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項星舒舒服的醒來。剛要下床,突覺身上多了個東西。隨手摸去,軟軟的,再仔細一瞧。好嘛,小未來正趴在他身上,口水還掛著。
“小家夥,起床啦!”麵對那樣可愛的小姑娘,項星都不敢動彈了。
“哥哥抱……好吃……”
“唉……睡覺都想著吃。”項星將她放在一旁。起床起漱整理好後。來到心覺的房間。
“小和尚,起床了!”伸手正要拍門,胡媚兒端著粥和三碟小菜走了過來。
“二哥早!我剛下去要了點吃食。小未來呢?叫她一起來吃吧。”
“睡的正香呢。不用管她。”
開門進去,心覺正在做早課。他二人也是早早就睡下了。心覺起的早,正不想吵醒胡媚兒,無奈身子一動,她就醒了。
二人坐在心覺身旁,靜心打坐。項星自出道以來,好像都沒怎麽認真修行過。二十不到的年紀居然有了破空境的修為,他自己都覺的不可思議。一年多前,自己還是先天境的小鬼頭呢。
和心覺同行的一個多月時間,項星被他感染,時常跟隨他做早課晚課。心覺身上仿佛有一股莫名的能量。和他一起打坐修為,整個人都清清爽爽,修行之路上,好像沒有任何困難。
佛家有無上智慧之光。佛言:以無上智慧會同堅韌之心,可渡世間極惡之人。
此“惡”、“渡”並非隻是字麵上的意思。惡者,沉輪苦海而不自知。渡是“救”、“幫”,讓“惡”者清醒、了悟,不再沉輪,到達彼岸之極樂世界。看似複雜、深奧的佛理,其實很簡單,如光、如風、如塵,處處皆在,隨手可得。
但想要得到,卻須大智慧、大毅力。因此,上古佛家大德高僧,化簡為繁。將簡單的佛理變化成複雜難懂的佛經。這是考驗,若讀不懂或者讀幾句就放棄了,又或者自認懂了佛理而不再盡心修行者,實難到達“彼岸”。
此為渡己身。
另一種便是他人或說“幫”,或說“救”了。俗話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這“理”便是真理、佛法、道藏、妖心、魔意……等等。每一個獨立的生靈,都有一種“理”,這是不能互通的。同樣的“理”,放在不同生靈身上有不同的理解。佛家所說天下生靈皆可渡之。第一困難便是如何用同樣的“佛理”用在不同生靈的身上。
因此,便有了“幫”、“救”。不懂沒關係,隻要想到達彼岸,“佛”自然會來“渡化”之。
此為渡他身。
二者可說是佛家的兩種境界。高低強弱不好分,好與壞更是難說。
當年佛門西來。頭些年使的是“渡他身”。圖惹他人不快,成為信徒者少之又少。後來索性“渡已身”。哪知又惹他人不快。皆言:“佛”如此強大,為何隻渡“信徒”?而不理會那些真正須要渡化之人?
佛門在神州被驅趕幹淨,起因九成在“渡他身”、“渡己身”中徘徊不定所造成的。審時度勢、跟隨時事脈絡而行才是通天徹地的無上真理。佛門消失後,和尚們的木魚成了“榆木”,外加光頭,“榆木腦袋”光榮而神聖的出現了。
“百花秋月人間景,涼風冬雪世間態。若能識得無常法,何須貪求好時節。南無阿彌陀佛!”
