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仍是早飯後,梁青山又帶著他來到道堂。
“今天要教你的,乃是我們青陽拳法,叫做青陽五行六合拳。我們青陽五行六合拳法,乃師祖青陽真人結合紫陽拳術,上法天道,下效地理,中間模仿猛獸兇禽,自成一體獨創出來的。天道是什麽?天之道是變化無窮,所以紫陽拳的上盤拳法也變化無窮;地理是什麽?地之理在穩,穩重方能承受,所以下盤樁步要穩定如山,雷擊不動,重錘不移。天生萬物,辨物析理,歸為五行,木火土金水,相克又相生;千拳萬法,不離其宗,化繁拆簡,亦有五形,劈崩鑽炮橫,相克也相生;相克能克敵製勝,相生則變化無窮。”
聽到這兒,李青童似懂非懂,卻著實很入迷,他前世學過的那幾個月的武術,隻是僵硬地擺架式,練套路,卻從沒給講過這樣的道理。就聽得師兄繼續往下講。
“青陽五行六合拳法,取諸眾生,外發於形,內合於意。‘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是為內三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為外三合。內三合加上外三合共為六合。六合通達,能使練功之人,心到手至,意到神隨,以神識支配動作,內外合一,化氣為拳,形神兼備,形成青陽拳勇猛、勁整、疾快的顯著特點。身如彎弓手似箭,起落鑽翻橫豎變……好了,這些不多說了,今天先教你一套簡單的動作,你先體驗體驗。”
“劈拳起勢!”梁青山在前麵邊做邊喊。
“劈拳起勢!!”李青童跟著亦步亦趨。
“伏虎底捶!”
“伏虎底捶!!”
“挑打中捶!”
“挑打中捶!!”
“出馬三箭!”
“出馬三箭!!”
“白鶴亮翅!”
“白鶴亮翅!!”
“伏虎舔襠!”
“伏虎舔襠!!”
“野馬勒韁!”
“野馬勒韁!!”
……
“記好了嗎?”
“記好了!五師兄!”
“這個沒學過吧?”
“這個真沒學過!”
“總算教了一樣你不會的,也不枉了我帶師傳藝之名。這套叫作連環八式。這一周的拳法,你就煉這一套。”梁青山笑著說,不由地暗歎了一口氣,這小師弟的基本功法比自己都不差什麽了,還有一年的時間,以後可怎麽教啊?
中午吃飯的時候,梁青山告訴他明天不再教新功法。
“從明天開始,早晨就不能睡懶覺了,要早早起床,早點去煉功,這幾天先讓青江或青火去叫你。早晨煉精化氣,上午煉青陽拳,下午煉筋骨皮,晚上再煉神化氣。”
第四天一早,李青童還酣睡在甜夢裏,就被一陣“咚咚”的敲門聲叫醒了。
“十七!起床了!十七!起床了!”
李青童迷迷糊糊地爬起來,打開房門,就看見立在門外九師兄的那清瘦單薄的身影。
“你怎麽還從裏麵栓上了門?”許青江不解地問。
“我一個人睡這大房子,有點不習慣。”李青童笑了笑說。
“是夜裏害怕了吧?”許青江笑道。
“嗯,有點。”李青童被他說中了心事,紅著臉點了點頭。
“什麽十七、八歲的成人啊?我看還是十多歲的小屁孩心智。放心吧,這飄緲宮後院的住處平安得很,我們都夜不閉戶的。快洗把臉跟我走!”
青花盆裏昨晚就打好了涼水,李青童撩起水來匆匆劃拉了兩把臉,這才清醒起來,扯過衣袍穿上就跟著往院外疾走而去。
天還沒有亮,夜色朦朧,李青童跟在許青江後麵,左轉右拐的,一會兒就走出了後院,走出了穀神宮,深一腳淺一腳的,向著峰頂攀登而去。約摸一刻鍾的時間,就聽許青江說“到了”,隻覺得山風很大,清涼撲麵,濕濕的,潤潤的,向四周望去,滿眼茫茫的夜霧,黑魆魆的什麽也看不清。抬頭仰望天上,但見繁星點點,天色暗藍幽靜,如綴滿星石的天鵝絨籠照在頭頂,也不清楚是什麽時辰。環顧了一下四周,身旁到處都是白兮兮的岩石。
“這塊仙岩沒人用,你就坐在上麵修煉吧,我白天替你選好的。”九師兄指著一個直徑五、六尺的橢圓狀石台說。
李青童伸手摸了一下,雖然表麵有點粗糙,但總體上平平坦坦的,適合靜座。
“謝謝你!九師兄!現在什麽時辰?”
