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項星他們正往家走時,晉朝皇宮中可是大大的熱鬧了一迴。


    三天中,皇宮舉行了大大小小無數場祭司典禮,用以祭奠太祖先皇和承其壯誌。


    皇宮內,處處都掛上了白淩。太監、宮女、侍衛們都穿著白衣,各司其職,匆忙而不混亂。


    在一處隱秘之地,有幾個小太監正拿著香燭,朝宗廟方向跪拜。


    突然,在他們身後,一陣光芒閃過。憑空出現一披甲軍士,手中舉著一麵黑色的旗幟。


    小太監們被光芒吸引,迴過頭來查看,具是大驚失色。


    “黑旗令?”


    那軍士道:“皇上在哪?”


    “宗……宗廟!”


    “備馬!”


    太監從旁邊的馬廄中牽來一匹寶馬。那軍士番身上馬,直朝著宗廟而去。


    一路之上,皇宮內眾人無不遠遠躲避,沒有一人膽敢出來阻擋。


    有新進不懂事之人,因躲閃不及,被軍士撞的飛出去老遠。


    “公公,他是什麽人?怎敢在宮中縱馬傷人?”


    “那是邊關黑旗令兵。太祖爺定的規矩,黑旗令兵可直入朝堂。看來,邊關有大事了啊!”


    宮中侍衛見到黑旗令,紛紛離開自己的崗位,在那軍士飛奔的道路兩旁站定,為其清空閑雜人等。


    “嗚……”皇宮中號角聲起。


    宗廟內,聖宗伏玄懷和他的皇後,正帶領著一群人,跪在太祖靈位前。


    突然的號角聲驚動了所有人,還沒等他們做出反應,宗廟大門就被那軍士撞開。


    他直接縱馬來到聖宗麵前,躍下馬來,也不跪拜,從懷中摸出明黃色奏章。


    “邊關急報。三日前,蠻族之王暴斃。其大王子於昨晚率領三萬精兵,夜入臨潼關。燒殺搶掠無計。”


    “什麽?如此大事,為何現在才報?”聖宗怒道。


    蠻族之王可以說是人族的老對手了,無數年來,他於人族各朝代爭戰,弄的邊疆雞犬不寧。


    現在,他居然死了?蠻族大王子怎麽會跑去臨潼關的?他不是應該在蠻族王庭祭奠他父王嗎?


    那軍士道:“三日前,司將軍得知蠻王死後,在第一時間就寫了奏章送承京師。昨晚亦有奏報送來,可……司將軍遲遲未等到聖旨,便遣黑旗令前來。”


    聖宗對身邊一位老公公的道:“去找來!”


    “是!”那公公不敢耽擱,小跑著下去了。


    事情就是這麽巧,當晉朝高層正忙於太祖之事時,蠻族正好生了事端。邊疆的奏報沒一個人注意到。


    聖宗再道:“現在臨潼關如何?”


    “登封府薑將軍已領五萬大軍馳援臨潼關!”


    “登封府鎮守薑鬆!”


    “臣在!”人群中出來一位文弱書生狀的官員。


    “你速迴登封。”


    “尊旨。”


    薑鬆脫了白衣,飛也是的朝傳送法陣奔去。


    聖宗接過奏章,對那軍士道:“迴去告訴你家將軍。臨潼關不能丟。朕會再派人前去。”


    “得令!”軍士也風風火火的走了。


    尋老太監取來兩份奏折。聖宗把三份都仔細看過之後。再命人傳閱下去。


    “眾卿家可有應對之法?”聖宗問道。


    蕭進之父,晉朝大元帥出例道:“皇上,應調集軍馬,加強各關口守備,以防蠻族。”


    “蕭老元帥所言在理。各州各府,加強防禦。特別是北淩、登封等臨近蠻族之地。”


    吏部尚書李存智道:“陛下,北淩和寧河二俯的鎮守……”


    兩位鎮守私通蠻族,一個身死,一個下了大牢,吏部這邊正頭痛呢。


    “刑部。可曾審理清楚?”聖宗問道。


    刑部尚書道:“迴陛下,以審清楚,證據確鑿。望請陛下聖斷。”


    聖宗思索了一番,道:“先別定罪,關著日後再說。吏部,可有人選接替?”


    “時間倉促,暫時沒有合適的人選。”


    “如此……朕來選吧。”


    在晉朝,官員若有空缺,本應是吏部提名,再由皇帝簽屬委任。由皇帝直接選人,是非常少的,更何況,現在缺的是兩府鎮守。


    聖宗掃了一下在場眾人,道:“趙士銘!”


    “臣在!”一年輕英武的青年官員出例,跪在聖宗麵前。


    “朕封你為北寧總督,暫領北淩、寧河二府之軍政。待吏部有合適人選後,再另行安排。”


    “臣尊旨。”


    “朕看你們也累了,都坐下吧!”說完,聖宗帶頭坐在了宗廟的地板上。


    其他人眾跪了三天三夜,見聖宗坐下了,便拋開了禮數,也跟著坐了下來。


    眾人都坐下後,便於聖宗一起商議調兵布防的具體事宜。


    皇後站在聖宗身邊,抿嘴而笑,對身旁的兩位寶貝女兒道:“跟我來!”


