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說:大家放心好了,俞老師和致遠並沒有陰差陽錯,我仍然偏向結局 he。
……
梅雨時節,天氣開始陰晴不定,太久沒迴家的人,衣服上都滲著陰森森的涼意。
淮市的郊區濕得像一座墳,或許陰曹地府的環境都比這兒好點,美名曰:鬼都不願意待。
人煙稀少的路段旁矮立著雜草,若是徒步從這一帶走過,褲腳定然要被浸濕的。車輪壓過路邊草,沉悶的發動機聲 “隆隆” 地滾過去,最終停在了一座工廠的大門口。鐵門敞開時的刺耳音比得了關節炎的老頭的呻吟還要慘,聽了叫人渾身不得勁。
牟先智從車上下來,戴上了一隻黑帽子,對敞門的看守說:“該上點油了。”
看守彎腰頷首地 “哎” 了一聲,就聽到工廠廠房裏接連傳來幾聲槍響。牟先智默默地數著次數,結束之後皺眉道:“這是抓到人了?”
看守被嚇縮起的脖子還沒彈出來,也不敢多言,道:“今天老板帶來了幾個人,其餘的我不知道。”
問他也問不出什麽東西來,牟先智正要邁開步子,就在此時,槍聲響起的工房大門拉開。一個高大的男人正叼著一根煙,一邊穿著深棕色大衣,一邊從裏麵走了出來,兩個跟從緊隨其後,牟先智想看一下裏麵的景象,映入眼簾的隻有一片鮮紅和幾個清掃的人,門就被迅速關上了。
男人穿上了最後一隻袖子,理了一下領口,含著煙對旁人彈了個響舌,說:“帶火了嗎。”
跟從聞言去摸口袋,牟先智立馬過去 “補上”,擺出一張笑臉來,道:“徐總,忙完了。”
徐致遠掀了一眼牟先智,神色淡漠地看著他手裏捂著的火光芒跳動,道:“別,您這麽叫我是要掉輩分的。”
牟先智道:“也差不了多少…… 那我還是叫您小少爺?”
徐致遠也不廢話:“你來幹什麽。”
“兩日之後冬先生會與淮市慈善會在小教堂舉辦晚會,還邀請了昆劇名家義演,希望您和令夫人可以到場。”
煙被徐致遠含在嘴邊,慢慢燒著,四年讓他的個子長了不少,大多數時候需要睨著看人。他沒說答不答應,隻說:“這種事什麽時候不可以說?你非用得著來這裏找我。”
“嗨,這不是…… 孟老爺說您外出辦事,兩三天沒迴家了,我也是怕傳達不到位,誰知道沒趕上時候,少爺別怪罪。” 見徐致遠扭頭要上專車了,連忙喊道:“哎,少爺,孟老爺讓我給您帶話,叫你今天去見他。”
徐致遠一撇手,道:“行了,我知道了,你走吧。”
牟先智又忍不住緊閉的廠房門看了一眼,鞠躬應了一聲,迴自個兒車上了。
徐致遠把嘴裏咬著的一絲未抽的煙吐掉,踩滅,淡然說道:“晦氣。”
問跟從要了火,換上了根新的。
……
徐致遠迴了家——不過不是徐府,而是孟徹在淮市的新府邸。
仆人迎上來接了他的大衣——七月份的暑氣剛剛冒頭,有太陽的日子會十分悶熱,上午還是個晴天,所以徐致遠身上就隻穿了一件薄襯衫,哪知道下午就天變臉。
他的背後被水漬和汗漬沾濕了一小片,隱隱可以看到一條痕跡從背肌一直爬到脖子根,在衣領處露出一節來。徐致遠說:“爹呢。”
仆人答道:“在房間等您呢。”
