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劍陣?!”
卷軸上麵的字,大大出乎了李易的預料,本來看到七點星光,以為是七星劍陣,但拿到手中才發現,那七點星光不過是卷軸上的一個角落而已。
將卷軸緩緩打開,裏麵竟是群星璀璨,茫茫星河,似乎無邊無際,不知有多少顆星星,在卷軸上排列成一種玄妙的方位,彼此遙相唿應,呈現出一個螺旋狀,最中心的位置,則是一粒最為耀眼的光芒,猶如太陽一般。
“怎麽迴事?”過了半響,李易方才從震驚中迴過神來,仔細觀摩,隻覺這星河劍陣說不出的玄妙無窮,看的時間稍久,甚至感到頭暈目眩,仿佛精神都要被吸進去一樣。
李易連忙將卷軸重新卷起,不敢再看,心頭仍是砰砰直跳,過了好一會,方才意識到究竟是怎麽一迴事。
這套星河劍陣,顯然是比七星劍陣要高明得多的劍陣,七星劍陣隻不過是這套劍陣的一個局部而已。
卷軸上的每一粒光芒,都對應著一柄飛劍,千萬光芒,便有千萬飛劍,其威力之大,可說是曠古爍今。
原來鎮南王曾經夜觀星象,創立出的一套劍陣並不是七星劍陣,而是星河劍陣,博采眾星星象,彼此融為一體,加入宇宙運轉的法則,形成這麽一套劍陣。
隻是這套星河劍陣太過龐大,哪怕鎮南王乃是蓋世奇才,也感到力有不逮,因此花費上百年的時間,都未能將這套劍陣徹底完善,至今仍是一套殘缺不全的劍陣。
因為陳玄英在火雲軍八大首領中,天資較為出色,對陣法又頗有研究,鎮南王便將這套劍陣交給他,讓其多多參悟,順便也可以輔助完善。
誰知道千算萬算,鎮南王怎麽也算不到,這套凝聚了他百年心血的劍陣,竟然會落入李易手中。
雖然隻是一套殘缺的星河劍陣,但若是能夠練成,其威力之大,便是鎮南王自己都要忌憚三分。
李易不清楚這套劍陣具體的來曆,但也知道它意味著什麽。
“想不到鎮南王手中,竟然有這樣的劍陣,他究竟想幹什麽,想要稱霸全天下不成?”通過這套劍陣,李易能夠感受到鎮南王那蓬勃的野心。
“幸好這星河劍陣落在了我的手中!”李易震驚之餘,又暗自慶幸,“隻要我能練成這套劍陣,那鎮南王府派再多的人來追殺,我也無所畏懼,哪怕是鎮南王親自出馬,也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想到這兒,李易隻覺原本灰暗絕望的前途,一下子出現了一道光明,雖然光明還很遙遠,但至少讓他看到了希望。
不過要練成星河劍陣,沒有個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苦功,沒有可能。
李易知道任重道遠,隻能一步一個腳印來,眼下為求自保,還是要先拜入神霄宗。
他收起卷軸,繼續西行。
一路上穿山越嶺,也遇到了一些隱居深山的修士,不過他隻是低調趕路,並沒有與別人多做攀談,免得惹上什麽麻煩。
一麵趕路,同時也一麵參悟星河劍陣。
這套劍陣可謂浩如煙雲,包容眾星萬象,領悟起來十分的艱難,哪怕李易悟性不差,也花費了足足一個多月的工夫,方才領悟出一個大致的輪廓,雖未領悟全部精髓,但多少初具雛形。
他便找了山洞落腳,催動影魔神通,將影子化為兩柄影劍,按照星河劍陣的道理來運轉,初時隻覺十分晦澀,影劍與劍陣顯得格格不入,怎麽也運轉不了。