隨著心覺的誦唱,項星和胡媚兒渾身舒暢的醒來。佛家的是是非非無法言語,但它的某些東西確能讓人身心清靜平和。
吃罷已經涼了的粥菜,帶上小未來,接著出發。
出了小鎮,每走一段路,道旁皆有小佛龕。或破敗或全新。有香火燃燒的,也有長年無人打理的。足見佛門在此地的影響力。
再往前行,路上開始出現一些小寺廟。一間小瓦房,三五佛家神像。廟中沒有修者,但香火不少。
每每路過這些小廟,心覺都會進去看看,再以佛淨世小神通除去廟中塵泥。
“阿彌陀佛,小僧修心,心者為大,所謂心誠則靈。”
項星道:“你是未來佛,在佛國自然最大了。我不同……”取來香燭等物,點燃供上,“進寺燒香,入廟拜佛,不是信仰,是理數。”
來佛家起源聖地,自然要多帶些香燭黃紙等物什。不用說,又是玉音為他準備的。當然,可以臨時買,隻是比自帶的在誠意上就弱了一分。
胡媚兒也供上香燭,雙手合什,嘴裏念叨著什麽。
“媚兒,你拜它們還不如拜你家小和尚呢。”
“二哥。我別無所求。隻是覺得拐了人家的未來佛祖而心生歉意。拜拜他們,算道歉好了。”
“阿彌陀佛……小僧……小僧讓諸位大佛見笑了。莫怪莫怪。”
四人一路走走停停,即到了佛國,心覺便不再心急。一路上者是有說有笑,時不時還給媚兒和項星介紹些當地的風土人情。
這一日清晨,幾人終於進入了第一座大城。完完全全是佛之樂土。城中人與人見麵打招唿的方式都學自佛門。雙手合什,互稱居士。
房屋的外牆上,都畫了佛經、佛像,街道上時不時會傳來人們誦經念佛之聲。
項星初入此城,被佛家氣氛包圍,亦覺此地為人間極樂淨土。人人互敬互愛,禮數周全,臉上都是笑容。
心覺道:“有問題,小僧總覺得哪裏有問題!”
這裏是心覺的地盤,他說有問題,項星毫不懷疑。
天一神眼照射四方,城中充滿了佛氣,盈盈上升,直入九宵雲外。
“是有問題。信徙之信仰之力上升,而被信仰之“佛”不知反哺。殺雞取卵之道。如此下去……小和尚,你的佛國要完蛋。”
眾生不是聖賢,眾生所追求無非“利”也。大佛取走了信仰,而不反哺以“利”,如何讓眾生信你。莫說信他得清靜自得,那是空頭白話,最大的清靜自得實為“利”已得。若信徒對信仰產生懷疑,後果便是戰爭,而宗教往往是鬥不過芸芸眾生的。宗教沒了信仰,便失了神通,那當真是一刀一個,幹淨利落。
“阿彌陀佛!成也信眾,敗也信眾。師門怎能如此?”心覺想不明白,去神州時,佛國還是好好的,才一年不到的時間,“大佛”都消失了?或者說……師門有難?
“不好!二哥、媚兒,快快隨我前往佛門禪宗。”
項星也不含糊,立即道:“媚兒,你騎上六兒。小和尚,咱們全速趕路。”
至於小未來,一大早的她才不會起來呢。最少要等到日上三竿。
項星、心覺、六兒,全速奔走起來那真是快過閃電。時不時的還用上咫尺天涯的神通,一閃一沒間就是幾百上千裏地。
六兒沒那神通,光靠四蹄足以跟上二人。隻是胡媚兒又受累了。六兒背上可沒那麽舒服,迎麵而來的風,就能吹的她唿吸困難。
到得中午時分,心覺停下腳步。三人出現在一座神奇而偉大的城市前。
城門上三個大字“佛光城”。整座城建立在一尊超級巨大的佛像身上。巨大到項星無法形容出來。光看那股氣勢,比雪玉山還要高,還要大。
為坐佛,雙腿盤曲手結清靜印。身上的房屋、街道都經過刻意安排,組和地一起,便是那尊超級佛像的袈裟。
頭頂僧帽是佛國皇宮。兩隻巨大的眼睛射出無量佛光,如苦海中的燈塔,指引沉輪之人到達彼岸。
“我滴個乖乖,難怪佛門禪宗在神州西域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光光這一尊佛像就能嚇死人了。”項星怎麽說也跟著慕容琪去過好多地方。如此影象連想都未曾想到。
心覺道:“那是過去佛的肉身顯化。皆言過去從未出現過,其實過去佛一直都在。”
此時,小未來突然蹦了出來:“啊……睡的好飽……咦……那麽大的和尚呀!未來要去玩,哥哥帶未來去玩好不好!小和尚,你說它是過去佛的肉身顯化?哈哈……騙鬼啊……哪能顯化出如此巨大的?過去沒有肉身的啦,過去、現在、未來,一同現世,那不亂套了?”