“你告訴他我迴來了,先去洗澡。”
徐致遠去房間把襯衫脫了下來,肩胛骨上陳著的那道猙獰的疤就一覽無餘地顯出來了。
——這傷痕出自徐鎮平之手,在四年前徐致遠劫獄之後。
俞堯在外已經 “死” 了,劫獄這件事隻有利益相關的少數人知道。而那時的孟徹正好來了淮市,徐致遠劫獄救同袍會 “罪人” 的行為簡直就是拉扯著徐家往槍口上撞。徐致遠本應按聯合政府的法律以叛徒罪處刑,連帶著徐家一起被調查、處置,卻由於怒其不爭的徐鎮平當著孟徹與冬建樹的麵差點將兒子 “打死” 而暫緩了下來。徐致遠在床上待了幾個月,而孟徹看在曾經同僚的份上主動提出要助徐家將這件事擺平。
但他對徐鎮平的懷疑並沒有消除,所以他幫忙的前提條件是徐致遠要入贅孟家,往後徐致遠要在他手下辦事,試探徐鎮平敢不敢將兒子作為保證的籌碼…… 再說,他最終也要將家業托給未來的女婿,孟徹大概通過徐致遠的劫獄在他身上看到了他青睞的品質,於是將他當成了塊可塑之才培養著,徐致遠兩年前剛從既明畢業,就被他提升成了聯合政府的職員,又接手了孟家的部分酒飲產業,做了總經理。
事實證明孟徹也沒看走眼,青年人二十出頭就相當有他的父親當初的影子,有勇有謀,敢為敢斷,不負重托地將 “徐總” 做得有模有樣的。
沐浴完畢的徐致遠擦幹了頭發,換了一身居家的服裝,敲響了孟徹的房門。孟徹看到進門的是他,說道:“事情辦妥了嗎。”
徐致遠的拇指在食指關節處摩挲了一圈,說:“四個同袍會社員,殺了三個。”
“怎麽還留了一個。”
“他說他知道一些情報,會全部告訴我們。”
“行吧,我以為你留了點心思呢,” 孟徹意有所指地笑道,“聽說你最近在北城找人?是找誰啊。”
徐致遠沉默。孟徹從不會像徐鎮平一樣跟他發怒,他在別人眼裏甚至是和藹可親的。但是他在孟徹麵前卻會打心底油然而生出一種畏懼,這種畏懼和在父親麵前的感覺截然相反——徐鎮平像是一隻不容冒犯的、威嚴的盾。而孟徹卻是一把塗了暗毒、出了一半鞘的劍刃。
比起隱瞞,在孟徹麵前大方承認要聰明得多。徐致遠說:“找我小叔。”
“哦,” 孟徹神色並無波瀾,一副盡在意料之中的模樣,說,“致遠啊,你最好把心安分下來,他已經和你們徐家脫離關係了,你再去招惹,豈不是又要將你們家往風口浪尖裏推嗎。”
“我明白,” 徐致遠不動聲色,說道,“我隻想知道他的安危而已,沒想別的。”
“你懂事我知道…… 對了,” 孟徹說著起身,從書架上取下了本書遞給徐致遠,笑道,“之前你讓下人給你買的書,聽說找了好幾條街都沒找到,我這裏正好有本老早收藏的。”
徐致遠看著那老舊的封皮,靜了一會兒。
他要自己的仆人買書是兩個月前一件再平常不過的小事,他也並沒有聲張過,此時孟徹卻忽然在 “勸誡” 之後提起這件事,頗有警醒的意味——暗暗地告訴徐致遠,他整個人是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的。
“謝謝爹。” 徐致遠徐致遠接過書,道,“沒什麽事的話我先去休息了。”
