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嘎,第二更咯~話說,很多童鞋說女主現在很憋屈,被刁難神馬的,前麵艱苦是一定的,因為咱家小娃實在太特殊,不進風吾派也是不可能滴,因為後麵粉多劇情要展開……大家慢慢看,慢慢看,莫急~小娃雖然不是絕頂聰明,但她也絕不是笨蛋就對啦~~
-----
“把那塊石頭搬開。”
蒲鼠突然停下啃香仁的勁頭,開口道,順帶抬起鼠爪往前一指。
右上距離三十步左右,一塊三尺見寬,一尺來長的白麵灰紋岩石。
石頭的紋色材質跟牆壁出來的相似,洞中這類因為崩塌而掉落的石頭足有百餘塊之多,大大小小不一而足。
芷黎個子小,氣力不足,這塊灰紋石雖然個頭不是很大,但重量卻不輕。憋了老大的勁,才把石頭給推開。
地上除了有個被石頭砸出來的淺坑,沒什麽特殊的。
“坐上去。”
芷黎沒有多問,也不怕髒,徑自盤腿落坐。似有一股奇妙地微風從地下湧現,徐緩繞圓,慢慢包裹全身。
可惜這股“微風”一直停留在表麵,無法進入身體內部。
芷黎有點急了。
不知為何,她隱約有種感覺:“微風”對自己與生俱來的“病症”會很有好處。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任她怎麽大口唿吸,“微風”光顧著繞著打轉,一點也沒有被吸收的跡象。
芷黎希望慶能給她點提示,偏偏慶又不聲不響,不由得有點懊惱。
倒不是慶在擺譜,而是他本為鬼仙,汲取靈氣就跟凡人唿吸一般自然順暢,哪裏用得著刻意學習?何況他雖然本性未改,畢竟缺失了大半記憶,就算曾經懂得,現在也早就忘得幹淨了。
這可苦了芷黎。
好比你麵前出現整整一桌玉盤珍饈,卻隻能看不能吃,何等痛苦。
當芷黎懊惱得剛想放棄時,忽然腦海中劃過一句話:引氣入體……
引氣?什麽氣?入體?是指身體?
芷黎有個習慣,當她決定要做些什麽事情的時候,總是各格外地專注。
比如在畫符,比如在紋器,又比如爬那一千九十九級青石階。
這種習慣說不清楚好還是壞,但起碼就現在而言,應該是好處居多。
因為,她不知不覺又進入了那片空茫的虛海。
碩大閉合的花苞,圈著腰帶的鼎狀小壺。
虛空外圍有一層玉肉色光幕在緩緩遊動。那層光幕很薄,忽遠忽近,似乎正被看不見的力量阻隔在外,進不來,也不舍得離去。光幕並非由純然的玉白色組成,仔細看,可以看見玉色線條其中摻雜著紅黃藍綠等彩絲,數量還不少。不管是玉色線條,還是雜色彩絲,都不是垂直不動的,它們扭曲成各種奇妙地模樣,每隔五息時長,這些線條都會變幻一次。
無論怎麽變都好,各種形狀總能做到彼此間相互契合,最後形成一塊完美無缺地光幕。
一塊碩大無比的,一絲不漏將整個虛空包裹成球狀的光幕。
正當芷黎陷入對光幕地癡迷觀察時,忽然驚訝地發現,那些扭曲的線條中,有一小部分自己竟然非常熟悉!
一千零九十二枚一級符紋,兩年裏,芷黎描繪過不知千萬遍,每一個都能夠爛熟於心。
為何這層光幕與曾經見到的小火劍一樣,都能看到一級符紋的蹤影?
芷黎苦苦思索。
莫非……
它們本身就由符紋構成!
她懂得的太少,一級符紋占據不到光幕地五分之一,剩下辨認不出的或許正是二級、三級甚至更高級別的符紋。
引氣入體。
突然,又想起這句話。
可是,該怎麽引呢?
