混進去,以降低地下那些人的戒心,同時探聽到白勝平下落的機會也更大。
兩人進了屋,果然空無一人。
李易催動諦聽神通,聽到聲音是從後院的一口井裏麵傳上來的,便與碧英跳了下去,兩人都有真氣護體,井水沾不到身上來。
到了井底,隻見井壁上有一扇鐵門,上麵似乎還布置了某種陣法。
李易敲了敲門。
過了半響,裏麵一個聲音問道:“是誰?”
“是我,歐陽海。”李易的化形神通早已爐火純青,連聲音都模仿的惟妙惟肖。
鐵門發出沉重的傾軋聲響,緩緩打開,露出一條甬道,甬道中似乎有一層真氣凝聚的薄膜,將井水隔絕在外,李易和碧英走了進去,鐵門在身後重新關上。
甬道中並沒有人,兩人沿著甬道走下去,直到盡頭,卻是一間燈火通明的石室,裏麵果然有不少人,男女老幼,加起來足足有一百多人,大部分人都坐在地上,隻有三個老者圍坐在一張方桌前麵。
在這六十九天內,他一共賺到了二十九萬靈石,加上原來的財產,一共達到了四十四萬靈石,更重要的是,他的大衍煉器術取得了長足進步,在無數次的摸索中,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經驗,對於許多材料及法陣的特性和應用都有了深入了解。
雖然還未能達到三長老的要求,但距離登堂入室,晉升為煉器宗師,畢竟是更近了一步。
他整個人都感到頗為的疲倦,但更多的還是欣慰和滿足,不過除此之外,還有一點點疑惑,那就是白勝平委托他煉製的那柄飛劍,他早就已經煉製好了,然而白勝平卻遲遲沒有來取。
那柄飛劍耗費了他不少的精力,算是他的一個得意之作,本來還想著白勝平見到之後會大吃一驚,沒想到對方竟然連個影子都沒有出現。
為此他還特意去了一趟白勝平的住處,卻是院門緊鎖,悄無聲息,問別人也都說不知去向。
“再過幾天就是掌教登基大典了,別人都在忙著做最後的準備了,他這個時候會跑到哪裏去了?”李易百思不得其解。
正感困惑之時,碧英突然找上門來,臉色頗為的凝重。
“怎麽了,發生什麽事了?”李易連忙問道。
碧英問道:“白師兄是不是委托你煉製了一件法寶?在什麽地方?”
“在我身上呢,他一直都沒有來取。”李易說道,“你知道他在哪麽?”
碧英蹙眉不語,凝思半響,方才說道:“我懷疑他可能已經遭遇不測了!”
“什麽?”李易微微一驚,“到底是怎麽迴事?”
碧英說道:“兩個月前,白師兄跟我說要去一趟浮雲山,說是要去找一樣送給師尊的賀禮,誰知道這一去杳無音訊,到今日還沒有迴來,眼看登基大典就快開始了,如果不是遭遇了不測,他絕對不會這麽怠慢的!”
“他不是找我煉製了一柄飛劍作為賀禮麽,為什麽還要去什麽浮雲山?”李易疑惑道。
碧英看了他一眼,說道:“你不了解白師兄,他跟一般踏入法相境之後再拜入神霄宗的弟子不一樣,是從小就被師尊收養,在宗門長大的,師尊對他來說猶如親生父親一般,準備一樣禮物當然會覺得不夠了。”
李易這才恍然,點了點頭,說道:“他有沒有說去浮雲山找什麽?”
碧英說道:“說是浮雲山有一個煉丹師,煉製出了一種可以讓人起死迴生的丹藥,他想去看看是不是真的,若是的話,便要求一粒來。”
“起死迴生?”李易露出懷疑之色,“那是什麽煉丹師,還能有這樣的本事?我從來沒聽說過,世上還有丹藥能夠讓人起死迴生,隻怕是謠傳!”
不說靈丹,哪怕是道丹,也不一定有這等神奇的功效,何況道丹還是無法直接煉製出來的,必須是天品靈丹經過多年的蘊養蛻變,才有極小的概率晉升為道丹。
至於傳說中的仙丹,倒是可能有起死迴生的功效,但浮雲山顯然不可能出現仙丹,更不可能是被人煉製出來的仙丹。
碧英說道:“肯定是誇大其詞的,這一點白師兄也早有預料,不過他覺得就算誇大其詞,應該也不失為一種療傷聖藥,所以執意要去查探一番。”
李易還不知道浮雲山在什麽地方,問過之後,方才知道在西南方向數千裏之外,說道:“你有沒有跟別人說過此事?”
