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的秋夜,涼露滴落金階,李逸望著新月輾轉反側,迴憶起白天趙深逗他說“聲色犬馬”的樣子,隻覺身上一陣燥熱。
趙深不過長了李逸三歲,果然古人早熟,又或者說世子為質的經曆逼得他不得不成熟,竟真叫李逸生出對方大了他不少的錯覺。
“聲色犬馬”,要是真能有那麽一頭犬……
不期然,李逸就想到了碧波潭的那幕,瀑布下的少年,如筆繪出的完美線條,如獸一般的蘊藏力量,那身軀與肌膚緊貼著他的溫熱觸感。
打住,李逸想到自己當時的囧樣,真是越活越迴去了,從嬰兒一路當起太孫,他為了不被人發現異常,幾乎真的重新過迴了兒時。
少年懵懂的愛戀是什麽樣的,李逸其實並不清楚。
前世他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書畫和篆刻上,等進了美院為了在藝術上不斷突破,又忙著橫向汲取西方藝術的養分。
對美的欣賞是深入骨髓的,對愛,李逸就渾然無知了。
一個將所有的生命與熱情都獻給繪畫的人,重活一世,因著身份的改變,生命中除了畫畫竟也多了許多色彩,多了一些人。
李逸開始默念時日,數到能去泮宮的日子,心裏就一陣喜悅,念到見不到的趙深的時候,就一陣煩悶。
新月如鉤,不停撥動未眠人的心弦,世子終是要迴滇南的,一想到人要離開,李逸就忍不住歎氣,再想什麽都是意興闌珊。
留不住,不如不要期盼太多。
再者,萬一世子隻是感激自己幾次援手呢,他又不是真的古人,難道還借勢強求趙深不成?
若真仗著身份,那自個和秦王世子等人又有什麽不同,別人是仗勢欺人,他是挾恩求報,一樣都是小人。
想通了,李逸決定不再糾結,他還是頭迴遇到喜歡的人,隻想盡心盡力待趙深好。既然有些事改變不了,等時日到了,他全力送世子平安迴滇南就是。
在泮宮的日子不知不覺便過到了冬,臨近大年的時候,李逸的生辰也近了。
因這一年不時到諸位同窗家中、山莊上遊玩,李逸便稟明了太子,想要請同窗們到宮裏來,算是種迴禮。
太子笑道:“難得你樂意,冬日裏原也無趣,趁此好好熱鬧熱鬧。”
等到了正日子,東宮張燈結彩,雖不比太子生辰隆重,卻是置備得十分喜慶。
太子特意吩咐了宮裏的鍾鼓司來登台,雖隻備了些傳奇小戲,卻都是少年人喜歡的時興花哨曲目。
上午吉時整,李逸冕上九旒輝煌,纁裳華彩照人,宛如天人端坐於大殿金龍藻井下,威儀之盛不似往日。
趙淵看著座上人,誠心篤意拜倒在階下。
太孫先受過了眾人正式的拜賀,隨後諸君皆換了常服,這才開始一日的慶壽活動。
李逸亦換了明黃的十二團袞龍服出來,午時先大開宴席,完了,後頭的半天就是聽戲,眾人這才徹底自在起來。
趁著大戲開唱,李逸終於得了空,讓平安去喚趙深出來,兩個悄悄在戲樓後頭的夾道裏匯合。
趙淵見麵就道:“殿下今兒光豔如明玉,叫人移不開眼。”
李逸被誇得麵色微紅,嘴上雖道:“如今世子官話越發長進了,以後想必無需再叫孤教了。”心裏聽得稱讚,卻是十分受用的。
趙淵摸摸鼻子,迴說:“呃,不勤加練習,想必還會退步,還是不得不勞煩殿下。”
“說好帶你去瞧胭脂騮的呢,可得快些,待會兒還得溜迴筵上去。”
李逸忙提了“正事”,兩人又接著來到馬廄。
胭脂騮獨占一廄,禦賜的汗血寶馬,脖頸碩壯,馬鼻高挺,然而個子並不高大,趙淵眼睛發亮,詢問地看向李逸,後者對他輕輕點頭。
趙淵便小心上前靠近馬兒,胭脂騮警惕地粗喘了幾聲,揚開脖子退了幾步,李逸忙上前安撫馬兒,口中發出輕噓聲,胭脂騮很快緩下了情緒。
趙淵很小就有通馬的本能,隨著日漸長成,至今已能領悟不少馬語,兼之胭脂騮的性子溫順不似白玉驄,不過片刻功夫,馬兒就主動伸著脖頸來和他親昵。
李逸忍不住微微泛酸,“才這麽些功夫,胭脂騮就被你給降服了。白玉驄可是到如今都要你牽著,才肯讓孤上背,就是讓孤騎了,也斷然不肯跑出你目所及處。”
趙淵邊撫著不停用腦袋蹭著他的胭脂騮,邊忍著笑對李逸道:“鄙人不過是殿下的牽馬奴,這當牽馬奴的,怎能不善馴馬呢?”
