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霞披散綺繡般的豔麗,瑟瑟煙霞於江河沉靜,映著雲霄高處鵬翼徘徊。
快馬加鞭兩日一夜的三人放馬河畔,在河邊飲著澄澈的河水,日夜趕路總算到了川西。
一隻海東青飛來,須擒風伸手取下鷹爪上的絲帛,看後道:“將軍,上京的探子來信,玉策果真是對你動了殺機,他發現我們離開後當夜就親自帶人追擊,一直追到瀘關才罷休,幸好我們離開的及時。”
赫連熊熊牛飲飽腹臥在一旁喘著粗氣,“哎呦我的媽呀,俺老熊還沒活夠呢,險些就著了玉策那小子的道兒,對了將軍,是誰給咱們報的信兒啊?咱們在上京沒認識什麽人啊。”
須擒風也同樣是一臉疑惑,隻見宇文錚隻靜靜地坐在河邊,似乎並沒有想要迴答他們的意思,難道將軍也不知道?
自懷中掏出一方青色錦緞,宇文錚看著錦緞愣神,這方錦緞一直墊在檀木盒底,他也是昨日才注意到的,很明顯這是從一個女子的衣物上裁下來的,帶著淡淡的清香,這衣物他認識。
是他當初買給悠兒的......
清麗慧黠活潑俏皮的身影出現在腦海中,他時常會想起她。
忽然被自己竄出的一個念頭嚇到......玉策要殺他必是秘密行事,她又怎麽會知道?兩個相似的眉眼在腦中重合,她和玉策是什麽關係?
悠兒,悠兒......
赫連熊熊趴在樹樁上,看一眼臉色瞬息萬變的宇文錚還有那塊錦緞,衝著須擒風擠眉弄眼:那東西好像是個女子的,他看了好多次了,有事!
須擒風擦擦臉上的水:不了解,你去問。
赫連熊熊眨眨眼:他是不是動凡心了?他可算開竅了,知道想媳婦兒了,不知道是哪家的姑娘,就憑救了咱仨這一點,該娶!
須擒風轉頭:狗拿耗子!
長和九年,三月三。
霽景明媚,日和風軟,煙江如帶,綠水春漲。
經冬雪消後的上京物物泛春華,秒卻人間三月天。
而此時上京最大的酒樓——傾國樓中,座無虛席,人人翹首,隻等著台上那塊紅綢落地,得見其後三年現世一度的傾國畫卷。
嶺天溫氏,世出妙筆,丹青一卷,價值千金。
自原朝開國,嶺天溫氏一族代代為宮廷禦用畫師,留存於後宮中的曆代君王畫軸名卷無不出自溫氏手筆,其盛名斐然一朝。
一手妙筆僅限於宮廷未免可惜,七十年前,年僅十五歲的溫氏傳人溫惜墨求得聖諭並立下規矩,每三年會為除君王以外的人作畫一幅,無需金銀相授,他隻為驚豔自己眼球之人作畫一幅,並於三月三展於世人。
因原朝都為上京,畫卷展於上京,故時人稱溫惜墨所作為“上京國色”。
仁寧帝武定年間,天下大旱,多處州郡顆粒無收,素有賢德之名的康寧郡主得為“上京國色”,為了對受苦的黎民進獻綿薄之力,康寧郡主獻出溫惜墨所作畫卷,並於風華樓拍賣集資救濟災民,所得銀錢兩千金悉數捐獻,傳為佳話。
自那,名門閨秀也好,市井美姿也罷,都願以綿薄之力效濟萬民,凡得為“上京國色”之人都紛紛將畫作捐出拍賣,募得銀錢上繳國庫,算作區區女輩憂國思民之心意。
漸漸地,每三年一度的“上京國色”揭曉與拍賣也成了不少人心中的期待和上京的亮點,“風華樓”亦改名為“傾國樓”,為每三年一度的“上京國色”現世之地。
若論“上京國色”四字,其中人人都是不負其名,三十年前,靈太後飛天一舞得仁康帝傾心,亦得溫惜墨筆下華光流溢,其拍賣之價創至五千金,為曆代最高。可惜妖後一代罵名昭昭,得其畫卷者後厭其所為日甚,終一火焚之。
最近的兩位,更是美絕一時。
六年前,那一幅“上京國色”驚豔上京,亦驚動上京。至創始之初,溫惜墨雖沒有明立規矩,但“上京國色”中卻無一不是女子,至那一年,流水曲觴,鳴泉漱流,清野古亭中容顏絕世的男子令萬物失色。
臨川王原壁桓成為“上京國色”中的唯一一個男子,也因此得了一個稱號——“王中國色”。
三年前,紅綢委地那一刹,清冷如雪的眉角含著春水柔情,嫣然紅梅的唇瓣不經吹彈,膚膩柔脂,黑發如綢,萬叢山茶開遍,一水輕繞潺潺,紅衣如火的女子蔥指輕撫七弦,美輪美奐。
看癡了的眾人迴神細看題字才知那便是玉王嫡長女——玉氏皓潔,因一舞驚豔聖上而入宮的當今皇後娘娘,同樣也是“上京國色”中的第五位皇後娘娘。
溫惜墨為一代大家,如今已經有八十五歲高齡並決意歸隱,這一次的“上京國色”便是溫惜墨此生最後一幅,引得人人翹首以待,熱情更勝往年,很是好奇溫老此生的封筆之作會是何人?
