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市。


    夏天天亮得早,在醫院門口做小本餐飲生意的老沈半夜四點來鍾就起來了,把早餐要用的麵發著,交待徒弟把粥熬上,自己騎著三輪車,去兩站路以外的批發市場把今天需要的肉和菜拉迴來。


    不到六點,第一波客人已經到了。


    三院是豐市最好的醫院之一,一號難求,尤其是那住院部,住進來的幾乎都是得了要命的病。在這種醫院外麵賣飯,那是穩穩不用操心客流,味道再差,都有愁眉不展的人來草草解決三餐。


    老沈這家餐館開了快有八年了,起初隻是一個掛倆液化罐的遊攤,支一口大鍋,炒的飯香得對麵街道都聞得見。一份炒飯從十塊到十六塊不等,每份都單獨炒,賣的完全是辛苦錢。


    後來老沈有了點積蓄,盤下這間鋪子,請來徒弟,從黑忙到黑。


    鋪子裏空間不夠,城管體諒小販和病人家屬們,允許在三餐時間在店外支小桌,搞好公共區域的衛生就行。六點多,老沈的鋪子外已經擺了七八張桌子。


    人們沉默又匆忙地就著粥、豆漿吃包子,很多都是在病房陪護了一宿的人,麵色糟糕,吃完還要打包一兩份,趕著迴到病房。有的魂不守舍,撞著桌椅,或是少給幾塊錢。老沈在這兒做生意多年,見慣了人生疾苦,從來不跟這些家屬們計較。


    “老沈,來一屜鮮肉,一碗紅薯粥,倆煎蛋!”一道幹癟的聲音在人群中炸響,門口吃飯的客人們有的朝聲音的來處看去。


    這語氣一聽就不是病人家屬,他們大多沒這麽有活力。老沈剛進完貨迴來,正在裏間洗臉擦汗,聞聲出來,“老牟,請坐。”


    “喲,這還沒吃早飯吧?要不一起?我請!”老牟不客氣地自己拿了兩屜包子,“你喝啥粥?”


    老沈也不推辭,“小菜粥。”


    為了最大限度容納客人,老沈的桌子做得都挺大,互相擠著一桌能坐八人。老牟這會兒一人占了兩人的地,老沈便站著吃,把位置讓給客人。


    老牟揶揄:“你個沈頭兒,生怕少做一單生意啊?”


    老沈笑道:“大家都趕著吃早飯。”


    “嘖,你就會心疼他們!”


    “上我這兒吃個飯的,誰不是苦命人?能幫點忙就幫吧。”


    老牟瞧不上老沈這副做派,覺得虛偽,但嘴上也沒說,幾個包子下肚,跟喝了酒似的,話變得更多,“你這大善人,幫他們咋不幫幫你小弟我?前陣子不是來了個什麽連鎖團嗎?一個個穿西裝打領帶呢,把老子生意都搶完了!你這兒人流大,我讓你幫我攬點客,我給你分成,你也不樂意。”


    坐在一旁的客人打量老牟,眼中露出不悅的神情。但老牟臉皮厚,立馬湊上去遞名片,“兄弟,我是做這個的,一條龍服務,包您滿意,您看看。”


    醫院門口的一條龍服務還能是什麽?那客人看一眼名片,不再搭理老牟。老牟做這一行,看得最多的就是白眼,早免疫了,擠出一臉苦大仇深,“人這一生啊,都要經曆這個的,看開點啊。”


    老沈吃完了,收拾好自己的碗碟。老牟見他要走,幾口解決掉剩下的包子,追上去,“老沈,我今兒是來拜托你正事的!”


    老沈示意他掃碼,他訕笑兩聲,給了錢,又說:“你就幫兄弟一把!現在生意難做啊,人家是集團軍,我是散兵遊勇,實在搶不過!”


    老沈轉過身,“不是我不幫你,是確實不能開這個先河。我這鋪子你也看到了,是不是飯點都坐滿家屬,你們做殯葬服務的哪一個沒來找過我?我答應一個,其他的不都來找我?到時候一窩蜂全擠在這,我還賣不賣飯了?”


