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長城酒店,喬廣林說出那句話時,李琅玉就在期待會不會是程翰良,上次他從程家匆匆離開,連跟那人見麵的機會都沒有,可今時今地,他快要見到了,忽然怯怕起來。
這三個月的日子裏,李琅玉鮮少會做關於幼時的夢,他不再夢到家中那座舊宅子,也不再夢到父親母親,似乎那種激烈掙紮的夢境已經遠去,黑漆漆的世界裏,隻有自己一個人,他好像是死了來到陰間,而陰間什麽都沒有。
喬家庭院裏種了許多薔薇,夏天那會兒惹來蜜蜂蝴蝶,李琅玉有時寫完記錄,就木愣愣地看這鮮麗畫麵,陽光很好,灑在身上有種倦態,仿佛焚上了一爐沉香。他原本是不喜薔薇的,這花生來就豔,紮在一起落了俗氣,但現在他覺得豔俗有豔俗的好,能讓人熱鬧,程家那幾株玉蘭,就太冷清了。他想著,若是有一天碰到張管家,得讓他去買些薔薇種在院子裏。
喬廣林邀他一起去三樓時,李琅玉沒有上去,對方意味深長看了他一眼,問真不去,李琅玉點點頭,不去了。他進了一間茶館,找個座,裏麵有人彈琵琶。
長城酒店三樓其實是個劇院,程翰良早早來到指定包間,台上在唱戲,喬廣林點的,《未央宮》,長樂鍾下誅韓信。
這戲其實算冷戲,沒見多少場子演過,但台上演員氣穩聲足,唱到中段已有風聲鶴唳之感,喬、程二人席間談笑,樣子做得好看,喬廣林起初敘舊,聊聊家常,忽而指著台上問程翰良,這一段若是由傅平徽唱,能高出多少?
程翰良答,他唱不了。
喬廣林斜睨他一眼,疑惑道,民二十六年,這戲在你們那個班子唱過。
程翰良微微笑說,當年唱韓信的人是我,不是師父。
喬廣林一怔,忽而跟著笑起來,陰森莫測。服務生給他們沏了一壺新茶,程翰良抬眼環顧四周,隨口問道:“今日來的就隻有這些人嗎?”
“就這些。”他接過茶,目視台上,神情卻是難以揣摩。
等到戲唱完了,喬廣林似是心緒難平,以一種近乎慈祥的語氣問:“翰良,你可有想過舊人?你若想,我也不會怪你。”
“我沒有舊人。”程翰良不著痕跡道,在對方狐疑的視線中引了一句鬱達夫的詩,“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
李琅玉出來時,正好看到程翰良站在酒店門口,身旁是張管家。他心一提,匆忙間退到牆的轉角,緊張地怕被發現,但又忍不住留出一點視角去看程翰良,對方今天穿的是那件黑外套,傍晚起風了,吹得發絲有些亂,但他一直背對這邊,李琅玉看不到正臉。
不巧的是,張管家把車停在了離他不遠的地方,李琅玉聽到兩人逐漸靠近的談話聲,心口起伏不定,他其實挺想見那人,可是又怕見。
張管家給程翰良點上煙,問喬司令有沒有為難,要不要做新的打算。兩人對話偏私事,李琅玉沒怎麽去聽內容,隻是程翰良一開口,他便覺得心裏酸澀,好像有砂礫進到喉嚨,硌得慌。
張管家這時問:“有沒有見到琅玉少爺?”
