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翰良說早上,還真是大清早。天空蒙蒙亮,一片雪茄煙燼染過的灰,不明朗、挺陰鬱。大概六點左右,程蘭房裏的丫頭就開始敲李琅玉房門,媳婦見婆婆,第一次總是有些緊張。
李琅玉其實也不輕鬆,他拿著一粒白瓜子,攥在手指間,滿懷心事,整個人潛在窗邊的光影中,不發一聲。程蘭拿著一套旗袍到他麵前,問好不好看時,被他臉上的冷意給怔住。李琅玉迴過神來,意識到失態後,迅速切迴平日的溫和模樣。
“這套秀雅大方,我覺得不錯。”他笑著迴應程蘭,讓她安心。
梳妝台上橫著一根竹月牌銅殼眉筆,李琅玉隨意揀起,歪頭道:“我給你畫眉吧。”說罷,他還真的有模有樣描起眉來,程蘭仰著臉龐看他,“你怎麽還會這個?”
“小時候經常看父親給母親畫,看多了,自然就會了。”他說得很認真,不像有假。
程蘭的長相算不上雲姿霧秀,但那一雙眼睛卻極其漂亮,溫婉裏透著堅定,仿佛讓人看到了雪山上盛開的花。這種眼神讓李琅玉有種莫名的熟悉感。程蘭見他盯著自己,有些不好意思,別過身子捋了捋額前的劉海,不動聲色地遮住那塊難看的燙疤。
張管家開車四平八穩,路上隻花了一個鍾頭便到了徐桂英家。
李琅玉拎著左一袋右一袋朝裏喊了聲“媽”,然後裏麵便走出一個將近五十歲的婦人,灰藍上衣,外麵套著圍裙,地地道道的樸實相。李琅玉和她緊緊相抱,母子重逢,十分感動。
張管家在一旁看著,眉是皺著的,心裏是納悶的,並沒有傳說中的狐狸精現形戲碼。
中午,徐桂英準備了一桌飯菜,向程蘭和張管家表達了感激之情,她說自己就琅玉這麽一個孩子,謝謝四爺高看,讓他進了程家門。
張管家噓寒問暖地客套了一番,了解了基本信息。後來,他讓李琅玉帶著程蘭四處轉轉,自己則留下來繼續問徐桂英。
“琅玉少爺這麽優秀,你一定費了不少心思吧。”
“琅玉這孩子挺懂事,自他爸走後,就一個人扛起家裏的大半重任,學習上也很努力,沒讓我太操心。”
“他是不是喜歡聽戲?”
“是啊,他打小就喜歡聽,還經常跑去戲台子玩,跟那裏的師傅們關係挺好的。”
“琅玉少爺字也寫得好看,仿的是歐陽詢,是他自己練的嗎?”
“字這方麵我不是很懂,但我先生還在時,確實有教琅玉練字。”
“請問令先生之前是幹什麽的?”
“他啊,是名教書匠,對琅玉管教很嚴,要不是後來,那些該死的日本鬼子,他也不會就……”徐桂英停下手中的活兒,暗灰抹布緊緊攥在一團,有些神傷。
張管家安慰了幾句,支開話題。
徐桂英沒多少文化,話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與李琅玉之前講的並無衝突。問得越多,張管家也愈加疑慮,難道真是四爺多心了,這位入贅姑爺也不過是個普通的寒門貴子。
若是這樣,自然最好,他希望如此。
李琅玉帶著程蘭來到小巷外的那條貨街,正好看到一群人攏成個圈,不知哪來的雜耍團在表演川劇變臉,程蘭平日很少出門,覺得很有意思,於是兩人也跟過去看了。
表演者的臉譜由青變紅,再由藍變紫,假動作快得難以察覺。李琅玉一邊欣賞,一邊給程蘭講解變臉的秘訣,頭頭是道。然後,一人拿著火把來到正中央,李琅玉看了一眼,便知是秦腔噴火絕技。果然,一條披火長龍翻騰而來,十分得勁,他好久未看過了,不由地拍手叫好。而就在這時,程蘭突然露出驚恐的眼神,一張臉慘白如蠟。
“怎麽了?”李琅玉關心問道。
“我,我……我怕火。”她的眼睛裏盛滿了懼怕,像是看到了可怖的夢魘,“不要看了,我們迴去吧。”
李琅玉見她不對勁,怕是身體不好,便順了她的意,一路上說些笑與她聽,就這樣迴到家中。"
歇息半天後,張管家沒問出什麽矛盾來,時間也不早了,遂作了告別。徐桂英給李琅玉做了件外褂,又給程蘭包了籃餃子,讓他們帶迴去。
一切再正常不過。
上了車,剛開出不到一分鍾,李琅玉想起有東西落了,於是讓張管家在原地等他。
他沿原路返迴,邁著略急的步伐,迴到徐桂英那裏。
徐桂英也在等他,坐在飯桌邊上。
再見麵時,便不是母子情深。
“你剛剛說得很好,這些是你的。”李琅玉拿出幾張票子遞到她麵前,“以後若還有人來,也要這樣,記住了嗎?”