二樓雅間的門微開,清秀俊逸的少年瞥瞥樓下大堂中還剩半柱的香和被紅綢擋住的畫軸,繼續低頭假寐。
另一個清秀俊逸的少年細心地為他斟了一杯茶,“不要著急,再等等就到時辰了,心急可吃不了熱豆腐。”
假寐的少年睜開眼撇撇嘴,“我才沒有心急,是誰和我又沒有關係,是你非得帶我來的,光在這裏等無聊死了。”
“好好,我的錯,你就給我個麵子,再耐心等等。”
此二人正是原倚風和女扮男裝的玉子衿,時光流轉又過兩年,昔日姿容非凡的少男少女已經愈發長成了俊美非常的翩翩公子和明豔無雙的人間絕色。
“好,等。”玉子衿慵懶的一展折扇,頗有幾分倜儻瀟灑,樓下賓客正因等待無聊侃侃而談著曆年上京國色,最近的兩位臨川王原璧桓與玉皓潔當是最為為人稱道。
去年,玉策遷移至五州軍事重鎮——顯陽,並設大丞相府,集攏大權,顯陽顯然已成另一帝都,比之上京,隻差了表麵的繁華。而在上京的一應事物,玉策放手交予了世子玉天及心腹,自己專心軍事,力圖天下。
玉策帶妻妾遷往顯陽之時,玉子衿並未與父母一同前往,明清徽本不願將她留在上京,可恰巧腹中又懷有一子,無暇照料女兒,宮中長女也好有妹妹作陪,隻得答應了。
在上京少了父母的約束,又有嫂嫂聘婷郡主的照顧,玉子衿日子過得也算是順暢,因聘婷郡主與原倚風姐弟感情較好多有往來,玉子衿與原倚風也逐漸熟絡,成為好友,時常喬裝結伴而行。
正失神間,樓下傳來一陣喧嘩,玉子衿與原意風同時向外望去,香已經燃盡,時辰到了。
“你說,這一次的‘上京國色’會是誰呢?”玉子衿好奇的用扇柄敲著手掌。
原意風別有深意的朗潤一笑,雅若謫仙,“馬上不就知道了。”
玉子衿擰擰眉,“你笑得好奇怪,該不是你知道......”再轉眼,紅綢下的畫軸已經現世,睨到那一眼,玉子衿的話生生卡在了嗓子眼兒。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入眼的便是這一望無際的寒江雪。
江邊清風傳動,不見雲煙來表,卻是銀裝素裹的蒼翠鬆針有雪振落,有意有境。
長發及腰墨色如渲,清輝明眸閃若啟明,荔肉嬌顏不施粉黛,薄厚如削的唇粉嫩如蕊,少女就那般微抬臻首笑望著那一樹雪壓翠枝,青蔥玉指輕拈一瓣皓雪,雪白並指尖瑩潤。北風唿嘯的寒素,天地雪飄的凜冽,她一襲青衣傲立雪原,恍見陌上青青楊柳色,搶早梅而爭春。
縱有萬裏雪深,寒江冰封,不敵她這一處青色俏立,冬滅春發,萬物蘇醒。
樓下一陣死寂過後,驚歎唏噓聲此起彼伏,不少關心女子身份的人紛紛湊近畫軸去看上麵的題字。
長和九年元月,溫惜墨作,贈玉王二女——玉氏子衿。
樓下又是一陣沸騰,竟是靈機郡主!