李逸聽出話裏的調侃,多少恨趙深在人前不露,背後總欺負他好性,狠心要端迴架子,仰頭道:“既認了是孤的馬奴,怎從不見你肯讓孤騎一騎?”
趙淵聞言微詫,看看李逸神色,多少摸著些他的心思,遂也不辯解,隻放開戀著他的胭脂騮,一步步向李逸走去。
斜暉從馬廄外灑金而入,趙淵背著光線,一寸寸踏上李逸心頭,他的俊容隱在暗處,隻有眸光如獸,懾得李逸不敢動彈。
直到趙淵走得極近了,身影已整個罩住了李逸,他才作勢低下身去,在李逸耳邊問:“殿下確定,想要騎我?”
李逸還想強著脖子點頭,趙淵伸出手輕捏了他的下巴,口中嘖嘖,抬起另一隻手在李逸麵前搖了搖指,臉上滿是不讚同的表情。
“殿下,又忘了,要聽話。”
李逸就像中了咒似的,不由自主被牽動了。這是第二迴 ,趙深要他聽話。
李逸深恨自個就快連胭脂騮都不如了,心有不甘與趙深對望,可惜不到半刻就一敗塗地,不得不再次乖乖聽話。
看完了馬,兩人一同行出馬廄,還未離了禦馬監的地兒,迎麵就見個十一二歲的女孩兒領著從人信步而來。為首之人穿著織金纏牡丹的豎領,下頭明黃底的紋襴裙上,海水雲龍隨步起伏。
趙淵便知,這是位公主了。
果不其然,女孩兒見了李逸笑道:“因今兒有壽星的同窗在,便不好去前頭湊熱鬧喝酒,不想殿下竟躲到這兒來了。”
李逸未想被抓個正著,略有些尷尬地岔開,“十六姑姑也來騎馬?”
公主點了點頭,正要行開,卻一眼瞥見了趙淵,心中生起疑竇,隻待求證。
“這位可是滇南王世子?”
李逸邊應了聲是,邊覺事情不妙,十六公主乃是秦王胞妹,廣華帝的老來女,向來是極得寵的。因著年歲關係,李迪與她常來常往,說是她的親侄兒,實則與親兄弟無二。
十六公主既能一眼認出趙深,恐怕秦王世子沒少在她跟前上眼藥。
李逸正想尋機,快些帶人離開,公主已經發話了。
趙深不過長了李逸三歲,果然古人早熟,又或者說世子為質的經曆逼得他不得不成熟,竟真叫李逸生出對方大了他不少的錯覺。
“聲色犬馬”,要是真能有那麽一頭犬……
不期然,李逸就想到了碧波潭的那幕,瀑布下的少年,如筆繪出的完美線條,如獸一般的蘊藏力量,那身軀與肌膚緊貼著他的溫熱觸感。
打住,李逸想到自己當時的囧樣,真是越活越迴去了,從嬰兒一路當起太孫,他為了不被人發現異常,幾乎真的重新過迴了兒時。
少年懵懂的愛戀是什麽樣的,李逸其實並不清楚。
前世他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書畫和篆刻上,等進了美院為了在藝術上不斷突破,又忙著橫向汲取西方藝術的養分。
對美的欣賞是深入骨髓的,對愛,李逸就渾然無知了。
一個將所有的生命與熱情都獻給繪畫的人,重活一世,因著身份的改變,生命中除了畫畫竟也多了許多色彩,多了一些人。
李逸開始默念時日,數到能去泮宮的日子,心裏就一陣喜悅,念到見不到的趙深的時候,就一陣煩悶。
新月如鉤,不停撥動未眠人的心弦,世子終是要迴滇南的,一想到人要離開,李逸就忍不住歎氣,再想什麽都是意興闌珊。
留不住,不如不要期盼太多。
再者,萬一世子隻是感激自己幾次援手呢,他又不是真的古人,難道還借勢強求趙深不成?