碧英搖了搖頭。
其實這件事情,按道理她應該去跟師兄們商量,隻是不知為何,她心裏第一個想到的卻是李易。
大概是這家夥比較厲害吧,她隻能這樣向自己解釋。
“那咱們就去一趟浮雲山,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麽,說不定隻是虛驚一場,其實白師兄安然無恙呢!”李易說道。
碧英看了他一眼,輕輕點頭。
兩人立即動身,出了山門,便朝西南方向飛去。
那浮雲山不算近,但也不算太遠,飛了大半天,眼前便出現一座雲霧繚繞的大山,山峰直衝出雲海,猶如海中的一座仙島,上麵依稀散布著一些房屋,好像是一個村落。
碧英說道:“我曾聽師尊說,這裏本來是很多年前,幾位有名的散修所隱居的地方,那幾位散修死後,子孫後代延續下來,便形成了這個村子。”
兩人落在山頭,隻見四下裏悄無人聲,家家戶戶都是門窗緊閉,透著一種難以形容的詭異。
碧英試著敲了幾次門,都沒有迴應,疑惑道:“人都到哪去了?”
李易催動諦聽神通,隱隱聽到山頭另一邊有人說話,隻是聲音壓得非常低,又有些嘈雜,聽不大清楚,似乎說話的還不止一人,便繞過山頭,看到一間大院,聲音正是從中傳出。
還沒等李易細細聆聽,忽然院門打開,走出來一個高大魁梧的中年壯漢,身穿粗布衣裳,看起來像個莊稼漢,行走時卻是腳下生風,眼中精光乍現,隱隱有真氣流動,顯然是個修行中人,而且修為還不弱,達到了通玄九重。
“你們是什麽人?來這裏做什麽?”壯漢臉色不善地質問道,但聲音卻壓得非常低,好像生怕被什麽人聽見一樣。
李易心覺奇怪,拱手說道:“敢問前輩,最近有沒有見過一個叫白勝平的人來過此地?”
壯漢臉色大變,連忙把手指放在嘴唇上,做一個噤聲的動作,低聲說道:“這裏不準大聲喧嘩,你們兩個小娃娃要找人,到別處找去,這裏沒有你們要找的人,再不走,可別怪我不客氣了!”
他修為雖然不算弱,但李易和碧英都是法相六重的高手,勝他太多,他自然看不出兩人底細,又見李易言辭卑微,更是不把二人當一迴事,一副急於攆人的態度。
李易察言觀色,早看出他神色有異,又通過諦聽神通聽到屋內聚集了不少人,而且那些人似乎並不在大廳裏,而是在地底下的某個地方,還特意壓低聲音,好像是在商量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一樣。
種種詭異之處,讓李易心生疑慮,哪肯就此離去,低聲說道:“我聽說你們這裏有一位煉丹師,能夠煉製讓人起死迴生的丹藥,不知那位煉丹師可在裏麵?”
壯漢臉色一沉,說道:“我看你們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不給你們一點顏色瞧瞧,你們還以為浮雲山是想來就來的地方了?”
說著一掌朝李易肩膀打去,隻聽得哢擦一聲,這壯漢手骨早已被震斷,身子如斷線風箏倒飛了出去,不等落地,李易已然後發先至,將他輕輕托住。
這一下李易其實什麽都沒幹,甚至連真氣都不曾催動,更沒有動用金剛不壞神通,隻是憑借肉身力量,將壯漢震退,否則的話,可就遠不止手骨斷裂那麽簡單了。
那壯漢卻也硬氣,雖然劇痛無比,卻連眉頭都不皺一下,隻是露出滿臉的驚訝之色,說道:“你......你究竟是什麽人?”
“我們並無惡意。”李易說著,朝碧英使了個眼神,便要進屋一探究竟。
“你們不能進去!”壯漢神色大急,連忙搶出一步,攔在門口,隻是到了此時,他說話的聲音依然壓得很低。
“敢問前輩尊姓大名?”李易忽然說道。
壯漢不明其意,他已猜出李易實力高出自己太多,恐怕是一位法相境的高人,倒也不敢再出言不遜,在李易震懾之下,下意識地說道:“我叫歐陽海,你問這個做什麽?”
話音未落,李易在他後頸輕輕一指,將他打暈過去,搬到一個偏僻樹叢中藏了起來,自己卻催動化形神通,化作了歐陽海的模樣。
李易擔心若是硬闖的話,恐怕會引起更大的衝突,他和碧英是來找人的,可不是來打架的,便想要冒充歐陽海的身份混進去,以降低地下那些人的戒心,同時探聽到白勝平下落的機會也更大。
兩人進了屋,果然空無一人。
李易催動諦聽神通,聽到聲音是從後院的一口井裏麵傳上來的,便與碧英跳了下去,兩人都有真氣護體,井水沾不到身上來。
到了井底,隻見井壁上有一扇鐵門,上麵似乎還布置了某種陣法。
李易敲了敲門。
過了半響,裏麵一個聲音問道:“是誰?”
“是我,歐陽海。”李易的化形神通早已爐火純青,連聲音都模仿的惟妙惟肖。
鐵門發出沉重的傾軋聲響,緩緩打開,露出一條甬道,甬道中似乎有一層真氣凝聚的薄膜,將井水隔絕在外,李易和碧英走了進去,鐵門在身後重新關上。
甬道中並沒有人,兩人沿著甬道走下去,直到盡頭,卻是一間燈火通明的石室,裏麵果然有不少人,男女老幼,加起來足足有一百多人,大部分人都坐在地上,隻有三個老者圍坐在一張方桌前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