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帝儀漫不經心的道,“迴什麽禮,又不是我讓他送的。”


    平樂看到元牧笙迴來,像條搖尾巴的小狗迎了上去,“牧笙。”


    元帝儀道,“廚房不是做了蓮子羹麽,裝一碗來給他吧。”


    平樂搶著去了,她也就隻有遇到跟元牧笙有關的事才這麽積極。陽春白雪退下,元帝儀坐下飲了口茶水,“今日早朝說了什麽?”


    元牧笙道,“也沒說什麽,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最近的大事也就是沮誦貪汙的事,幾乎日日有人彈劾,皇上讓我順藤摸瓜的查,倒也牽扯出另外幾個官員。皇上已經發話,貪官汙吏是朝廷的蠹蟲,要嚴懲。沮家抄了家,要被誅九族。”


    元帝儀笑道,“朝廷裏哪個沒貪汙過的,隻是大有大貪小有小貪而已。皇帝說那話時,文武百官的臉色一定很好看。”可惜她不在場。


    “沮誦聽到自己被誅九族時大吵大鬧非要見鳳靡初,還說鳳靡初言而無信。他說他書房的暗格裏有鳳靡初的罪證,死也要拉著他下地獄。”


    元帝儀大笑,這是她今日聽的最有趣的笑話,死的這樣稀裏糊塗的,虧沮誦也在官場裏摸爬滾打過,“沮誦一家子什麽時候行刑?”


    元牧笙道,“三日後,由刑部新上任的沙大人監斬。今年來朝中貪汙成風,皇上分明是殺雞儆猴,讓朝中大臣有所收斂。並不是真的要抓貪官汙吏,否則他不會這麽快就把沮誦處決了。”


    與沮誦往來密切的何止那幾個,沮誦常在府中宴請同僚,朝堂上至少一半的大臣都赴宴過,結黨營私。地方官員估計更多了。


    元帝儀道,“要是把所有的貪官都抓了,那不是跟改朝換代差不多了麽,不切實際。貪肯定是貪,不要貪得太過就得了。你見過豬圈裏的豬吧,都是肥了就被宰了。皇帝就跟養豬的差不多,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底下所有的東西都是皇帝的,隻是放在不同的地方而已。等他有需要自然伸手拿,多方便。”


    元牧笙歎道,“光是抄了一個沮府,已經不愁三年的賦稅了,都是民脂民膏。這是什麽?”元牧笙拿起魯班鎖看。


    “陸存熙送來的,白雪說這是給小孩子玩的。你要不要試試多久能把它拆開再拚上。”元帝儀直接把魯班鎖送他了,她對這種兩三下就解開的東西沒興趣。


    元牧笙道,“陸存熙倒是儀表堂堂,也沒聽過他有什麽不良嗜好,皇都裏不少大家閨秀傾慕他,卻沒聽過他對哪一個姑娘這麽上心的。”


    想奪得元帝儀芳心的男子前仆後繼從來沒有斷絕過,什麽花招都用了。可惜,都是出師未捷身先死的,不是被她玩死了,就是玩剩半條命,雖說也是那些色中惡鬼自食其果。


    元帝儀瞄準靶心,一箭就把靶心刺穿了,“沒對姑娘上心,說不準他有分桃斷袖的癖好。沒聽過欲蓋彌彰麽,送這麽多東西來元府說不定隻是為了掩飾,其實這些東西是送給你的,他看上的是你。”


    元牧笙好笑,怎麽可能。結果見元帝儀一臉認真的看著他,元牧笙咳了兩聲,拉了拉衣襟,“不是吧。”


    元帝儀哈哈大笑,還真是她說什麽他信什麽。


    她睡了個午覺才進宮去,皇帝精神很好,讓太監取了一幅畫來,元帝儀笑道,“皇上不會又讓我評鑒誰人的畫吧,這不是又要讓我得罪人麽。”


    張年小心翼翼的把畫打開,畫保存得很好,隻是年份久了有些發黃,皇帝道,“這是文成皇帝九歲時的畫作,沒想到一直藏在玉鉤宮裏,今日宮人去打掃才發現的。”


    那畫畫的是個秋千架子,倒有幾分童趣,落款名字確實是文成皇帝的名字,不過一旁空白處還留了幾行小字,寫的是勸學上進的畫,字跡卻不是文成皇帝的,一筆一劃一絲不苟的端正。


    皇帝笑道,“這應該是湛王府的那個秋千架,文成皇帝小時由湛王照顧,湛王對他也是嗬護關愛,嚴格也悉心栽培,若不是,也不會有後來的繁榮盛世。所以朕一直希望找到天底下學問最好的夫子能教朕的兒子為人處事治國之道培養成帝王之才,可惜……”


    元帝儀笑道,“皇上不是已經找到了麽,鳳大人不就是麽。”


    “他的學問確實很好,他父親的學問也好與朕亦師亦友,不過也是因此被朕連累了,有了鳳家滅門的慘事。”


    元帝儀道,“已經過去了,皇上就不要太感傷了,對身體不好。”


    門外的小太監進來稟報說瓊貴妃求見,皇帝道,“讓她進來吧。”


    皇帝之前雖是斥責了瓊貴妃冷落了她一陣,但這幾日又在瓊貴妃處留夜重得了恩寵。瓊貴妃看了元帝儀一眼,朝皇帝行了禮,笑道,“皇上,臣妾命人做了皇上最喜歡的五果湯。”


    瓊貴妃的宮女打開食盒,張年用銀針驗過,確定無毒才端了一碗到皇帝麵前,皇帝道,“貴妃有心了,隻是朕現在還不餓,一會兒再吃吧。”


    瓊貴妃喜上眉梢,看到文成皇帝的畫說道,“臣妾小時就聽過文成皇帝文治武功禮賢下士的故事很是敬仰欽佩,還曾特意讓人找過文成皇帝的傳記來讀。”


    皇帝道,“是麽,那可有什麽心得。”


    瓊貴妃歌功頌德道,“文成皇帝不但勵精圖治開創盛世,還是位勤儉又念舊的君王,隻因為受過湛王的照顧,便下令後世子孫永遠保留湛王府待湛王的後人迴來居住。”


    皇帝笑道,“還有麽。”


    瓊貴妃知皇帝向來以文成皇帝做榜樣,便想著借題發揮,“書中說文成皇帝和湛王感情深厚,雖是叔侄其實更勝父子之情,那位湛王也是位謫仙般不染纖塵的人物,不過臣妾有些奇怪,聽聞天祖這麽多皇子中唯獨湛王最得聖心,連婚事也是天祖所賜,可為何湛王會娶一位來曆不明的蠻女,終歸是門不當戶不對的。”


    皇帝皺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有帝來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縐浮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縐浮觴並收藏有帝來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