李易隻得狠下苦工,一連苦修大半個月,終於消除了那種晦澀感,影劍與劍陣渾然一體,意念轉動,影劍頓時猶如地上的兩顆星辰,圍繞著李易緩緩旋轉,彼此之間形成唿應,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各自為戰,甚至互相衝突。
隱隱間,周圍的天地靈氣都被劍陣所帶動,注入其中,使得影劍運轉得越來越快,形成了一團旋風,將李易護得嚴嚴實實。
山洞承受不住劍陣的巨大力量,瞬間崩塌。
李易縱身飛了出去,隻見月明星稀,一道道微弱的星辰之力,落在了他的頭頂。
星辰之力,屬於天地靈力的一種,隻因太過於縹緲,並不是常人所能夠吸收的,但李易腳下星河劍陣一運轉,那些星辰之力竟然被劍陣所吸收,又通過劍陣,注入到他的體內。
李易隻感到一團冰寒刺骨的冷氣湧入體內,隻是一眨眼間,五髒六腑都被冰凍起來,心髒不再跳動,血液也逐漸凝固,他的皮膚上麵,開始出現冰霜。
原來星辰之力,屬於一種至陰的力量,而修煉之道,講究陰陽協調,常人別說吸收不了,就算能夠吸收,也沒有那樣的膽量,李易沒料到星河劍陣還有這等功效,措不及防之下,頓時就成了一個冰人。
在意識即將渙散之前,他急忙收起星河劍陣,又催動影子,不斷朝身上撞擊。
身體雖然被冰凍,但影子卻是凍不住的,丹田中的真氣也沒那麽容易凍住。
不知撞擊了多少次,直撞得李易渾身通紅,皮肉發麻,仍是未能解凍,隻是勉強阻止了那團至陰之力向腦海中蔓延。
若是腦海都被冰凍,那就無力迴天了。
正不知如何是好,忽然東方的天空亮起魚肚白,漸漸雲霧染上了一絲金黃,接著霞光萬丈,像是從地底下崩裂出來似的。
陽光落在李易身上,隻覺暖洋洋的,說不出的舒服,然而陽光也並不能化解冰凍。
李易驀地想到了什麽,重又將影子化作影劍,催動星河劍陣,頓時陽光曲折,被劍陣所吸收,然後注入到李易體內。
李易隻覺一股炙熱無比的力量進入體內,被冰凍的五髒六腑漸漸恢複生機,血液也開始流轉。
原來李易突然想到,太陽同樣屬於星辰,星河劍陣既然能夠吸收至陰的星辰之力,便也能夠吸收至陽的太陽之力,一試之下,果然奏效。
至陰至陽兩股力量匯聚為一體,彼此交融,最後形成一股溫和渾厚的力量,經過周天運轉,轉化為一股精純無比的真氣,沉入李易丹田。
李易長出了一口氣,有種劫後餘生的慶幸,同時又感到驚喜不已,這一晚上的修煉,真氣提升不小,抵得過平日裏修煉一個月。
要知道,星辰之力乃是天地靈力中最為霸道的一種,有一些修為高深的大能,會用各種手段勾動星辰之力,用來演算命運,祭煉法寶,卻沒人能夠直接吸收星辰之力。
對李易來說,星辰之力比丹藥還要滋補。
丹藥服用的太多,會讓身體產生抗性,效果就會大打折扣,而星辰之力屬於天地自然而生,返璞歸真,卻沒有這種顧慮。
隻是雖然星辰之力對修煉大有助益,李易卻也不能毫無節製地去吸收。
人的丹田,就好比一個容器,有一定的容量,容量滿了,就必須擴大丹田,才能夠繼續儲存真氣。
李易融合諸妖血脈,丹田雖比常人大上許多,但他修煉的速度也不慢,如今丹田已經飽滿,很難再容納更多真氣,若是強行為之,就會爆體而亡。
“必須提高境界,擴大丹田才行!”