    “其他人能和咱一樣嗎?咱是老鄉啊!”


    老沈還是搖頭。老牟正要繼續說,老沈的徒弟走了出來。他生得壯實,是個農村來的高個子,端著一鍋熱粥,瞪了老牟一眼,老牟就縮了,“行行,那我過兩天再來!”


    離開餐館,老牟唾了好幾口,一路上罵罵咧咧,“呸!拿什麽喬啊?人叫你一聲老板,你還真把自己當老板了?”


    這時,天光已經大亮了,和老沈餐館隔著一條街的三院門外聚集著求醫的人,還有許多像老牟這樣,盼著他們早點死去好做殯葬生意的人。


    老牟蹲了半天點,一樁生意也沒拉上,正在路邊抽煙撒氣,就看見早上塞了名片的一家人正和另一個拉客的站一塊兒。他心頭一怒,連忙衝上去,想把生意搶迴來。那家人一看他這尖嘴猴腮的模樣,就煩從心起,兩頭都沒接,被別的人搶走了。


    老牟搶生意不成,和對方互相謾罵,還打了兩拳,後被醫院保安製止。這種事在三院太常見了,保安把兩人趕走,也沒報警。


    老牟快一周沒開張了,再拉不來生意,就特麽得喝西北風!等保安走遠,他又溜迴醫院,在住院部樓下那塊修得特別好的花園瞎逛。


    逛了沒多久,迎麵走來一熟人,老牟立馬換上嬉皮笑臉的麵皮,“香裏大妹子,下班了?”


    來的護工陳香裏,不算醫院的員工,但長期在這兒伺候癌症病人,在老牟眼裏她就跟護士差不多。


    陳香裏看看老牟,皺了下眉,想要繞道走。老牟立即追上去,“哎香裏妹子,和老哥咋這麽見外?打個招唿都不成啊?”


    陳香裏說:“我還有事。”


    “知道知道,你們都是大忙人。”老牟步子一跨,插到陳香裏跟前,故意壓低聲音說:“幫老哥個忙唄,給拉點客。”


    陳香裏要走,手腕卻被他拉住,甩不開,急道:“我叫人了!”


    “你叫,我又沒對你做什麽。”老牟撒手,眼神陰冷,把一疊名片放陳香裏衣兜中,“你那些雇主信任你,等人沒了,你幫老哥說兩句,老哥又不會虧待你。”


    陳香裏急於脫身,隻得點點頭。


    老牟站在原地,擦擦鼻子,吐出一口痰,走了。


    陳香裏迴頭,看著他的背影,眼中的嫌惡難以掩飾。


    中午,到了老沈餐館一天中的第二個用餐高峰。十個不鏽鋼大盆擺在鋪子門口,葷菜居多,想吃什麽自己舀。


    季沉蛟和淩獵剛從三院出來,季沉蛟一手拎著兩人的體檢報告,一手拿著手機查周圍的食物。體檢需要空腹,vip體檢中心雖然提供營養餐,但淩獵覺得那些糕點包粥吃不飽,非要出來吃正餐。季沉蛟找到一家簡餐,正要遞手機給淩獵看,淩獵就拉住他的手臂,“走,那裏人多!”


    人擠人的攤點,季沉蛟是一看就沒有湊熱鬧的想法,淩獵恰恰相反,人多?那肯定好吃啊!