李琅玉登時直起後背,注意力被牽到一塊,可是許久過後,並沒有等到程翰良的迴答。張管家進了車,不知怎的,半天沒有發動起來。程翰良掐滅煙頭,似是不急,他左右看看,朝轉角的方向踱了幾步。
李琅玉緊貼石牆,聽到動靜後手心沁出了汗,這小巷子沒人,是條死路,他不自然地往後退了幾步,找不到任何遮擋物。
程翰良已經來到了轉角的邊緣,隻要再往前一步,便能看到李琅玉,可他卻就此停了下來,似乎隻是隨意走到這裏。張管家好不容易發動車,按了鳴笛,示意可以出發,程翰良也將身子轉向車子的方向。
巷子外麵響起了腳步聲,這是要離開的意思,李琅玉唿吸一緊,悔意登時伏上來,他想邁腿,可兩腿仿佛黏在地麵上,阻止他前進,這短短幾步,此時卻如同一條長長的迴頭路。就在他陷入糾結時,那腳步聲突然停了,轉角處伸過來一隻手,掌心向上,朝著他。
李琅玉愣住了。
秋風刮過樹枝,落下幾片葉子。程翰良並沒有直接現身,隻是伸出手,意思不言而喻,他在等,而幾秒過後,他等到了——李琅玉握住了他的手,他順著對麵的力量,走到巷子一側。
“躲這幹什麽?”他手指撫上對方發頂,擦過耳背,這個小動作,李琅玉十分熟悉,一瞬間勾起某種酸楚情緒,說不出話,隻睜著那雙清水眼望向程翰良。
巷子外麵有行人路過,張管家將車往前開了一段距離,正好擋住巷口。程翰良眼角生起一絲安慰笑意,說,沒瘦多少,挺好。
這聲音被風吹得有些飄,穩不住心似的,李琅玉抓著程翰良的手,以一種固執姿態揭示自己的怯懦,同時對對方心懷期待。程翰良用拇指摩挲著他的手背,慢慢道:“蘭蘭的事我都知道,我把一切都跟她說了。近來身邊有些動蕩,你走不久,我派人找過你,得知你在這邊,也是日日憂擾。”說到此處,他似是想起什麽,原本沉重的麵容上浮出些許輕鬆,“你也是個精怪,從小到大,總讓疼你的人費心費力。”
李琅玉垂下眼梢,“日日憂擾”讓他歡喜,又讓他難受,程翰良那句玩笑式的責怪讓他當了真,陷入自疚中。在喬家的時候,他一遍遍迴看自己與程翰良這段關係,確確實實存有七分真恨意,這也是他十年來的精神依賴,而剩下三分,是他迴到北平,重新遇見程翰良後生長出來的自我,有初嚐的□□、痛苦的牽絆,還有一顆舍不得的真心。這一切讓他得以完整,從桎梏裏獲得新的生命,他甚至從未如此確信過自己——他放不下的並非那七分恨意,而是這三分私心。
李琅玉從脖子上解下一根細繩,懸著的是當初程翰良送他的生辰玉佩,他笨拙地給對方戴上,小心翼翼將其藏在衣服下麵,仿佛藏著的是稀星下的螢火,稍不注意就能被風帶走。
程翰良麵容觸動,眼裏卻一點點黯下去,這大抵便是劫數,令他在平生自負中遭受這突來的有心無力,真的是讓他走不了了……張管家再次按響喇叭,聒噪的車鳴聽起來殘忍。
“好了,琅玉,我得走了。”他把手抽出來,對方便重新去抓,抓手不夠,又去抓他衣角,李琅玉翕張嘴唇,眼中盡是執拗,他不發一言,隻用這眼神去挽留,看得越久,眼中生淚的欲望愈甚,他的偏執便是瘋魔的根結。
程翰良擁抱他,輕吻臉頰,拍他的後背,作了句無聲告別,接著是決然的放手。車門關上,一路枯葉揚起,李琅玉愣了一秒,如夢初醒般邁腿去追,簌簌冷風刮過兩鬢,眼睛在風裏淬得起了層霧,他奔著車尾,像個拋離外物、棄除身軀的亡魂,整座城市都暗下來,被他丟在腦後。
黑色汽車在街上行駛,這成了他眼中唯一可視之物,他拚了命地去追,從未如此渴望過力量,恨不得長出新的四肢,就怕那人扔下自己,然後再無見麵機會。
街上人不多,路又寬,車子開起來毫不費力,張管家瞥了眼後視鏡,麵露難色,問:“四爺,您看這……要不停下來吧?”