此時,這剛滿九歲的孩子心裏,迸發出一個大膽的猜想。
她伸出手,等到光幕再次重組的時候,死死盯住其中一枚一級符紋,不假思索,完全憑借本能地勾畫出記憶中與之契合的另一枚一級符文的模樣。
變化的時間很短,甚至比一息要更短,芷黎的動作如行雲流水般順暢,都完成得有些勉強。
收勢的一瞬間,光幕微不可查地黯淡了一下,數十條顏色各異地絲線似乎月兌離了某種束縛,飛快地進入虛空當中,靜靜地呆著不動。這數十條絲線造成的缺口對光幕來說簡直九牛一毛,幾乎看不到任何停滯,光幕又恢複了原本完好無損的模樣。
剛想過去看一看那些奇妙的絲線,不料身旁纏“腰帶”的小壺卻開始繞著花苞打轉,接著虛空中的數十條絲線就前仆後繼地朝前湧,紛紛沒入花苞當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芷黎簡直目瞪口呆,這花怎麽什麽東西都吃,上次的小火劍好歹隻有一把,這次的絲線可是數十條,胃口還越來越大了!
再嚐試一次,又成功引出數十道絲線,不出意料,又被那朵貪吃花給吞得丁點不剩。
芷黎恨不得掐住貪吃花的莖幹猛搖,可惜不舍得。無論這朵花怎麽怪異,怎麽好吃,總是在自家腦袋裏呆著的不是?加上小壺在一旁討好地直轉圈,時不時還撒嬌似的蹭兩蹭,再大的氣也沒了。
第三次,一如既往。
憂鬱地蹲在花苞麵前,芷黎無奈道:“你吃這麽多,好歹給點變化呀。”
花大爺脾氣很大,說不動就不動!
芷黎歎息,果然養了個敗家玩意。
小孩子的好奇心總是特別強,這“配對”引“線條”的遊戲教她玩得樂此不疲,誰知第五次的時候卻失敗了。
沒有辦法在光幕變化前完成。
為什麽?明明之前都那樣順利。芷黎在找原因,最後發現,光幕變化的時間沒有改變,是自己的動作開始變得越來越慢。
……
誰都沒料到第二項任務居然會拉得這麽長。如果芷黎提前認輸倒罷,否則就得等上一個月才能知道結果。不論是餘宗偃,還是任元珊,都不可能在風吾派耗費那麽多時間。青源派的事務絲毫不比風吾派少,雖然有長老和幾個得力弟子坐鎮,餘宗偃離派數月之久的情況也不是沒出現過,關鍵是現在可沒時間能浪費。
雲梁的青源,南陵的鳴水,烏林的仁月,洪國的丘遠,皆為中土西南部頂頂有名的修真門派,每隔三年,他們都約定各派三名弟子,進行“探討切磋”。表麵是友誼賽,實為座次排名,勢力劃分。四派輪番坐陣,今年恰好輪到在雲梁舉行。想起上一屆被鳴水死死壓製,僅得第二的尷尬不說,還被鳴水掌門廣白秋借機嘲笑,餘宗偃一直咽不下這口氣。
今年占有天時地利,餘宗偃怎會輕易放過這麽個複仇地好機會?這也是為何他不惜花費六十把法器換取紫鶴丸,盼望愛徒早日突破辟穀的緣故。
如今風吾派雖然不錯,有三大金丹高手,可惜弟子一塊還太過薄弱,一個辟穀期都沒有,跟青源等四派差距尚存。尹蕪雖然不甘心,但餘宗偃特意替風吾派留下一份旁觀席位,他也不好多說什麽。
餘宗偃師徒二人告辭後,即打算明日禦劍飛迴雲梁。至於約定好的六十把法器,日後自然有人專程送來。
“篤,篤。”
“進來。”
任元珊神色清冷,眉眼間卻有些疑惑。
“元珊,你可是有事想不通?”
