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宮室中,寧貴人披頭散發被兩個侍衛強行拖拉入內,拚命掙紮著束縛,寧貴人掙脫不得破口大罵,膝蓋猛一落地,才看清座上背燈和月的孤絕人影。
“連連大總管?”表情一僵,寧貴人環顧四周,這是一所廢棄的宮苑,料想自己的事可能敗露,無底氣道:“連燼,你有什麽資格命人捆壓本宮?”
連燼一手托額,沒有迴答寧貴人的問題,卻道:“貴人可知本朝太祖的懿瓏貴妃?”
寧貴人眼皮一跳,不知道連燼為何提起一個無關的人,隻記得本朝後妃列傳有載:“懿瓏貴妃,太祖摯寵,建元二年入宮為婕妤,同年封昭儀,三年晉儷妃位,同年誕元熙公主,公主夭,晉貴妃位慰之,月餘,貴妃薨。建元二十七年,追封懿瓏貴妃。”
入宮兩年,升貴妃位,那是原朝後宮最傳奇的女人。
也是原朝後宮唯一一個來曆不明、死因不明的女人。
更是太祖唯一愛過的女人。
森涼的風刮動窗柩,帶動燭火閃爍,連燼忽明忽暗的側臉看得寧貴人一個哆嗦,懿瓏貴妃和她有何關聯?
“懿瓏貴妃深得太祖寵愛,何以在死後二十幾年才得太祖追封呢?”
寧貴人突然抬頭,她不聰明,可也不笨,一個寵冠後宮的女人,她的一生絕不會在死後隻有連個普通妃子都不如的寥寥幾筆,這其中掩藏的皇家密辛絕對滔天。
俯視寧貴人神色飄忽的臉,連燼走到她跟前,“因為當年的太祖聽信讒言,誤以為懿瓏貴妃與人私通生下公主,在派人將剛出生的公主鴆殺後,又於一個廢棄宮苑親手將懿瓏貴妃縊殺!”
寧貴人身子一軟臥倒在地,雙目直直盯著連燼壓低的臉,說不出話來。
“若幹年後,貴妃昭雪,太祖悔極追贈。”
“你你為什麽要跟我說這個?”半晌,寧貴人找迴了自己的聲音。
連燼負手而立,窗外朦朧的月色入窗,在他身後投下修長合度的影子,那傲世光華如南海琥階河畔的百年深鬆,蒼勁有力,巋然屹立,“身處後宮,行事錯踏,便是萬劫不複,可惜貴人生無懿瓏之榮,死後也無法如懿瓏追封了!咫尺史箋,比之更是不如!”
“連大總管饒命,賤妾知罪,賤妾錯了,總管饒命!”寧貴人徹底崩潰,哭喊著慌忙爬到連燼腳前拉扯著他的衣擺,泣涕漣漣柔聲不斷,如風中搖曳的深秋瘦菊,我見猶憐。
“重門深鎖,冷夜千宮,君恩不垂也絕不是你**後宮的理由。錯了?有用嗎?”
看連燼態度,寧貴人心中絕望,她不再求饒,隻發瘋般的大笑起來,淩亂的發絲貼在她哭花的臉,尤其猙獰,“沒用,是沒用!玉家擅權,時時可奪原氏而代之,皇上卻不知死活地寵愛著玉子衿,視後宮這些女人如無物,他能冷落我,我找人聊慰寂寞又怎麽了?我會落到今天,始作俑者都是他和玉子衿!今日有我的今天,明日未必不是他的明天!昏君!”
“放肆!”一個侍衛揚手甩了寧貴人一個耳光。
“哈哈”寧貴人被打偏了臉,仍然仰頭大笑。
連燼閉目,不願再聽,揮手命人端上托盤。
毒酒,白綾,匕首,三選一。
寧貴人長袖一甩將托盤揮翻,推開侍衛就要向外逃去,連燼衝侍衛擺擺手獨自走出了廢宮。
身後,女子曳地的宮裙開出點點紅梅,雪白的綾緞纏在她的脖頸,放大的瞳孔直直盯著中天之月,悄然無人息。
隔壁較為幹淨的一間偏殿走出幾個衣衫華美的妙齡女子,謹貴妃為首,德妃、賢妃次之。
皇後伴駕,今日之事隻得由這幾位後宮品位較高的妃嬪協理。
謹貴妃驚魂未定,掌心後背俱是冷汗,德妃、賢妃則嚇得臉色慘白,隻等著謹貴妃向連燼開口離去。
“二位娘娘氣色不太好,還是早些迴宮休息吧,還有些後續之事需要處理,就有勞貴妃娘娘隨臣走一趟吧!”夜色中,連燼道。
德妃、賢妃聽了話,頓時如釋重負,慌張離開了廢宮,隻剩謹貴妃腿腳發麻站在原地,她眼底驚慌,聲音顫抖地問連燼,“連連大總管,太祖當年當真鴆殺了自己的親生女兒?”