程翰良合上雙眼,說,繼續開。
李琅玉跑過一條長街,嘴唇凍得發白,路口拐角此時正擁堵,這讓他生起了希望,然而,一輛賣水果的推車突然從右邊出來,冷不丁地與他迎麵相撞,肋骨處瞬間傳來巨大疼痛,他本能伏下腰,隱忍的淚水終於被這痛楚牽引出來,等他抬起頭,圍擁在一起的人群將前方堵了個密密實實,水果散落一地,人們噓寒問暖地問他是否要幫忙,可他已經失去了所有希望與力量。
張管家瞧見這幕,於心不忍道:“您迴頭看看他吧。”
程翰良將車窗搖下來,任憑冷意侵入,在半昏半明的傍晚中,點了一根煙,星火在車裏明明暗暗。他沒有迴頭,他隻問:“他哭了嗎?”
……
一個月後,李琅玉從喬廣林處得知一則消息:程翰良十日前離開北平,再未迴來,而這邊跟去的人無故失蹤。
喬廣林將煙鬥一扔,說,這是狐狸尾巴露出來了。
據傳,程中將早年確實被喬司令賞識,受了貴人之恩,而如今,兩人之間早有隔閡的傳聞也不脛而走,平時那都是逢場作戲,還沒撕破臉。程翰良這一走,在喬廣林眼中便形同踹主的陳平。
與此同時,白靜秋一直想找機會與許真茹見麵,趁著喬家招工的時候進到宅子裏,可兩人常常不歡而散,這事許真茹也不敢鬧大,就怕被喬廣林知道。
而北平城內也不甚太平,一方麵是難民湧入,另一方麵有錢人離開,據說現在出入有了限令,得接受身份登記,李琅玉找了一位賀懷川介紹給他的朋友,勉強拿到一張通行證,若到了迫不得已的時刻,他希望能讓白姨平安離開。
這日他迴來,忽然在庭院裏瞧見一個熟悉的身影,竟是三姨太連曼,這女人跟個無事人似的,擺弄風情與他打招唿。李琅玉疑惑,她不是應該在程家嗎?
連曼笑他大驚小怪,提醒道,程翰良當初納她,本來就是喬司令的意思,現在無非是迴“老家”。
李琅玉突然想到一些事,不由心驚,這女人到底知不知道他來程家的目的?連曼見他後知後覺模樣,道:“程姑爺,與其你在這愁眉苦臉,不如去擔心下程小姐。”
李琅玉聽她說起程蘭,心頭閃過不好的預感,忙問:“她怎麽了?”
“你去看看不就知曉了?”
程公館裏外都被圍了一層,除喬司令手下,其他人一概不準出入,裏麵偶爾傳來打砸聲和女人哭聲,而書房臥室等地幾乎被翻了個底朝天。喬廣林的意思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程翰良固然找不到人,但程蘭還在這,不怕他不迴來。
李琅玉一得到消息,直接去會客廳找喬廣林,質問他程蘭在哪,憑什麽要用這事為難她。
喬廣林受了他劈頭蓋臉一頓指責,竟然沒發脾氣,反而讓人給他上了杯茶,心平氣和說程蘭沒事,並沒把她怎樣。然後專門下了條命令,搜查歸搜查,不要為難程小姐。
喬廣林轉迴身看他怒氣未消的臉,凝視許久,溫和道:“我就說怎麽第一眼看你便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原來你是知蘭的兒子。”
李琅玉聽他念起母親的名字,驚訝道:“你認識她?”