想到這兒,李易不禁感到有些頭大,他之前費盡辛苦,好不容易才突破到半步法相境界,要想突破到法相境,隻會更加艱難。
在煉精化氣這道關卡上,沒有人會遇到他這麽大的困難,隻因他本身具有皇族血脈,血脈中帶有一絲天道氣運,又融合諸妖血脈,更是使得血脈過於強橫,想要徹底煉化精血,便也是加倍的困難。
不過他並沒有別的選擇,隻能硬著頭皮上。
煉精化氣的過程兇險無比,尤其他血脈強橫,兇險程度更勝常人,稍有不慎,就可能氣血逆流,爆體而亡。
幸而他有金剛不壞神通護體,每每氣血開始暴動的時候,便憑借這門神通強行鎮壓,兩個多月的時間裏,他無數次化險為夷,好幾次命懸一線,最後都頑強地活了下來。
這天,烏雲蔽日,四下裏一片蕭條。
李易在山洞落腳的時候本來還是炎炎夏日,如今數月過去,已然萬木凋零,枯葉遍地,他身上早已沾上了厚厚的一層灰塵,就像是一座泥人一樣。
忽然間,他身軀輕輕一震,一股恐怖的氣息猛然震蕩開來,身上的灰塵瞬間炸開,山洞隨即灰飛煙滅,附近的樹林響起一片哢擦聲響,以李易為中心,大片樹木都被衝倒在地。
氣息直衝雲霄,將烏雲都衝出了一個缺口,陽光透射下來,落在李易身上。
他的身體緩緩懸浮起來,身上好像染上了一層金色,猶如聖靈一般,四下裏狂風唿嘯,烏雲中電閃雷鳴。
山林中潛藏著一些妖獸,望著天上異象,個個戰戰兢兢,發出嗚咽的低吼,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恐懼。
異象持續了足足半個時辰,方才漸漸平息,然而李易並沒有落地,仍是漂浮半空。
他緩緩睜開了眼睛,頓時精光綻放,衣袍無風自動,站起身來,矗立半空,就像腳下有一條無形大道襯托。
卷軸上麵的字,大大出乎了李易的預料,本來看到七點星光,以為是七星劍陣,但拿到手中才發現,那七點星光不過是卷軸上的一個角落而已。
將卷軸緩緩打開,裏麵竟是群星璀璨,茫茫星河,似乎無邊無際,不知有多少顆星星,在卷軸上排列成一種玄妙的方位,彼此遙相唿應,呈現出一個螺旋狀,最中心的位置,則是一粒最為耀眼的光芒,猶如太陽一般。
“怎麽迴事?”過了半響,李易方才從震驚中迴過神來,仔細觀摩,隻覺這星河劍陣說不出的玄妙無窮,看的時間稍久,甚至感到頭暈目眩,仿佛精神都要被吸進去一樣。
李易連忙將卷軸重新卷起,不敢再看,心頭仍是砰砰直跳,過了好一會,方才意識到究竟是怎麽一迴事。
這套星河劍陣,顯然是比七星劍陣要高明得多的劍陣,七星劍陣隻不過是這套劍陣的一個局部而已。
卷軸上的每一粒光芒,都對應著一柄飛劍,千萬光芒,便有千萬飛劍,其威力之大,可說是曠古爍今。
原來鎮南王曾經夜觀星象,創立出的一套劍陣並不是七星劍陣,而是星河劍陣,博采眾星星象,彼此融為一體,加入宇宙運轉的法則,形成這麽一套劍陣。
隻是這套星河劍陣太過龐大,哪怕鎮南王乃是蓋世奇才,也感到力有不逮,因此花費上百年的時間,都未能將這套劍陣徹底完善,至今仍是一套殘缺不全的劍陣。
因為陳玄英在火雲軍八大首領中,天資較為出色,對陣法又頗有研究,鎮南王便將這套劍陣交給他,讓其多多參悟,順便也可以輔助完善。
誰知道千算萬算,鎮南王怎麽也算不到,這套凝聚了他百年心血的劍陣,竟然會落入李易手中。