連燼一笑,沒有迴答。
“那懿瓏貴妃”
“死後即遭化骨揚灰!”
謹貴妃睜大雙眼,嘴角都在顫抖,連燼給她的目光冷漠幽涼,“君恩可厚亦可薄,黎山妃陵不過隻有她的一塊佩玉罷了。”
君恩可厚亦可薄。
謹貴妃顫抖著看了一眼太廟的方向,她不知道一個帝王的心到底有多狠多硬,隻因為幾句讒言就誤信自己深愛的女子背叛自己,一杯毒酒鴆殺骨肉,還親自將將那女子縊死在自己手下化骨揚灰若幹年後真相大白,他又是怎樣的心境去麵對?
此刻,她最是慶幸不得君恩。
枝葉窸窣,吹來徹骨的寒,謹貴妃一個打顫,腦海中出現寧貴人的死狀,喘著粗氣道:“那寧貴人該如何處置?”
“事關皇家顏麵,不得外泄,以疾病突發外宣吧!”
“那蓮木庵的人?”
“行竊宮闈,杖斃!”
揮退連燼派來的內侍,玉子衿琴興頃散,她袖手靜坐看紫檀沉香彌漫其袖,身在高燭彩光照耀中的蘊藉男子。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道理玉子衿是懂的,可骨子裏的她並不信奉這天地君親師之綱常行道,在她看來,寧貴人有罪卻不至死,隻因為托身宮闈觸犯皇家,尋常官僚人家隻處以杖責驅逐的罪過卻讓她搭上一屍兩命,實在有傷天和。她這樣想並不是因為婦人之仁,私行不謹,**後宮之罪乃大非小,如連燼所說她勢必是要做出懲處,可她不會揮手殺戮。深究原因,事情的根源是因為深宮寂寞,君恩涼薄。
釀成者,她與他。
“怎麽停了?”原倚風正凝神細讀一本書冊,聽琴瑟忽止而抬首,香霧廖散在他含笑低柔的顏麵,暖如羊脂珍玉雕就的冠貴,聖如月中謫仙方有的獨世風華。
玉子衿笑而不答,隨手拿起原倚風放在琴邊的一本傳記翻著,她知道說不說原倚風都不會在意分毫。
紫耀宮城裏的女人,大多數懷著美好情願進宮服侍這位少有清名才逸容絕的溫潤帝王,妃子們在花一般的年紀進宮,直至紅浥散盡嬌蕊不複的那一刻也沒得天子迴首,匆匆一顧。有些即便在後宮有了地位,也可恨是因為閱曆而榮升,流年偷換走她們韶華的時候,再想起那少女柔思,她們隻哀息:“君心天地,他卻隻納一人。”
“懿瓏貴妃怎麽在死後二十多年才得太祖追封?”不經意翻到原朝後妃列傳,玉子衿盯著那零零數字發出與連燼同樣的疑問。
原倚風沉默,明亮的眼光轉淡,嘴角淺笑化為譏嘲,半晌他看著掌中書冊一聲歎息。
玉子衿沒有發現他的變化,左右翻著傳記,又拿起琴案上散落的一本原朝公主傳記翻著,“說來太祖一生膝下十二子,卻隻有懿瓏貴妃一人生下皇女,憑太祖對懿瓏之情,定會將公主奉為明珠,隻可惜公主早夭。”
原倚風沒有答話。
一直沒有等到迴話,玉子衿詫異抬頭,那人隻將掌中書翻開一頁遞到她的手中。
《原書卷七韶烈公主列傳》。
韶烈公主,太祖幼弟江北王原渢晰與王妃獨女,建元三年生王戰死,妃殉,公主流離民間,建元十七年返朝,入宮養於太祖膝下太祖視若珍寶,寵越諸子,加國公主位。
不喜紅妝愛劍戟,不歇繡閣枕金戈陣前斬奸將,金殿戮貳臣攻武嶽,劍飲殺父仇敵滿門血收雲澤、定蓬壑、傾筠嵐仗劍四指,群雄失色,颯爽絕姿,傾城於世
這是原朝初年最烈火雄風璀璨明輝的女子,她的無雙光芒於狼煙滾滾中放射,萬世流芳令人敬畏。
這是打下了原朝半壁江山的女子,這如畫帝業於她纖細肩臂秀手指尖巧靈締造。
翻到最後一頁——太宗天佑元年,薨。
這也是一個紅顏薄命的女子。
清黃史冊,字裏行間玉子衿讀出說不出的酸澀,很久她才想起原倚風並沒有迴答她的問題,步搖流蘇一個顫曳,她驀地抬頭。
太祖無女,視韶烈為己出,那和懿瓏何幹?