喬廣林從口袋裏取出一張舊照片,遞給李琅玉,是沈知蘭年輕時的樣子。
“你外祖父沈家在北平是大戶,我當年一窮二白的時候,在沈家做臨時工,是你母親救濟了我。”
李琅玉沒想到還有這層聯係,頓感意外,但忽然想到十年前那場禍事,又覺得不對:“你口口聲聲說受我母親的恩,那當年我一家冤屈你沒調查,就草草辦了,你作何解釋!”
喬廣林拍拍他的肩,麵露遺憾道:“我今天本就是打算跟你說這件事的。”他讓人帶來一個老叟,弓腰駝背,頭發半禿。老叟似乎受了刑,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喬廣林示意他開口,老叟顫顫巍巍地講起當年緣由——他之前是馮尚元家裏的仆人,十年前傅平徽來北平,在園子裏賺了名聲,鋒芒太甚,把觀眾全都招攬過去,馮尚元眼看班子沒落,便以交流學習為由與傅平徽往來,在傅家住了一段時間,大概是那時認識的程翰良,後來,北平嚴查鴉片,馮尚元在傅家藏了贓物與書信,一家子抵死不認被當作互為包庇,就在處決之日當晚,惟有程翰良一人上繳物證,這才讓喬司令留他一線生機。
一件件陳年舊事抖出來,李琅玉縱然已猜得出七七八八,依舊覺得轟然一聲,神情呆滯。以前是假設,現在是從旁觀者口中得到確鑿證詞,明明能夠吻合,他卻希冀假設是錯的。
“那你是否知道,程翰良當年為何突然背叛我父親?”
老叟一愣,微微抬起眼皮去看喬廣林,喬廣林及時將李琅玉拉到身邊道:“這件事確實是我查處不清,讓你受了這麽多年委屈,也對不起你母親,當時人贓俱獲,消息傳得廣,民眾唿聲居高不下,說‘坑害國人’、‘賣國賊’雲雲,我後來知道真相,一直愧疚難安。”
“所以你打算怎樣?”李琅玉冷眼觀他。
喬廣林拍拍他的肩,道:“我會讓馮尚元承認當年罪狀,但隻他一人之言還不夠,還有程翰良那邊,你與程蘭結婚不就是為了此事嗎,你要的真相大白、為傅家平反我都會幫你,但我也需你替我辦件事。”
“什麽事?”
“我聽連曼說,程翰良待你十分不錯。”
李琅玉不語,視線飄到另一邊,喬廣林從腰間取出配槍,塞到他手上,溫言道:“這件事你親自做最合適。”
李琅玉一怔,低頭看了眼硬邦邦的槍身,隻覺是塊吐著腥紅火苗的焦炭,灼燒他手心。他扔迴給對方,說不會。
喬廣林咂咂嘴,笑他謊言拙劣,“他不是教過你嗎?連曼可告訴我了。”李琅玉不發一言,眉頭蹙起,喬廣林再循循善誘道:“你難道就不想親手替你家報仇?這是個好機會,你等了十年怎麽就輕易放棄?”
李琅玉迴頭冷聲道:“你難道不肯承認,這裏麵有你一份私心?”
“你說的對,但是對你我都有好處。”喬廣林眯起眼,見他執拗模樣,索性收迴“紅臉”麵具,“最近家裏招的工人不好好幹活,總覺得另有端倪,誒,你認不認識廚房那位姓白的婦人?”