項星抱過小未來:“禪門何在?”
心覺道:“佛腦之中。”
“走,帶你二哥開開眼。”
“小家夥,起床啦!”麵對那樣可愛的小姑娘,項星都不敢動彈了。
“哥哥抱……好吃……”
“唉……睡覺都想著吃。”項星將她放在一旁。起床起漱整理好後。來到心覺的房間。
“小和尚,起床了!”伸手正要拍門,胡媚兒端著粥和三碟小菜走了過來。
“二哥早!我剛下去要了點吃食。小未來呢?叫她一起來吃吧。”
“睡的正香呢。不用管她。”
開門進去,心覺正在做早課。他二人也是早早就睡下了。心覺起的早,正不想吵醒胡媚兒,無奈身子一動,她就醒了。
二人坐在心覺身旁,靜心打坐。項星自出道以來,好像都沒怎麽認真修行過。二十不到的年紀居然有了破空境的修為,他自己都覺的不可思議。一年多前,自己還是先天境的小鬼頭呢。
和心覺同行的一個多月時間,項星被他感染,時常跟隨他做早課晚課。心覺身上仿佛有一股莫名的能量。和他一起打坐修為,整個人都清清爽爽,修行之路上,好像沒有任何困難。
佛家有無上智慧之光。佛言:以無上智慧會同堅韌之心,可渡世間極惡之人。
此“惡”、“渡”並非隻是字麵上的意思。惡者,沉輪苦海而不自知。渡是“救”、“幫”,讓“惡”者清醒、了悟,不再沉輪,到達彼岸之極樂世界。看似複雜、深奧的佛理,其實很簡單,如光、如風、如塵,處處皆在,隨手可得。
但想要得到,卻須大智慧、大毅力。因此,上古佛家大德高僧,化簡為繁。將簡單的佛理變化成複雜難懂的佛經。這是考驗,若讀不懂或者讀幾句就放棄了,又或者自認懂了佛理而不再盡心修行者,實難到達“彼岸”。
此為渡己身。
另一種便是他人或說“幫”,或說“救”了。俗話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這“理”便是真理、佛法、道藏、妖心、魔意……等等。每一個獨立的生靈,都有一種“理”,這是不能互通的。同樣的“理”,放在不同生靈身上有不同的理解。佛家所說天下生靈皆可渡之。第一困難便是如何用同樣的“佛理”用在不同生靈的身上。
因此,便有了“幫”、“救”。不懂沒關係,隻要想到達彼岸,“佛”自然會來“渡化”之。
此為渡他身。
二者可說是佛家的兩種境界。高低強弱不好分,好與壞更是難說。
當年佛門西來。頭些年使的是“渡他身”。圖惹他人不快,成為信徒者少之又少。後來索性“渡已身”。哪知又惹他人不快。皆言:“佛”如此強大,為何隻渡“信徒”?而不理會那些真正須要渡化之人?
佛門在神州被驅趕幹淨,起因九成在“渡他身”、“渡己身”中徘徊不定所造成的。審時度勢、跟隨時事脈絡而行才是通天徹地的無上真理。佛門消失後,和尚們的木魚成了“榆木”,外加光頭,“榆木腦袋”光榮而神聖的出現了。
“百花秋月人間景,涼風冬雪世間態。若能識得無常法,何須貪求好時節。南無阿彌陀佛!”