他晃著明亮的笑意,襯得徐桂英束手無策。
“那我兒子什麽時候才能出來?”五旬婦人巴巴地瞅著他,像是在看廟裏的菩薩。
“他得罪了人,肯定是要被關一段時間的,不過你放心,”李琅玉抬眸,一臉世家公子的溫文相,“我會跟我朋友說的,你兒子很快就能跟你見麵。”
李琅玉其實也不輕鬆,他拿著一粒白瓜子,攥在手指間,滿懷心事,整個人潛在窗邊的光影中,不發一聲。程蘭拿著一套旗袍到他麵前,問好不好看時,被他臉上的冷意給怔住。李琅玉迴過神來,意識到失態後,迅速切迴平日的溫和模樣。
“這套秀雅大方,我覺得不錯。”他笑著迴應程蘭,讓她安心。
梳妝台上橫著一根竹月牌銅殼眉筆,李琅玉隨意揀起,歪頭道:“我給你畫眉吧。”說罷,他還真的有模有樣描起眉來,程蘭仰著臉龐看他,“你怎麽還會這個?”
“小時候經常看父親給母親畫,看多了,自然就會了。”他說得很認真,不像有假。
程蘭的長相算不上雲姿霧秀,但那一雙眼睛卻極其漂亮,溫婉裏透著堅定,仿佛讓人看到了雪山上盛開的花。這種眼神讓李琅玉有種莫名的熟悉感。程蘭見他盯著自己,有些不好意思,別過身子捋了捋額前的劉海,不動聲色地遮住那塊難看的燙疤。
張管家開車四平八穩,路上隻花了一個鍾頭便到了徐桂英家。
李琅玉拎著左一袋右一袋朝裏喊了聲“媽”,然後裏麵便走出一個將近五十歲的婦人,灰藍上衣,外麵套著圍裙,地地道道的樸實相。李琅玉和她緊緊相抱,母子重逢,十分感動。
張管家在一旁看著,眉是皺著的,心裏是納悶的,並沒有傳說中的狐狸精現形戲碼。
中午,徐桂英準備了一桌飯菜,向程蘭和張管家表達了感激之情,她說自己就琅玉這麽一個孩子,謝謝四爺高看,讓他進了程家門。
張管家噓寒問暖地客套了一番,了解了基本信息。後來,他讓李琅玉帶著程蘭四處轉轉,自己則留下來繼續問徐桂英。
“琅玉少爺這麽優秀,你一定費了不少心思吧。”
“琅玉這孩子挺懂事,自他爸走後,就一個人扛起家裏的大半重任,學習上也很努力,沒讓我太操心。”
“他是不是喜歡聽戲?”
“是啊,他打小就喜歡聽,還經常跑去戲台子玩,跟那裏的師傅們關係挺好的。”
“琅玉少爺字也寫得好看,仿的是歐陽詢,是他自己練的嗎?”
“字這方麵我不是很懂,但我先生還在時,確實有教琅玉練字。”
“請問令先生之前是幹什麽的?”
“他啊,是名教書匠,對琅玉管教很嚴,要不是後來,那些該死的日本鬼子,他也不會就……”徐桂英停下手中的活兒,暗灰抹布緊緊攥在一團,有些神傷。
張管家安慰了幾句,支開話題。
徐桂英沒多少文化,話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與李琅玉之前講的並無衝突。問得越多,張管家也愈加疑慮,難道真是四爺多心了,這位入贅姑爺也不過是個普通的寒門貴子。
若是這樣,自然最好,他希望如此。
李琅玉帶著程蘭來到小巷外的那條貨街,正好看到一群人攏成個圈,不知哪來的雜耍團在表演川劇變臉,程蘭平日很少出門,覺得很有意思,於是兩人也跟過去看了。
表演者的臉譜由青變紅,再由藍變紫,假動作快得難以察覺。李琅玉一邊欣賞,一邊給程蘭講解變臉的秘訣,頭頭是道。然後,一人拿著火把來到正中央,李琅玉看了一眼,便知是秦腔噴火絕技。果然,一條披火長龍翻騰而來,十分得勁,他好久未看過了,不由地拍手叫好。而就在這時,程蘭突然露出驚恐的眼神,一張臉慘白如蠟。
“怎麽了?”李琅玉關心問道。
“我,我……我怕火。”她的眼睛裏盛滿了懼怕,像是看到了可怖的夢魘,“不要看了,我們迴去吧。”
李琅玉見她不對勁,怕是身體不好,便順了她的意,一路上說些笑與她聽,就這樣迴到家中。"
歇息半天後,張管家沒問出什麽矛盾來,時間也不早了,遂作了告別。徐桂英給李琅玉做了件外褂,又給程蘭包了籃餃子,讓他們帶迴去。
一切再正常不過。
上了車,剛開出不到一分鍾,李琅玉想起有東西落了,於是讓張管家在原地等他。
他沿原路返迴,邁著略急的步伐,迴到徐桂英那裏。
徐桂英也在等他,坐在飯桌邊上。
再見麵時,便不是母子情深。
“你剛剛說得很好,這些是你的。”李琅玉拿出幾張票子遞到她麵前,“以後若還有人來,也要這樣,記住了嗎?”
他晃著明亮的笑意,襯得徐桂英束手無策。
“那我兒子什麽時候才能出來?”五旬婦人巴巴地瞅著他,像是在看廟裏的菩薩。
“他得罪了人,肯定是要被關一段時間的,不過你放心,”李琅玉抬眸,一臉世家公子的溫文相,“我會跟我朋友說的,你兒子很快就能跟你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