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怪啊!”孟薑說,“這兒隻有鬆樹、柏樹和蕨藤之類這些常綠的植物,怎麽沒有落葉類的樹種呢?比如槐樹啊、楊樹啊的?”因為這個季節落葉的樹木正好剛發嫩芽,一眼便能看出來。
“這個漫山開花的季節,這兒也沒有什麽花啊!”萬青葉也很納悶。“既沒有桃花、杏花,也沒有迎春叢、丁香木。”
“你看這一個個綠色的山石柱,不高吧,可是幹瞅著攀不去;整個的峰巒卻並不險峻,從這峰隙裏鑽爬上去也不難,可是卻被這些矗立的陡柱所屏障。”梁青山對萬青葉說。
“這一個個的山柱,間隙還不大呢,你看那個最寬的地方,也就二十來丈吧,那個最小的柱隙,有七、八丈寬嗎?”梁青山仔細地打量著說。
“我看這帝囷山中,肯定設有陣法,沒準還藏有鮮為人知的秘密。”祝英台對梁青山說。因為她想起了小時候父親給她講的關於帝囷山的一些傳說,也想起了荊巫山中遇到的一係列的陰陽差錯,這座山又如此神秘和另類,肯定藏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孟薑!英台!這帝囷山還爬嗎?要麽我們轉個大彎繞過去吧?”梁青山問她們倆個。
“爬啊!都到山下了啊!我們還想看看這座神秘的山頂會有什麽奇跡呢?”孟薑迴答。
“我更是堅定的前進派。”祝英台道。
“那我們就爬吧!五師兄!”萬青葉對梁青山說。
其實萬青葉也很想爬。因為這荊楚一代的山峰都太神秘了,每一座神秘的山峰都深深地吸引了他,沒準這一代神秘山峰的解密鑰匙就藏在了這帝囷山裏呢?
“好!我們就探探這帝囷山!但要做些準備工作。”梁青山對大家說,“看到丹青峰下的那片血皮楓樹了嘛!我們去砍些血皮楓枝來。”
一百丈外丹青峰下的山腳下,長著一片枝杆血紅的赤楓林,遠遠望去,簡直比桃林的紅花都奪目。
“你知道砍楓枝幹什麽用嗎?”祝英台問。
“做路標唄。”孟薑迴答。
“真聰明啊!薑兒!”萬青葉說著高高地樹起了大拇指。
“用不著你拍馬!狂傻童!”孟薑轉眼看著萬青葉,笑著說。
四個人就過去劈哩叭啦地砍了幾十根三尺長的血紅楓枝,一端削成斜尖,用蕨藤捆成兩捆,梁青山和萬青葉一人背了一捆。又砍了兩根手腕粗兩三尺長的粗木棒子當錘用,兩人一手提了一根,然後就朝帝囷山走去。
“都記住了啊!一會進了山,我們四個人不能分開。”梁青山對大家說,“一是怕迷路,二是怕有什麽妖獸巨蟒之類的。”
“十四師妹!薑兒!有奇妖巨蟒你們也不怕嗎?”萬青葉笑著問她們。
祝英台和孟薑兩人對視了一眼,也笑了,說:“我們兩個好呆也算會點功夫吧?再說了,還有你們兩位青陽派的武林高手呢,還怕什麽妖獸巨蟒?”