連貫兩屆“上京國色”俱出一家,這是史無前例的,同為玉王嫡女更是惹人驚歎,這真人他們是沒有見過的,可畫麵上的絕色傾城絕不是假的,在座不少人都見過龍章鳳姿的玉策,能養出兩個“上京國色”的女兒,其實也不為過。
半個時辰後,玉子衿托著下巴聽著樓下的競拍聲,因離得遠沒有看清題字,但自己她怎麽會不認識呢?沒想到去年正月出門踏雪偶遇的白胡子老爺爺,竟會是溫惜墨。
再看一眼悠閑品茶的原意風,在畫軸打開後,他的表情隻有驚豔而無驚訝,似乎還帶著一副“果然如此”的意味,溫惜墨的“上京國色”未在傾國樓展出前是不會給第二個人看的,他怎麽會知道?
“你盯著我看什麽?”原意風一抬頭就對上一雙打量的眸子。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那畫上的人是我?”
“不是。”
“可為什麽我看你的表情你就是知道?”
那是因為除了你,我並不覺得有人堪為“國色”——這話原倚風並沒有說出口,隻迴了玉子衿一個沉默的笑。
見他不語,玉子衿也隻得做罷,靜靜地聽著樓下競價,三年前姐姐的那一幅價值四千三百金,僅次於靈太後,是被一個不知名的人買走的,但她知道,那肯定是美人哥哥的人,隻是不知道她的價值幾何呢?
半個時辰過去了,樓下競拍還在繼續,已經叫價到了四千四百金,玉子衿死死攥著手裏的折扇,紅顏多禍水,若這價錢超過靈太後當年的五千金,對她來說,是禍非福。
原倚風仍是悠閑地品著茶,玉子衿的擔憂他也有,但畢竟玉王不會將兩個女兒同時送入宮,這場競價的結果也隻會讓玉子衿的名聲更大而已,相較前者,他是不介意的。
樓下的競價聲此起彼伏,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
就在即將超越五千金之際,“明珠十斛!”
快馬加鞭兩日一夜的三人放馬河畔,在河邊飲著澄澈的河水,日夜趕路總算到了川西。
一隻海東青飛來,須擒風伸手取下鷹爪上的絲帛,看後道:“將軍,上京的探子來信,玉策果真是對你動了殺機,他發現我們離開後當夜就親自帶人追擊,一直追到瀘關才罷休,幸好我們離開的及時。”
赫連熊熊牛飲飽腹臥在一旁喘著粗氣,“哎呦我的媽呀,俺老熊還沒活夠呢,險些就著了玉策那小子的道兒,對了將軍,是誰給咱們報的信兒啊?咱們在上京沒認識什麽人啊。”
須擒風也同樣是一臉疑惑,隻見宇文錚隻靜靜地坐在河邊,似乎並沒有想要迴答他們的意思,難道將軍也不知道?
自懷中掏出一方青色錦緞,宇文錚看著錦緞愣神,這方錦緞一直墊在檀木盒底,他也是昨日才注意到的,很明顯這是從一個女子的衣物上裁下來的,帶著淡淡的清香,這衣物他認識。
是他當初買給悠兒的......
清麗慧黠活潑俏皮的身影出現在腦海中,他時常會想起她。
忽然被自己竄出的一個念頭嚇到......玉策要殺他必是秘密行事,她又怎麽會知道?兩個相似的眉眼在腦中重合,她和玉策是什麽關係?
悠兒,悠兒......
赫連熊熊趴在樹樁上,看一眼臉色瞬息萬變的宇文錚還有那塊錦緞,衝著須擒風擠眉弄眼:那東西好像是個女子的,他看了好多次了,有事!
須擒風擦擦臉上的水:不了解,你去問。
赫連熊熊眨眨眼:他是不是動凡心了?他可算開竅了,知道想媳婦兒了,不知道是哪家的姑娘,就憑救了咱仨這一點,該娶!
須擒風轉頭:狗拿耗子!