“快到卯時了吧!齋心靜座吧。”
李青童坐上石盤,兩手自然地撫放在盤曲的兩腿之上,放開胸懷,微閉雙目,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但覺天地之造化,星石之神力,草木之精微,花露之瓊怡,皆被吸入進胸腑裏。他將這第一口的朝氣夜露含於胸中,沉入丹田,行遍全身,搜及踵膝,但覺真氣遍體滌蕩,清新透體,仿佛溶身於瓊露裏,揉身於精微間,含身於神力內,合身於造化裏,頓感心曠神怡。接著他運功調息,把那四肢傳來的勞困,身軀聚來的疲憊,六腑卸下的雜陳,五髒濾出的汙濁,化作濃濃的濁氣,一口氣唿出體外;更覺得四肢輕鬆,身軀輕盈,髒腑輕躍,心神輕靈。如此反複唿吸,反複滌蕩,竟有醉仰瑤池湯水、裸泳東海碧波之感。然後凝神於胸腹,內觀自在體,棄擾思去雜念,物我兩忘,抱元守一,但覺體內濁氣緩緩下沉,清氣搖搖上升,冥色悄悄遠逝,空明漸漸浮出,身體輕輕盈盈,神識欣欣怡怡。
李青童第一次完全地沉心鬆體,融身在這冥明交融的天地裏,無聲地靜坐著,隻覺如睡如夢,半夢半醒。不知過了多久,神識倏然蘇醒過來,他睜開雙目,但見眼前一輪紅日悄悄升起,象一個赤體嬰兒,紅通通的赤豔無比,上方天空明朗,下麵雲海茫茫,夜色不知何時已悄悄褪去,群星也跟著夜色隱形遁走了,一個朗朗的乾坤將自己環抱在這秀美的峰頂上,身外一派秋色浩蕩。
李青童站起身來,極目遠眺,四周皆是浮蕩的雲海,雲海之中還有幾座山峰在浮動。身立在山峰頂,峰浮在雲海上,更感到心曠神怡,隻覺得身心暢通無比,再加上秋風拂麵,空氣清新,真如在仙間幻境了。他兩手卷成桶狀,如喇叭般置於口前,對著眼前的雲海,“嗷嚎”一聲長嘯,聲波衝擊的方向,隻見雲霧急劇地翻滾浮蕩。
“嗬!好厲害的內功啊!”許青江讚歎道。不知何時他已悄悄來到了李青童身旁。
“九師兄,這雲海之中還有這麽多山峰呢?”
“這才幾座啊,青陽七十二峰,最多時能看到二十多座,隻不過今天雲霧太大而看不到了。你看東北方向,那座最高的,它就是這青陽山七十二峰中的最高峰靈虛峰了。”
李青童向東北望去,隻見這靈虛峰峰體不大,通體青翠,但卻是陡高如柱,高聳入天,而且峰體如佛塔一般,一層一層地向九天拔起,輪廓分明。
“它右邊離我們近些的那兩座,是大師尊的飛雲峰和四師尊的梅香峰,左邊遠些的那座,則是三師尊的鳳鳴峰。”
“看起來,靈虛峰離我們最遠了?”
“也不是,但它是最高的。我們還是趕緊往迴走吧,再晚就沒有早飯吃了。”
“好吧!”李青童第一次見到這般良辰美景,還有點意猶未盡,腳步遲遲。“我煉了多久了?”
“應該不少於一個時辰。其他早煉的師兄師弟們都走了,我剛才看你沉冥未醒,就沒驚喊你,一直侯著呢。以後天天來早煉,用不了多久你就看膩了。”
“謝謝你!九師兄,我們走吧!”