    淩獵安排季沉蛟坐在邊上一張桌子邊,用長腿占座,自己搶來兩份堆得結結實實的盒飯。


    季沉蛟看看自己的,又看看淩獵的,“怎麽菜還不一樣?”在他的認知裏,吃這種十來塊錢的盒飯,就該大家的菜一模一樣。


    淩獵掰好筷子,第一筷子就夾走了季沉蛟盒子裏的肉沫茄子,“因為這樣我就可以吃兩份了啊。”


    季沉蛟:“……”


    他們今天之所以會到豐市三院來做體檢,是因為在未來一段時間,會暫時留在豐市,以特別行動隊成員的身份活動。


    衛梁案仍在調查中,但由於“雪童”的出現,和那組與劉意祥案相似的足跡,這起案子的偵查方向已經改變。


    豐市警方做完了所有排查工作,將衛梁服刑期間的人際關係也查過了。衛梁當時被判了十五年,在獄中表現良好,減刑出獄,在獄中他沒有與任何人產生過矛盾。而出獄之後,在舅舅家中頗不受待見,他不敢與家人發生爭執,越來越沉默寡言,唯一的興趣就是在幹活之餘,找個偏僻的地方在手機上唱歌。


    他唱得也不好,純屬自娛自樂。


    被他殺害的那名青年不是豐市本地人,其家人、朋友查下來沒有作案時間,也不存在買兇的可能。


    衛梁案和黃勳同案,兇手針對的似乎都是淩獵。


    劉意祥案,兇手穿著淩獵的運動鞋,在淩獵租住的房屋裏殺死劉意祥,還給劉意祥換上淩獵的功夫袍,嫁禍的意圖非常明顯。


    衛梁案,兇手穿的正是淩獵的同款運動鞋,留下同款鞋紋,還故意在淩獵看望衛梁當天動手。如果淩獵沒有在離開火鍋店後立即趕到火車站,就是最有作案可能的人。


    然而兇手的動機匪夷所思,為什麽要嫁禍給淩獵?更加詭異的是“雪童”。在衛梁案中,“雪童”並不是必需品,兇手當時已經控製住衛梁,有無數種辦法殺死衛梁。選擇“雪童”其實非常不理智。那棟樓雖然已經無人居住,但萬一有人在衛梁還未死去之前迴去呢?


    既然使用了“雪童”,那就是希望警方將淩獵與“雪童”聯係起來?一旦兩者畫上關聯符號,淩獵就與北方神秘的“雪童”案有關了。


    所以劉意祥案也與“雪童”有關?


    殺劉意祥嫁禍淩獵好理解,人就死在淩獵屋中。但衛梁呢?兇手如果隻是要殺個人來嫁禍淩獵,為什麽非要殺衛梁?他是準備了多久,才能“恰好”在淩獵來豐市的這天殺死衛梁?


    選擇衛梁,就說明兇手知道淩獵與衛家的關係。他不僅要嫁禍,還要用這件事刺痛淩獵。


    季沉蛟問:“案子發生之前,哪些人知道你和衛梁的關係?”


    淩獵說了三個名字,一是特別行動隊已經退休的功勳領導,是個在警界非常有名的人物,一是沈尋,還有一個就是蕭遇安。


    “他們誰也不可能泄露。”淩獵說。


    季沉蛟說:“你毫不懷疑蕭遇安?”


    淩獵眨眼,“我應該懷疑他?”


    季沉蛟很理智地分析,沈尋現在是特別行動隊的負責人,排除。如果確實沒有其他人知道內情,那蕭遇安為什麽不值得懷疑。


    淩獵卻笑起來,“我就算懷疑那位功成身退的老領導,也懷疑不到蕭遇安頭上。”


    季沉蛟莫名有些吃味,這陣子淩獵陸陸續續給他講過不少剛進入特別行動隊的事,三句話不離蕭遇安。當年淩獵還不到二十,還是個青澀的少年,不像現在這樣十句話有八句不正經。


    明明是他更早遇到淩獵,但他好像錯過了淩獵生命裏很重要的一段時光。


    一想到淩獵滿臉單純地追著蕭遇安喊隊長,遇到他時卻陰陽怪氣地叫季隊長,那股吃味就醞釀出一股酸味。


    “淩獵。”季沉蛟喊了聲。


    淩獵:“嗯?”


    “你怎麽稱唿蕭遇安?”


    “隊長啊。”


    “你叫沒叫過蕭隊長?”