長和九年,三月三。
霽景明媚,日和風軟,煙江如帶,綠水春漲。
經冬雪消後的上京物物泛春華,秒卻人間三月天。
而此時上京最大的酒樓——傾國樓中,座無虛席,人人翹首,隻等著台上那塊紅綢落地,得見其後三年現世一度的傾國畫卷。
嶺天溫氏,世出妙筆,丹青一卷,價值千金。
自原朝開國,嶺天溫氏一族代代為宮廷禦用畫師,留存於後宮中的曆代君王畫軸名卷無不出自溫氏手筆,其盛名斐然一朝。
一手妙筆僅限於宮廷未免可惜,七十年前,年僅十五歲的溫氏傳人溫惜墨求得聖諭並立下規矩,每三年會為除君王以外的人作畫一幅,無需金銀相授,他隻為驚豔自己眼球之人作畫一幅,並於三月三展於世人。
因原朝都為上京,畫卷展於上京,故時人稱溫惜墨所作為“上京國色”。
仁寧帝武定年間,天下大旱,多處州郡顆粒無收,素有賢德之名的康寧郡主得為“上京國色”,為了對受苦的黎民進獻綿薄之力,康寧郡主獻出溫惜墨所作畫卷,並於風華樓拍賣集資救濟災民,所得銀錢兩千金悉數捐獻,傳為佳話。
自那,名門閨秀也好,市井美姿也罷,都願以綿薄之力效濟萬民,凡得為“上京國色”之人都紛紛將畫作捐出拍賣,募得銀錢上繳國庫,算作區區女輩憂國思民之心意。
漸漸地,每三年一度的“上京國色”揭曉與拍賣也成了不少人心中的期待和上京的亮點,“風華樓”亦改名為“傾國樓”,為每三年一度的“上京國色”現世之地。
若論“上京國色”四字,其中人人都是不負其名,三十年前,靈太後飛天一舞得仁康帝傾心,亦得溫惜墨筆下華光流溢,其拍賣之價創至五千金,為曆代最高。可惜妖後一代罵名昭昭,得其畫卷者後厭其所為日甚,終一火焚之。
最近的兩位,更是美絕一時。
六年前,那一幅“上京國色”驚豔上京,亦驚動上京。至創始之初,溫惜墨雖沒有明立規矩,但“上京國色”中卻無一不是女子,至那一年,流水曲觴,鳴泉漱流,清野古亭中容顏絕世的男子令萬物失色。
臨川王原壁桓成為“上京國色”中的唯一一個男子,也因此得了一個稱號——“王中國色”。
三年前,紅綢委地那一刹,清冷如雪的眉角含著春水柔情,嫣然紅梅的唇瓣不經吹彈,膚膩柔脂,黑發如綢,萬叢山茶開遍,一水輕繞潺潺,紅衣如火的女子蔥指輕撫七弦,美輪美奐。
看癡了的眾人迴神細看題字才知那便是玉王嫡長女——玉氏皓潔,因一舞驚豔聖上而入宮的當今皇後娘娘,同樣也是“上京國色”中的第五位皇後娘娘。
溫惜墨為一代大家,如今已經有八十五歲高齡並決意歸隱,這一次的“上京國色”便是溫惜墨此生最後一幅,引得人人翹首以待,熱情更勝往年,很是好奇溫老此生的封筆之作會是何人?
