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那場朝野變動,讓盧光彥最沒有想到的,一則是安平侯,一則是羅刹司那位。
當初那位羅刹與其妹對大周的忠誠,與抵禦大金的能力,屬實讓他刮目相看。
在當年三大尚書慘死之後,那位司正的身份,便無人再敢多言,乃至於他差點也要忘記那位的真名,也要忘記他是如今鎮遠大將軍胡振遠的獨子。
當年胡振遠與陛下之間達成了什麽協議,又緣何送獨子來上都,他並不知曉,包括他的父親盧之南在內,也不明白。
但眼下看來,多半是因為胡振遠害怕自己手握兵權,遭受同樣是武將奪權的周帝的忌諱。
所以這個兒子,算是人質。
隻是估計胡振遠也料想不到,他的這個兒子不僅沒有受到周帝的軟禁,反而獲贈了極大的信任與殊榮,被推至整個大周最為獨特的高位,成為人見人怕的煞神。
從這一點上來說,周帝在馭人之道上,的確有過人之處。
能使得父子疏離,卻都一心為他效命,也不是隨便一個人都能做到的。
上一世,他和安平侯之間最大的差別,便在兵力上。
他拉攏得了文臣,卻沒有得力的武將。
所以胡承修的妹妹胡寄容,自然成為他優於寧馨的首選。
但自打了解到那位胡小姐的潑辣性子,以及胡家要找上門女婿的主意後,這念頭便不得不落空。
相較之下,寧馨心悅他,又聽話乖巧,雖性子也潑辣,但相較於這位將門之後,多少更可控一些。
如今看來,他的選擇的確沒有錯。
賑災之事,周帝對眼前的宋辰時都這般忌諱,他若真的求娶胡家小姐,定會被周帝懷疑。
相反,借著寧馨的便利,他可隨意出入安平侯府,處事卻比先前便利了許多。
一想到在不久的將來,如今屬於安平侯的一切便會落到自己手中,盧家公子心中便有著說不出的舒暢。
不過
也不知想到什麽,盧公子陡然眯了眯眼,看向旁邊的盧雲:
“周燮那一行人,走到何處了”
“迴稟公子,已經到了連州,按照眼下的腳程,再過三四日,就要入上都界了。”
“安排的人手如何了”
“都已經在連州和化州交界。那裏溝壑縱橫,山勢多變,是兩府都不管之地,就是出了什麽事,也不會有人計較。”
說完這話,盧雲再次保證,“您放心,這次肯定不會失手,那個孩子我們一定會活捉迴來。”
盧光彥聞言,忽然一笑:“不,不止是那個孩子。”
盧雲微愣:“那公子的意思”
“除卻生擒那孩子之外,其他所有的學子,不留活口。包括那個姓周的老頭。”
盧雲倒吸一口涼氣:“這”
“怎麽,你有異議”
“屬下不敢”
“不敢就好。七日之後,我要見到那些士子的腦袋。”
想來上都參加國試
很好,那他就讓這些一心金榜題名的文弱書生睜大眼睛,好好瞧一瞧誰才是此次國試的最大贏家
林府書房。
聽著寒山傳來盧光彥調動人手的消息,天歌放下手中書冊:
“具體是去做什麽可能打聽到”
“還需些時日,不過已經調派了人手跟著那些人,若發現異動,他們會及時來報。”
天歌聞言,略一思索,沉吟片刻道:
“盯著不夠。盧光彥突然動用這麽多人,許是有什麽大事要做。從閣中調派一些身手好的跟上去,若是盧家沒有異動,便由著他,暗中盯著就好;若是有旁的什麽事莫讓他們得逞。”
寒山領命正要離去,天歌忽然想起什麽,又補充道:
“對了,讓他們小心羅刹司那邊。一旦被發現,保命隱藏身份為重,盧家那邊可先放一步。”
為了盧光彥,害死攬金閣的殺手,甚至將攬金閣暴露於大周皇室麵前,並不是什麽劃算的買賣。
寒山走後,天歌按了按腦袋,順手將眼前的書冊合上,靠在身後的椅背上閉目養神。
小七輕步走過來,素手在天歌鬢角幫著按動,一邊心疼出聲:
“當初老閣主在的時候,也沒見這麽忙碌,悠閑自在不說,每日都早早歇下,生怕臉上起了褶子,那會兒我還以為當閣主的日子都這麽滋潤。可是如今一瞧公子,才覺得這閣主之位簡直累得要命,老閣主那時候定然是整日偷懶。”
天歌聞聲噗嗤一笑:“攬金聽到這話,怕是要委屈死了。”
事實上,這些年來,在攬金的打理下,攬金閣的運轉已經足夠條理,各分舵的事務大都會交由各處舵主處理,最後經過排查送到閣主麵前的事務,已經過了最前麵的繁瑣階段,作為閣主,隻需要做出決定或是審閱即可。
先開始接手攬金閣的小半年,天歌的忙碌是因為剛上手,很多事情不熟悉不了解,所以要學的東西很多,常常沒什麽時間歇息。
但現在她的忙碌,卻不是為了攬金閣的事情。
自從李澤明的事情之後,她便發現很多事情的軌跡,都開始與上一世發生偏離。
其實更早一些,徐記免於災禍,周帝對姬徐兩家的賜婚,翟高卓提前離開臨安,就已經是軌道之外的變化。
但那時候,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她的所作所為而發生細微變化。
可是後來,從周帝賜婚盧光彥和寧馨起,事情就開始慢慢脫離她的掌控了。
這種異樣的感覺,從李澤明的變動引起的戶部和兵部的變化開始突出,再到如今易相請旨要讓子嗣歸宗,周夫子領盼山堂學子進上都,已然被放到最大。
尤其是易想讓子嗣歸宗這件事。
她記得尤其準確,上一世這件事情根本就沒有發生過。
易家在這一年樹倒猢猻散,易沛柔的去向她並不知曉,但易廷嵐卻假意歸順了盧光彥,最後沒過幾年,因為被盧光彥無意撞破而就此慘死。
至於易廷益,隻在易家滿門抄斬之際出現過
是了,她想起來了。
易沛柔是在刑場,被易廷益救走的。
當時易廷益準備救的人是易相,但易相已弱病殘身,為了讓易廷益帶走易沛柔,甚至不惜自戕刑場。
而易廷嵐,則是在定罪之時,主動揭發,早早遞出易家通敵的證據,所以得到了盧家作保,留了他一條性命。
當初那位羅刹與其妹對大周的忠誠,與抵禦大金的能力,屬實讓他刮目相看。
在當年三大尚書慘死之後,那位司正的身份,便無人再敢多言,乃至於他差點也要忘記那位的真名,也要忘記他是如今鎮遠大將軍胡振遠的獨子。
當年胡振遠與陛下之間達成了什麽協議,又緣何送獨子來上都,他並不知曉,包括他的父親盧之南在內,也不明白。
但眼下看來,多半是因為胡振遠害怕自己手握兵權,遭受同樣是武將奪權的周帝的忌諱。
所以這個兒子,算是人質。
隻是估計胡振遠也料想不到,他的這個兒子不僅沒有受到周帝的軟禁,反而獲贈了極大的信任與殊榮,被推至整個大周最為獨特的高位,成為人見人怕的煞神。
從這一點上來說,周帝在馭人之道上,的確有過人之處。
能使得父子疏離,卻都一心為他效命,也不是隨便一個人都能做到的。
上一世,他和安平侯之間最大的差別,便在兵力上。
他拉攏得了文臣,卻沒有得力的武將。
所以胡承修的妹妹胡寄容,自然成為他優於寧馨的首選。
但自打了解到那位胡小姐的潑辣性子,以及胡家要找上門女婿的主意後,這念頭便不得不落空。
相較之下,寧馨心悅他,又聽話乖巧,雖性子也潑辣,但相較於這位將門之後,多少更可控一些。
如今看來,他的選擇的確沒有錯。
賑災之事,周帝對眼前的宋辰時都這般忌諱,他若真的求娶胡家小姐,定會被周帝懷疑。
相反,借著寧馨的便利,他可隨意出入安平侯府,處事卻比先前便利了許多。
一想到在不久的將來,如今屬於安平侯的一切便會落到自己手中,盧家公子心中便有著說不出的舒暢。
不過
也不知想到什麽,盧公子陡然眯了眯眼,看向旁邊的盧雲:
“周燮那一行人,走到何處了”
“迴稟公子,已經到了連州,按照眼下的腳程,再過三四日,就要入上都界了。”
“安排的人手如何了”