看著她疑問的雙眼,原倚風冷淡一笑,“太祖姑且算是盡了為父之責吧!”
玉子衿臉色微變,“那懿瓏貴妃”
“死於太祖之手。”
美瞳一窒,很久後又道:“何以明珠暗換?”
“江北王。”
那是原氏的密辛,終原一朝隻有少數人知,因為這個皇朝如曆朝一樣,在建立之初就沾染了無數人的鮮血,甚至比曆朝還帶著許多令人難以想象的齷蹉醃臢。
原倚風閉眼,數百年時光橫流過目,他仿佛能看到那個傾國女子執劍剜下心口烙入血肉的蓮花印記,劍挑那血肉恨嘯:“我於修羅疆野成你原氏天下,他日你原氏子孫必也喪命絕寰他族鐵蹄,爾原末世,覆在己手,流紅漂櫓,血蓮無依!”
玉階金門,她翱翔在天淩霄而去,天際灑下的血雨是她心頭汩汩。
二十餘年家國,她永絕原氏。
玉子衿沒有再問,柔軟的掌心蓋在原倚風捂著胸口的手背上,那之下血蓮灼灼,於暗金衣帶下遮掩住古老鉛華。
“連連大總管?”表情一僵,寧貴人環顧四周,這是一所廢棄的宮苑,料想自己的事可能敗露,無底氣道:“連燼,你有什麽資格命人捆壓本宮?”
連燼一手托額,沒有迴答寧貴人的問題,卻道:“貴人可知本朝太祖的懿瓏貴妃?”
寧貴人眼皮一跳,不知道連燼為何提起一個無關的人,隻記得本朝後妃列傳有載:“懿瓏貴妃,太祖摯寵,建元二年入宮為婕妤,同年封昭儀,三年晉儷妃位,同年誕元熙公主,公主夭,晉貴妃位慰之,月餘,貴妃薨。建元二十七年,追封懿瓏貴妃。”
入宮兩年,升貴妃位,那是原朝後宮最傳奇的女人。
也是原朝後宮唯一一個來曆不明、死因不明的女人。
更是太祖唯一愛過的女人。
森涼的風刮動窗柩,帶動燭火閃爍,連燼忽明忽暗的側臉看得寧貴人一個哆嗦,懿瓏貴妃和她有何關聯?
“懿瓏貴妃深得太祖寵愛,何以在死後二十幾年才得太祖追封呢?”
寧貴人突然抬頭,她不聰明,可也不笨,一個寵冠後宮的女人,她的一生絕不會在死後隻有連個普通妃子都不如的寥寥幾筆,這其中掩藏的皇家密辛絕對滔天。
俯視寧貴人神色飄忽的臉,連燼走到她跟前,“因為當年的太祖聽信讒言,誤以為懿瓏貴妃與人私通生下公主,在派人將剛出生的公主鴆殺後,又於一個廢棄宮苑親手將懿瓏貴妃縊殺!”