二樓雅間的門微開,清秀俊逸的少年瞥瞥樓下大堂中還剩半柱的香和被紅綢擋住的畫軸,繼續低頭假寐。
另一個清秀俊逸的少年細心地為他斟了一杯茶,“不要著急,再等等就到時辰了,心急可吃不了熱豆腐。”
假寐的少年睜開眼撇撇嘴,“我才沒有心急,是誰和我又沒有關係,是你非得帶我來的,光在這裏等無聊死了。”
“好好,我的錯,你就給我個麵子,再耐心等等。”
此二人正是原倚風和女扮男裝的玉子衿,時光流轉又過兩年,昔日姿容非凡的少男少女已經愈發長成了俊美非常的翩翩公子和明豔無雙的人間絕色。
“好,等。”玉子衿慵懶的一展折扇,頗有幾分倜儻瀟灑,樓下賓客正因等待無聊侃侃而談著曆年上京國色,最近的兩位臨川王原璧桓與玉皓潔當是最為為人稱道。
去年,玉策遷移至五州軍事重鎮——顯陽,並設大丞相府,集攏大權,顯陽顯然已成另一帝都,比之上京,隻差了表麵的繁華。而在上京的一應事物,玉策放手交予了世子玉天及心腹,自己專心軍事,力圖天下。
玉策帶妻妾遷往顯陽之時,玉子衿並未與父母一同前往,明清徽本不願將她留在上京,可恰巧腹中又懷有一子,無暇照料女兒,宮中長女也好有妹妹作陪,隻得答應了。
在上京少了父母的約束,又有嫂嫂聘婷郡主的照顧,玉子衿日子過得也算是順暢,因聘婷郡主與原倚風姐弟感情較好多有往來,玉子衿與原倚風也逐漸熟絡,成為好友,時常喬裝結伴而行。
正失神間,樓下傳來一陣喧嘩,玉子衿與原意風同時向外望去,香已經燃盡,時辰到了。
“你說,這一次的‘上京國色’會是誰呢?”玉子衿好奇的用扇柄敲著手掌。
原意風別有深意的朗潤一笑,雅若謫仙,“馬上不就知道了。”
玉子衿擰擰眉,“你笑得好奇怪,該不是你知道......”再轉眼,紅綢下的畫軸已經現世,睨到那一眼,玉子衿的話生生卡在了嗓子眼兒。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入眼的便是這一望無際的寒江雪。
江邊清風傳動,不見雲煙來表,卻是銀裝素裹的蒼翠鬆針有雪振落,有意有境。
長發及腰墨色如渲,清輝明眸閃若啟明,荔肉嬌顏不施粉黛,薄厚如削的唇粉嫩如蕊,少女就那般微抬臻首笑望著那一樹雪壓翠枝,青蔥玉指輕拈一瓣皓雪,雪白並指尖瑩潤。北風唿嘯的寒素,天地雪飄的凜冽,她一襲青衣傲立雪原,恍見陌上青青楊柳色,搶早梅而爭春。
縱有萬裏雪深,寒江冰封,不敵她這一處青色俏立,冬滅春發,萬物蘇醒。
樓下一陣死寂過後,驚歎唏噓聲此起彼伏,不少關心女子身份的人紛紛湊近畫軸去看上麵的題字。
長和九年元月,溫惜墨作,贈玉王二女——玉氏子衿。
樓下又是一陣沸騰,竟是靈機郡主!
連貫兩屆“上京國色”俱出一家,這是史無前例的,同為玉王嫡女更是惹人驚歎,這真人他們是沒有見過的,可畫麵上的絕色傾城絕不是假的,在座不少人都見過龍章鳳姿的玉策,能養出兩個“上京國色”的女兒,其實也不為過。
半個時辰後,玉子衿托著下巴聽著樓下的競拍聲,因離得遠沒有看清題字,但自己她怎麽會不認識呢?沒想到去年正月出門踏雪偶遇的白胡子老爺爺,竟會是溫惜墨。
再看一眼悠閑品茶的原意風,在畫軸打開後,他的表情隻有驚豔而無驚訝,似乎還帶著一副“果然如此”的意味,溫惜墨的“上京國色”未在傾國樓展出前是不會給第二個人看的,他怎麽會知道?
“你盯著我看什麽?”原意風一抬頭就對上一雙打量的眸子。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那畫上的人是我?”
“不是。”
“可為什麽我看你的表情你就是知道?”
那是因為除了你,我並不覺得有人堪為“國色”——這話原倚風並沒有說出口,隻迴了玉子衿一個沉默的笑。
見他不語,玉子衿也隻得做罷,靜靜地聽著樓下競價,三年前姐姐的那一幅價值四千三百金,僅次於靈太後,是被一個不知名的人買走的,但她知道,那肯定是美人哥哥的人,隻是不知道她的價值幾何呢?
半個時辰過去了,樓下競拍還在繼續,已經叫價到了四千四百金,玉子衿死死攥著手裏的折扇,紅顏多禍水,若這價錢超過靈太後當年的五千金,對她來說,是禍非福。
原倚風仍是悠閑地品著茶,玉子衿的擔憂他也有,但畢竟玉王不會將兩個女兒同時送入宮,這場競價的結果也隻會讓玉子衿的名聲更大而已,相較前者,他是不介意的。
樓下的競價聲此起彼伏,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
就在即將超越五千金之際,“明珠十斛!”