其實她們倆用眼神交流的意思是:“別拿妖獸巨蟒嚇唬我們呢,本小姐們也是修真煉武的,豈能被你們兩個臭男人所嚇倒。”
“記好了啊!我在前麵開路,孟薑和英台緊跟著,老八斷後。每走一百丈的距離,要釘根紅楓做路標。遇到拐角和易迷路的地方,也要釘一根。”
梁青山又盯囑了一遍,四個人就小心翼翼地往山上走。
這雖然是上山,但並不算陡峭。高大的鬆柏林蓋滿了山坡,走在林中涼颼颼的。到處是枯落的鬆針柏葉和鬆花,踩在腳下軟綿綿的。在樹影稀疏的地方、柔柔的陽光照著的山坡上,稀疏地長著些無名的小草,開著幾朵白色的、黃色的、或紫色的小花。除了頭頂飛過一兩聲鳥鳴和他們自己的聲音,剩下的就是一片寂靜。
“有山獸!”孟薑突然驚叫了一聲。
眾人急忙站住,順著祝英台的手指往前看,隻間一隻毛色火紅的鬆鼠樣的動物,在七、八丈外用幽幽的褐色眼晴驚奇地盯著他們,但個頭要比普通的鬆鼠大上三四倍。
“原來是一隻火鬆鼠,沒事。”祝英台說。
“你看它眼睛中對我們透著的隻是驚奇,好象並沒有什麽惡意啊!”孟薑說。
“反正它沒有對我們擺出進攻或敵對的動作,”梁青山說,“別招惹它,我們趕緊爬山吧。”
高高的山柱一個個地繞過,萬青葉試著跳了幾次,陡峭得接近筆直的山柱,根本就攀不上去。四個人當中梁青山的輕功最好,試跳了幾下,最高隻能跳到五、六丈,不知是山柱太陡太滑,還是真有陣法,貼到柱壁上也站不住腳,隻好又落迴地麵。四個人隻好在柱間攀爬上山。但是一個個林立的山柱擋著他們遠望的視線,他們看不到山巒的頂峰到底在哪兒,隻能憑感覺往前爬,往上爬。
爬了將近兩個時辰,看到一個三十丈高的大山柱。轉過這個大山柱,就看到了一個直徑五、六十丈的、相對平坦的橢圓形山頂。橢圓形山頂的一圈,外麵有八個山柱圍著,八個山柱中兩個三十丈高的大山柱相對而立,其他六個都是十幾丈高的小山柱。山柱的內側壁上,裸露著赭紅的岩石,沒有植被。山柱的內側、橢圓的山頂地麵上,也就是圓頂的一圈,生長著一排排高大的鬆柏樹,可是這些鬆柏卻是斷枝殘杆的,似乎有被山火燒過的痕跡,很多枝杆的末端都已枯死。圓頂的中間,方圓滿三十丈內則沒有樹木,也沒有突凸的山石山柱,隻有平坦的赭紅色的岩石和山土,象是被燒焦過似的,表麵上覆蓋著稀疏的野草。
“看來我們到峰頂了。”孟薑說。
“我們得找條道穿過去啊!”祝英台說著,就奔向左邊一個山柱的間隙去尋了。
“我到另一邊找找!”孟薑說完,就奔向右邊的另一個柱石間隙去了。
“八師弟,我們從對麵的最大的山柱往兩邊分別找吧。”梁青山對萬青葉說。
“哎!”萬青葉歎了口氣說,“有這兩位千金師妹在,我們想半道折迴峰下都不成了。”
不大一會,四個人就都迴來了。
“全是下山的道。”孟薑無耐地說,“除了幾隻火鬆鼠,什麽也沒看到。”
八個山柱圍出了八個缺口,都是下山的道,除了知道剛才上山的路口外,其他七個不知通向了哪裏,更不知應該走哪條。
“怪不得叫帝囷山呢!真是奇怪啊!”萬青葉滿腹狐疑道。
“我看應該叫帝困山吧。”祝英台調侃地說。
梁青山又去轉圈去了,緊緊地盯著一棵棵高大的鬆柏樹。他發現,這些大樹有不少是成排生長的,好象是被人移植過。有的是四、五棵一排,有的是三、四棵一排,但是三、四棵一排的,中間往往就多了一個空檔,就象是一長排中挖掉了一兩棵似的。每排的排列方向也不完全一致,斜排歪列的,讓人難以辨晰。
“有連的,有斷的。”梁青山在心中默念著。他忽然想起了師傅給他畫過講過的八卦陰陽爻來,那二十四字的卦符助記歌他倒背如流:“乾三連、坤六斷、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震仰盂、艮覆碗”;還有那卦象歌:“乾為天為首,坤為地為腹,艮為山為手,兌為澤為口……”
“兌為澤為口!”他小聲默念著,“口是什麽?通道也。”
“你找到下山的通道了?”萬青葉這時已站到了他的身邊,他都沒感覺到。
“暫時還沒有。八師弟,你到對麵最大山柱的右邊隙口去,去察看它左側隙口大樹的排列情況。我到它左側的那個石柱去看看。”
梁青山來到左側柱石的左隙口,仔細看了看大樹,最裏麵的一排五棵,中間一排雖然隻有四棵,但最右側有一棵枯死的樹樁,算上它也是五棵,最外麵的一排是四顆,中間缺了一棵。三排樹組合起來,正是一個“”符號。
“連——連——缺——”,梁青山小聲默念著,“兌上缺!就是它了。”
“八師弟!”梁青山高喊著,“你那個隙口的大樹能看出是幾排幾行嗎?”