“都已經在連州和化州交界。那裏溝壑縱橫,山勢多變,是兩府都不管之地,就是出了什麽事,也不會有人計較。”
說完這話,盧雲再次保證,“您放心,這次肯定不會失手,那個孩子我們一定會活捉迴來。”
盧光彥聞言,忽然一笑:“不,不止是那個孩子。”
盧雲微愣:“那公子的意思”
“除卻生擒那孩子之外,其他所有的學子,不留活口。包括那個姓周的老頭。”
盧雲倒吸一口涼氣:“這”
“怎麽,你有異議”
“屬下不敢”
“不敢就好。七日之後,我要見到那些士子的腦袋。”
想來上都參加國試
很好,那他就讓這些一心金榜題名的文弱書生睜大眼睛,好好瞧一瞧誰才是此次國試的最大贏家
林府書房。
聽著寒山傳來盧光彥調動人手的消息,天歌放下手中書冊:
“具體是去做什麽可能打聽到”
“還需些時日,不過已經調派了人手跟著那些人,若發現異動,他們會及時來報。”
天歌聞言,略一思索,沉吟片刻道:
“盯著不夠。盧光彥突然動用這麽多人,許是有什麽大事要做。從閣中調派一些身手好的跟上去,若是盧家沒有異動,便由著他,暗中盯著就好;若是有旁的什麽事莫讓他們得逞。”
寒山領命正要離去,天歌忽然想起什麽,又補充道:
“對了,讓他們小心羅刹司那邊。一旦被發現,保命隱藏身份為重,盧家那邊可先放一步。”
為了盧光彥,害死攬金閣的殺手,甚至將攬金閣暴露於大周皇室麵前,並不是什麽劃算的買賣。
寒山走後,天歌按了按腦袋,順手將眼前的書冊合上,靠在身後的椅背上閉目養神。
小七輕步走過來,素手在天歌鬢角幫著按動,一邊心疼出聲:
“當初老閣主在的時候,也沒見這麽忙碌,悠閑自在不說,每日都早早歇下,生怕臉上起了褶子,那會兒我還以為當閣主的日子都這麽滋潤。可是如今一瞧公子,才覺得這閣主之位簡直累得要命,老閣主那時候定然是整日偷懶。”
天歌聞聲噗嗤一笑:“攬金聽到這話,怕是要委屈死了。”
事實上,這些年來,在攬金的打理下,攬金閣的運轉已經足夠條理,各分舵的事務大都會交由各處舵主處理,最後經過排查送到閣主麵前的事務,已經過了最前麵的繁瑣階段,作為閣主,隻需要做出決定或是審閱即可。
先開始接手攬金閣的小半年,天歌的忙碌是因為剛上手,很多事情不熟悉不了解,所以要學的東西很多,常常沒什麽時間歇息。
但現在她的忙碌,卻不是為了攬金閣的事情。
自從李澤明的事情之後,她便發現很多事情的軌跡,都開始與上一世發生偏離。
其實更早一些,徐記免於災禍,周帝對姬徐兩家的賜婚,翟高卓提前離開臨安,就已經是軌道之外的變化。
但那時候,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她的所作所為而發生細微變化。
可是後來,從周帝賜婚盧光彥和寧馨起,事情就開始慢慢脫離她的掌控了。
這種異樣的感覺,從李澤明的變動引起的戶部和兵部的變化開始突出,再到如今易相請旨要讓子嗣歸宗,周夫子領盼山堂學子進上都,已然被放到最大。
尤其是易想讓子嗣歸宗這件事。
她記得尤其準確,上一世這件事情根本就沒有發生過。
易家在這一年樹倒猢猻散,易沛柔的去向她並不知曉,但易廷嵐卻假意歸順了盧光彥,最後沒過幾年,因為被盧光彥無意撞破而就此慘死。
至於易廷益,隻在易家滿門抄斬之際出現過
是了,她想起來了。
易沛柔是在刑場,被易廷益救走的。
當時易廷益準備救的人是易相,但易相已弱病殘身,為了讓易廷益帶走易沛柔,甚至不惜自戕刑場。
而易廷嵐,則是在定罪之時,主動揭發,早早遞出易家通敵的證據,所以得到了盧家作保,留了他一條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