雖然隻是一套殘缺的星河劍陣,但若是能夠練成,其威力之大,便是鎮南王自己都要忌憚三分。
李易不清楚這套劍陣具體的來曆,但也知道它意味著什麽。
“想不到鎮南王手中,竟然有這樣的劍陣,他究竟想幹什麽,想要稱霸全天下不成?”通過這套劍陣,李易能夠感受到鎮南王那蓬勃的野心。
“幸好這星河劍陣落在了我的手中!”李易震驚之餘,又暗自慶幸,“隻要我能練成這套劍陣,那鎮南王府派再多的人來追殺,我也無所畏懼,哪怕是鎮南王親自出馬,也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想到這兒,李易隻覺原本灰暗絕望的前途,一下子出現了一道光明,雖然光明還很遙遠,但至少讓他看到了希望。
不過要練成星河劍陣,沒有個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苦功,沒有可能。
李易知道任重道遠,隻能一步一個腳印來,眼下為求自保,還是要先拜入神霄宗。
他收起卷軸,繼續西行。
一路上穿山越嶺,也遇到了一些隱居深山的修士,不過他隻是低調趕路,並沒有與別人多做攀談,免得惹上什麽麻煩。
一麵趕路,同時也一麵參悟星河劍陣。
這套劍陣可謂浩如煙雲,包容眾星萬象,領悟起來十分的艱難,哪怕李易悟性不差,也花費了足足一個多月的工夫,方才領悟出一個大致的輪廓,雖未領悟全部精髓,但多少初具雛形。
他便找了山洞落腳,催動影魔神通,將影子化為兩柄影劍,按照星河劍陣的道理來運轉,初時隻覺十分晦澀,影劍與劍陣顯得格格不入,怎麽也運轉不了。
李易隻得狠下苦工,一連苦修大半個月,終於消除了那種晦澀感,影劍與劍陣渾然一體,意念轉動,影劍頓時猶如地上的兩顆星辰,圍繞著李易緩緩旋轉,彼此之間形成唿應,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各自為戰,甚至互相衝突。
隱隱間,周圍的天地靈氣都被劍陣所帶動,注入其中,使得影劍運轉得越來越快,形成了一團旋風,將李易護得嚴嚴實實。
山洞承受不住劍陣的巨大力量,瞬間崩塌。
李易縱身飛了出去,隻見月明星稀,一道道微弱的星辰之力,落在了他的頭頂。
星辰之力,屬於天地靈力的一種,隻因太過於縹緲,並不是常人所能夠吸收的,但李易腳下星河劍陣一運轉,那些星辰之力竟然被劍陣所吸收,又通過劍陣,注入到他的體內。
李易隻感到一團冰寒刺骨的冷氣湧入體內,隻是一眨眼間,五髒六腑都被冰凍起來,心髒不再跳動,血液也逐漸凝固,他的皮膚上麵,開始出現冰霜。
原來星辰之力,屬於一種至陰的力量,而修煉之道,講究陰陽協調,常人別說吸收不了,就算能夠吸收,也沒有那樣的膽量,李易沒料到星河劍陣還有這等功效,措不及防之下,頓時就成了一個冰人。
在意識即將渙散之前,他急忙收起星河劍陣,又催動影子,不斷朝身上撞擊。
身體雖然被冰凍,但影子卻是凍不住的,丹田中的真氣也沒那麽容易凍住。
不知撞擊了多少次,直撞得李易渾身通紅,皮肉發麻,仍是未能解凍,隻是勉強阻止了那團至陰之力向腦海中蔓延。
若是腦海都被冰凍,那就無力迴天了。
正不知如何是好,忽然東方的天空亮起魚肚白,漸漸雲霧染上了一絲金黃,接著霞光萬丈,像是從地底下崩裂出來似的。
陽光落在李易身上,隻覺暖洋洋的,說不出的舒服,然而陽光也並不能化解冰凍。