寧貴人身子一軟臥倒在地,雙目直直盯著連燼壓低的臉,說不出話來。
“若幹年後,貴妃昭雪,太祖悔極追贈。”
“你你為什麽要跟我說這個?”半晌,寧貴人找迴了自己的聲音。
連燼負手而立,窗外朦朧的月色入窗,在他身後投下修長合度的影子,那傲世光華如南海琥階河畔的百年深鬆,蒼勁有力,巋然屹立,“身處後宮,行事錯踏,便是萬劫不複,可惜貴人生無懿瓏之榮,死後也無法如懿瓏追封了!咫尺史箋,比之更是不如!”
“連大總管饒命,賤妾知罪,賤妾錯了,總管饒命!”寧貴人徹底崩潰,哭喊著慌忙爬到連燼腳前拉扯著他的衣擺,泣涕漣漣柔聲不斷,如風中搖曳的深秋瘦菊,我見猶憐。
“重門深鎖,冷夜千宮,君恩不垂也絕不是你**後宮的理由。錯了?有用嗎?”
看連燼態度,寧貴人心中絕望,她不再求饒,隻發瘋般的大笑起來,淩亂的發絲貼在她哭花的臉,尤其猙獰,“沒用,是沒用!玉家擅權,時時可奪原氏而代之,皇上卻不知死活地寵愛著玉子衿,視後宮這些女人如無物,他能冷落我,我找人聊慰寂寞又怎麽了?我會落到今天,始作俑者都是他和玉子衿!今日有我的今天,明日未必不是他的明天!昏君!”
“放肆!”一個侍衛揚手甩了寧貴人一個耳光。
“哈哈”寧貴人被打偏了臉,仍然仰頭大笑。
連燼閉目,不願再聽,揮手命人端上托盤。
毒酒,白綾,匕首,三選一。
寧貴人長袖一甩將托盤揮翻,推開侍衛就要向外逃去,連燼衝侍衛擺擺手獨自走出了廢宮。
身後,女子曳地的宮裙開出點點紅梅,雪白的綾緞纏在她的脖頸,放大的瞳孔直直盯著中天之月,悄然無人息。
隔壁較為幹淨的一間偏殿走出幾個衣衫華美的妙齡女子,謹貴妃為首,德妃、賢妃次之。
皇後伴駕,今日之事隻得由這幾位後宮品位較高的妃嬪協理。
謹貴妃驚魂未定,掌心後背俱是冷汗,德妃、賢妃則嚇得臉色慘白,隻等著謹貴妃向連燼開口離去。
“二位娘娘氣色不太好,還是早些迴宮休息吧,還有些後續之事需要處理,就有勞貴妃娘娘隨臣走一趟吧!”夜色中,連燼道。
德妃、賢妃聽了話,頓時如釋重負,慌張離開了廢宮,隻剩謹貴妃腿腳發麻站在原地,她眼底驚慌,聲音顫抖地問連燼,“連連大總管,太祖當年當真鴆殺了自己的親生女兒?”
連燼一笑,沒有迴答。
“那懿瓏貴妃”
“死後即遭化骨揚灰!”
謹貴妃睜大雙眼,嘴角都在顫抖,連燼給她的目光冷漠幽涼,“君恩可厚亦可薄,黎山妃陵不過隻有她的一塊佩玉罷了。”
君恩可厚亦可薄。
謹貴妃顫抖著看了一眼太廟的方向,她不知道一個帝王的心到底有多狠多硬,隻因為幾句讒言就誤信自己深愛的女子背叛自己,一杯毒酒鴆殺骨肉,還親自將將那女子縊死在自己手下化骨揚灰若幹年後真相大白,他又是怎樣的心境去麵對?
此刻,她最是慶幸不得君恩。
枝葉窸窣,吹來徹骨的寒,謹貴妃一個打顫,腦海中出現寧貴人的死狀,喘著粗氣道:“那寧貴人該如何處置?”
“事關皇家顏麵,不得外泄,以疾病突發外宣吧!”
“那蓮木庵的人?”
“行竊宮闈,杖斃!”