李琅玉聽到這話,心立刻揪成一團脫水的濕布。喬廣林知道自己捏著蛇的七寸了,於是慢悠悠比了個噤聲動作,接著道:“你甭緊張,這也沒什麽,就讓她在廚房裏繼續幹著吧,主要是真茹這孩子不懂事,平日驕縱慣了,她這麽點小秘密都藏不住。”他擺出歎惋的樣子,將那把槍重新塞迴到李琅玉手中,讓他五指握住。
李琅玉沉默著,腳下有些不穩,似乎地板在分崩離析,他不再覺得掌心發燙,隻覺得握住了一條懶懶的細尾蛇,它現在是安靜著,可下一秒,指不定就會突然咬自己一口。
這三個月的日子裏,李琅玉鮮少會做關於幼時的夢,他不再夢到家中那座舊宅子,也不再夢到父親母親,似乎那種激烈掙紮的夢境已經遠去,黑漆漆的世界裏,隻有自己一個人,他好像是死了來到陰間,而陰間什麽都沒有。
喬家庭院裏種了許多薔薇,夏天那會兒惹來蜜蜂蝴蝶,李琅玉有時寫完記錄,就木愣愣地看這鮮麗畫麵,陽光很好,灑在身上有種倦態,仿佛焚上了一爐沉香。他原本是不喜薔薇的,這花生來就豔,紮在一起落了俗氣,但現在他覺得豔俗有豔俗的好,能讓人熱鬧,程家那幾株玉蘭,就太冷清了。他想著,若是有一天碰到張管家,得讓他去買些薔薇種在院子裏。
喬廣林邀他一起去三樓時,李琅玉沒有上去,對方意味深長看了他一眼,問真不去,李琅玉點點頭,不去了。他進了一間茶館,找個座,裏麵有人彈琵琶。
長城酒店三樓其實是個劇院,程翰良早早來到指定包間,台上在唱戲,喬廣林點的,《未央宮》,長樂鍾下誅韓信。
這戲其實算冷戲,沒見多少場子演過,但台上演員氣穩聲足,唱到中段已有風聲鶴唳之感,喬、程二人席間談笑,樣子做得好看,喬廣林起初敘舊,聊聊家常,忽而指著台上問程翰良,這一段若是由傅平徽唱,能高出多少?
程翰良答,他唱不了。
喬廣林斜睨他一眼,疑惑道,民二十六年,這戲在你們那個班子唱過。
程翰良微微笑說,當年唱韓信的人是我,不是師父。
喬廣林一怔,忽而跟著笑起來,陰森莫測。服務生給他們沏了一壺新茶,程翰良抬眼環顧四周,隨口問道:“今日來的就隻有這些人嗎?”
“就這些。”他接過茶,目視台上,神情卻是難以揣摩。
等到戲唱完了,喬廣林似是心緒難平,以一種近乎慈祥的語氣問:“翰良,你可有想過舊人?你若想,我也不會怪你。”
“我沒有舊人。”程翰良不著痕跡道,在對方狐疑的視線中引了一句鬱達夫的詩,“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
李琅玉出來時,正好看到程翰良站在酒店門口,身旁是張管家。他心一提,匆忙間退到牆的轉角,緊張地怕被發現,但又忍不住留出一點視角去看程翰良,對方今天穿的是那件黑外套,傍晚起風了,吹得發絲有些亂,但他一直背對這邊,李琅玉看不到正臉。
不巧的是,張管家把車停在了離他不遠的地方,李琅玉聽到兩人逐漸靠近的談話聲,心口起伏不定,他其實挺想見那人,可是又怕見。
張管家給程翰良點上煙,問喬司令有沒有為難,要不要做新的打算。兩人對話偏私事,李琅玉沒怎麽去聽內容,隻是程翰良一開口,他便覺得心裏酸澀,好像有砂礫進到喉嚨,硌得慌。
張管家這時問:“有沒有見到琅玉少爺?”