“今天要教你的,乃是我們青陽拳法,叫做青陽五行六合拳。我們青陽五行六合拳法,乃師祖青陽真人結合紫陽拳術,上法天道,下效地理,中間模仿猛獸兇禽,自成一體獨創出來的。天道是什麽?天之道是變化無窮,所以紫陽拳的上盤拳法也變化無窮;地理是什麽?地之理在穩,穩重方能承受,所以下盤樁步要穩定如山,雷擊不動,重錘不移。天生萬物,辨物析理,歸為五行,木火土金水,相克又相生;千拳萬法,不離其宗,化繁拆簡,亦有五形,劈崩鑽炮橫,相克也相生;相克能克敵製勝,相生則變化無窮。”
聽到這兒,李青童似懂非懂,卻著實很入迷,他前世學過的那幾個月的武術,隻是僵硬地擺架式,練套路,卻從沒給講過這樣的道理。就聽得師兄繼續往下講。
“青陽五行六合拳法,取諸眾生,外發於形,內合於意。‘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是為內三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為外三合。內三合加上外三合共為六合。六合通達,能使練功之人,心到手至,意到神隨,以神識支配動作,內外合一,化氣為拳,形神兼備,形成青陽拳勇猛、勁整、疾快的顯著特點。身如彎弓手似箭,起落鑽翻橫豎變……好了,這些不多說了,今天先教你一套簡單的動作,你先體驗體驗。”
“劈拳起勢!”梁青山在前麵邊做邊喊。
“劈拳起勢!!”李青童跟著亦步亦趨。
“伏虎底捶!”
“伏虎底捶!!”
“挑打中捶!”
“挑打中捶!!”
“出馬三箭!”
“出馬三箭!!”
“白鶴亮翅!”
“白鶴亮翅!!”
“伏虎舔襠!”
“伏虎舔襠!!”
“野馬勒韁!”
“野馬勒韁!!”
……
“記好了嗎?”
“記好了!五師兄!”
“這個沒學過吧?”
“這個真沒學過!”
“總算教了一樣你不會的,也不枉了我帶師傳藝之名。這套叫作連環八式。這一周的拳法,你就煉這一套。”梁青山笑著說,不由地暗歎了一口氣,這小師弟的基本功法比自己都不差什麽了,還有一年的時間,以後可怎麽教啊?
中午吃飯的時候,梁青山告訴他明天不再教新功法。
“從明天開始,早晨就不能睡懶覺了,要早早起床,早點去煉功,這幾天先讓青江或青火去叫你。早晨煉精化氣,上午煉青陽拳,下午煉筋骨皮,晚上再煉神化氣。”
第四天一早,李青童還酣睡在甜夢裏,就被一陣“咚咚”的敲門聲叫醒了。
“十七!起床了!十七!起床了!”
李青童迷迷糊糊地爬起來,打開房門,就看見立在門外九師兄的那清瘦單薄的身影。
“你怎麽還從裏麵栓上了門?”許青江不解地問。
“我一個人睡這大房子,有點不習慣。”李青童笑了笑說。
“是夜裏害怕了吧?”許青江笑道。
“嗯,有點。”李青童被他說中了心事,紅著臉點了點頭。
“什麽十七、八歲的成人啊?我看還是十多歲的小屁孩心智。放心吧,這飄緲宮後院的住處平安得很,我們都夜不閉戶的。快洗把臉跟我走!”
青花盆裏昨晚就打好了涼水,李青童撩起水來匆匆劃拉了兩把臉,這才清醒起來,扯過衣袍穿上就跟著往院外疾走而去。
天還沒有亮,夜色朦朧,李青童跟在許青江後麵,左轉右拐的,一會兒就走出了後院,走出了穀神宮,深一腳淺一腳的,向著峰頂攀登而去。約摸一刻鍾的時間,就聽許青江說“到了”,隻覺得山風很大,清涼撲麵,濕濕的,潤潤的,向四周望去,滿眼茫茫的夜霧,黑魆魆的什麽也看不清。抬頭仰望天上,但見繁星點點,天色暗藍幽靜,如綴滿星石的天鵝絨籠照在頭頂,也不清楚是什麽時辰。環顧了一下四周,身旁到處都是白兮兮的岩石。
“這塊仙岩沒人用,你就坐在上麵修煉吧,我白天替你選好的。”九師兄指著一個直徑五、六尺的橢圓狀石台說。
李青童伸手摸了一下,雖然表麵有點粗糙,但總體上平平坦坦的,適合靜座。
“謝謝你!九師兄!現在什麽時辰?”