餘宗偃放下手中書冊,知徒莫若師,開口道。
“師父,徒兒不明白,堂堂一派掌門,源何對個小孩子窮追猛打?”
-----
“把那塊石頭搬開。”
蒲鼠突然停下啃香仁的勁頭,開口道,順帶抬起鼠爪往前一指。
右上距離三十步左右,一塊三尺見寬,一尺來長的白麵灰紋岩石。
石頭的紋色材質跟牆壁出來的相似,洞中這類因為崩塌而掉落的石頭足有百餘塊之多,大大小小不一而足。
芷黎個子小,氣力不足,這塊灰紋石雖然個頭不是很大,但重量卻不輕。憋了老大的勁,才把石頭給推開。
地上除了有個被石頭砸出來的淺坑,沒什麽特殊的。
“坐上去。”
芷黎沒有多問,也不怕髒,徑自盤腿落坐。似有一股奇妙地微風從地下湧現,徐緩繞圓,慢慢包裹全身。
可惜這股“微風”一直停留在表麵,無法進入身體內部。
芷黎有點急了。
不知為何,她隱約有種感覺:“微風”對自己與生俱來的“病症”會很有好處。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任她怎麽大口唿吸,“微風”光顧著繞著打轉,一點也沒有被吸收的跡象。
芷黎希望慶能給她點提示,偏偏慶又不聲不響,不由得有點懊惱。
倒不是慶在擺譜,而是他本為鬼仙,汲取靈氣就跟凡人唿吸一般自然順暢,哪裏用得著刻意學習?何況他雖然本性未改,畢竟缺失了大半記憶,就算曾經懂得,現在也早就忘得幹淨了。
這可苦了芷黎。
好比你麵前出現整整一桌玉盤珍饈,卻隻能看不能吃,何等痛苦。
當芷黎懊惱得剛想放棄時,忽然腦海中劃過一句話:引氣入體……
引氣?什麽氣?入體?是指身體?
芷黎有個習慣,當她決定要做些什麽事情的時候,總是各格外地專注。
比如在畫符,比如在紋器,又比如爬那一千九十九級青石階。
這種習慣說不清楚好還是壞,但起碼就現在而言,應該是好處居多。
因為,她不知不覺又進入了那片空茫的虛海。
碩大閉合的花苞,圈著腰帶的鼎狀小壺。
虛空外圍有一層玉肉色光幕在緩緩遊動。那層光幕很薄,忽遠忽近,似乎正被看不見的力量阻隔在外,進不來,也不舍得離去。光幕並非由純然的玉白色組成,仔細看,可以看見玉色線條其中摻雜著紅黃藍綠等彩絲,數量還不少。不管是玉色線條,還是雜色彩絲,都不是垂直不動的,它們扭曲成各種奇妙地模樣,每隔五息時長,這些線條都會變幻一次。
無論怎麽變都好,各種形狀總能做到彼此間相互契合,最後形成一塊完美無缺地光幕。
一塊碩大無比的,一絲不漏將整個虛空包裹成球狀的光幕。
正當芷黎陷入對光幕地癡迷觀察時,忽然驚訝地發現,那些扭曲的線條中,有一小部分自己竟然非常熟悉!
一千零九十二枚一級符紋,兩年裏,芷黎描繪過不知千萬遍,每一個都能夠爛熟於心。
為何這層光幕與曾經見到的小火劍一樣,都能看到一級符紋的蹤影?
芷黎苦苦思索。
莫非……
它們本身就由符紋構成!
她懂得的太少,一級符紋占據不到光幕地五分之一,剩下辨認不出的或許正是二級、三級甚至更高級別的符紋。
引氣入體。
突然,又想起這句話。
可是,該怎麽引呢?