“冬建樹的邀請你知道了嗎。”
“牟先智去跟我說了。”
“後天你抽出空來,和阿妙一起去,也算替孟家出麵。”
徐致遠皺眉。當年徐致遠遵從父命和被抓迴來的孟妙常結了婚,而由於孟妙常情緒不穩定,婚禮對外聲稱 “戒奢從簡”,並沒有轟轟烈烈的儀式,“夫妻” 兩人也很少共同出麵。孟徹也知道自己的女兒心思不在徐致遠身上,四年以來沒有逼過兩個人一定要恩恩愛愛,他和孟妙常也心照不宣地盡量避免共處一室。這還是他第一次聽孟徹提出這樣的要求。
“如果阿妙不同意,你們就共同商量解決分歧,這次出席不可以因為你們的私人情緒耽誤了。” 孟徹看著徐致遠為難的神色,手指敲了敲桌子,說道,“夫妻之間總要磨合。”
徐致遠隻好說:“行。” 他接過書來,和孟徹道了謝。
……
徐致遠閉著眼也知道孟妙常的人在哪兒。
徐致遠踏進大劇院的時候,偌大的場子隻有孟妙常一個觀眾,她在中間的座位上閉目養神,耳畔昆腔細膩婉轉,這《玉簪記》是她固定要聽的——聽得徐致遠都要熟了。
這才剛剛開場。仆人見徐致遠來,繞到孟妙常前麵,說道:“小姐,徐少爺來了。”
孟妙常非但沒迴應,正巧台上演到初遇一幕,她也跟著慢慢地哼了起來,唱得正是:“誰家夜月琴三弄,細數離情曲未終,朱弦聲杳恨溶溶”。
徐致遠讓仆人退走,後者也知道避嫌,便出門口等著了。他隔了一個座位到她身旁坐下,說道:“後天有個晚會,你爹說我們需要一起參加。”
孟妙常沒迴他,直到台上戲子唱罷,才說道:“不去。”
徐致遠直接道:“據線人說,那日晚會上有情報交易,屆時潛在商界兩位地下同袍會將幾條重要消息給他。但是線人現在被抓了,這件事隻有我知道。”
孟妙常蹺著腿,淡漠道:“你真的很喜歡給自己找麻煩。”
“我需要你幫我。” 徐致遠道,“我會把這些情報一份不落地交給方景行。”
“可以,給我個條件,我為什麽要幫你。” 孟妙常道,“再說,你要是莫名其妙地和我’商量‘好了,我爹肯定也要問。”
“我找到你姐姐的下落了,她在北城養傷。”
孟妙常像是被驚醒了似的,臉上的冷意融化了大半,猛然轉頭看著他,沉默半晌,說:“你…… 你怎麽知道的。”
“查的,” 徐致遠說,“雖然是大海撈針,但一個人又不能憑空消失,撈撈還是有幾率找到的。”
“……”
“好,我可以和你去,” 孟妙常接下了這個條件,嘴唇有些發顫,但還是冷靜道,“不過我爹那邊你要怎麽應付,你找到她的事,我爹知道嗎?”
“不知道,他那邊需要你自己編個理由和他解釋,他信你總比過信我。”
“好,” 孟妙常五指輕扣,小聲說,“她…… 怎麽樣了?”
“一切安好。”
孟妙常鬆了一口氣,問道:“俞堯呢?你去北城查人,不止是為了我姐吧。”
徐致遠靜默片刻,說:“沒下落。”
孟妙常原話迴道:“人又不能憑空消失,大海撈針,撈撈還是有幾率找到的。”
徐致遠笑了一聲,伸出一隻手指,說道:“你這叫拾人牙慧,我沒有感受到一點誠意,安慰的說辭難道不能創新一點嗎。”
孟妙常:“你有什麽牙慧…… 得了吧,這也算牙慧?”