“有三排!每排五棵!很規矩的!”萬青葉在那邊高聲迴應。
“好了!英台!你和孟薑去我們剛爬上來的那個大山柱口!”他高聲喊著,“對!就是那兒!釘根顯眼的紅楓杆!然後帶上我們的東西!到我這邊來!”
“乾一兌二離三震四。”梁青山用左手的拇指在小指無名指中指和食指上點著數了一遍,一邊數一邊自言自語。
“五師兄,你這是什麽咒語?靈驗不靈驗啊?”祝英台問她。
“就是這兒了!”梁青山肯定地說。“來,在這兒再釘根路標。”
三個人誰也沒反對,因為他們也別無良策,就跟著梁青山從這個隙口往下走。
走下山峰的圓頂,不到三十丈處又遇到了山柱,有山柱就麵臨著從山柱的哪一側走的選擇問題,梁青山就教給她們按“”符號查看樹木排列的方法,找到了就在山柱的這一側釘根紅楓杆,然後再往下走。就這樣,用這個方法一連過了三個山柱,都暢通無阻。
“五師兄,你這個方法還真挺靈的,這是什麽方法?”萬青葉好奇地問他。
“陰陽八卦!”梁青山如實地迴答。
三個人對梁青山就真心佩服了,開始拿話給他戴高帽,梁青山也被恭維的樂嗬嗬的。孟薑和祝英台搶著查樹列,萬青葉搶著釘路標,梁青山則象個公子主人似的,一副怡然自德的樣子。
一連過了五個山柱後,到了第六個山柱時,孟薑查來查去,怎麽也沒找到和這個符號一樣的樹列了。梁青山最後也去柱石的兩邊仔細察看了,確實沒有。這就奇了怪了!
“這個漫山開花的季節,這兒也沒有什麽花啊!”萬青葉也很納悶。“既沒有桃花、杏花,也沒有迎春叢、丁香木。”
“你看這一個個綠色的山石柱,不高吧,可是幹瞅著攀不去;整個的峰巒卻並不險峻,從這峰隙裏鑽爬上去也不難,可是卻被這些矗立的陡柱所屏障。”梁青山對萬青葉說。
“這一個個的山柱,間隙還不大呢,你看那個最寬的地方,也就二十來丈吧,那個最小的柱隙,有七、八丈寬嗎?”梁青山仔細地打量著說。
“我看這帝囷山中,肯定設有陣法,沒準還藏有鮮為人知的秘密。”祝英台對梁青山說。因為她想起了小時候父親給她講的關於帝囷山的一些傳說,也想起了荊巫山中遇到的一係列的陰陽差錯,這座山又如此神秘和另類,肯定藏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孟薑!英台!這帝囷山還爬嗎?要麽我們轉個大彎繞過去吧?”梁青山問她們倆個。
“爬啊!都到山下了啊!我們還想看看這座神秘的山頂會有什麽奇跡呢?”孟薑迴答。
“我更是堅定的前進派。”祝英台道。
“那我們就爬吧!五師兄!”萬青葉對梁青山說。
其實萬青葉也很想爬。因為這荊楚一代的山峰都太神秘了,每一座神秘的山峰都深深地吸引了他,沒準這一代神秘山峰的解密鑰匙就藏在了這帝囷山裏呢?