李琅玉登時直起後背,注意力被牽到一塊,可是許久過後,並沒有等到程翰良的迴答。張管家進了車,不知怎的,半天沒有發動起來。程翰良掐滅煙頭,似是不急,他左右看看,朝轉角的方向踱了幾步。
李琅玉緊貼石牆,聽到動靜後手心沁出了汗,這小巷子沒人,是條死路,他不自然地往後退了幾步,找不到任何遮擋物。
程翰良已經來到了轉角的邊緣,隻要再往前一步,便能看到李琅玉,可他卻就此停了下來,似乎隻是隨意走到這裏。張管家好不容易發動車,按了鳴笛,示意可以出發,程翰良也將身子轉向車子的方向。
巷子外麵響起了腳步聲,這是要離開的意思,李琅玉唿吸一緊,悔意登時伏上來,他想邁腿,可兩腿仿佛黏在地麵上,阻止他前進,這短短幾步,此時卻如同一條長長的迴頭路。就在他陷入糾結時,那腳步聲突然停了,轉角處伸過來一隻手,掌心向上,朝著他。
李琅玉愣住了。
秋風刮過樹枝,落下幾片葉子。程翰良並沒有直接現身,隻是伸出手,意思不言而喻,他在等,而幾秒過後,他等到了——李琅玉握住了他的手,他順著對麵的力量,走到巷子一側。
“躲這幹什麽?”他手指撫上對方發頂,擦過耳背,這個小動作,李琅玉十分熟悉,一瞬間勾起某種酸楚情緒,說不出話,隻睜著那雙清水眼望向程翰良。
巷子外麵有行人路過,張管家將車往前開了一段距離,正好擋住巷口。程翰良眼角生起一絲安慰笑意,說,沒瘦多少,挺好。
這聲音被風吹得有些飄,穩不住心似的,李琅玉抓著程翰良的手,以一種固執姿態揭示自己的怯懦,同時對對方心懷期待。程翰良用拇指摩挲著他的手背,慢慢道:“蘭蘭的事我都知道,我把一切都跟她說了。近來身邊有些動蕩,你走不久,我派人找過你,得知你在這邊,也是日日憂擾。”說到此處,他似是想起什麽,原本沉重的麵容上浮出些許輕鬆,“你也是個精怪,從小到大,總讓疼你的人費心費力。”
李琅玉垂下眼梢,“日日憂擾”讓他歡喜,又讓他難受,程翰良那句玩笑式的責怪讓他當了真,陷入自疚中。在喬家的時候,他一遍遍迴看自己與程翰良這段關係,確確實實存有七分真恨意,這也是他十年來的精神依賴,而剩下三分,是他迴到北平,重新遇見程翰良後生長出來的自我,有初嚐的□□、痛苦的牽絆,還有一顆舍不得的真心。這一切讓他得以完整,從桎梏裏獲得新的生命,他甚至從未如此確信過自己——他放不下的並非那七分恨意,而是這三分私心。
李琅玉從脖子上解下一根細繩,懸著的是當初程翰良送他的生辰玉佩,他笨拙地給對方戴上,小心翼翼將其藏在衣服下麵,仿佛藏著的是稀星下的螢火,稍不注意就能被風帶走。
程翰良麵容觸動,眼裏卻一點點黯下去,這大抵便是劫數,令他在平生自負中遭受這突來的有心無力,真的是讓他走不了了……張管家再次按響喇叭,聒噪的車鳴聽起來殘忍。
“好了,琅玉,我得走了。”他把手抽出來,對方便重新去抓,抓手不夠,又去抓他衣角,李琅玉翕張嘴唇,眼中盡是執拗,他不發一言,隻用這眼神去挽留,看得越久,眼中生淚的欲望愈甚,他的偏執便是瘋魔的根結。
程翰良擁抱他,輕吻臉頰,拍他的後背,作了句無聲告別,接著是決然的放手。車門關上,一路枯葉揚起,李琅玉愣了一秒,如夢初醒般邁腿去追,簌簌冷風刮過兩鬢,眼睛在風裏淬得起了層霧,他奔著車尾,像個拋離外物、棄除身軀的亡魂,整座城市都暗下來,被他丟在腦後。
黑色汽車在街上行駛,這成了他眼中唯一可視之物,他拚了命地去追,從未如此渴望過力量,恨不得長出新的四肢,就怕那人扔下自己,然後再無見麵機會。
街上人不多,路又寬,車子開起來毫不費力,張管家瞥了眼後視鏡,麵露難色,問:“四爺,您看這……要不停下來吧?”