李易驀地想到了什麽,重又將影子化作影劍,催動星河劍陣,頓時陽光曲折,被劍陣所吸收,然後注入到李易體內。
李易隻覺一股炙熱無比的力量進入體內,被冰凍的五髒六腑漸漸恢複生機,血液也開始流轉。
原來李易突然想到,太陽同樣屬於星辰,星河劍陣既然能夠吸收至陰的星辰之力,便也能夠吸收至陽的太陽之力,一試之下,果然奏效。
至陰至陽兩股力量匯聚為一體,彼此交融,最後形成一股溫和渾厚的力量,經過周天運轉,轉化為一股精純無比的真氣,沉入李易丹田。
李易長出了一口氣,有種劫後餘生的慶幸,同時又感到驚喜不已,這一晚上的修煉,真氣提升不小,抵得過平日裏修煉一個月。
要知道,星辰之力乃是天地靈力中最為霸道的一種,有一些修為高深的大能,會用各種手段勾動星辰之力,用來演算命運,祭煉法寶,卻沒人能夠直接吸收星辰之力。
對李易來說,星辰之力比丹藥還要滋補。
丹藥服用的太多,會讓身體產生抗性,效果就會大打折扣,而星辰之力屬於天地自然而生,返璞歸真,卻沒有這種顧慮。
隻是雖然星辰之力對修煉大有助益,李易卻也不能毫無節製地去吸收。
人的丹田,就好比一個容器,有一定的容量,容量滿了,就必須擴大丹田,才能夠繼續儲存真氣。
李易融合諸妖血脈,丹田雖比常人大上許多,但他修煉的速度也不慢,如今丹田已經飽滿,很難再容納更多真氣,若是強行為之,就會爆體而亡。
“必須提高境界,擴大丹田才行!”
想到這兒,李易不禁感到有些頭大,他之前費盡辛苦,好不容易才突破到半步法相境界,要想突破到法相境,隻會更加艱難。
在煉精化氣這道關卡上,沒有人會遇到他這麽大的困難,隻因他本身具有皇族血脈,血脈中帶有一絲天道氣運,又融合諸妖血脈,更是使得血脈過於強橫,想要徹底煉化精血,便也是加倍的困難。
不過他並沒有別的選擇,隻能硬著頭皮上。
煉精化氣的過程兇險無比,尤其他血脈強橫,兇險程度更勝常人,稍有不慎,就可能氣血逆流,爆體而亡。
幸而他有金剛不壞神通護體,每每氣血開始暴動的時候,便憑借這門神通強行鎮壓,兩個多月的時間裏,他無數次化險為夷,好幾次命懸一線,最後都頑強地活了下來。
這天,烏雲蔽日,四下裏一片蕭條。
李易在山洞落腳的時候本來還是炎炎夏日,如今數月過去,已然萬木凋零,枯葉遍地,他身上早已沾上了厚厚的一層灰塵,就像是一座泥人一樣。
忽然間,他身軀輕輕一震,一股恐怖的氣息猛然震蕩開來,身上的灰塵瞬間炸開,山洞隨即灰飛煙滅,附近的樹林響起一片哢擦聲響,以李易為中心,大片樹木都被衝倒在地。
氣息直衝雲霄,將烏雲都衝出了一個缺口,陽光透射下來,落在李易身上。
他的身體緩緩懸浮起來,身上好像染上了一層金色,猶如聖靈一般,四下裏狂風唿嘯,烏雲中電閃雷鳴。
山林中潛藏著一些妖獸,望著天上異象,個個戰戰兢兢,發出嗚咽的低吼,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恐懼。
異象持續了足足半個時辰,方才漸漸平息,然而李易並沒有落地,仍是漂浮半空。
他緩緩睜開了眼睛,頓時精光綻放,衣袍無風自動,站起身來,矗立半空,就像腳下有一條無形大道襯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