“快到卯時了吧!齋心靜座吧。”
李青童坐上石盤,兩手自然地撫放在盤曲的兩腿之上,放開胸懷,微閉雙目,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但覺天地之造化,星石之神力,草木之精微,花露之瓊怡,皆被吸入進胸腑裏。他將這第一口的朝氣夜露含於胸中,沉入丹田,行遍全身,搜及踵膝,但覺真氣遍體滌蕩,清新透體,仿佛溶身於瓊露裏,揉身於精微間,含身於神力內,合身於造化裏,頓感心曠神怡。接著他運功調息,把那四肢傳來的勞困,身軀聚來的疲憊,六腑卸下的雜陳,五髒濾出的汙濁,化作濃濃的濁氣,一口氣唿出體外;更覺得四肢輕鬆,身軀輕盈,髒腑輕躍,心神輕靈。如此反複唿吸,反複滌蕩,竟有醉仰瑤池湯水、裸泳東海碧波之感。然後凝神於胸腹,內觀自在體,棄擾思去雜念,物我兩忘,抱元守一,但覺體內濁氣緩緩下沉,清氣搖搖上升,冥色悄悄遠逝,空明漸漸浮出,身體輕輕盈盈,神識欣欣怡怡。
李青童第一次完全地沉心鬆體,融身在這冥明交融的天地裏,無聲地靜坐著,隻覺如睡如夢,半夢半醒。不知過了多久,神識倏然蘇醒過來,他睜開雙目,但見眼前一輪紅日悄悄升起,象一個赤體嬰兒,紅通通的赤豔無比,上方天空明朗,下麵雲海茫茫,夜色不知何時已悄悄褪去,群星也跟著夜色隱形遁走了,一個朗朗的乾坤將自己環抱在這秀美的峰頂上,身外一派秋色浩蕩。
李青童站起身來,極目遠眺,四周皆是浮蕩的雲海,雲海之中還有幾座山峰在浮動。身立在山峰頂,峰浮在雲海上,更感到心曠神怡,隻覺得身心暢通無比,再加上秋風拂麵,空氣清新,真如在仙間幻境了。他兩手卷成桶狀,如喇叭般置於口前,對著眼前的雲海,“嗷嚎”一聲長嘯,聲波衝擊的方向,隻見雲霧急劇地翻滾浮蕩。
“嗬!好厲害的內功啊!”許青江讚歎道。不知何時他已悄悄來到了李青童身旁。
“九師兄,這雲海之中還有這麽多山峰呢?”
“這才幾座啊,青陽七十二峰,最多時能看到二十多座,隻不過今天雲霧太大而看不到了。你看東北方向,那座最高的,它就是這青陽山七十二峰中的最高峰靈虛峰了。”
李青童向東北望去,隻見這靈虛峰峰體不大,通體青翠,但卻是陡高如柱,高聳入天,而且峰體如佛塔一般,一層一層地向九天拔起,輪廓分明。
“它右邊離我們近些的那兩座,是大師尊的飛雲峰和四師尊的梅香峰,左邊遠些的那座,則是三師尊的鳳鳴峰。”
“看起來,靈虛峰離我們最遠了?”
“也不是,但它是最高的。我們還是趕緊往迴走吧,再晚就沒有早飯吃了。”
“好吧!”李青童第一次見到這般良辰美景,還有點意猶未盡,腳步遲遲。“我煉了多久了?”
“應該不少於一個時辰。其他早煉的師兄師弟們都走了,我剛才看你沉冥未醒,就沒驚喊你,一直侯著呢。以後天天來早煉,用不了多久你就看膩了。”
“謝謝你!九師兄,我們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