“嘁,” 徐致遠一撇嘴,起身要走了。
孟妙常遠遠地跟他說了聲 “謝謝”,這還是徐致遠頭一次從她嘴裏聽到這個字。
……
晚會的地點是冬家的禮堂。
徐致遠已經告別既明兩年,可是關於這所學校的迴憶卻在腦海裏久久地珍藏著。他看見被燈光耀著的彩色玻璃,記起第一次參加學生活動,就是跟嶽剪柳來的這個地方。
那時候他尚且青澀,身上沒多少知識浸潤,卻換了身 “儒者” 裝書,捧了一本筆記,就來大膽地來跟才識過人的姑娘論道了。
現在想想,當時的徐致遠肯定不會預料到他會真的會有一天,換上了一身正式西服,受邀重新來到這個地方。
隻不過台上的說辭從學生們慷慨激昂的救國之道,變成了資本家們虛偽至極的陳詞濫調罷了。
身邊的孟妙常冷漠不語,隻有見到人望過來時才會象征性地將手往徐致遠胳膊上搭一下。
她見身旁無人了,小聲問道:“人在哪兒,那線人告訴你線索了嗎。”
“在最西北方,第十九個去取酒的人,我現在數到十個了。”
孟妙常說:“你確定?一般隻有服務員才會過去主動取酒…… 又一個。”
“第十一個,” 徐致遠說,“不確定,但線人隻給了這些提示,我沒有其他的辨別手段。”
“大概到時候他會隨機應變地製造一些巧合。” 孟妙常忽然起身,在目的地旁瞄到了幾位談笑的賓客,說道,“我過去一趟,說不定能給他給個創造時機的機會。”
“行。”
她正要從徐致遠身邊離去,兩人便聽到禮堂門口傳來一陣奉承聲音,徐致遠隨意地抬眼看去,之間人堆裏有個相貌堂堂的熟悉麵孔。
徐致遠:“……”
曆史總是在重複上演著,他這一望過去,對方也趕巧地用不經意的餘光瞄過了這邊,兩人瞬間對上了視線。
冬以柏:“……”
四年前他被冬建樹強行送到了海外留學,現在也是該畢業的時候。
徐致遠將目光挪迴來,拽了一下衣領,不知為什麽有些尷尬。
“怎麽了,” 十分會察言觀色的孟妙常問道,“那個人你認識?”
徐致遠:“我……”
冬以柏告別人群走向了這裏,他眼裏有著幾絲陳舊的恨意,沒等徐致遠聲音落下,便咬牙切齒地笑道:“喲,這不是徐家大少爺徐明誌嗎,真是好久不見,四年了,我才發覺您身上這件’馬甲‘可真漂亮。”
孟妙常看了一眼徐致遠的西服馬甲,也沒瞧出什麽端倪來,臉上緩緩露出:“?”
“……” 徐致遠蹭了一下鼻尖,把話說完:“…… 不認識。”
……
梅雨時節,天氣開始陰晴不定,太久沒迴家的人,衣服上都滲著陰森森的涼意。
淮市的郊區濕得像一座墳,或許陰曹地府的環境都比這兒好點,美名曰:鬼都不願意待。
人煙稀少的路段旁矮立著雜草,若是徒步從這一帶走過,褲腳定然要被浸濕的。車輪壓過路邊草,沉悶的發動機聲 “隆隆” 地滾過去,最終停在了一座工廠的大門口。鐵門敞開時的刺耳音比得了關節炎的老頭的呻吟還要慘,聽了叫人渾身不得勁。
牟先智從車上下來,戴上了一隻黑帽子,對敞門的看守說:“該上點油了。”
看守彎腰頷首地 “哎” 了一聲,就聽到工廠廠房裏接連傳來幾聲槍響。牟先智默默地數著次數,結束之後皺眉道:“這是抓到人了?”
看守被嚇縮起的脖子還沒彈出來,也不敢多言,道:“今天老板帶來了幾個人,其餘的我不知道。”
問他也問不出什麽東西來,牟先智正要邁開步子,就在此時,槍聲響起的工房大門拉開。一個高大的男人正叼著一根煙,一邊穿著深棕色大衣,一邊從裏麵走了出來,兩個跟從緊隨其後,牟先智想看一下裏麵的景象,映入眼簾的隻有一片鮮紅和幾個清掃的人,門就被迅速關上了。
男人穿上了最後一隻袖子,理了一下領口,含著煙對旁人彈了個響舌,說:“帶火了嗎。”
跟從聞言去摸口袋,牟先智立馬過去 “補上”,擺出一張笑臉來,道:“徐總,忙完了。”
徐致遠掀了一眼牟先智,神色淡漠地看著他手裏捂著的火光芒跳動,道:“別,您這麽叫我是要掉輩分的。”
牟先智道:“也差不了多少…… 那我還是叫您小少爺?”