    淩獵自個兒想了想,笑道:“那多欠啊。”


    季沉蛟頓時更酸了。


    特別行動隊內部很重視這起案子,沈尋給淩獵打過視頻電話,溝通偵查上的想法。淩獵說在查衛梁案期間還想把豐市的一樁陳案破了,那是衛之勇在世時唯一沒能偵破的案子,自己沒能保護他的孩子,至少想為他了一了偵破陳案的心願。


    沈尋考慮到淩獵要在豐市長期行動,便提醒他的特別行動隊偵查許可證要過期了,補申請需要體檢報告。


    恰在此時,季沉蛟提出想與淩獵一起辦案。理由也很簡單,劉意祥案是夏榕市的案子,既然關聯到淩獵,他有責任參與偵查。


    此事不是季沉蛟一個人決定的。到豐市的第二天,季沉蛟就接到謝傾的電話。謝傾知道他因為季諾城的案子,身心都處於極端疲憊的狀態,需要一個不短的假期來調整,加上他這些年忙於工作,從來沒有修過假,索性一並給他批了假期,讓他暫時放下夏榕市的案子。梁問弦和席晚也給他發消息,讓他放心,有案子的話他們會高效率解決。


    沈尋考慮之後,決定給季沉蛟辦一個臨時許可,這也需要體檢證明。


    淩獵還在一旁笑:“季隊長,從今以後你就是我的臨時工下屬了。”


    當著沈尋的麵,季沉蛟沒跟他嗆。


    今天做完體檢,一會兒發迴特別行動隊,走個流程,證件就有了。季沉蛟眼睜睜看著淩獵在他盒子裏毫不客氣挑肉吃,不禁想——臨時工下屬的作用就是讓領導隨時隨地吃到兩份盒飯嗎?


    淩獵忽然抬起頭,與季沉蛟四目相對,兩人動作都頓了下。


    自從那天在車上向季沉蛟索要擁抱後,他們之間就變得不一樣。


    淩獵從不向人傾訴,季沉蛟是第一個。淩獵也從不向人展示軟弱,連麵對蕭遇安時也絕不會,季沉蛟仍是第一個。


    迴想起來,他要季沉蛟抱住自己時簡直像投懷送抱,如果不是當時氣氛到了某個臨界點,坐在身邊的又是季沉蛟,他一定做不出那樣的舉動。


    季沉蛟好似成了一個理由,因為是季沉蛟,所以可以。


    “我要吃這個。”季沉蛟夾走淩獵盒子裏的油炸泥鰍,一嚐,還湊合,但沒有淩獵做的好吃。


    淩獵笑起來,“大膽,區區臨時工,還敢在領導碗裏動土!”


    季沉蛟將筷子倒過來,敲敲淩獵的腦門,“我還敢在領導頭上動土,你要怎樣?”


    淩獵:“你等著,開始工作後我給你穿小鞋。”


    迴到市局,淩獵把兩人的體檢報告傳迴特別行動隊,幾天後拿到許可。


    沈尋其實早就給他們準備好。淩獵這也算是正式迴歸特別行動隊了。他本來很擔心淩獵現在的狀態,但那天開會時淩獵出乎意料地冷靜,還逐條分析從劉意祥案到衛梁案的遞進性,得出對方想要一步一步激怒他的結論。


    沈尋起初對淩獵很不放心。淩獵不是他的隊員,乖張偏執,向來隻聽蕭遇安一個人的話。蕭遇安調任之後,淩獵成了沒人約束得了的隊員,還因為蕭遇安而對特別行動隊上下抱有敵意。


    隊裏的心理專家說過,淩獵是個很危險的隊員,而對特別行動隊這樣的特殊部門來說,危險的隊員不可或缺,用得好是寶藏,駕馭不了就是定時炸彈。


    而這次,淩獵的野性似乎收斂了許多,又有點被管束著的感覺了。


    沈尋不由得想起季沉蛟。聽說淩獵到了夏榕市之後都和他待一塊兒,淩獵的改變是因為季沉蛟嗎?