隨著心覺的誦唱,項星和胡媚兒渾身舒暢的醒來。佛家的是是非非無法言語,但它的某些東西確能讓人身心清靜平和。
吃罷已經涼了的粥菜,帶上小未來,接著出發。
出了小鎮,每走一段路,道旁皆有小佛龕。或破敗或全新。有香火燃燒的,也有長年無人打理的。足見佛門在此地的影響力。
再往前行,路上開始出現一些小寺廟。一間小瓦房,三五佛家神像。廟中沒有修者,但香火不少。
每每路過這些小廟,心覺都會進去看看,再以佛淨世小神通除去廟中塵泥。
“阿彌陀佛,小僧修心,心者為大,所謂心誠則靈。”
項星道:“你是未來佛,在佛國自然最大了。我不同……”取來香燭等物,點燃供上,“進寺燒香,入廟拜佛,不是信仰,是理數。”
來佛家起源聖地,自然要多帶些香燭黃紙等物什。不用說,又是玉音為他準備的。當然,可以臨時買,隻是比自帶的在誠意上就弱了一分。
胡媚兒也供上香燭,雙手合什,嘴裏念叨著什麽。
“媚兒,你拜它們還不如拜你家小和尚呢。”
“二哥。我別無所求。隻是覺得拐了人家的未來佛祖而心生歉意。拜拜他們,算道歉好了。”
“阿彌陀佛……小僧……小僧讓諸位大佛見笑了。莫怪莫怪。”
四人一路走走停停,即到了佛國,心覺便不再心急。一路上者是有說有笑,時不時還給媚兒和項星介紹些當地的風土人情。
這一日清晨,幾人終於進入了第一座大城。完完全全是佛之樂土。城中人與人見麵打招唿的方式都學自佛門。雙手合什,互稱居士。
房屋的外牆上,都畫了佛經、佛像,街道上時不時會傳來人們誦經念佛之聲。
項星初入此城,被佛家氣氛包圍,亦覺此地為人間極樂淨土。人人互敬互愛,禮數周全,臉上都是笑容。
心覺道:“有問題,小僧總覺得哪裏有問題!”
這裏是心覺的地盤,他說有問題,項星毫不懷疑。
天一神眼照射四方,城中充滿了佛氣,盈盈上升,直入九宵雲外。
“是有問題。信徙之信仰之力上升,而被信仰之“佛”不知反哺。殺雞取卵之道。如此下去……小和尚,你的佛國要完蛋。”
眾生不是聖賢,眾生所追求無非“利”也。大佛取走了信仰,而不反哺以“利”,如何讓眾生信你。莫說信他得清靜自得,那是空頭白話,最大的清靜自得實為“利”已得。若信徒對信仰產生懷疑,後果便是戰爭,而宗教往往是鬥不過芸芸眾生的。宗教沒了信仰,便失了神通,那當真是一刀一個,幹淨利落。
“阿彌陀佛!成也信眾,敗也信眾。師門怎能如此?”心覺想不明白,去神州時,佛國還是好好的,才一年不到的時間,“大佛”都消失了?或者說……師門有難?
“不好!二哥、媚兒,快快隨我前往佛門禪宗。”
項星也不含糊,立即道:“媚兒,你騎上六兒。小和尚,咱們全速趕路。”
至於小未來,一大早的她才不會起來呢。最少要等到日上三竿。
項星、心覺、六兒,全速奔走起來那真是快過閃電。時不時的還用上咫尺天涯的神通,一閃一沒間就是幾百上千裏地。
六兒沒那神通,光靠四蹄足以跟上二人。隻是胡媚兒又受累了。六兒背上可沒那麽舒服,迎麵而來的風,就能吹的她唿吸困難。
到得中午時分,心覺停下腳步。三人出現在一座神奇而偉大的城市前。
城門上三個大字“佛光城”。整座城建立在一尊超級巨大的佛像身上。巨大到項星無法形容出來。光看那股氣勢,比雪玉山還要高,還要大。
為坐佛,雙腿盤曲手結清靜印。身上的房屋、街道都經過刻意安排,組和地一起,便是那尊超級佛像的袈裟。
頭頂僧帽是佛國皇宮。兩隻巨大的眼睛射出無量佛光,如苦海中的燈塔,指引沉輪之人到達彼岸。
“我滴個乖乖,難怪佛門禪宗在神州西域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光光這一尊佛像就能嚇死人了。”項星怎麽說也跟著慕容琪去過好多地方。如此影象連想都未曾想到。
心覺道:“那是過去佛的肉身顯化。皆言過去從未出現過,其實過去佛一直都在。”
此時,小未來突然蹦了出來:“啊……睡的好飽……咦……那麽大的和尚呀!未來要去玩,哥哥帶未來去玩好不好!小和尚,你說它是過去佛的肉身顯化?哈哈……騙鬼啊……哪能顯化出如此巨大的?過去沒有肉身的啦,過去、現在、未來,一同現世,那不亂套了?”
項星抱過小未來:“禪門何在?”
心覺道:“佛腦之中。”
“走,帶你二哥開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