徐致遠也不廢話:“你來幹什麽。”
“兩日之後冬先生會與淮市慈善會在小教堂舉辦晚會,還邀請了昆劇名家義演,希望您和令夫人可以到場。”
煙被徐致遠含在嘴邊,慢慢燒著,四年讓他的個子長了不少,大多數時候需要睨著看人。他沒說答不答應,隻說:“這種事什麽時候不可以說?你非用得著來這裏找我。”
“嗨,這不是…… 孟老爺說您外出辦事,兩三天沒迴家了,我也是怕傳達不到位,誰知道沒趕上時候,少爺別怪罪。” 見徐致遠扭頭要上專車了,連忙喊道:“哎,少爺,孟老爺讓我給您帶話,叫你今天去見他。”
徐致遠一撇手,道:“行了,我知道了,你走吧。”
牟先智又忍不住緊閉的廠房門看了一眼,鞠躬應了一聲,迴自個兒車上了。
徐致遠把嘴裏咬著的一絲未抽的煙吐掉,踩滅,淡然說道:“晦氣。”
問跟從要了火,換上了根新的。
……
徐致遠迴了家——不過不是徐府,而是孟徹在淮市的新府邸。
仆人迎上來接了他的大衣——七月份的暑氣剛剛冒頭,有太陽的日子會十分悶熱,上午還是個晴天,所以徐致遠身上就隻穿了一件薄襯衫,哪知道下午就天變臉。
他的背後被水漬和汗漬沾濕了一小片,隱隱可以看到一條痕跡從背肌一直爬到脖子根,在衣領處露出一節來。徐致遠說:“爹呢。”
仆人答道:“在房間等您呢。”
“你告訴他我迴來了,先去洗澡。”
徐致遠去房間把襯衫脫了下來,肩胛骨上陳著的那道猙獰的疤就一覽無餘地顯出來了。
——這傷痕出自徐鎮平之手,在四年前徐致遠劫獄之後。
俞堯在外已經 “死” 了,劫獄這件事隻有利益相關的少數人知道。而那時的孟徹正好來了淮市,徐致遠劫獄救同袍會 “罪人” 的行為簡直就是拉扯著徐家往槍口上撞。徐致遠本應按聯合政府的法律以叛徒罪處刑,連帶著徐家一起被調查、處置,卻由於怒其不爭的徐鎮平當著孟徹與冬建樹的麵差點將兒子 “打死” 而暫緩了下來。徐致遠在床上待了幾個月,而孟徹看在曾經同僚的份上主動提出要助徐家將這件事擺平。
但他對徐鎮平的懷疑並沒有消除,所以他幫忙的前提條件是徐致遠要入贅孟家,往後徐致遠要在他手下辦事,試探徐鎮平敢不敢將兒子作為保證的籌碼…… 再說,他最終也要將家業托給未來的女婿,孟徹大概通過徐致遠的劫獄在他身上看到了他青睞的品質,於是將他當成了塊可塑之才培養著,徐致遠兩年前剛從既明畢業,就被他提升成了聯合政府的職員,又接手了孟家的部分酒飲產業,做了總經理。
事實證明孟徹也沒看走眼,青年人二十出頭就相當有他的父親當初的影子,有勇有謀,敢為敢斷,不負重托地將 “徐總” 做得有模有樣的。
沐浴完畢的徐致遠擦幹了頭發,換了一身居家的服裝,敲響了孟徹的房門。孟徹看到進門的是他,說道:“事情辦妥了嗎。”
徐致遠的拇指在食指關節處摩挲了一圈,說:“四個同袍會社員,殺了三個。”
“怎麽還留了一個。”
“他說他知道一些情報,會全部告訴我們。”
“行吧,我以為你留了點心思呢,” 孟徹意有所指地笑道,“聽說你最近在北城找人?是找誰啊。”
徐致遠沉默。孟徹從不會像徐鎮平一樣跟他發怒,他在別人眼裏甚至是和藹可親的。但是他在孟徹麵前卻會打心底油然而生出一種畏懼,這種畏懼和在父親麵前的感覺截然相反——徐鎮平像是一隻不容冒犯的、威嚴的盾。而孟徹卻是一把塗了暗毒、出了一半鞘的劍刃。
比起隱瞞,在孟徹麵前大方承認要聰明得多。徐致遠說:“找我小叔。”