    沈尋拿起季沉蛟的資料,這也是個經曆很有戲劇性的男人,被兇手夫妻撫養大,竟然成長為精英刑警,不久前親自偵破養父母二十年前犯下的命案。而季沉蛟的師父寧協琛,曾經在夏榕市警界叱吒風雲,失蹤後傳聞紛紛。


    站在沈尋的角度,季沉蛟和淩獵都不讓人省心,但這倆的氣場卻似乎很合。沈尋自己便是一線出身,清楚默契在他們這群人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那就看看,這兩人能影響彼此到什麽程度吧。但願那些影響都是正麵積極的影響。


    季沉蛟將許可收好,又將自己的和淩獵的各自打印出一份。淩獵笑他:“好新奇哦!”


    季沉蛟哼了聲,“是,畢竟是沒見過世麵的地方刑警。”


    淩獵收拾好自己的辦公桌,吹著口哨出門——這間辦公室是豐市市局給特別行動隊安排的,等於衛梁案的臨時指揮中心。


    季沉蛟跟上去,“去哪兒?”


    “調陳案的案卷,衛之勇未破的那樁。”


    資料室散發著紙張經年累月醞釀出的味道,在這裏一切都變得陳舊,時間仿佛也變得緩慢。季沉蛟覺得雖然都是資料室,但每個市局、分局、派出所,這扇厚重的門內,氣味都不同。它們承載著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悲劇,釀成的味道也截然不同。這是隻有刑警才能分辨的不同。


    就在季沉蛟走神的時候,淩獵已經按照編號,走到一個架子前。他穿著一件黑色的純色t恤、鐵灰色收腳運動褲,下午明亮的光線從窗戶照進來,將他本就白的皮膚照得更加透明。


    他專注地看著架子上的數字,手指在資料的脊背上輕輕滑過,光塵圍繞著他,像是從案卷中幻化出的幽靈,無聲地請求他帶來遲到的真相。


    “找到了。”淩獵將一疊資料取下來,翻開,裏麵記錄的是兩起十七年前發生在豐市豐安縣的命案。


    豐市和夏榕市的城市體量不同,若說夏榕市是座大都市,豐市就是一座生活安穩濱海的小城市,以文化旅遊為發展依托,而其中最有名的文化則是殯葬、鬼神文化。


    豐市有一個漂在海上的縣,叫豐潮縣,島上修建著各種陰曹地府建築,每年中元節前後,還會辦長達一個月的萬鬼巡島活動,引來大量遊客。


    這樣的活動需要許多道具,諸如人偶、靈車、花圈,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紙紮的。


    而豐市另一個縣豐安縣,全縣大部分人口做的是白事生意,平時紮的花圈、房屋等供應給殯葬行業,七八月間就供應給豐潮縣裏的活動。


    案子在當年引起很大的轟動,因為死者是豐安縣有名的白事巧匠譚法濱。


    譚家祖祖輩輩做紙紮,手藝傳承到譚法濱這一輩,更是被發揚光大。譚法濱不僅技藝精良,每年都推出新的作品,還把企業管理的那一套引進來,規範生產,去外地搞推廣,已經將譚家做成豐安縣第一的白事作坊。


    然而在十七年前,他被人殺死在自家作坊裏,身體被捆綁成打坐的姿勢,一根紮紙房子用的竹簽卡在他背上,讓他上半身保持直立。


    一座紙房子罩住他,當他被發現時,雪白的紙房子已經被染成黑紅色。


    這極其詭異的場麵讓警方立即想到儀式感,但和普通命案所表現出的儀式感不同,這次的儀式感顯然帶著某種邪惡意味。


    經過調查,那紙房子也很有來曆,是譚法濱剛設計出的新品,已經被不少購買方相中,經過宣傳推廣,譚家必然大賺一筆。


    從這詭異的儀式感出發,加上紙房子背後的意義,時任專案組組長的衛之勇迅速敲定偵查方向——同行在嫉妒、仇恨驅使下作案。


    那時偵查手段有限,但專案組的行動無疑非常迅速,三天時間就完成了對豐安縣白事行業的排查,其中有至少七人符合犯罪側寫,並且無不在場證明。


    但是在後續的重點偵查中,這七人均不認罪,警方也沒有找到決定性的證據。


    最關鍵的案發現場,兇手清理過足跡,殺死譚法濱的兇器是縣裏很普遍的尖角菜刀,難以通過兇器尋找兇手。


    在密切監控七個可能作案的人的同時,衛之勇又轉向其他方向,調查譚法濱的人際關係。譚法濱遇害時才三十歲,算得上青年才俊,他為人大氣,隻和手藝較勁,很少與人產生爭執,對鬼神文化十分癡迷。