揮退連燼派來的內侍,玉子衿琴興頃散,她袖手靜坐看紫檀沉香彌漫其袖,身在高燭彩光照耀中的蘊藉男子。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道理玉子衿是懂的,可骨子裏的她並不信奉這天地君親師之綱常行道,在她看來,寧貴人有罪卻不至死,隻因為托身宮闈觸犯皇家,尋常官僚人家隻處以杖責驅逐的罪過卻讓她搭上一屍兩命,實在有傷天和。她這樣想並不是因為婦人之仁,私行不謹,**後宮之罪乃大非小,如連燼所說她勢必是要做出懲處,可她不會揮手殺戮。深究原因,事情的根源是因為深宮寂寞,君恩涼薄。
釀成者,她與他。
“怎麽停了?”原倚風正凝神細讀一本書冊,聽琴瑟忽止而抬首,香霧廖散在他含笑低柔的顏麵,暖如羊脂珍玉雕就的冠貴,聖如月中謫仙方有的獨世風華。
玉子衿笑而不答,隨手拿起原倚風放在琴邊的一本傳記翻著,她知道說不說原倚風都不會在意分毫。
紫耀宮城裏的女人,大多數懷著美好情願進宮服侍這位少有清名才逸容絕的溫潤帝王,妃子們在花一般的年紀進宮,直至紅浥散盡嬌蕊不複的那一刻也沒得天子迴首,匆匆一顧。有些即便在後宮有了地位,也可恨是因為閱曆而榮升,流年偷換走她們韶華的時候,再想起那少女柔思,她們隻哀息:“君心天地,他卻隻納一人。”
“懿瓏貴妃怎麽在死後二十多年才得太祖追封?”不經意翻到原朝後妃列傳,玉子衿盯著那零零數字發出與連燼同樣的疑問。
原倚風沉默,明亮的眼光轉淡,嘴角淺笑化為譏嘲,半晌他看著掌中書冊一聲歎息。
玉子衿沒有發現他的變化,左右翻著傳記,又拿起琴案上散落的一本原朝公主傳記翻著,“說來太祖一生膝下十二子,卻隻有懿瓏貴妃一人生下皇女,憑太祖對懿瓏之情,定會將公主奉為明珠,隻可惜公主早夭。”
原倚風沒有答話。
一直沒有等到迴話,玉子衿詫異抬頭,那人隻將掌中書翻開一頁遞到她的手中。
《原書卷七韶烈公主列傳》。
韶烈公主,太祖幼弟江北王原渢晰與王妃獨女,建元三年生王戰死,妃殉,公主流離民間,建元十七年返朝,入宮養於太祖膝下太祖視若珍寶,寵越諸子,加國公主位。
不喜紅妝愛劍戟,不歇繡閣枕金戈陣前斬奸將,金殿戮貳臣攻武嶽,劍飲殺父仇敵滿門血收雲澤、定蓬壑、傾筠嵐仗劍四指,群雄失色,颯爽絕姿,傾城於世
這是原朝初年最烈火雄風璀璨明輝的女子,她的無雙光芒於狼煙滾滾中放射,萬世流芳令人敬畏。
這是打下了原朝半壁江山的女子,這如畫帝業於她纖細肩臂秀手指尖巧靈締造。
翻到最後一頁——太宗天佑元年,薨。
這也是一個紅顏薄命的女子。
清黃史冊,字裏行間玉子衿讀出說不出的酸澀,很久她才想起原倚風並沒有迴答她的問題,步搖流蘇一個顫曳,她驀地抬頭。
太祖無女,視韶烈為己出,那和懿瓏何幹?
看著她疑問的雙眼,原倚風冷淡一笑,“太祖姑且算是盡了為父之責吧!”
玉子衿臉色微變,“那懿瓏貴妃”
“死於太祖之手。”
美瞳一窒,很久後又道:“何以明珠暗換?”
“江北王。”
那是原氏的密辛,終原一朝隻有少數人知,因為這個皇朝如曆朝一樣,在建立之初就沾染了無數人的鮮血,甚至比曆朝還帶著許多令人難以想象的齷蹉醃臢。
原倚風閉眼,數百年時光橫流過目,他仿佛能看到那個傾國女子執劍剜下心口烙入血肉的蓮花印記,劍挑那血肉恨嘯:“我於修羅疆野成你原氏天下,他日你原氏子孫必也喪命絕寰他族鐵蹄,爾原末世,覆在己手,流紅漂櫓,血蓮無依!”
玉階金門,她翱翔在天淩霄而去,天際灑下的血雨是她心頭汩汩。
二十餘年家國,她永絕原氏。
玉子衿沒有再問,柔軟的掌心蓋在原倚風捂著胸口的手背上,那之下血蓮灼灼,於暗金衣帶下遮掩住古老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