此時,這剛滿九歲的孩子心裏,迸發出一個大膽的猜想。
她伸出手,等到光幕再次重組的時候,死死盯住其中一枚一級符紋,不假思索,完全憑借本能地勾畫出記憶中與之契合的另一枚一級符文的模樣。
變化的時間很短,甚至比一息要更短,芷黎的動作如行雲流水般順暢,都完成得有些勉強。
收勢的一瞬間,光幕微不可查地黯淡了一下,數十條顏色各異地絲線似乎月兌離了某種束縛,飛快地進入虛空當中,靜靜地呆著不動。這數十條絲線造成的缺口對光幕來說簡直九牛一毛,幾乎看不到任何停滯,光幕又恢複了原本完好無損的模樣。
剛想過去看一看那些奇妙的絲線,不料身旁纏“腰帶”的小壺卻開始繞著花苞打轉,接著虛空中的數十條絲線就前仆後繼地朝前湧,紛紛沒入花苞當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芷黎簡直目瞪口呆,這花怎麽什麽東西都吃,上次的小火劍好歹隻有一把,這次的絲線可是數十條,胃口還越來越大了!
再嚐試一次,又成功引出數十道絲線,不出意料,又被那朵貪吃花給吞得丁點不剩。
芷黎恨不得掐住貪吃花的莖幹猛搖,可惜不舍得。無論這朵花怎麽怪異,怎麽好吃,總是在自家腦袋裏呆著的不是?加上小壺在一旁討好地直轉圈,時不時還撒嬌似的蹭兩蹭,再大的氣也沒了。
第三次,一如既往。
憂鬱地蹲在花苞麵前,芷黎無奈道:“你吃這麽多,好歹給點變化呀。”
花大爺脾氣很大,說不動就不動!
芷黎歎息,果然養了個敗家玩意。
小孩子的好奇心總是特別強,這“配對”引“線條”的遊戲教她玩得樂此不疲,誰知第五次的時候卻失敗了。
沒有辦法在光幕變化前完成。
為什麽?明明之前都那樣順利。芷黎在找原因,最後發現,光幕變化的時間沒有改變,是自己的動作開始變得越來越慢。
……
誰都沒料到第二項任務居然會拉得這麽長。如果芷黎提前認輸倒罷,否則就得等上一個月才能知道結果。不論是餘宗偃,還是任元珊,都不可能在風吾派耗費那麽多時間。青源派的事務絲毫不比風吾派少,雖然有長老和幾個得力弟子坐鎮,餘宗偃離派數月之久的情況也不是沒出現過,關鍵是現在可沒時間能浪費。
雲梁的青源,南陵的鳴水,烏林的仁月,洪國的丘遠,皆為中土西南部頂頂有名的修真門派,每隔三年,他們都約定各派三名弟子,進行“探討切磋”。表麵是友誼賽,實為座次排名,勢力劃分。四派輪番坐陣,今年恰好輪到在雲梁舉行。想起上一屆被鳴水死死壓製,僅得第二的尷尬不說,還被鳴水掌門廣白秋借機嘲笑,餘宗偃一直咽不下這口氣。
今年占有天時地利,餘宗偃怎會輕易放過這麽個複仇地好機會?這也是為何他不惜花費六十把法器換取紫鶴丸,盼望愛徒早日突破辟穀的緣故。
如今風吾派雖然不錯,有三大金丹高手,可惜弟子一塊還太過薄弱,一個辟穀期都沒有,跟青源等四派差距尚存。尹蕪雖然不甘心,但餘宗偃特意替風吾派留下一份旁觀席位,他也不好多說什麽。
餘宗偃師徒二人告辭後,即打算明日禦劍飛迴雲梁。至於約定好的六十把法器,日後自然有人專程送來。
“篤,篤。”
“進來。”
任元珊神色清冷,眉眼間卻有些疑惑。
“元珊,你可是有事想不通?”
餘宗偃放下手中書冊,知徒莫若師,開口道。
“師父,徒兒不明白,堂堂一派掌門,源何對個小孩子窮追猛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