“好!我們就探探這帝囷山!但要做些準備工作。”梁青山對大家說,“看到丹青峰下的那片血皮楓樹了嘛!我們去砍些血皮楓枝來。”
一百丈外丹青峰下的山腳下,長著一片枝杆血紅的赤楓林,遠遠望去,簡直比桃林的紅花都奪目。
“你知道砍楓枝幹什麽用嗎?”祝英台問。
“做路標唄。”孟薑迴答。
“真聰明啊!薑兒!”萬青葉說著高高地樹起了大拇指。
“用不著你拍馬!狂傻童!”孟薑轉眼看著萬青葉,笑著說。
四個人就過去劈哩叭啦地砍了幾十根三尺長的血紅楓枝,一端削成斜尖,用蕨藤捆成兩捆,梁青山和萬青葉一人背了一捆。又砍了兩根手腕粗兩三尺長的粗木棒子當錘用,兩人一手提了一根,然後就朝帝囷山走去。
“都記住了啊!一會進了山,我們四個人不能分開。”梁青山對大家說,“一是怕迷路,二是怕有什麽妖獸巨蟒之類的。”
“十四師妹!薑兒!有奇妖巨蟒你們也不怕嗎?”萬青葉笑著問她們。
祝英台和孟薑兩人對視了一眼,也笑了,說:“我們兩個好呆也算會點功夫吧?再說了,還有你們兩位青陽派的武林高手呢,還怕什麽妖獸巨蟒?”
其實她們倆用眼神交流的意思是:“別拿妖獸巨蟒嚇唬我們呢,本小姐們也是修真煉武的,豈能被你們兩個臭男人所嚇倒。”
“記好了啊!我在前麵開路,孟薑和英台緊跟著,老八斷後。每走一百丈的距離,要釘根紅楓做路標。遇到拐角和易迷路的地方,也要釘一根。”
梁青山又盯囑了一遍,四個人就小心翼翼地往山上走。
這雖然是上山,但並不算陡峭。高大的鬆柏林蓋滿了山坡,走在林中涼颼颼的。到處是枯落的鬆針柏葉和鬆花,踩在腳下軟綿綿的。在樹影稀疏的地方、柔柔的陽光照著的山坡上,稀疏地長著些無名的小草,開著幾朵白色的、黃色的、或紫色的小花。除了頭頂飛過一兩聲鳥鳴和他們自己的聲音,剩下的就是一片寂靜。
“有山獸!”孟薑突然驚叫了一聲。
眾人急忙站住,順著祝英台的手指往前看,隻間一隻毛色火紅的鬆鼠樣的動物,在七、八丈外用幽幽的褐色眼晴驚奇地盯著他們,但個頭要比普通的鬆鼠大上三四倍。
“原來是一隻火鬆鼠,沒事。”祝英台說。
“你看它眼睛中對我們透著的隻是驚奇,好象並沒有什麽惡意啊!”孟薑說。
“反正它沒有對我們擺出進攻或敵對的動作,”梁青山說,“別招惹它,我們趕緊爬山吧。”
高高的山柱一個個地繞過,萬青葉試著跳了幾次,陡峭得接近筆直的山柱,根本就攀不上去。四個人當中梁青山的輕功最好,試跳了幾下,最高隻能跳到五、六丈,不知是山柱太陡太滑,還是真有陣法,貼到柱壁上也站不住腳,隻好又落迴地麵。四個人隻好在柱間攀爬上山。但是一個個林立的山柱擋著他們遠望的視線,他們看不到山巒的頂峰到底在哪兒,隻能憑感覺往前爬,往上爬。
爬了將近兩個時辰,看到一個三十丈高的大山柱。轉過這個大山柱,就看到了一個直徑五、六十丈的、相對平坦的橢圓形山頂。橢圓形山頂的一圈,外麵有八個山柱圍著,八個山柱中兩個三十丈高的大山柱相對而立,其他六個都是十幾丈高的小山柱。山柱的內側壁上,裸露著赭紅的岩石,沒有植被。山柱的內側、橢圓的山頂地麵上,也就是圓頂的一圈,生長著一排排高大的鬆柏樹,可是這些鬆柏卻是斷枝殘杆的,似乎有被山火燒過的痕跡,很多枝杆的末端都已枯死。圓頂的中間,方圓滿三十丈內則沒有樹木,也沒有突凸的山石山柱,隻有平坦的赭紅色的岩石和山土,象是被燒焦過似的,表麵上覆蓋著稀疏的野草。
“看來我們到峰頂了。”孟薑說。
“我們得找條道穿過去啊!”祝英台說著,就奔向左邊一個山柱的間隙去尋了。
“我到另一邊找找!”孟薑說完,就奔向右邊的另一個柱石間隙去了。