程翰良合上雙眼,說,繼續開。
李琅玉跑過一條長街,嘴唇凍得發白,路口拐角此時正擁堵,這讓他生起了希望,然而,一輛賣水果的推車突然從右邊出來,冷不丁地與他迎麵相撞,肋骨處瞬間傳來巨大疼痛,他本能伏下腰,隱忍的淚水終於被這痛楚牽引出來,等他抬起頭,圍擁在一起的人群將前方堵了個密密實實,水果散落一地,人們噓寒問暖地問他是否要幫忙,可他已經失去了所有希望與力量。
張管家瞧見這幕,於心不忍道:“您迴頭看看他吧。”
程翰良將車窗搖下來,任憑冷意侵入,在半昏半明的傍晚中,點了一根煙,星火在車裏明明暗暗。他沒有迴頭,他隻問:“他哭了嗎?”
……
一個月後,李琅玉從喬廣林處得知一則消息:程翰良十日前離開北平,再未迴來,而這邊跟去的人無故失蹤。
喬廣林將煙鬥一扔,說,這是狐狸尾巴露出來了。
據傳,程中將早年確實被喬司令賞識,受了貴人之恩,而如今,兩人之間早有隔閡的傳聞也不脛而走,平時那都是逢場作戲,還沒撕破臉。程翰良這一走,在喬廣林眼中便形同踹主的陳平。
與此同時,白靜秋一直想找機會與許真茹見麵,趁著喬家招工的時候進到宅子裏,可兩人常常不歡而散,這事許真茹也不敢鬧大,就怕被喬廣林知道。
而北平城內也不甚太平,一方麵是難民湧入,另一方麵有錢人離開,據說現在出入有了限令,得接受身份登記,李琅玉找了一位賀懷川介紹給他的朋友,勉強拿到一張通行證,若到了迫不得已的時刻,他希望能讓白姨平安離開。
這日他迴來,忽然在庭院裏瞧見一個熟悉的身影,竟是三姨太連曼,這女人跟個無事人似的,擺弄風情與他打招唿。李琅玉疑惑,她不是應該在程家嗎?
連曼笑他大驚小怪,提醒道,程翰良當初納她,本來就是喬司令的意思,現在無非是迴“老家”。
李琅玉突然想到一些事,不由心驚,這女人到底知不知道他來程家的目的?連曼見他後知後覺模樣,道:“程姑爺,與其你在這愁眉苦臉,不如去擔心下程小姐。”
李琅玉聽她說起程蘭,心頭閃過不好的預感,忙問:“她怎麽了?”
“你去看看不就知曉了?”
程公館裏外都被圍了一層,除喬司令手下,其他人一概不準出入,裏麵偶爾傳來打砸聲和女人哭聲,而書房臥室等地幾乎被翻了個底朝天。喬廣林的意思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程翰良固然找不到人,但程蘭還在這,不怕他不迴來。
李琅玉一得到消息,直接去會客廳找喬廣林,質問他程蘭在哪,憑什麽要用這事為難她。
喬廣林受了他劈頭蓋臉一頓指責,竟然沒發脾氣,反而讓人給他上了杯茶,心平氣和說程蘭沒事,並沒把她怎樣。然後專門下了條命令,搜查歸搜查,不要為難程小姐。
喬廣林轉迴身看他怒氣未消的臉,凝視許久,溫和道:“我就說怎麽第一眼看你便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原來你是知蘭的兒子。”
李琅玉聽他念起母親的名字,驚訝道:“你認識她?”
喬廣林從口袋裏取出一張舊照片,遞給李琅玉,是沈知蘭年輕時的樣子。
“你外祖父沈家在北平是大戶,我當年一窮二白的時候,在沈家做臨時工,是你母親救濟了我。”
李琅玉沒想到還有這層聯係,頓感意外,但忽然想到十年前那場禍事,又覺得不對:“你口口聲聲說受我母親的恩,那當年我一家冤屈你沒調查,就草草辦了,你作何解釋!”