“哦,” 孟徹神色並無波瀾,一副盡在意料之中的模樣,說,“致遠啊,你最好把心安分下來,他已經和你們徐家脫離關係了,你再去招惹,豈不是又要將你們家往風口浪尖裏推嗎。”
“我明白,” 徐致遠不動聲色,說道,“我隻想知道他的安危而已,沒想別的。”
“你懂事我知道…… 對了,” 孟徹說著起身,從書架上取下了本書遞給徐致遠,笑道,“之前你讓下人給你買的書,聽說找了好幾條街都沒找到,我這裏正好有本老早收藏的。”
徐致遠看著那老舊的封皮,靜了一會兒。
他要自己的仆人買書是兩個月前一件再平常不過的小事,他也並沒有聲張過,此時孟徹卻忽然在 “勸誡” 之後提起這件事,頗有警醒的意味——暗暗地告訴徐致遠,他整個人是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的。
“謝謝爹。” 徐致遠徐致遠接過書,道,“沒什麽事的話我先去休息了。”
“冬建樹的邀請你知道了嗎。”
“牟先智去跟我說了。”
“後天你抽出空來,和阿妙一起去,也算替孟家出麵。”
徐致遠皺眉。當年徐致遠遵從父命和被抓迴來的孟妙常結了婚,而由於孟妙常情緒不穩定,婚禮對外聲稱 “戒奢從簡”,並沒有轟轟烈烈的儀式,“夫妻” 兩人也很少共同出麵。孟徹也知道自己的女兒心思不在徐致遠身上,四年以來沒有逼過兩個人一定要恩恩愛愛,他和孟妙常也心照不宣地盡量避免共處一室。這還是他第一次聽孟徹提出這樣的要求。
“如果阿妙不同意,你們就共同商量解決分歧,這次出席不可以因為你們的私人情緒耽誤了。” 孟徹看著徐致遠為難的神色,手指敲了敲桌子,說道,“夫妻之間總要磨合。”
徐致遠隻好說:“行。” 他接過書來,和孟徹道了謝。
……
徐致遠閉著眼也知道孟妙常的人在哪兒。
徐致遠踏進大劇院的時候,偌大的場子隻有孟妙常一個觀眾,她在中間的座位上閉目養神,耳畔昆腔細膩婉轉,這《玉簪記》是她固定要聽的——聽得徐致遠都要熟了。
這才剛剛開場。仆人見徐致遠來,繞到孟妙常前麵,說道:“小姐,徐少爺來了。”
孟妙常非但沒迴應,正巧台上演到初遇一幕,她也跟著慢慢地哼了起來,唱得正是:“誰家夜月琴三弄,細數離情曲未終,朱弦聲杳恨溶溶”。
徐致遠讓仆人退走,後者也知道避嫌,便出門口等著了。他隔了一個座位到她身旁坐下,說道:“後天有個晚會,你爹說我們需要一起參加。”
孟妙常沒迴他,直到台上戲子唱罷,才說道:“不去。”
徐致遠直接道:“據線人說,那日晚會上有情報交易,屆時潛在商界兩位地下同袍會將幾條重要消息給他。但是線人現在被抓了,這件事隻有我知道。”
孟妙常蹺著腿,淡漠道:“你真的很喜歡給自己找麻煩。”
“我需要你幫我。” 徐致遠道,“我會把這些情報一份不落地交給方景行。”
“可以,給我個條件,我為什麽要幫你。” 孟妙常道,“再說,你要是莫名其妙地和我’商量‘好了,我爹肯定也要問。”
“我找到你姐姐的下落了,她在北城養傷。”
孟妙常像是被驚醒了似的,臉上的冷意融化了大半,猛然轉頭看著他,沉默半晌,說:“你…… 你怎麽知道的。”
“查的,” 徐致遠說,“雖然是大海撈針,但一個人又不能憑空消失,撈撈還是有幾率找到的。”
“……”
“好,我可以和你去,” 孟妙常接下了這個條件,嘴唇有些發顫,但還是冷靜道,“不過我爹那邊你要怎麽應付,你找到她的事,我爹知道嗎?”