“八師弟,我們從對麵的最大的山柱往兩邊分別找吧。”梁青山對萬青葉說。
“哎!”萬青葉歎了口氣說,“有這兩位千金師妹在,我們想半道折迴峰下都不成了。”
不大一會,四個人就都迴來了。
“全是下山的道。”孟薑無耐地說,“除了幾隻火鬆鼠,什麽也沒看到。”
八個山柱圍出了八個缺口,都是下山的道,除了知道剛才上山的路口外,其他七個不知通向了哪裏,更不知應該走哪條。
“怪不得叫帝囷山呢!真是奇怪啊!”萬青葉滿腹狐疑道。
“我看應該叫帝困山吧。”祝英台調侃地說。
梁青山又去轉圈去了,緊緊地盯著一棵棵高大的鬆柏樹。他發現,這些大樹有不少是成排生長的,好象是被人移植過。有的是四、五棵一排,有的是三、四棵一排,但是三、四棵一排的,中間往往就多了一個空檔,就象是一長排中挖掉了一兩棵似的。每排的排列方向也不完全一致,斜排歪列的,讓人難以辨晰。
“有連的,有斷的。”梁青山在心中默念著。他忽然想起了師傅給他畫過講過的八卦陰陽爻來,那二十四字的卦符助記歌他倒背如流:“乾三連、坤六斷、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震仰盂、艮覆碗”;還有那卦象歌:“乾為天為首,坤為地為腹,艮為山為手,兌為澤為口……”
“兌為澤為口!”他小聲默念著,“口是什麽?通道也。”
“你找到下山的通道了?”萬青葉這時已站到了他的身邊,他都沒感覺到。
“暫時還沒有。八師弟,你到對麵最大山柱的右邊隙口去,去察看它左側隙口大樹的排列情況。我到它左側的那個石柱去看看。”
梁青山來到左側柱石的左隙口,仔細看了看大樹,最裏麵的一排五棵,中間一排雖然隻有四棵,但最右側有一棵枯死的樹樁,算上它也是五棵,最外麵的一排是四顆,中間缺了一棵。三排樹組合起來,正是一個“”符號。
“連——連——缺——”,梁青山小聲默念著,“兌上缺!就是它了。”
“八師弟!”梁青山高喊著,“你那個隙口的大樹能看出是幾排幾行嗎?”
“有三排!每排五棵!很規矩的!”萬青葉在那邊高聲迴應。
“好了!英台!你和孟薑去我們剛爬上來的那個大山柱口!”他高聲喊著,“對!就是那兒!釘根顯眼的紅楓杆!然後帶上我們的東西!到我這邊來!”
“乾一兌二離三震四。”梁青山用左手的拇指在小指無名指中指和食指上點著數了一遍,一邊數一邊自言自語。
“五師兄,你這是什麽咒語?靈驗不靈驗啊?”祝英台問她。
“就是這兒了!”梁青山肯定地說。“來,在這兒再釘根路標。”
三個人誰也沒反對,因為他們也別無良策,就跟著梁青山從這個隙口往下走。
走下山峰的圓頂,不到三十丈處又遇到了山柱,有山柱就麵臨著從山柱的哪一側走的選擇問題,梁青山就教給她們按“”符號查看樹木排列的方法,找到了就在山柱的這一側釘根紅楓杆,然後再往下走。就這樣,用這個方法一連過了三個山柱,都暢通無阻。
“五師兄,你這個方法還真挺靈的,這是什麽方法?”萬青葉好奇地問他。
“陰陽八卦!”梁青山如實地迴答。
三個人對梁青山就真心佩服了,開始拿話給他戴高帽,梁青山也被恭維的樂嗬嗬的。孟薑和祝英台搶著查樹列,萬青葉搶著釘路標,梁青山則象個公子主人似的,一副怡然自德的樣子。
一連過了五個山柱後,到了第六個山柱時,孟薑查來查去,怎麽也沒找到和這個符號一樣的樹列了。梁青山最後也去柱石的兩邊仔細察看了,確實沒有。這就奇了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