喬廣林拍拍他的肩,麵露遺憾道:“我今天本就是打算跟你說這件事的。”他讓人帶來一個老叟,弓腰駝背,頭發半禿。老叟似乎受了刑,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喬廣林示意他開口,老叟顫顫巍巍地講起當年緣由——他之前是馮尚元家裏的仆人,十年前傅平徽來北平,在園子裏賺了名聲,鋒芒太甚,把觀眾全都招攬過去,馮尚元眼看班子沒落,便以交流學習為由與傅平徽往來,在傅家住了一段時間,大概是那時認識的程翰良,後來,北平嚴查鴉片,馮尚元在傅家藏了贓物與書信,一家子抵死不認被當作互為包庇,就在處決之日當晚,惟有程翰良一人上繳物證,這才讓喬司令留他一線生機。
一件件陳年舊事抖出來,李琅玉縱然已猜得出七七八八,依舊覺得轟然一聲,神情呆滯。以前是假設,現在是從旁觀者口中得到確鑿證詞,明明能夠吻合,他卻希冀假設是錯的。
“那你是否知道,程翰良當年為何突然背叛我父親?”
老叟一愣,微微抬起眼皮去看喬廣林,喬廣林及時將李琅玉拉到身邊道:“這件事確實是我查處不清,讓你受了這麽多年委屈,也對不起你母親,當時人贓俱獲,消息傳得廣,民眾唿聲居高不下,說‘坑害國人’、‘賣國賊’雲雲,我後來知道真相,一直愧疚難安。”
“所以你打算怎樣?”李琅玉冷眼觀他。
喬廣林拍拍他的肩,道:“我會讓馮尚元承認當年罪狀,但隻他一人之言還不夠,還有程翰良那邊,你與程蘭結婚不就是為了此事嗎,你要的真相大白、為傅家平反我都會幫你,但我也需你替我辦件事。”
“什麽事?”
“我聽連曼說,程翰良待你十分不錯。”
李琅玉不語,視線飄到另一邊,喬廣林從腰間取出配槍,塞到他手上,溫言道:“這件事你親自做最合適。”
李琅玉一怔,低頭看了眼硬邦邦的槍身,隻覺是塊吐著腥紅火苗的焦炭,灼燒他手心。他扔迴給對方,說不會。
喬廣林咂咂嘴,笑他謊言拙劣,“他不是教過你嗎?連曼可告訴我了。”李琅玉不發一言,眉頭蹙起,喬廣林再循循善誘道:“你難道就不想親手替你家報仇?這是個好機會,你等了十年怎麽就輕易放棄?”
李琅玉迴頭冷聲道:“你難道不肯承認,這裏麵有你一份私心?”
“你說的對,但是對你我都有好處。”喬廣林眯起眼,見他執拗模樣,索性收迴“紅臉”麵具,“最近家裏招的工人不好好幹活,總覺得另有端倪,誒,你認不認識廚房那位姓白的婦人?”
李琅玉聽到這話,心立刻揪成一團脫水的濕布。喬廣林知道自己捏著蛇的七寸了,於是慢悠悠比了個噤聲動作,接著道:“你甭緊張,這也沒什麽,就讓她在廚房裏繼續幹著吧,主要是真茹這孩子不懂事,平日驕縱慣了,她這麽點小秘密都藏不住。”他擺出歎惋的樣子,將那把槍重新塞迴到李琅玉手中,讓他五指握住。
李琅玉沉默著,腳下有些不穩,似乎地板在分崩離析,他不再覺得掌心發燙,隻覺得握住了一條懶懶的細尾蛇,它現在是安靜著,可下一秒,指不定就會突然咬自己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