“不知道,他那邊需要你自己編個理由和他解釋,他信你總比過信我。”
“好,” 孟妙常五指輕扣,小聲說,“她…… 怎麽樣了?”
“一切安好。”
孟妙常鬆了一口氣,問道:“俞堯呢?你去北城查人,不止是為了我姐吧。”
徐致遠靜默片刻,說:“沒下落。”
孟妙常原話迴道:“人又不能憑空消失,大海撈針,撈撈還是有幾率找到的。”
徐致遠笑了一聲,伸出一隻手指,說道:“你這叫拾人牙慧,我沒有感受到一點誠意,安慰的說辭難道不能創新一點嗎。”
孟妙常:“你有什麽牙慧…… 得了吧,這也算牙慧?”
“嘁,” 徐致遠一撇嘴,起身要走了。
孟妙常遠遠地跟他說了聲 “謝謝”,這還是徐致遠頭一次從她嘴裏聽到這個字。
……
晚會的地點是冬家的禮堂。
徐致遠已經告別既明兩年,可是關於這所學校的迴憶卻在腦海裏久久地珍藏著。他看見被燈光耀著的彩色玻璃,記起第一次參加學生活動,就是跟嶽剪柳來的這個地方。
那時候他尚且青澀,身上沒多少知識浸潤,卻換了身 “儒者” 裝書,捧了一本筆記,就來大膽地來跟才識過人的姑娘論道了。
現在想想,當時的徐致遠肯定不會預料到他會真的會有一天,換上了一身正式西服,受邀重新來到這個地方。
隻不過台上的說辭從學生們慷慨激昂的救國之道,變成了資本家們虛偽至極的陳詞濫調罷了。
身邊的孟妙常冷漠不語,隻有見到人望過來時才會象征性地將手往徐致遠胳膊上搭一下。
她見身旁無人了,小聲問道:“人在哪兒,那線人告訴你線索了嗎。”
“在最西北方,第十九個去取酒的人,我現在數到十個了。”
孟妙常說:“你確定?一般隻有服務員才會過去主動取酒…… 又一個。”
“第十一個,” 徐致遠說,“不確定,但線人隻給了這些提示,我沒有其他的辨別手段。”
“大概到時候他會隨機應變地製造一些巧合。” 孟妙常忽然起身,在目的地旁瞄到了幾位談笑的賓客,說道,“我過去一趟,說不定能給他給個創造時機的機會。”
“行。”
她正要從徐致遠身邊離去,兩人便聽到禮堂門口傳來一陣奉承聲音,徐致遠隨意地抬眼看去,之間人堆裏有個相貌堂堂的熟悉麵孔。
徐致遠:“……”
曆史總是在重複上演著,他這一望過去,對方也趕巧地用不經意的餘光瞄過了這邊,兩人瞬間對上了視線。
冬以柏:“……”
四年前他被冬建樹強行送到了海外留學,現在也是該畢業的時候。
徐致遠將目光挪迴來,拽了一下衣領,不知為什麽有些尷尬。
“怎麽了,” 十分會察言觀色的孟妙常問道,“那個人你認識?”
徐致遠:“我……”
冬以柏告別人群走向了這裏,他眼裏有著幾絲陳舊的恨意,沒等徐致遠聲音落下,便咬牙切齒地笑道:“喲,這不是徐家大少爺徐明誌嗎,真是好久不見,四年了,我才發覺您身上這件’馬甲‘可真漂亮。”
孟妙常看了一眼徐致遠的西服馬甲,也沒瞧出什麽端倪來,臉上緩緩露出:“?”
“……” 徐致遠蹭了一下鼻尖,把話說完:“…… 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