    長公主伏青雲、二公主伏雅萱瞬間明白了母後的意思,笑嘻嘻的走了。


    “雅萱,玉華宗的生活如何?”長公主邊走別問自己的妹妹。


    “還好,就是忙了點。師父要整頓玉華宗,各種大大小小的事情數不勝數呢。”


    皇後拉著兩個女兒的手,道:“難得迴來一趟,多住起日子吧!”


    “姐姐在太虛門清閑的很。我命苦啊,整天跑來跑去的。這不,皇爺爺的事情結束後,我還要代著師妹們趕迴去呢。”


    長公主道:“那晚和皇爺爺說話的是慕容琪?”


    “是啊,此前在北淩,小妹見過她一迴。杜岐山就是她殺的,而且杜馬兩家的老太爺也是她抓的。”


    皇後不太相信的問道:“有這麽厲害?那倆老頭可是有齊天境的修為呢。”


    “聽說蕭進當了她的學生。他應該知道的多一點。等他們結束了,去問一下。”


    “是,母後。”二女同時道。


    後半夜,大臣們終於把調兵遣將的各種細節敲定。


    聖宗伸了個腰,道:“那接下來,咱們議議怎麽應對蠻王暴斃之事。”


    “開飯啦!”皇後帶領著一大幫宮女迴到了宗廟,“大家都餓了,別吃邊議吧!”


    “臣等多謝皇後娘娘。”


    聖宗拉著皇後的手,讓她做在了自己身邊,又對兩個女兒道:“你們也坐吧!”


    “是,父皇!”


    一邊吃著,聖宗一邊道:“朕想派位使者前往蠻族。”


    “聖上所言及是。近年來蠻族於我朝交好,出於禮數也應派人前去吊唁。”


    “還有,趁吊唁之機,正好可打探蠻族動向。”


    景王毫不猶豫的站了出來:“父皇,我去。”


    “你不許去!”皇帝和皇後同時道。


    景王是聖宗唯一的兒子,他跑去蠻族,不是叫聖宗絕後嗎?到那時候,不用蠻族打,晉朝就天下大亂了。


    再者說了,以景王的行事做風,就是去了,也會鬧出天大的事情出來。


    “父皇、母後,我去吧。”二公主伏雅萱道,“我是公主,又是玉華宗弟子,蠻族之人不會把我怎麽樣的。”


    還有一點二公主沒有明言。多年以前,蠻王歉過玉華真人一個人情。具體是怎麽迴事玉華真人沒有告訴過她。但憑借這份人情,蠻族自不會太過為難玉華宗弟子。


    聖宗和大臣們商議了許久,也覺的二公主是最合適的人選。


    聖宗對雅萱公主道:“你前去要萬事小心,朕多派些人於你吧。”


    “父皇,不用了。我帶師妹們一同前往。她們具是女子,實力也很好。”


    “好吧,明天休息一下,後天就出發。”


    “是!”


    聖宗再道:“還有一事。朕要建一支新軍。”


    眾大臣都覺的再建一支軍隊也可,必竟當下局勢不明。不光光是蠻族,各宗門大派都不是省油的燈,如若晉朝太弱,定會被他人吃的連渣都不剩。


    接著皇後的手,問道:“咱們還有多少錢?”


    皇後柔柔一笑,道:“陛下想自己出錢組建軍隊?”


    “嗯,戶部的錢咱們不碰。還是從皇後您的小金庫裏拿錢吧。”


    “好呀!”


    聖宗和皇後的對話,最高興的當然是戶部的官員們了。這些個鐵公雞,隻要不從他們那裏拿錢,一切都好說。


    而聖宗的這一項決定,讓某些人擔心了起來。聖宗繞過戶部,自己出錢組建軍隊。不就是說,這隻軍隊是聖宗的私軍了嗎?雖說他是皇帝,整個天下都是他的,但是……沒有監督的軍隊總是讓人心感不安呀。


    “蕭進,青雲。”


    “臣(孩兒)在!”


    “你二人全權負責新軍的招募一事。朕隻一個要求。所招之人一定要青年俊傑。”


    “是!”


    眾人又是一陣無奈。錢不從戶部出,人也不是兵部派,這……完全是私軍了。他們不由自主的看向蕭老元帥。隻見他一幅不關我事的神態。


    蕭老元帥為晉朝天下兵馬大元帥,所有軍隊都歸他節製。聖宗如此做法,是不是想分他一部分的兵權?不對,老元帥的兒子蕭進負責招人?這要如何解呢?難道聖宗突然心血來潮,想弄個私軍玩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上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敘舊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敘舊事並收藏神上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