    最後這一點引起衛之勇注意,兇手讓譚法濱死於自己引以為傲的作品,同樣也是癡迷的文化中,是憎惡譚法濱本人,還是憎惡被譚法濱推崇備至的文化?


    然而想法雖然有了,排查起來卻非常困難。從案卷裏記載的排查細則看,衛之勇一直沒有放棄過,但他懷疑的人,要麽最終洗清了嫌疑,要麽沒有證據抓人。


    五個月後,豐安縣竟然又發生了一起屍體被束縛,放在紙房子裏的命案。


    遇害的是另一位手藝師傅畢江,罩住他的紙房子也是他親手做的,整個現場和譚法濱案如出一轍。


    但畢江和譚法濱除了紙紮手藝人這個身份,幾乎沒有其他相似之處。譚法濱是業內翹楚,畢江是個末流手藝人,做的東西不管是從審美上還是質量上,都遠遠比不過譚家。他也不是銳意進取的性子,從家裏老人手中接過作坊,一天天混著日子,做的東西能讓全家吃飽飯就行。


    他並不喜愛鬼神文化,更不想譚法濱那樣熱衷傳播。用現在的觀念來看,就是一條很佛係的鹹魚。


    相似的現場讓衛之勇一度認為這是兇手再一次作案,可對畢江的調查漸漸深入,衛之勇覺得這也許是一樁模仿作案。


    但同樣的難題是,仍舊找不到明確的證據。


    每個地方都有偵破不了的案子,當新的命案出現時,在警力有限的情況下,衛之勇不得不把精力轉移到新案上。發生在豐安縣的兩起案子被蓋上厚厚的歲月塵埃,成為衛之勇過世時的兩大遺憾之一。


    另一樁遺憾,是沒有找到那個被自己救下,卻沒有保護好的小孩阿豆。


    淩獵是從蕭遇安口中得知,衛之勇一直在找自己。這個倔強而樸實的男人,一輩子都獻給了警察這項崇高的事業。


    衛之勇曾經有機會成為特別行動隊的一員,雖然特別行動隊成立時,衛之勇已經超齡,但是向後輩傳授經驗是他能夠勝任的。然而衛之勇拒絕了,隻因不想丟下豐市,那座城市還需要他的保護,那座城市裏還有他沒能偵破的案子。


    衛之勇向蕭遇安提過自己年輕時從邊境救下來的小孩,孩子沒有任何身份證明,也沒有照片,他唯一知道的就是,孩子叫阿豆。


    衛之勇笑嗬嗬地說,雖然自己沒有成為特別行動隊的一員,但還是想厚著臉皮,請特別行動隊幫個忙,找到這個孩子。


    淩獵從迴憶中迴過神來,才意識到自己又沉浸到那些有關衛之勇、蕭遇安的情緒裏。這是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兩個人,救了他第一次,救了他第二次。當年從“沉金”逃走時,他隻是想去看看姐姐口中溫暖美麗的南方,誰知二十多年後的現在,他已經是一方安寧的守護者。


    而此時,他的身邊又出現了一個重要的人。


    淩獵從案卷中移開目光,看向季沉蛟。季沉蛟在看另一份案卷,淺皺著眉,薄唇輕輕抿著,從側麵看,是很鋒利的長相。


    注意到在自己臉上描摹的視線,季沉蛟轉過頭,微微挑眉,“你看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心匣[刑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初禾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初禾二並收藏心匣[刑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