若真仗著身份,那自個和秦王世子等人又有什麽不同,別人是仗勢欺人,他是挾恩求報,一樣都是小人。
想通了,李逸決定不再糾結,他還是頭迴遇到喜歡的人,隻想盡心盡力待趙深好。既然有些事改變不了,等時日到了,他全力送世子平安迴滇南就是。
在泮宮的日子不知不覺便過到了冬,臨近大年的時候,李逸的生辰也近了。
因這一年不時到諸位同窗家中、山莊上遊玩,李逸便稟明了太子,想要請同窗們到宮裏來,算是種迴禮。
太子笑道:“難得你樂意,冬日裏原也無趣,趁此好好熱鬧熱鬧。”
等到了正日子,東宮張燈結彩,雖不比太子生辰隆重,卻是置備得十分喜慶。
太子特意吩咐了宮裏的鍾鼓司來登台,雖隻備了些傳奇小戲,卻都是少年人喜歡的時興花哨曲目。
上午吉時整,李逸冕上九旒輝煌,纁裳華彩照人,宛如天人端坐於大殿金龍藻井下,威儀之盛不似往日。
趙淵看著座上人,誠心篤意拜倒在階下。
太孫先受過了眾人正式的拜賀,隨後諸君皆換了常服,這才開始一日的慶壽活動。
李逸亦換了明黃的十二團袞龍服出來,午時先大開宴席,完了,後頭的半天就是聽戲,眾人這才徹底自在起來。
趁著大戲開唱,李逸終於得了空,讓平安去喚趙深出來,兩個悄悄在戲樓後頭的夾道裏匯合。
趙淵見麵就道:“殿下今兒光豔如明玉,叫人移不開眼。”
李逸被誇得麵色微紅,嘴上雖道:“如今世子官話越發長進了,以後想必無需再叫孤教了。”心裏聽得稱讚,卻是十分受用的。
趙淵摸摸鼻子,迴說:“呃,不勤加練習,想必還會退步,還是不得不勞煩殿下。”
“說好帶你去瞧胭脂騮的呢,可得快些,待會兒還得溜迴筵上去。”
李逸忙提了“正事”,兩人又接著來到馬廄。
胭脂騮獨占一廄,禦賜的汗血寶馬,脖頸碩壯,馬鼻高挺,然而個子並不高大,趙淵眼睛發亮,詢問地看向李逸,後者對他輕輕點頭。
趙淵便小心上前靠近馬兒,胭脂騮警惕地粗喘了幾聲,揚開脖子退了幾步,李逸忙上前安撫馬兒,口中發出輕噓聲,胭脂騮很快緩下了情緒。
趙淵很小就有通馬的本能,隨著日漸長成,至今已能領悟不少馬語,兼之胭脂騮的性子溫順不似白玉驄,不過片刻功夫,馬兒就主動伸著脖頸來和他親昵。
李逸忍不住微微泛酸,“才這麽些功夫,胭脂騮就被你給降服了。白玉驄可是到如今都要你牽著,才肯讓孤上背,就是讓孤騎了,也斷然不肯跑出你目所及處。”
趙淵邊撫著不停用腦袋蹭著他的胭脂騮,邊忍著笑對李逸道:“鄙人不過是殿下的牽馬奴,這當牽馬奴的,怎能不善馴馬呢?”
李逸聽出話裏的調侃,多少恨趙深在人前不露,背後總欺負他好性,狠心要端迴架子,仰頭道:“既認了是孤的馬奴,怎從不見你肯讓孤騎一騎?”
趙淵聞言微詫,看看李逸神色,多少摸著些他的心思,遂也不辯解,隻放開戀著他的胭脂騮,一步步向李逸走去。
斜暉從馬廄外灑金而入,趙淵背著光線,一寸寸踏上李逸心頭,他的俊容隱在暗處,隻有眸光如獸,懾得李逸不敢動彈。
直到趙淵走得極近了,身影已整個罩住了李逸,他才作勢低下身去,在李逸耳邊問:“殿下確定,想要騎我?”
李逸還想強著脖子點頭,趙淵伸出手輕捏了他的下巴,口中嘖嘖,抬起另一隻手在李逸麵前搖了搖指,臉上滿是不讚同的表情。
“殿下,又忘了,要聽話。”
李逸就像中了咒似的,不由自主被牽動了。這是第二迴 ,趙深要他聽話。
李逸深恨自個就快連胭脂騮都不如了,心有不甘與趙深對望,可惜不到半刻就一敗塗地,不得不再次乖乖聽話。
看完了馬,兩人一同行出馬廄,還未離了禦馬監的地兒,迎麵就見個十一二歲的女孩兒領著從人信步而來。為首之人穿著織金纏牡丹的豎領,下頭明黃底的紋襴裙上,海水雲龍隨步起伏。
趙淵便知,這是位公主了。
果不其然,女孩兒見了李逸笑道:“因今兒有壽星的同窗在,便不好去前頭湊熱鬧喝酒,不想殿下竟躲到這兒來了。”
李逸未想被抓個正著,略有些尷尬地岔開,“十六姑姑也來騎馬?”
公主點了點頭,正要行開,卻一眼瞥見了趙淵,心中生起疑竇,隻待求證。
“這位可是滇南王世子?”
李逸邊應了聲是,邊覺事情不妙,十六公主乃是秦王胞妹,廣華帝的老來女,向來是極得寵的。因著年歲關係,李迪與她常來常往,說是她的親侄兒,實則與親兄弟無二。
十六公主既能一眼認出趙深,恐怕秦王世子沒少在她跟前上眼藥。
李逸正想尋機,快些帶人離開,公主已經發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